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周期
搜索文档
一本股市老司机实战总结而成的投资宝典!从碎片化到体系化炒股,这个假期,一次学透!
雪球· 2025-10-02 21:00
宏观·认识A股本质 - A股的本质是周期,由经济增长、估值周期、流动性共同推动形成[3][4][6] - A股牛熊周期分为衰退、复苏、过热、下行四个阶段,对应策略为衰退阶段大胆买、过热阶段着手卖、复苏或下行阶段注重选股[6][13] - 判断周期位置需关注先行指标,如PMI、M1、信心指数、估值百分位、利率、散户开户数、基金发行情况等[8][15] - A股呈现"牛短熊长"特征,大部分收益集中在少数"疯牛时间",择时是必要的[5][11] - 政策对A股影响显著,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美联储政策均会引发市场波动[9][19] 中观·判断行业周期 - 行业周期本质是供需错配,可分为需求端驱动(如锂周期)和供给端驱动(如猪周期)两类[23][32] - 行业存在多重周期嵌套,如半导体同时受创新周期(8-10年)、产能周期(3-5年)、库存周期(2-3年)影响[24][42] - 白酒行业具备商业模式简单、格局稳定、头部企业确定性强的特点,是初入股市的理想研究对象[34] - 医药行业受老龄化、政策、技术更迭驱动,需根据估值周期和板块属性(消费属性或科技属性)布局[36] - 新能源行业投资需把握渗透率曲线:加速期戴维斯双击,减速期估值回落,成熟期格局洗牌[38] 微观·如何分析个股 - 公司基本面分析涵盖行业赛道、商业模式、竞争优势、财务指标、估值等八大维度[45][53] - 茅台确定性源于品牌护城河、供不应求的商业模式及基酒产量提价成长逻辑[55] - 高股息策略需筛选盈利稳定、现金流充足、有分红历史的公司,如长江电力[57] - 强周期股(如养猪)投资需跟踪供需拐点,行情紧跟周期波动[58] - 个股类型决定分析侧重点:成长股关注可持续性(如爱尔眼科),产业变革股关注趋势(如宁德时代)[50] 实操·交易策略技巧 - 常见投资策略包括价值投资、成长股、高股息、周期股、量化交易等,需匹配个人特征[63][65] - ETF适合散户进行指数投资,需选择流动性好、规模大、费率低的产品,并可结合估值做波段交易[65] - 可转债具备债权保本和股权增值双重属性,可通过打新、转股、条款套利等策略操作[66][67] - 国债逆回购是安全灵活的短期理财工具,收益在月末、季末、节假日前夕往往走高[68][69] - 期权提供风险对冲和杠杆功能,价格受基础资产波动、行权价、时间等因素影响[70][71]
景顺长城基金经理万字长文致信投资者,新生代投资有哪些思考?
新浪基金· 2025-09-24 16:45
基金经理王开展的投资理念 - 基金经理王开展的投资风格难以被简单归类为价值、质量或成长中的某一特定类型,其组合行业分布均衡,单一行业占比一般不超过20% [3] - 投资框架倾向于采用偏周期的视角,认为经济、政治、产业、资本和人性均存在周期性运行规律 [3] - 在组合管理上采取"行业分散+个股集中"的策略,明确看好的个股敢于重仓,但避免全部投入单一主题或概念 [5] - 操作上倾向于左侧布局,规避在过度拥挤的板块进行抱团式买入或恐慌式卖出,当前组合重点持仓领域包括传媒互联网、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国消费品品牌及制造业龙头 [6] 投资方法论 - 方法论主要由市场宏观、行业中观和个股微观三个维度构成,更多精力投入于行业中观和个股微观研究,对宏观经济的主动预测花费心思较少 [7] - 使用偏周期性框架理解宏观状态,认为其由库存周期(30-40个月)、设备更新周期(8-10年)、政治倾向周期(20-30年)及技术创新周期(50-60年)等多股力量叠加影响 [7] - 观察到A股存在约30个月周期的成长/价值风格轮动,最近一次切换发生在2024年9月,之后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收益率达32.5%,跑赢沪深300的14.94%和中证800的17.80% [8][9]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将产业生命周期分为萌芽(0-1)、加速(1-10)、破灭、出清、成熟和复苏六个阶段,通过行业景气度、供给集中度及市场预期三因素动态变化判断所处阶段 [11] - 萌芽期股价受市场预期牵引,如2023年第一季度ChatGPT带动人工智能板块短时间内暴涨超过50%而后回落 [14] - 加速期伴随技术成熟和需求斜率快速上升,形成戴维斯双击,如2019-2021年新能源行业 [15] - 复苏期因周期性、政策性等因素使需求曲线重新上行,供给集中导致供需紧平衡,如2017-2021年高端白酒、2022年至今的船舶制造及当前互联网行业 [18][19] 企业筛选与价值观 - 在筛选公司时,将重心放在那些将客户价值创造放在首位的企业,认为企业达到的高度受其审美和价值观决定 [20] - 强调基金经理需以客户的"获得感"为首要目标,追求业绩的前提是兼顾持有体验和投资策略可持续性,主动控制规模,践行受托责任 [20] 组合管理具体流程 - 结合量化手段进行初步排除,通过产业趋势跟踪、内部研究转化和外部推荐建立观察池,目前池内公司百余家 [22] - 对观察池公司区分行业并判断产业生命周期阶段,优先研究处于上行期行业,再根据景气度、供给格局、竞争优势及公司治理等多维度主观赋权打分,评估胜率和赔率 [22] - 强调退出时机的重要性,认为在A股高波动率和羊群效应下,只要价格合适,不存在不可卖的好资产,需避免久期错配 [23] 宏观市场环境分析 - 认为世界正走向多极化,效率向安全让步,全球供应链被打散重组,形成多个利益共同体联盟,导致供应链臃肿低效 [26][27] - 全球主要经济体高杠杆率及过大贫富差距推高广义通胀率,对美国能否实现2%通胀目标持怀疑态度,经济可能陷入"低增速+高通胀"的滞胀状态 [27] - 国内地产新开工面积较峰值跌去三分之二,但经济韧性较强,2024年9月政策转向扩张式去杠杆,注入流动性并刺激内需,经济基本面有转好迹象 [29] 重点布局方向 - 最看好出海方向,认为企业选择面向80亿全球市场而非14亿内需市场是容易的抉择,指出AI算力、创新药、潮玩及文化传媒公司增长动能主要来自海外 [33] - 产业升级对应内部结构切换,政府持续投入新能源、半导体、国防军工、汽车、消费电子等战略新兴产业,以提升人均收入水平刺激内需 [34] - 去产能(反内卷)涉及钢铁、玻璃、工业硅、碳酸锂等工业品,期货市场近月合约在现金成本运行,空头头寸拥挤,易迎来"轧空"式反弹 [35] - 当前相对看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及能挖掘新时代消费者需求潜力的文化类企业 [36] 基金运作思路 - 产业优选基金在封闭期内采取稳健建仓策略,使用股票、国债、逆回购、可转债等多资产构建组合,封闭期结束后适当加大股票配置比例 [37] - 产品采用发起式运作加浮动管理费率模式,管理人认购且持有期不低于3年,旨在与投资者共进退,传达对中国资产中长期信心 [37]
三重周期的呼唤:人在变老,钱在加速变老
虎嗅APP· 2025-07-30 08:16
经济周期 - 中国GDP构成中投资与消费占比差距不断缩小,预计2024-2026年将发生交叉,标志着经济从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6][8] - A股市场2022年分红首次超过融资,剔除银行股后转折点推迟至2023年,显示市场从融资主导转向回报主导[8][9] - 高位融资是过去30年A股核心主题,通过案例展示10倍PB融资可推动EPS增长33%并实现财务数据暴涨[9][12][13] - 房地产行业因再融资受限导致股价长期低迷,印证融资机制对市场表现的关键影响[23][24] 风格周期 - 国际市场数据显示国别风格与成长价值风格同频,美国跑赢世界时成长股同步跑赢价值股[32][33] - 2023年全球银行股同步上涨,主因利率曲线正常化修复银行业商业模式,但美国银行股受高估值压制表现弱于欧日[48][52][54] - 全球资产分为四类:垄断成长股(纳斯达克龙头)、内卷成长股(恒生科技)、内卷价值股(中特估)、垄断价值股(欧日传统企业)[60][62][63] - 中特估企业具备体制或资源壁垒,能在内卷环境中维持稳定盈利,成为全球配置中对冲成长风格的选择[63][64] 职业周期 - 资产管理行业本质是资金与资产匹配服务,需从单纯炒股思维转向产品线管理[68][69] - 老龄化趋势下全球资金加速"变老",私募股权三巨头股价十年增长20倍,显示保值需求超越增值需求[71][75][77] - A股股息率首次系统性超过固收收益率,红利投资从套利机会演变为长期趋势[79][80][82] - 投资策略需转向精细化,重视会计细节如收益质量(经营性现金流/净利润),当前A股仅25%公司该比值超0.9[87][88] 核心结论 - 经济周期推动慢钱长投,A股从融资市转向分红市[91] - 风格周期驱动价值回归,全球资金重估低估值资产[92] - 资管行业需适应新环境,从粗放博弈转向确定性挖掘[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