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上下游整合
搜索文档
历时近三年,002387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上海证券报· 2025-10-25 18:45
交易终止决定 - 公司于2025年10月24日决定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1][2] - 终止原因为交易推进时间较长,当前市场环境较交易启动时已发生较大变化 [1][3] - 该决定经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旨在切实维护公司与全体股东利益 [2][3] 交易标的资产 - 交易标的为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40.91%的股权 [2][5] - 合肥维信诺是公司在华东地区的核心产能基地,拥有一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 [2] - 标的公司产品包括折叠屏、卷曲屏等高端显示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和车载显示等领域 [2] 交易历史与方案细节 - 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始于2022年12月19日,公司股票因此停牌 [5] - 原交易方案为收购合肥维信诺40.91%股权,交易对价根据评估基准日2022年7月31日定为65.61亿元 [5] - 交易对价支付方式包括股份支付44.58亿元和现金支付21.03亿元 [5] - 在推进过程中,公司于2024年7月25日和2025年6月25日两次对交易方案进行调整 [5] 交易目的与后续安排 - 交易主要目的在于取得对合肥维信诺的控股权,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并提升公司持续竞争力 [2] - 通过加强统一管理、技术共享和降低协同成本,公司希望发挥合肥维信诺的产能优势 [2] - 未来公司将继续围绕深化显示产业布局、优化资本结构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筹划 [4] 审核流程与投资者沟通 - 公司在重组过程中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23年6月14日、2023年8月23日和2024年8月16日出具的三轮审核问询函 [6] - 公司已完成对问询函的回复及相关申请文件的更新补充工作 [6] - 公司定于2025年10月28日15:00-16:00召开投资者说明会,就终止重组事项与投资者进行交流 [6]
688585,停牌核查!年内最大涨幅超20倍!
证券时报· 2025-09-26 05:18
股票交易表现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9日至9月25日期间多次触及异常波动及严重异常波动情形 最近两个交易日连续涨停 [1] - 9月25日公司股价20CM涨停 触及132.10元历史新高 成为年内首只20倍股 年内最大涨幅达21.63倍 [1] 要约收购事项 - 智元恒岳计划要约收购约1.49亿股 占总股本37% 要约收购价格为7.78元/股 预计最高资金总额约11.61亿元 [1] - 智元恒岳已存入2.32亿元履约保证金至中国结算指定账户 [2] - 收购完成后智元机器人及相关方将合计持有66.99%股权 控制权进一步增强 [2] 控制权变更 - 智元恒岳和致远新创合伙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完成股份过户登记 合计持有29.99%股份及表决权 [2] - 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恒岳 邓泰华成为实际控制人 [2] 业务整合说明 - 公司关注到市场存在与智元创新相关资产整合的媒体报道 [1] - 收购方明确表示未来12个月内不存在资产出售、合并、合资或重组计划 [1] - 智元机器人方面强调收购是基于复合材料在机器人轻量化结构件的应用前景 旨在进行产业链整合 非借壳上市 [2] 停牌安排 - 公司股票自9月26日起停牌 待披露核查公告后复牌 [1]
重组终止、净利连亏,亿华通股价迎考
北京商报· 2025-09-07 19:45
重组终止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购买旭阳氢能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 因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最终方案达成一致意见 [3] -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 但不构成重组上市 [3] - 重组终止不会对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不存在损害中小股东利益情形 [3]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专注于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主要产品包括燃料电池系统及技术服务和能源气体销售 应用于客车、物流车及重卡等商用车型 [3] - 受行业发展影响公司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亟待通过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实现延链补链以拓宽应用场景和提升综合实力 [4] - 标的公司旭阳氢能主营业务为高纯氢和合成氨生产销售、综合能源站运营以及绿氢制备与液氢储运系统研发 [4] 财务表现 - 2020年上市当年即出现净亏损 实现营业收入5.72亿元 归属净利润亏损2252.36万元 [6] - 2021-2024年净利亏损持续加剧 营业收入分别为6.29亿元、7.38亿元、8亿元、3.67亿元 归属净利润分别亏损1.62亿元、1.67亿元、2.43亿元、4.56亿元 [6]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92.93万元同比下降53.25% 归属净利润亏损1.63亿元同比增亏 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亏损1.74亿元同比增亏 [6] 研发与人员变动 - 上半年研发费用1717.46万元同比下降66.01% 主要因研发团队优化并减少研发外协 [7] - 研发人员由上年同期300人减少至报告期末128人 [7] - 核心技术人员杨绍军因个人原因离职 其负责研发工作已完成交接 不影响公司技术研发和持续经营能力 [4] 行业与市场环境 - 燃料电池行业市场需求整体下降导致行业规模同比缩减 [6] - 基于流动资金状况考量公司采取审慎营销扩张策略 导致报告期内产品销售量减少 [6]
开展产业链上下游整合 长鸿高科拟购买广西长科100%股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8 20:48
交易方案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债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广西长科100%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交易对方海南定恒、宁波定科和宁波定高均为公司实控人陶春风控制的企业,构成关联交易 [1] - 公司股票将于7月21日复牌 [1] 标的公司业务 - 广西长科主营特种合成树脂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家电、玩具、电子、汽车配件、医疗产品、扫地机器人等行业,并在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及低空飞行器领域应用日益广泛 [2] - 公司于2021年实现本体法ABS工艺路线突破并稳定量产,具备60万吨/年树脂产能,为国内最大本体法工艺企业,也是中国大陆最早实现透明ABS工业化量产的企业 [2]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2024年、2025年1-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66779.92万元、101729.18万元、80790.41万元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59.73万元、-7907.54万元、3491.47万元 [2] - 亏损原因为二期项目产线试生产阶段研发投入大且产销未放量,但2025年上半年已实现盈利 [2] 上市公司业务协同 - 公司为国内TPES领军企业,产能全国第三,具备4万吨/年LCBR、SBR系列产品柔性化生产能力 [1] - 公司是广西长科重要原材料供应商,此次交易旨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实现纵向一体化发展 [1] 上市公司业绩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00万至600万元,同比减少93.79%至95.86% [3] - 业绩下滑主因子公司PBT装置技改停工影响产量,且产品价格降幅大于原材料价格降幅 [3] - 第二季度生产稳定后市场回暖,盈利改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