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厂商资本开支

搜索文档
电力设备&AIDC中报总结
2025-09-04 22:36
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电力设备及电网板块 [1][3] * 涉及的AIDC电力设备领域包括电源供应单元(PSU)、高压直流输电(HVDC)、固态变压器(SST)、配电设备及变压器等 [12][15][19] * 提及的公司包括海外云厂商(亚马逊、Meta、谷歌)、国内云厂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技术公司(NV、麦克米特、欧通、ABB、西门子、施耐德、伊顿)以及国内相关上市公司(金盘、良性、科华、四方股份、潍柴、科泰、泰好等) [1][6][7][13][19][21][22][23] AIDC市场核心观点与论据 需求与增长动力 * AI应用端需求强劲,国内企业级大模型日均TOKEN消耗量达到10.2万亿,占整体消耗量三分之一以上,从去年初至今翻了300多倍 [5] * 海外CHATGPT的TOKEN消耗量仍在加速增长 [1][5] * 云厂商资本开支大幅增加,2025年二季度亚马逊、Meta、谷歌等公司资本开支同比增幅达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环比一季度增长30% [1][6] * 预计到2026年全球云厂商资本开支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服务器厂商对NV GPU卡出货预期显示明年可能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6][10] 市场空间预测 * 预计2025年底全球云厂商总资本开支约3000亿美元,其中20%(650亿美元)用于IDC基础设施建设,电力设备采购占比45%-50%,即290亿美元(约2000亿人民币) [9] * 中国市场总体资本开支约5000亿人民币,其中980亿用于IDC建设,供配电系统占440亿人民币 [9] * 展望2026年,全球云厂商总资本开支可能翻倍至4000多亿元人民币,假设20%净利润率和30倍市盈率,利润空间可达800亿元,总市值可达24000亿元,若中国供应链占据10%份额则对应2400亿元市值 [10] 技术发展趋势 * PSU领域呈现功率密度提升趋势,5.5千瓦高功率产品将成为主流,7千瓦及以上产品处于预研状态 [12] * HVDC成为不可逆趋势,机柜输入电压将从200多伏转变为正负400伏或800伏 [1][12][15] * 固态变压器(SST)是相对确定的趋势,预计到2026年底渗透率将快速提升 [16] * 在直流化、固态化趋势下,国内厂商在配电设备和变压器领域具备竞争优势和国产替代机会 [19][20] 其他重要内容 国内外市场差异 * 国内云厂商资本开支增速较高,阿里巴巴2025年二季度同比增长两倍以上,环比增长57%,但跃升幅度和持续时间相对海外较小 [7] * 国内IDC市场规模约四五百亿元,盈利能力稍差,但预计2026年保持较高增长,发展需关注GPU供应解禁和国内应用端爆发 [11] * HVDC价格趋势前高后低,国内因未进入高压化阶段价格相对平稳(每瓦几毛钱),海外前期价格较高(可达两三元每瓦)但量产后下降 [4][17] 供应链与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供应链变化不大,海外市场麦克米特适配GB300/GB200并小批量出货,预计2026年放量;欧通公司预计明年底突破谷歌ASIC订单 [13] * 交流配电高端市场由海外厂商(ABB、西门子等)主导,但直流化趋势下国内厂商(如良性、正泰)具备出海潜力 [19][20] * 国内厂商如金盘已在SST领域开始样机示范工程,有望切入高频变压器市场 [19][20] 投资观点 * 2025年上半年AIDC板块表现出色,但部分标的进入短期高估值状态,建议关注中报业绩良好且估值不高的标的以提高投资性价比 [2] * 电网板块整体增速有限,但适合作为防御性选择,特高压项目景气度较好,板块估值普遍在15倍左右,电表公司在10倍左右,是低位防御板块 [3][4][23][24] * 财发领域2025年上半年变化不大,若2026年需求高增长则国产替代加速,建议关注金盘、良性、科华等海外确定性较高的公司,以及四方股份等SST领域公司 [21][22]
20cm速递|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涨超1.1%,云厂商资本开支激增折射算力需求扩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14:57
行业动态 - 北美四大云厂商2025Q2财报显示云业务营收持续高增,资本开支不断上行,反映出云厂商在算力需求呈指数级暴增的背景下超前布局的决心 [1] - 微软2025财年智能云业务增长26%,Azure增速达39%,全年资本支出预计突破1200亿美元 [1] - Meta二季度资本开支同比涨幅达100%,全年资本开支范围上调至660亿~720亿美元 [1] - 亚马逊Q2云计算业务营收首次突破3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5% [1] 半导体行业 - 电子行业本周跑赢大盘,需求处于温和复苏阶段 [1] - 存储芯片价格自2025年2月起波动上涨,DDR4价格已升至2022年前期高点 [1] - 全球纯半导体晶圆代工行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7%,先进制程节点推动增长,3纳米节点收入预计同比增超600% [1] 科创芯片ETF - 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涨超1.1%,跟踪的是科创芯片指数(000685),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科创芯片指数聚焦于科创板上市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企业,成分股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设备材料等全产业链 [1] 投资产品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C(024854)和国泰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A(024853) [2]
通信行业中期策略:AI算力升级,价值成长主导
中原证券· 2025-06-20 19:08
报告核心观点 - 维持通信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看好光模块/光器件/光芯片、AI 手机、电信运营商板块 [4][6] - 2025 年上半年行业指数和估值先升后降再回升,下半年有望迎来 AI 行业催化事件 [4] - 头部云厂商资本开支展望乐观,AI 算力产业链各环节需求高景气 [4] - AI 手机开启新周期,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4] - 电信运营商经营稳健,分红比例有望持续提升,有望借助 AI 重构商业模式 [4] 行情回顾及行业经营情况 行情回顾 - 截至 2025 年 6 月 13 日,通信行业指数上涨 0.95%,排名第 17 位,估值中枢处于历史平均偏下水平 [13][14] - 2025 年 1 - 2 月行业估值抬升,2 - 4 月指数波动大,4 月中旬以来逐渐回升 [14] 通信行业经营情况 - 2025Q1 通信行业 122 家上市公司合计营收 6464.86 亿元,同比增长 2.1%,归母净利润 515.40 亿元,同比增长 6.4% [17] - 2025Q1 行业整体毛利率 26.55%,净利率 8.53%,费用率有所下降 [18] 细分板块情况 板块业绩增速 - 2025Q1 营收同比增速前三为光模块/光器件/光芯片、线缆、消费电子零部件,后三位为黑色家电、专网通信、电信应用 [21] - 2025Q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前三为卫星互联网、光模块/光器件/光芯片、线缆,后三位为黑色家电、专网通信、网络优化与运维 [22] 电信运营商 - 2025Q1 营收 5016.23 亿元,同比增长 0.8%,归母净利润 421.01 亿元,同比增长 3.6% [28] - 毛利率 27.23%,净利率 9.04%,费用率有变化,板块整体增速放缓,利润稳健,AI 算力与云服务有望驱动价值重估 [29][31] 光通信 - 2025Q1 营收 213.17 亿元,同比增长 56.7%,归母净利润 44.4 亿元,同比增长 105.2% [36] - 毛利率 34.27%,净利率 21.61%,费用率下降,生成式 AI 推动需求增长,预计 1.6T 产品需求 2026 年快速增长 [38][40] 线缆 - 2025Q1 营收 333.95 亿元,同比增长 8.5%,归母净利润 18.4 亿元,同比增长 39.7% [43] - 毛利率 16.79%,净利率 5.68%,费用率下降,多领域应用需求增长,海外通信网络建设空间大 [44][46] 光通信 产业链话语权较强的厂商集中在上游和下游两端 - 光通信行业是技术、人才、资金设备密集型产业,产业链包括上中下游,话语权较强的厂商集中在上游和下游 [51][55] 国内外云厂商持续加大资本开支 - 2025 年亚马逊等北美四大云厂商大幅加码资本开支,2025Q1 合计 765 亿美元,同比增长 64%,我国三大云厂商 2025Q1 资本开支合计 549.9 亿元,同比增长 99.6% [57][59] 数通市场 - 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算力的需求推动数通市场发展,预计未来五年全球算力规模将以超 50%速度增长,国内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计加快发展 [60][63][67] 电信市场 - 全球运营商向 10G PON 升级,未来将向 50G PON 演进,我国 5G 基站建设推动电信市场光模块稳定增长 [72][80] 光通信作为高速、大容量、低时延的传输方式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光芯片 - 光芯片是光通信产业链核心,全球光芯片市场 2023 - 2027 年 CAGR 预计为 14.86%,中美贸易摩擦加速国产化替代 [89][94][101] 光模块 - 光模块市场规模预计 2024 - 2029 年以 22%的 CAGR 增长,1.6T 光模块预计 2026 年需求快速增长,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 [102][111][115] 光通信行业发展趋势 硅光是光模块未来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 硅光解决方案集成度高,客户对硅光接受度有望提升,预计使用基于 SiP 的光模块市场份额将增加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