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生命周期
icon
搜索文档
三大周期决定兴衰,你的企业走到了哪一步|吴晓波激荡讲堂
吴晓波频道· 2025-09-25 08:29
文章核心观点 - 企业战略制定需关注三大周期:宏观波动周期、产业生命周期和企业生命周期 [2][3] - 通过周期分析可确定企业发展阶段 选择激进扩张或收缩聚焦策略 [3] - 课程参与人数创三年新高 包括连续三年参与者及国际学员 [4] 宏观波动周期分析 - 中国处于康波周期第三阶段"结构调整与经济突围" 经济发展趋于理性 [12] - 改革开放47年经历三大周期红利:制度周期(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人口周期(最大人口国) 供需周期(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 [12] - 未来仍存机遇:生产力未完全释放 中生代市场与银发经济有潜力 新需求待满足 [12] - 当前面临四大战略挑战:中低速周期中谋求高速发展 产业全球化突围 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实现财富沉淀及二代传承 [13][14] 产业生命周期战略角度 - 行业转折点出现大规模并购 新专利申请井喷 风险投资涌入等现象 [16] - 存量与增长抉择需关注积木式创新 单点创新撕开市场 [19] - 增量改革执行三新原则:新团队 新治理 新资本 [20] - 多元化战略优缺点并存:分散风险与寻找增长曲线 vs 管理层注意力分散与整合风险 [22] - 先发优势需长期主义:构建核心技术城墙(产品创新)与护城河(无形资产/成本优势) [26] - 速度魔力掩盖管理问题 但考验现金流与战略方向 [28][30] - 产业生命周期四大要点:选择有吸引力行业 警惕高增长转折点 保持组织灵活性 企业家决策决定命运 [31][32][33] 企业生命周期陷阱 - 初创期六大错误:入错行 梦太大 伪需求 盈利难 人同质 追风忙 [35] - 青春期四大迷恋:速度 规模 自我 资本 [36] - 百年企业需持续自我革命而非追求不死 [36] - 创新者窘境:管理卓越公司难放弃既得利益 [36] - 资本化魔咒:上市可能是新灾难开始 [36] - 政商关系破局:建立健康亲清关系 [36] 跨国周期视角 - 美国制造业回归与中国企业出海体现地域周期差异 [42] - 不出海企业可深耕中国内需市场 [43] - 多数行业仍处于全球化时代 与资本技术市场人才相关 [43] - 企业需判断所处产业周期:创业期 盛年期或衰退期 [44] 课程案例与反馈 - 学员收获包括企业多元化运营思路 商业逻辑与IP落地新想法 [5] - 宏观角度回看中国经济规律减少焦虑感 [6] - 企业家需提升认知能力 避免成为创新阻碍 [45] - 过去企业成功靠胆量与运气 现在需依靠智慧 [45]
景顺长城基金经理万字长文致信投资者,新生代投资有哪些思考?
新浪基金· 2025-09-24 16:45
基金经理王开展的投资理念 - 基金经理王开展的投资风格难以被简单归类为价值、质量或成长中的某一特定类型,其组合行业分布均衡,单一行业占比一般不超过20% [3] - 投资框架倾向于采用偏周期的视角,认为经济、政治、产业、资本和人性均存在周期性运行规律 [3] - 在组合管理上采取"行业分散+个股集中"的策略,明确看好的个股敢于重仓,但避免全部投入单一主题或概念 [5] - 操作上倾向于左侧布局,规避在过度拥挤的板块进行抱团式买入或恐慌式卖出,当前组合重点持仓领域包括传媒互联网、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国消费品品牌及制造业龙头 [6] 投资方法论 - 方法论主要由市场宏观、行业中观和个股微观三个维度构成,更多精力投入于行业中观和个股微观研究,对宏观经济的主动预测花费心思较少 [7] - 使用偏周期性框架理解宏观状态,认为其由库存周期(30-40个月)、设备更新周期(8-10年)、政治倾向周期(20-30年)及技术创新周期(50-60年)等多股力量叠加影响 [7] - 观察到A股存在约30个月周期的成长/价值风格轮动,最近一次切换发生在2024年9月,之后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收益率达32.5%,跑赢沪深300的14.94%和中证800的17.80% [8][9]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将产业生命周期分为萌芽(0-1)、加速(1-10)、破灭、出清、成熟和复苏六个阶段,通过行业景气度、供给集中度及市场预期三因素动态变化判断所处阶段 [11] - 萌芽期股价受市场预期牵引,如2023年第一季度ChatGPT带动人工智能板块短时间内暴涨超过50%而后回落 [14] - 加速期伴随技术成熟和需求斜率快速上升,形成戴维斯双击,如2019-2021年新能源行业 [15] - 复苏期因周期性、政策性等因素使需求曲线重新上行,供给集中导致供需紧平衡,如2017-2021年高端白酒、2022年至今的船舶制造及当前互联网行业 [18][19] 企业筛选与价值观 - 在筛选公司时,将重心放在那些将客户价值创造放在首位的企业,认为企业达到的高度受其审美和价值观决定 [20] - 强调基金经理需以客户的"获得感"为首要目标,追求业绩的前提是兼顾持有体验和投资策略可持续性,主动控制规模,践行受托责任 [20] 组合管理具体流程 - 结合量化手段进行初步排除,通过产业趋势跟踪、内部研究转化和外部推荐建立观察池,目前池内公司百余家 [22] - 对观察池公司区分行业并判断产业生命周期阶段,优先研究处于上行期行业,再根据景气度、供给格局、竞争优势及公司治理等多维度主观赋权打分,评估胜率和赔率 [22] - 强调退出时机的重要性,认为在A股高波动率和羊群效应下,只要价格合适,不存在不可卖的好资产,需避免久期错配 [23] 宏观市场环境分析 - 认为世界正走向多极化,效率向安全让步,全球供应链被打散重组,形成多个利益共同体联盟,导致供应链臃肿低效 [26][27] - 全球主要经济体高杠杆率及过大贫富差距推高广义通胀率,对美国能否实现2%通胀目标持怀疑态度,经济可能陷入"低增速+高通胀"的滞胀状态 [27] - 国内地产新开工面积较峰值跌去三分之二,但经济韧性较强,2024年9月政策转向扩张式去杠杆,注入流动性并刺激内需,经济基本面有转好迹象 [29] 重点布局方向 - 最看好出海方向,认为企业选择面向80亿全球市场而非14亿内需市场是容易的抉择,指出AI算力、创新药、潮玩及文化传媒公司增长动能主要来自海外 [33] - 产业升级对应内部结构切换,政府持续投入新能源、半导体、国防军工、汽车、消费电子等战略新兴产业,以提升人均收入水平刺激内需 [34] - 去产能(反内卷)涉及钢铁、玻璃、工业硅、碳酸锂等工业品,期货市场近月合约在现金成本运行,空头头寸拥挤,易迎来"轧空"式反弹 [35] - 当前相对看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及能挖掘新时代消费者需求潜力的文化类企业 [36] 基金运作思路 - 产业优选基金在封闭期内采取稳健建仓策略,使用股票、国债、逆回购、可转债等多资产构建组合,封闭期结束后适当加大股票配置比例 [37] - 产品采用发起式运作加浮动管理费率模式,管理人认购且持有期不低于3年,旨在与投资者共进退,传达对中国资产中长期信心 [37]
【闲聊杂谈】行业研究框架之地图
新浪财经· 2025-09-15 18:06
行业研究框架 - 行业研究框架涵盖行业生命周期、商业模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关键维度 [2] 行业定义与结构 - 行业是从事相同性质经济活动的单位集合 行业边界不固定 横向体现平行细分行业关系 纵向体现产业链上下游关系 [3] - 纵向案例:汽水薯片、狗粮猫粮、洗护用品可分别划分为食品饮料、宠物经济、日用化学产品制造 也可统称为快速消费品行业 [3] - 纵向案例:半导体产业简化为设计→制造→封测三个环节 设计行业有AMD和高通 制造行业有台积电 封测行业有长电科技 最终产出均为半导体产品 [3] 产业生命周期阶段 - 产业生命周期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划分依据是营收情况和客户群体变化 [4] - 导入期产品新颖但未定型 用户很少 市场前景不明朗 商业模式可能行不通 [4] - 成长期早期采用者和早期大众成为用户 需求递增 业内公司毛利率较高 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典型 [4] - 成熟期新客户数量减少 客户增长放缓 营收依赖老客户复购 毛利率下降 行业竞争激烈 白色家电行业只剩少数玩家 [5] - 衰退期基本无增量用户 出现替代品 产品价格和毛利被压低 只有具备规模经济或成本优势的企业保持竞争力 [5] 生命周期划分标准 - 曲线斜率陡峭表示营收增速加快 市场规模扩大 行业从导入期进入成长期 [5] - 曲线斜率放缓表示营收增速减慢 市场容量饱和 行业进入成熟期 [5] - 以渗透率划分生命周期阶段 渗透率反映用户接受程度 [6] - 渗透率达15%~20%时行业进入成长期 达35%~40%后进入成熟期 [6] - 成熟期行业可能保持稳定 出现"稳定市场周期化"特征 如银行和白酒行业 [6] - 行业可通过开发新品类、迭代新技术或开拓新市场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如家电行业推出扫地机器人、洗地机、集成灶等新品 [6] 不同阶段研究重点 - 导入期重点评估商业模式可行性 判断需求真实性和盈利可持续性 [7] - 成长期重点关注市场规模 估计潜在市场空间和未来3~5年市场规模 判断业绩增速 [7] - 成熟期重点评估行业护城河宽度和防守性 关注国际竞争力或新业务潜力 [8] - 成熟期若进入稳定市场周期化 需关注供给是否受限和供需随产能周期变动 分析竞争格局和产业链价值分配 [8] - 衰退期研究应转移到替代品上 [8] - 导入期估值采用VC方法 成长期采用成长股逻辑 成熟期采用周期股风格 衰退期估值低但不一定值得买入 [8] 商业模式可行性 - 商业模式可行性判断行业能否从导入期过渡到成长期 [9] - 商业模式无标准答案 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内部可能存在多个可行模式 [10] - 案例:微信瞄准大众市场 Soul专注Z时代 小米注重性价比 苹果强调设计与用户体验 [10] - 案例:宝洁旗下OLAY面向大众 SK-II面向中高端客户 [10] - 商业模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要素的排列组合 需通过穷举验证可行性 [11] - 投资需在胜率和赔率间权衡 导入期目标是确保胜率非0% 如京东烧钱10年才盈亏平衡 哔哩哔哩2023年仍亏损 [11] - 成功商业模式以新形式满足已有需求 盈利需满足频次高或弹性小条件 频次高提高销售数量 弹性小产生刚性需求和高毛利率 [12] 市场规模衡量 - 市场规模以销售额衡量 决定市值空间 百亿元市场规模难出现千亿元市值企业 [13] - 市场规模数据获取困难 因行业新生、规模小、集中度低或不透明 [13] - 市场规模分三种口径:潜在市场(TAM)反映潜在需求 可服务市场(SAM)反映已满足需求 可获得市场(SOM)反映公司现有市场 [13] - 导入期关注TAM 测算TAM可假设未来市场份额 [14] - 成长期关注TAM和SAM 通过SAM除以TAM判断渗透率 若数值高则成长期时间不多 [14] - 成熟期关注SAM和SOM 通过SOM除以SAM得到市场份额 核心逻辑是行业集中度提升 [14] 行业护城河 - 成熟期需重点分析防守性 即护城河宽度 [15] - 护城河要素包括特许权、低成本优势、品牌优势 具体为无形资产、转换成本、网络效应和成本优势 [16] - 护城河构建方式:独占生产要素形成资源垄断 独占生产关系形成网络效应 [16] - 生产要素分五类: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数据 [17] - 土地要素因资源禀赋和地理优势形成护城河 如有色金属行业 [17] - 资本要素具马太效应 技术要素包括专利、版权、秘方 如科技行业专利、医药行业专利、内容行业版权、中医行业秘方 片仔癀、云南白药、可口可乐秘方价值连城 [17] - 数据要素在人工智能行业作用显著 [17] - 生产关系开发可形成网络效应护城河 需与政府机构、同行、供应商、客户建立关系 [17] - 政府特许权形成护城河 如通信和公共事业行业 [18] - 同行合作形成价格联盟 提高利润 如石油行业 [18] - 制定行业标准巩固先发优势 与稀缺资源供应商签独家协议 与客户保持稳固关系 均为重要护城河 [18] 竞争格局与盈利性 - 成熟期行业有三种可能:被替代进入衰退期 找到第二增长曲线重新导入期 防守成功进入稳定市场周期化 [19] - 成熟期投资者需精挑细选最赚钱产业链环节和头部公司 关注企业盈利性 [19] - 竞争格局决定盈利性 横向格局研究同行业分蛋糕 纵向格局研究上下游分蛋糕 [19] - 理想竞争格局要求横向竞争不激烈 纵向议价权强 [19] - 横向格局关注市场占有率和行业集中度 行业集中度分竞争型(0%~40%)、低集中寡占型(40%~70%)、极高寡占型(70%~100%) [20] - 纵向格局关注产业链 判断指标为毛利率和占用上下游资金能力 [20] 研究框架价值 - 以产业生命周期为核心的研究框架逻辑自洽、推演严密、结果可观测、体系可修正 为投资者提供方向 [21]
景顺长城产业优选发行 基金经理王开展精研产业周期、掘金A+港股
新浪基金· 2025-09-12 17:52
基金经理与产品 - 景顺长城发行产业优选偏股混合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为新生代基金经理王开展 [1] - 王开展参与管理的景顺长城成长龙头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达36.6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收益率分别为15.42%和28.29% [1] - 该基金采用发起式运作,管理人认购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且持有期不低于3年,并采用与超额收益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模式 [3] 投资理念与风格 - 基金经理坚持均衡投资,注重行业分散但个股集中,重点配置看好的细分行业中的1-2只个股 [2] - 投资理念强调以周期性思维理解市场,观测产业生命周期变化,在合适阶段介入,过于拥挤时退出 [2] - 基金经理将产业生命周期分为萌芽期、加速期、破灭期、出清期、成熟期和复苏期六大阶段,当前重点挖掘处于复苏期的行业机会 [2] 行业观点与投资主线 - 看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业品牌,认为这些企业正从制造环节向研发和品牌端渗透,在汽车、机械设备和消费电子领域潜力巨大 [1][3] - 看好能挖掘新时代消费者需求潜力的企业,如游戏、潮玩、短剧等行业,其成功关键在于讲好本土故事并满足悦己需求 [1][3] - 进入复苏期的行业经过多年出清,供给集中且处于紧平衡状态,需求边际改善时易出现供不应求 [2] 基金运作与资产配置 - 景顺长城产业优选基金投资范围覆盖A股和港股,将根据基本面、宏观市场和估值适时调整两地配置比例 [3] - 在港股市场,关注A股没有的稀缺标的以及在行业结构、AH股折溢价等方面有吸引力的标的 [3] - 个股挑选注重基本面分析,结合产业链跟踪、竞争格局研判和用户调研等多维度评价系统 [2]
低增长时代,企业该如何驾驭三大周期
吴晓波频道· 2025-08-19 08:29
经济周期与敏感性 - 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GDP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用几十年完成发达国家两百年的发展历程 [4] - 当前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增长速度换挡期 结构调整阵痛期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增速明显放缓 [4] - 长期上行周期导致对周期规律选择性忽视 下行周期凸显钟摆效应 全球动荡时代带来心理冲击 引发短视和焦虑行为 [4][5] 周期规律与历史参照 - 霍华德·马克思提出周期波动基本模式具有相似性 当前经济困境与1929-1945年历史阶段高度相似 [8][10] - 20世纪20年代债务推高生产率导致泡沫 零利率引发印钞 经济萧条演变为世界大战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相同特征(债务泡沫 负利率 多国印钞 内外部冲突) [10] - 美国针对中国是国力增长见顶国家对最大挑战者的必然反应 需通过周期思维判断趋势变化 [10][11] 企业三大周期战略 - 企业存活于三大周期:宏观波动周期 产业生命周期 企业生命周期 战略需围绕三者展开 [13][15] - **宏观周期**:中国经济能否在回落中完成转型升级 景气长线持续时间存疑 [15] - **产业周期**:不同行业因技术创新差异呈现不同规律(芯片摩尔定律 手机十年一G) 产业变化导致企业边缘化 [15] - **企业周期**:经历创业期 盛年期 老化期 当前环境呈现宏观低速 产业整合 消费K型分化 科技突破等特征 [15] - 未来商业竞争核心是驾驭周期艺术 需建立极限生存模式 结合战略定力应对 [16] 课程核心内容 - 课程聚焦三大问题:宏观波动周期困境 产业生命周期五个战略角度 企业生命周期六个中国式陷阱 [18] - 提出"宏观不乐观 微观不悲观"观点 企业仍可实现高韧性成长 [19] - 课程案例解析包括:陌生政经图景应对 产业周期战略转折点预兆 速与度辩证关系等 [19] 课程结构与特色 - 四堂季度课(含《周期与中国企业战略范式》)+六次专题课 两年学制16 8万元/人 [29][35] - 课程日包含宏观周期 产业周期 企业陷阱等模块 结合案例演练和导师互动 [27][28] - 特色社群文化日融入自然人文体验 形成"永续陪伴"学习社群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