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贷款工具

搜索文档
权威专家:消费贷利率水平应覆盖运营成本,并非越低越好
第一财经· 2025-06-13 18:20
物价运行态势 - 5月CPI环比下降0.2% 同比下降0.1% 核心CPI同比上涨0.6% 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 [1] - 2025年1月CPI反弹至0.5% 但2月和3月连续负增长 分别为-0.2%和-0.1% 4月小幅回升至-0.1% [1] - 物价低位运行主因是国内实体经济供需矛盾 国际能源价格下降也有影响 [1] 行业竞争与政策影响 - 部分行业如汽车行业出现内卷式竞争 上游钢铁企业面临经营压力 [2] - 行业过度竞争导致利润空间压缩 影响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 可能外溢至供应链 [2] - 宏观政策注重扩内需促消费 需关注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社会保障水平 [2] - 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 可增加2500亿元消费增量 [2] 消费结构升级 - 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高品质服务消费需求持续上升 [3] - "以旧换新"政策对耐用消费品短期效果明显 但补贴拉动效应将逐步减弱 [3] - 服务消费具有较大增长潜力 金融政策支持促消费的重要方向 [3] 金融与消费关系 - 2024年末消费贷款余额58.7万亿元 是2010年末的7.8倍 消费金融产品丰富创新 [4] - 普惠领域优质服务消费供给不足 是金融政策支持促消费的重要着力点 [5] - 居民杠杆率较高 发展消费金融需考虑偿债能力 挖掘真实消费需求客户 [5] - 消费贷利率需覆盖银行运营成本 兼顾促消费与金融机构可持续经营 [5]
科技金融新政重塑创新生态,专访FOST首席研究员冯建林博士
观察者网· 2025-05-26 16:22
政策核心内容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出15项具体措施,从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等七大方面全面升级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1] - 政策标志着我国科技金融发展进入系统性推进的新阶段,为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提供了政策保障 [1] - 政策是"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的纲领性文件,对各金融领域支持科创的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1] 债券市场科技板 - 设立"债券市场科技板",为科技创新筹集长周期、低利率、易使用的债券资金 [2] - 自5月7日政策发布以来,已有近10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超过2500亿元 [2] - 这一板块兼具成长性和安全性,有望成为债市的重要配置品种 [2] 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 - 基金出资方应多元化,包括中央财政出资、地方财政出资、金融机构出资、产业界资金、民间资金等 [2] - 基金运营要市场化,避免行政化干预 [2] 配套创新措施 - 优化科技创新再贷款工具,规模从5000亿提升至8000亿,利率从1.75%下调至1.5% [3] - 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开辟上市路径 [3] - 建立科技保险共保体,为创新风险提供分担机制 [3] 政策落地挑战 - 需警惕财政资源错配风险,避免计划经济思维 [4] - 税收优惠应体现普惠性和动态性,避免设定简单划一的标准 [4] - "创新积分制"已有7万多家企业通过这一机制获得银行贷款880亿元 [4] 部门协同与区域试点 - 文件涉及七大部门,需避免"政出多门"、"九龙治水" [5] - 建议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和制衡机制 [5] - 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13个重点地区先行先试 [5] 长期影响 - 科技金融新政将重塑我国创新生态和经济结构 [6] - 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已达2700家,市值占比超40% [7] - 私募股权基金在投科技项目超10万个,在投本金超4万亿元 [7] 未来发展方向 - 坚守市场化方向,避免行政手段扭曲创新资源配置 [7] - 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担 [7] - 保持政策定力,给予创新试错空间 [7]
深圳以五个“一流”打造产业金融高地
证券时报· 2025-05-10 02:08
证券时报记者卓泳 5月9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深圳证监局发布《深圳市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建设产业金融中心 行动方案(2025—2026年)》。该《行动方案》明确,从构建一流创新资本形成机制、培育一流标杆企 业、建设一流行业机构、构筑一流资本市场生态体系、一流风险防控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枢 纽功能,服务深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力争构建形成适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优质创新资本集聚 的高质量资本市场。 在构建一流创新资本形成机制方面,《行动方案》指出,要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推动国资和政府投资基 金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引导多层次社会金融资本设立长周期业绩考核、激 励约束和容错机制。 此外,《行动方案》指出,要优化科创型企业债权和股权融资协同衔接机制。一方面要支持"高 新"及"战新"企业开展债券融资;另一方面要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金融机构、私募股权投资机 构参与债券市场"科技板"。 在培育一流标杆企业方面,《行动方案》从把好上市入口关、推动治理水平提升、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 资价值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圳共有境内外上市企业584家,其中 沪深北交易 ...
刚刚,利好来了!深圳,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5-09 19:15
深圳在打造全球产业金融高地上"放大招"! 5月9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深圳证监局发布《深圳市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建设产业金融中心行动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 案》)。《行动方案》明确,从构建一流创新资本形成机制、培育一流标杆企业、建设一流行业机构、构筑一流资本市场生态体系、一流风险防控体系等 方面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服务深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力争构建形成适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优质创新资本集聚的高质量资本市场。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促进资本要素向科创领域集聚 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耐心资本"被中央政策文件多次提及,也被视为坚持科技创新"长跑"、全面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此次《行动方 案》指出,要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推动国资和政府投资基金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引导多层次社会金融资本设立长周期业绩考 核、激励约束和容错机制。 作为全国创投重镇,深圳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方面有殷实的"家底"。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数量1599家,私募股权 投资、创业投资基金7487只,管理规模1.41万亿元。2024年,深圳新 ...
刚刚,利好来了!深圳,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5-09 19:03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促进资本要素向科创领域集聚 深圳在打造全球产业金融高地上"放大招"! 5月9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深圳证监局发布《深圳市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 建设产业金融中心行动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 案》)。《行动方案》明确,从构建一流创新资本形成机制、培育一流标杆企业、建设一流行业机构、构筑一流资本市场生态体系、一流风险防控体系等方 面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服务深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力争构建形成适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优质创新资本集聚的高质量资本市场。 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耐心资本"被中央政策文件多次提及,也被视为坚持科技创新"长跑"、全面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此次《行动方 案》指出,要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推动国资和政府投资基金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引导多层次社会金融资本设立长周期业绩考 核、激励约束和容错机制。 作为全国创投重镇,深圳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方面有殷实的"家底"。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数量1599家,私募股权投 资、创业投资基金7487只,管理规模1.41万亿元。2024年, ...
民生证券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陶川:“双降”之外的政策深意
中国经济网· 2025-05-08 19:32
政策背景与时机 - 发布会为4月政治局会议后稳市场、稳经济的宏观政策序曲,释放关键政策信号[1] - "赶早"借鉴去年"924"经验,政策影响更趋平稳持久[2] - "赶巧"因中美经贸谈判在即,稳定市场预期对争取谈判主动至关重要[2] 货币政策调整 - 央行实施"双降",降息超预期而降准符合预期[3] - 降息空间打开因4月PMI显示出口受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且汇率约束减轻[3] - 住房公积金利率下调,房地产需求端刺激政策空间进一步拓展[3] - 结构性货币政策"量扩价廉",创设多项再贷款工具并普遍下调利率0.25个百分点[4] 房地产与实体经济支持 - 房地产支持政策加码,迅速落实政治局会议"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要求[3] - 政策性金融工具或成稳定国内投资重要抓手,2022年对实体经济提振效果显著[4] - 央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工具,为财政支持消费打开空间[5] 资本市场政策 - 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市场底部企稳态势基本确立[6]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落地,强化以投资人利益为导向的市场功能[6] 财政政策预期 - 财政支持服务消费的增量政策或于年中释放,当前存量政策未完全落实[5]
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注重增强获得感 因时因势再出稳就业稳经济新举措
经济日报· 2025-04-29 06:04
稳就业政策 - 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 加强就业公共服务 [1] - 就业政策工具箱充足 在激励企业吸纳就业 支持企业稳岗扩岗 促进劳动者提升技能和就业创业等方面做了政策储备 [3] - 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支持劳动者提升技能 [5] 稳外贸发展 - 一业一策 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 帮助出口企业规避风险 扩大服务产品"出海" 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1] - 外汇储备余额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 经济基础坚实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外汇市场有韧性 [2] 促消费措施 - 扩大服务消费 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 推动汽车消费扩容 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 [1] - 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 3月增长5.9%创去年以来月度最快增速 [2] - 前两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共下达超1600亿元 后续还有约1400亿元 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 [3] - 指导限购城市针对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3] 扩大有效投资 - 完善消费基础设施 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1] - 工业软件等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 加快消费基础设施 社会领域投资 [4] - 制定充电设施"倍增"行动 支持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建设停车位 [4] - 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 [4] 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 - 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 [1]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推进人工智能与60个重点行业方向 700个基础场景深度融合 [4] 内需与循环体系 - 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 大力提振消费 扩大有效投资 做强国内大循环 [3] - 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 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加快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 [4] - 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 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4]
我国将出台实施稳就业稳经济一揽子举措 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出台增量储备政策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04:33
稳就业稳经济政策框架 - 政策涵盖支持就业、稳定外贸、促进消费、扩大投资、营造环境五大方向 [2] - 支持就业措施包括稳定企业岗位、职业技能培训、扩大以工代赈规模 [2] - 外贸支持聚焦行业定制化政策、出口风险规避、服务产品出海及外资再投资 [2] - 消费促进涉及服务消费扩容、养老照护强化、汽车消费增量及薪酬制度改革 [2] - 投资领域将完善消费基建、提振民间投资、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2] 货币政策与金融支持 - 央行计划实施更积极宽松政策 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 [3] - 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 重点支持服务消费和养老产业发展 [1][4] - 金融机构被要求对暂时困难但产品有竞争力的外贸中小企业保障融资 [6] 消费刺激具体措施 - 二季度将落地160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后续追加1400亿元 [4] - 汽车消费方面将定向增发限购城市指标 重点覆盖长期摇号及无车家庭 [1][4] - 以旧换新已拉动7200亿元销售额 涵盖汽车家电数码等12类产品 [5] - 商务部将推出扩围以旧换新、汽车流通改革、服务消费提质及全国促销活动 [4] 就业市场支持 - 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 失业率5.3%低于控制目标 [6] - 增量政策包括企业扩岗补贴、个人就业补贴、受影响企业失业保险返还比例提高 [6] - 创业担保贷款将重点覆盖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妇女等群体 [6] 外贸企业扶持 -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 帮助开拓国际多元市场 [7] - 加强贸易金融支持保障 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 [7] - 政策工具箱将持续丰富 适时推出增量措施应对风险挑战 [7]
国家发改委:将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同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4-28 15:54
扫码文末"投小圈" 加入行业交流群 文章来源:中国网、第一财经 -我国将出台实施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稳就业稳经济五方面若干举措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 -常态化、敞口式做好政策预研储备,及时出台增量储备政策; -我们对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 -一季度中国经济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 长俞家栋、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是发布会要点汇总: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发改委回应美加征关税:凭空做牌、霸凌霸道、出尔反尔; -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加大对服务消费、养老产业等支持; -将指导限购城市,针对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近期已下达今年第二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后续还有近1400亿资金陆续下达; -我国有非常现实的、巨大的扩大内需潜力和空间; - 力争6月底前下达全年"两重"项目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国项目清单,同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 具,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 ...
稳就业稳经济再推五大举措,注重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第一财经· 2025-04-28 12:16
宏观经济政策 - 国家发改委推出五方面稳就业稳经济举措:支持就业、稳定外贸、促进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环境 [2] - 政策与去年9月增量政策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形成接续,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 政策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预计对经济形成有力支撑 [2] 扩大内需与消费提振 - 第二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下达,前两批累计超1600亿元,后续还有1400亿元 [4] - 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支持服务消费和养老产业 [4] - 指导限购城市定向增发购车指标,重点面向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 [4] - 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显著:汽车以旧换新281.4万辆,家电4941.6万台,数码产品3785.5万件,家装厨卫4090.6万件,电动自行车超420万台,合计拉动销售超7200亿元 [5] - 商务部将扩围提质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汽车流通改革,实施服务消费提质行动,举办"购在中国"活动 [5] 投资与基建 - 工业软件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加快消费基础设施和社会领域投资 [4] - 制定充电设施"倍增"行动,支持300万以上人口城市建设停车位 [4] - 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清单,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资本金不足问题 [5] 就业与企业帮扶 - 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增5万人,失业率均值5.3% [6] - 人社部将挖潜扩容就业空间,围绕新质生产力、消费热点、重点项目等领域出台激励政策 [6] - 提高稳岗扩岗专项贷款额度:小微企业最高5000万元,个人最高1000万元 [6] - 下拨667亿元中央就业补助资金,加快兑现稳岗返还、担保贷款等存量政策 [6] 外贸支持 - 商务部将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帮助开拓国际多元市场,加强贸易金融支持 [7] -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吸引22.4万名境外采购商,创同期新高 [7] - 加大国内展会费用减免,编发外贸促进信息和国别贸易指南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