Workflow
乡村人才振兴
icon
搜索文档
以人才之力筑乡村振兴之基
经济日报· 2025-08-24 09:36
乡村振兴人才机制创新 - 河南西峡县推出产业技术总监制度 精准匹配技术人才深入一线服务产业发展 [1] - 四川荣县设立人才专员岗位 通过专员点单和部门接单机制推动人才服务乡村发展 [1] -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推动选调生 驻村干部和双百人才下沉田间地头赋能乡村振兴 [1] 本土人才培育与价值实现 - 土专家和田秀才等熟悉乡情的本土人才更具稳定性和发展潜力 包括农技骨干 治理能人和返乡新农人 [1] - 贵州 山东 浙江等地设立田教授和土讲师制度 由本地技术骨干传帮带 实现理论与实操并重 [2] - 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方式构建动态化多层级人才体系 增强本土人才专业素养与发展信心 [2] 人才留存机制建设 - 人才外流不仅因待遇问题 更缺乏归属感与成就感 需在机制设计上下功夫 [2] - 需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解决医疗教育住房等后顾之忧 [2] - 山东威海出台乡村振兴人才激励政策十二条 重庆渝北试行人才贡献积分制 构建常态化关怀机制 [2] 乡村人才需求多元化 - 人才需求从农业技术扩展到文旅开发 公共服务和数字传播等新领域 [3] - 贵州村超村BA火爆离不开文创 传媒和运营等专业人才参与 [3] - 广东佛山推动农村职业经理人制度 面向社会公开引进运营人才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3] 人才引进与评价机制创新 - 建立柔性引才机制 与高校企业开展共建共育 通过项目合作和兼职服务吸引优秀人才 [3] - 尊重人才成长路径 不搞唯学历和唯资历 以实践能力和群众认可为重要标准 [3] - 推动人才与乡村双向奔赴 既靠政策引导更需机制支撑和环境滋养 [3]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丰台率先在全市推行实施“青苗培优”计划
新京报· 2025-05-28 18:47
丰台区"青苗培优"计划核心内容 - 该计划旨在通过招聘村级"管培生"模式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优秀人才,破解农村集体经济人才短缺问题 [1] - 计划通过系统化培养、引进和吸纳青年人才,为丰台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并提供持久动能 [1] - 政府、村集体企业和高校大学生等多元主体被有效串联,形成系统化引才、靶向培育、长效激励的机制 [1] 计划实施模式 - 构建"政校企村"四方联动模式,组织丰台区7个乡镇级、70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提供100余个工作岗位 [2] - 重点招募经济、管理、法律等专业背景的本科及以上学历青年,吸纳有返村入乡意愿的优秀人才 [2] - 实行"三年培优"成长模式:第1年跨部门轮岗、第2年定向定岗、第3年选拔重用,表现优异者可优先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体系 [2] 配套支持政策 - 定向培训赋能:每年组织上岗前小班培训和专题课程,涵盖政治理论、农村发展、法律法规等内容 [2] - "老带新"导师制:为每名"青苗人才"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导师,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优秀管理者"一对一"指导 [2] - 政策暖心护航:完善薪酬待遇、住房补贴等生活服务,实行"一人一档"全程跟踪管理 [2] - 畅通晋升通道:实绩突出者优先推荐担任村"两委"干部、村集体企业领导干部 [2] 计划进展 - 计划已正式启动,报名通道即将开启 [3] - 具体报名公告将于6月初在"国资小新""丰台三农"等微信公众号发布 [3]
聚焦五类人才 苏州市出台政策实施“科技强农”行动
苏州日报· 2025-05-18 08:33
苏州市现代"新农人"培育计划 - 到2027年苏州将培育现代"新农人"5000名以上,重点聚焦农业科技、农村创业、乡村治理、农村实用和农技推广五类人才 [1] - 农业科技人才计划引育200名以上,农村创业人才将引育乡村创客10名、团队100个、新秀创客1000名、农播客1000名 [1] - 计划培育乡村治理人才1000名以上、农村实用人才1000名以上,农技推广人才1000名以上 [1] 五大平台体系建设 - 农业科创平台将培育农业科技创新载体60个 [1] - 农村创业平台将认定市级乡村创客孵化园区10个 [1] - 教育培训平台将建成"新农人"实践所60家 [1] - 农技推广平台将实现每千名农业从业人员配备10名专业人才 [1] - 建立完善的人才服务平台,提供动态跟踪与精准服务 [1] 创新工作机制 - 创新乡村人才招引机制,编制需求目录并举办"乡村产业招引会" [2] - 建立系统化培育机制,实施"揭榜挂帅"计划并组建创业导师队伍 [2] - 优化人才使用机制,支持"新农人"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2] - 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建立乡村人才分级分类评价体系 [2] 政策保障措施 - 推动财政税费优惠、创业补贴、用地用电用水等政策落实 [2] - 鼓励各地制定子女教育、医疗养老保障等配套政策 [2] - 通过三年努力形成乡村人才振兴的组织体系、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2]
以才兴农,威海市多措并举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齐鲁晚报网· 2025-04-22 19:5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今年,威海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吸引集聚各类人才到乡村贡献才智、建功立业,为全面推 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广纳贤才,破解乡村发展难题。持续开展"首席专家"招募行动。征集全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项目技术需 求,广泛对外发布"招募令",吸引海内外各类人才深度参与乡村发展。评选20名"威海市优秀乡村振兴 首席专家",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激励更多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二是开展"博士下乡"攻坚行 动。围绕乡村产业发展,组织100名左右博士到基层开展服务,对业绩突出的推荐申报"省专业人才服务 乡村发展计划",可享受1万元省级奖励。三是开展"智汇春耕"帮扶行动。组织300多名农业领域专家深 入基层一线,指导解决春耕生产技术难题,培训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技术骨 干。同时,新建7支"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队伍,"组团式""一对一"服务基层,为乡村振兴输入"头部人 才"。 优化生态,激发乡村人才活力。一是畅通乡村人才评价"绿色通道"。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让农 民从一种身份变成一种可供自由选择的职业,拓宽乡村人才成长通道。举办"技能兴威"第二届威海市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