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金融中心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以五个“一流”打造产业金融高地
证券时报· 2025-05-10 02:08
构建一流创新资本形成机制 -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推动国资和政府投资基金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 引导社会金融资本设立长周期考核机制[1] - 优化科创型企业债权和股权融资协同机制 支持"高新"及"战新"企业债券融资 推动科技型企业、金融机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参与债券市场"科技板"[1] 培育一流标杆企业 -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涉及上市入口把关、治理水平提升、投资价值提升 深圳现有境内外上市企业584家(境内424家 境外160家) A股市值8.61万亿元 占全国7.84%[2] - 强化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 支持上市公司产业整合 打造行业龙头 自"并购六条"发布至一季度末 深圳上市公司披露并购交易184笔 金额406.87亿元[2] 建设一流行业机构 - 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做优做强 鼓励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 引导头部券商拓展境外业务 提升国际影响力[2] - 吸引境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落户深圳[2] 构筑一流资本市场生态体系 - 支持深交所深化多层次市场建设 完善股债产品体系 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塔基"功能 争取创新试点[3] - 推动深港交易所互联互通 配合5项对港合作措施落地 深化"跨境理财通"等机制[3] 一流风险防控体系 - 坚持"四早"原则(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强化央地协作与源头防控[3] - 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防范重点领域风险 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3]
深圳出台专项行动方案!锚定“五个一流”建设产业金融中心
南方都市报· 2025-05-09 23:44
深圳市资本市场建设行动方案核心观点 - 深圳推出20项举措构建高质量资本市场,目标在"十五五"期间形成创新资本集聚、适配高质量发展的市场体系,打造五个"一流"机制(创新资本形成、标杆企业、行业机构、市场生态、风险防控)[1] - 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20+8"产业,完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长期资本政策,推动国资基金成为耐心资本[2] - 截至2025年5月深圳A股上市公司达423家,其中科创板+创业板211家全国第一,方案从上市入口、持续监管、投资价值、产业链整合四方面提升质量[3][4][5] 创新资本形成机制 - 建立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机制,覆盖"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三层,支持硬科技企业利用上市/并购"绿色通道"[2] - 深交所将增加科创制度供给,丰富并购重组工具和股权激励制度,同时强化债券市场"科技板"对高新企业的融资支持[2]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上市入口端强化跨部门监管,打击违规代持、利益输送,实施"一企一策一专班"培育机制[3] - 持续监管聚焦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构建防假打假体系,加强大股东等"关键少数"监管,完善退市协同机制[4] - 将市值管理纳入国企考核,强化分红监管,支持回购增持优化流动性,打击操纵市场行为[4] - 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产业链,开发并购贷款工具,支持数字化转型和境内外供应链布局[5] 行业机构建设 - 推动投行/投资机构差异化发展,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中小机构特色化经营[6] - 强化投行业务以"上市公司质量"为导向的监管,支持券商拓展境外业务提升国际影响力[6] - 引导资管机构优化投研能力,创新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产品,加快权益投资发展[7] 资本市场生态体系 - 深交所将深化多层次市场建设,发展股债衍生品市场,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塔基"功能[8] - 加强穿透式监管和跨境协作,建立深港监管通报机制,完善舆情应对和投资者保护体系[8][9] - 推动深港交易所互联互通,落实5项对港合作措施,吸引QFLP/QDIE等境外机构落户[9] 风险防控体系 - 建立"四早"风险处置原则,强化数据共享和跨部门协同,完善地方金融风险监测平台[9][10] - 综合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等工具处置风险,压实上市公司和机构稳市责任,防范私募基金等重点领域风险[10]
深圳决定建设“产业金融中心”后,“施工图”来了|新产业金融观察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21:38
深圳建设产业金融中心行动方案 - 深圳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产业金融中心"并发布配套《行动方案》,提出二十条措施从创新资本形成机制、标杆企业培育、行业机构建设、生态体系构筑和风险防控五方面推进 [1] - 目标到2026年底构建适配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质量资本市场,"十五五"期间形成五个"一流"体系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2] 创新资本形成机制 - 推动国资和政府基金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南山区、福田区允许符合条件的项目最高容亏100% [3] - 完善债券融资服务体系,支持科技型企业参与债券市场"科技板",立讯精密和深投控各拟发行1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3] - 推动保险资金投资私募股权与创业基金,支持社保基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快发展权益投资,已落地51亿元大湾区科创专项基金及百亿级保险基金 [4]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深圳现有境内外上市企业584家(境内424家/境外160家),总市值8.61万亿元 [6] - 强化上市入口监管,2024年上市公司分红超2300亿元、回购注销超百亿元,将市值管理纳入国企评价体系 [6] - 支持并购重组,2025年一季度并购标的库收录425家企业(含43家IPO撤否企业及382家科创企业) [7]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 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已入板301家企业,其中80.73%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含17.6%小巨人企业) [8] - 深化深港金融合作,"跨境理财通"2.0在深新增2.7万投资者,跨境收付420亿元(较1.0增长6倍),占大湾区近50% [9] - "前海30条"落地率超90%,推出14项全国首创实践,跨境贸易投资试点规模达900亿元 [9]
深圳:增强深圳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快讯· 2025-05-09 18:21
深圳资本市场稳定性提升方案 -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联合印发《深圳市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 建设产业金融中心行动方案(2025-2026年)》,旨在增强深圳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并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1] - 方案提出健全常态化风险处置机制,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承接、接管托管、司法重整、破产清算等措施综合处置风险 [1] - 建立风险防控化解问责及督办机制,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在上市公司风险化解中的责任 [1] 市场参与主体作用强化 - 激发上市公司内生稳市动力,推动其主动维护市场稳定 [1] - 引导行业机构发挥维护市场稳定健康运行的主力军作用 [1] - 推动中长期资金发挥市场稳定器功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