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

搜索文档
翔腾新材:公司制程保护膜相关制备技术主要用于前段制造工艺环节,其最终是否用于折叠屏产品取决于下游客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9:15
公司技术应用情况 - 公司OLED柔性屏制程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主要用于前段制造工艺环节 [2] - 该技术最终是否应用于折叠屏产品取决于下游客户的产品方案 [2] 投资者关注焦点 - 投资者询问公司技术是否应用于折叠屏产品 [2] 信息披露来源 - 信息来源于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的回应 [2] - 新闻来源为每日经济新闻 [3]
AI驱动电子行业迎来新一轮业绩爆发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1 09:09
半导体行业趋势 - 半导体需求周期向上 AI成为核心增长动力 模拟芯片周期触底 数字芯片AioT需求爆发 功率半导体盈利改善 制造稼动率回升 设备业绩强劲 材料内部分化 封测先进封装表现亮眼[1][2] - DeepSeek等开源模型降低AI部署门槛 推动SoC芯片需求增长 TWS耳机和智能手表算力需求提升[1][2] - DDR4短期紧缺 Q2价格季增18-23% AI驱动HBM和DDR5需求增长[2] 消费电子表现 - 安克创新和绿联科技凭借品牌力 产品创新和渠道拓展 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30%以上高增长[3] - 传音控股因产品上市节奏 市场竞争及宏观环境影响营收利润下滑 但非洲等新兴市场领先地位稳固[3] - 影石创新受益新品推出和全球市场开拓 营收同比增长51.17%[3] - 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板块在家电和消费电子补贴政策推动下持续复苏 数码产品国补政策显著刺激终端销售[3] - 终端销量回升加速供应链库存去化 上游EMS厂商订单能见度提升[3] - 新型消费电子产品如AR 折叠屏 AI眼镜 智能音箱值得关注 有望开启新一轮创新浪潮[3] PCB与元器件 - AI领域需求拉动高多层和HDI PCB持续高增长 深南电路AI领域订单同比显著增长[4] - 沪电股份AI服务器和HPC相关PCB产品同比增长25.34% 高速网络交换机及配套路由相关PCB产品同比增长约161.46%[4] - 生益电子在服务器领域深化战略客户合作提升市场份额 在交换机领域与头部客户建立合作并取得初步成效[4] - 三环集团MLCC产品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覆盖微小型 高容 高可靠 高压 高频系列 形成全面产品矩阵[4] - 全球数据中心和AI服务器建设加快推动光器件市场需求增加 公司插芯及相关产品销售持续增长[4] 投资方向与市场展望 - 算力板块处于业绩兑现阶段 估值水平相对适中 下半年继续看好算力相关的PCB 国产算力 IP授权 芯片电感等领域[4] - 2026年或成为折叠屏市场复苏关键年 苹果传闻中的折叠产品可能带动品类讨论度 在软件交互与硬件设计层面带来新思考[5] - 新型可穿戴设备有望推动市场复苏 AR眼镜厂商通过技术突破 生态整合和市场下沉 推动产品从"小众极客玩具"迈向"大众智能终端"[5] - AI+AR技术成熟使智能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主流计算终端[5]
2025年上半年财报总结:AI驱动电子行业迎来新一轮业绩爆发
银河证券· 2025-09-10 21:42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推荐"并维持 [3] 核心观点 - AI驱动电子行业迎来新一轮业绩爆发 行业整体处于复苏和增长周期 [3][5] - 半导体领域需求周期向上 AI成为核心增长动力 [5] - 消费电子在AI加持下迎来新的成长机遇 新型产品如AR、折叠屏、AI眼镜等有望开启创新浪潮 [5] - PCB行业受益AI资本开支需求爆发 业绩实现高增长 [5] - 投资建议关注算力相关板块及国产替代、创新终端领域 [5] 半导体行业总结 - 模拟芯片设计板块2025H1营收244.05亿元 同比增长13.12% 归母净利润5.02亿元 同比增长280.49% [7] - 数字芯片设计板块2025H1营收871.29亿元 同比增长24.72% 归母净利润90.50亿元 同比增长35.32% [16] - 功率半导体2025Q2净利润28.73亿元 同比增长45.3% 环比增长32.1% [26] - 半导体制造板块2025Q2营收278.57亿元 同比增长16.1% 净利润7.47亿元 同比增长49.7% [34] - 半导体设备板块2025H1营收415.09亿元 同比增长30.6% 归母净利润66.31亿元 同比增长19.8% [47] - 半导体材料板块2025H1营收224.16亿元 同比增长11.79% 归母净利润14.37亿元 同比增长8.89% [50] - 半导体封测板块2025H1营收458.64亿元 同比增长18.73% 归母净利润15.42亿元 同比增长3.5% [56] 消费电子行业总结 - 品牌消费电子板块2025H1营收666.44亿元 同比增长2.01% 归母净利润36.50亿元 同比下降30.58% [60] - 安克创新营收128.67亿元 同比增长33.36% 净利润11.67亿元 同比增长33.8% [60][61] - 影石创新营收36.71亿元 同比增长51.17% [60][61] - 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板块2025H1营收8135亿元 同比增长27% 归母净利润292亿元 同比增长24.69% [62] - AI驱动消费电子创新 AI PC、AI手机、智能穿戴等终端加速普及 [65] 元器件及光电子行业总结 - PCB板块2025H1营收1334.56亿元 同比增长25.17% 归母净利润124.65亿元 同比增长58.51% [66] - 生益电子营收同比增长91% 净利润同比增长452.1% [66][67] - 胜宏科技营收同比增长86% 净利润同比增长366.9% [66][67] - 沪电股份AI服务器和HPC相关PCB产品同比增长25.34% 高速网络交换机PCB产品同比增长约161.46% [5][68] - 深南电路在AI领域订单取得显著增长 [5][68] 投资建议 - 下半年继续看好算力相关的PCB、国产算力、IP授权、芯片电感等 [5] - 2026年或成为折叠屏市场复苏的关键年 苹果折叠产品有望带动市场需求 [5] - 新型可穿戴设备有望推动市场复苏 AI+AR技术成熟 智能眼镜或成下一代主流计算终端 [5] - 建议关注寒武纪、海光信息、中芯国际、北方华创、拓荆科技、长电科技、胜宏科技、沪电股份、生益科技、生益电子、铂科新材、恒玄科技、瑞芯微、乐鑫科技、兆易创新、水晶光电、宜安科技、捷邦科技、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公司 [5]
切换Or新高及空天算力行业前瞻
2025-09-09 10:37
**行业与公司** * 光模块行业、商业航天与空天算力行业、AI与半导体行业、液冷产业链、出版与游戏行业 [1] * 涉及公司包括光模块领域的易中天、旭创、新易盛 [1][3] * 商业航天与空天算力领域的普天科技、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卫通、中国卫星 [1][6] * 液冷产业链的曙光数创、英维克、高澜深灵、中石科技、银轮股份、东阳光、斯全新材、川环、飞龙、三花智控等 [21] * 半导体与消费电子领域的水晶光电、捷邦科技、歌尔股份、蓝思科技、领益智造、东微半导、中芯国际、兆易创新、北京君正、恒玄科技、乐鑫科技等 [10] * 出版板块的中原传媒、南方传媒、中信出版 [11] * 游戏行业的三七互娱、华通 [12] * B端AI应用的科大讯飞、海康威视、鼎捷软件、能科科技、国能日新、宏润建设、财富趋势、佳华科技、金蝶国际、用友网络 [2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海外光模块需求暴增,互联网大厂如Meta采购800G及1.6T光模块,预计2026年市场乐观 [1][2] * 光模块估值取决于2027年需求是否持续增长,若持续则2026年估值或达20-30倍 [1][2] * 国内光模块市场集中度提高,易中天、旭创和新易盛市占率提升(超过70%),议价权增强,能更好应对关税影响 [1][3] * AI发展是中长期全球共识,国内外共振下,2027年光模块需求或持续增长,A股估值有望维持在30倍左右 [1][4][5] * 商业航天领域,中国联通等已获卫星牌照,卫星产业链是全球竞争高点 [1][6] * 普天科技承担太空算力运营商角色,潜力巨大,其星缆计划(三体星座计划)将发射约1000颗算力卫星,提供算力租赁等服务 [1][6][23] * 太空算力预计带来10-20亿人民币净利润和200-300亿人民币营收,保守估计公司市值空间300-500亿人民币 [8] * AI板块回调约30%因市场预期过高资金过度流入,但长期逻辑不变,海外AI投资2030年前将保持大规模投入,四季度或现布局机会 [8] * 液冷产业链受益于B端AI应用,处于爆发初期,渗透率2024年不到10%,2025年预计达20%,2026年将持续加速渗透 [13][17] * 液冷设备价值量:英伟达GB200 NVL72约57万人民币,GB300提升至70万人民币;其中液冷板占35%,CDU占30%,UKD占15% [18] * 快速接头UKD量价齐升,使用量从GB200的126对增至GB300的252对,价格从45美元/对提升至55美元/对 [19] * 星缆计划通过卫星接力传输和激光通讯(带宽400G以上),解决低时延(上海到新疆理论时延28毫秒 vs 地面68毫秒)和高带宽问题,加速6G空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解决跨境交易问题 [23][24][25][27] * 阿里发布千问3.Max preview大模型,在基准测试中得分碾压Claude 4、Kimi K Two和Deepseek 3.1,代码能力突出 [22] **其他重要内容** * 出版板块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653.5亿元同比减少8.1%,但净利润82.82亿元同比增长14.5%,平均分红比例50%-60% [11] * 游戏行业龙头估值约20倍,过去表现好的个股曾达30-35倍 [12] * 阿里巴巴国际数据中心连接面临地面光网络和海底光缆的安全、费用及政治因素问题 [28] * 星闪计划(星缆计划)旨在建立太空专网瞄准B端用户,计划分两个批次发射,最终发射约1000颗卫星实现全球覆盖 [29][30][31] * 普天科技在星闪计划中提供激光通信载荷及相关板卡,并与海兴光联合作提供微波激光一体化信关站,后期参与运营分成 [32] * 地方政府支持空天算力项目,将在每个省建设地面站(空间信息港)租给普天科技运营 [34] * 普天科技背后是中国电科,拥有国家空天地一体化专项经验及相关资质 [35][36] * 空天算力项目催化剂:2025年5月14日已成功发射12颗卫星完成激光通讯验证;2025年下半年计划再发射50颗卫星(其中24颗待发射) [37][38]
流量之后,数码行业的增长密码或许在「心智」
36氪· 2025-09-04 21:10
行业核心观点 - 手机数码行业竞争从性能参数转向用户心智认知 品牌需建立稳固心智锚点而非仅依赖流量曝光 [3][6][29] - 巨量引擎提出三层心智框架(商品心智 场景心智 品牌心智)并通过AI实现心智可量化经营 [9][11][25] - 心智建设能直接推动业务增长 案例显示订单环比增长233% 搜索热度同比提升155% [14] 行业竞争态势 - 行业呈现高频迭代特性 硬件差距缩小导致产品功能趋同 参数竞争边际效益递减 [3][6][7] - 消费者依赖认知捷径决策(如"拍照神器"标签) 决策效率远超技术参数对比 [7][29] - 心智认知成为差异化核心 能带来更高溢价空间和更强复购意愿 [6][28] 心智框架体系 - 商品心智:解决"为什么买" 关联产品功能与性能 [11] - 场景心智:解决"何时使用" 绑定具体使用场景(如演唱会拍摄) [11][14] - 品牌心智:解决"身份认同" 建立情感层面连接 [11][14] - 三层心智联动可实现行业联想份额100% 并直接转化销量增长 [14] AI赋能心智建设 - AI实现精准触达 通过兴趣画像和搜索行为识别潜在消费动机 [20] - AIGC工具快速生成圈层化内容 使触达从单向宣传变为双向共鸣 [20] - AI驱动案例:无弦吉他全店生意增长200% 小米新增超10万品牌粉丝 [21] - 一加游戏场景心智提升4倍 OPPO校园活动曝光超5亿次 话题播放量达263亿次 [23] 心智度量体系 - 通过本品联想份额 行业联想份额 美誉度 偏爱度四大指标量化心智渗透度 [25] - 心智建设与销量关系可预测 具备心智建设的品牌人群资产积累更快 [16][25] - 心智从模糊概念转化为可经营资产 形成品牌增长新范式 [25][26] 行业趋势转向 - 营销逻辑从流量曝光转向心智沉淀 短期流量缺乏心智承接则销量快速归零 [28][29] - 心智成为穿越周期的核心资产 决定用户场景化第一反应(如夜拍首选品牌) [29][30] - 行业胜负关键从参数领先转向心智领先半拍 [30]
欣旺达动力电池出货量上涨93%
央视网· 2025-09-03 21:0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69.85亿元 同比增长12.8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6亿元 同比增长3.88% [1] - 研发费用19.24亿元 同比增长35.23% [1] 业务数据 - 动力电池出货量16.08GWh 同比增长93.4% [1] - 储能系统出货量8.91GWh 同比增长133.25% [1] - 消费类电池业务销售额与出货量增速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 行业地位 - 位列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 [1] - 储能系统(直流侧)全球出货量排名进入前五 [1] - 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电池厂商 消费类电池业务表现突出 [2] 技术研发 - 第一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已完成研发 [1] - 第二代半固态电芯处于中试阶段 [1] - 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已完成能量密度达400Wh/kg的产品方案与工艺验证 [1] 市场拓展 - 越南锂威项目、匈牙利及泰国动力电池项目均在按计划稳步推进 [2] - 海外市场拓展节奏明显加快 [2] - 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已实现规模化量产 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2] 行业趋势 - 全球消费类电池市场呈现"复苏与升级"并行的趋势 [2] - 苹果、华为、小米等全球头部品牌密集发布新一代智能手机、折叠屏及可穿戴设备 [2] - 产品AI功能普及带动市场需求 [2]
比亚迪电子(00285):2025年半年报点评:增长稳定,汽车与新型智能培育新动能
东吴证券· 2025-09-02 22:1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806.1亿元同比+2.6% 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14.0% 25Q2营收437.3亿元同比+3.9%环比+18.6%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22.0%环比+77.0% [7] - 消费电子业务结构优化 新型智能产品AI数据中心跃升式发展 新能源汽车业务同比+60.50% [7] - 上调盈利预测 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53.0/63.3/73.8亿元 [7] 财务表现 - 2025E营业总收入194,202百万元同比+9.53% 2026E 222,464百万元同比+14.55% [1] - 2025E归母净利润5,300百万元同比+24.26% 2026E 6,333百万元同比+19.48% [1] - 2025E每股收益2.35元 对应PE 17.59倍 [1] 业务板块分析 - 消费电子业务2025H1收入609.47亿元同比-3.7% 其中零部件137.52亿元同比-9.8% 组装业务471.95亿元同比-1.8% 聚焦高附加值产品与自动化效率提升 [7]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2025H1收入72.09亿元 AI服务器出货大幅增长 液冷与电源产品获行业认证 IDC预测2025年嵌入式GPU服务器市场规模同比+46.7% AI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同比+40.9%达2364亿美元 [7] - 新能源汽车业务2025H1收入124.50亿元同比+60.50% 占比15.45% 智能座舱/智驾/热管理产品驱动增长 智能悬架实现量产供货 [7]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44.10港元 市净率2.76倍 港股流通市值90,602.21百万港元 [5] - 2025E ROE 14.74% 毛利率7.41% 销售净利率2.73% [8] - 2025E EV/EBITDA 10.37倍 [8]
京东方上半年净利润增长超四成 创新驱动“屏之物联”战略深化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8 19:4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12.78亿元,同比增长8.4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2.47亿元,同比增长42.15% [1] 显示业务 - LCD领域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五大主流应用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1] - 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于5月全面量产 [1] - 柔性显示领域推出折叠屏、滑卷屏等解决方案,加速布局高端LTPO技术 [2] - 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提前4个月完成设备搬入 [2] - 越南智慧终端二期项目提前量产,为首个海外自主投建智慧工厂 [2] 传感业务 - 传感业务营收同比大幅增长36.8% [2] - MEMS压力传感器上半年出货量超350万颗 [2] - 玻璃基封装载板试验线提前完成主设备搬入 [2] - 自诊断智能传感器在8类垂直应用场景实现落地 [2] MLED业务 - 背光器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44%、环比增长80% [3] - P0.6 1000nit MPD超薄双面海报屏获InfoComm美国2025最佳展示奖 [3] - 与上影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开展沉浸式体验等领域合作 [3] 智慧医工业务 - 相关业务板块门诊量达68.8万人次,出院量达3.3万人次 [4] - 合肥京东方医院消化内镜诊疗量创历史新高 [4] - 成都京东方医院成功完成反向折叠人矫正手术 [4] 创新业务布局 - 车载高端显示产品及中大尺寸产品销量保持快速增长 [5] - 数字文旅领域打造超10个案例,包括故宫巡展等项目 [5] - 超高清领域助力国家大剧院实现30余省市直播 [5] - 智慧能源领域通过自持光伏电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万吨 [5] 技术研发与数字化 - 显示工业大模型实践入选2025全国企业数字化赋能十佳案例 [5] - 完成裸眼3D笔记本交付,多款智慧一体机实现市场突破 [5] - 深化AI+制造、AI+产品、AI+运营三大核心领域布局 [5] 发展战略 - 坚持"屏之物联"发展战略和"1+4+N+生态链"发展架构 [5][6] - 遵循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发展路径 [6]
研报掘金丨国盛证券:维持京东方A“买入”评级,分红+回购坚持回报股东支持
格隆汇APP· 2025-08-28 17:2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2.47亿元 同比增长42.15%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6.33亿元 同比增长25.58% 环比增长1.17% [1] 市场地位 - 手机 平板电脑 笔记本电脑 显示器 电视五大主流应用领域出货量持续稳居全球第一 [1] - 依托高端LCD解决方案UBCell在大尺寸领域持续发力 已赋能创维等多家全球头部电视厂商 [1] 技术布局 - 柔性显示领域深耕折叠多形态高端市场 推出折叠屏 滑卷屏 全面屏等解决方案 [1] - 加速布局高端LTPO技术路线 并向国内外重点客户出货 [1] - 积极布局车载 IT等中尺寸创新应用 [1] 股东回报 - 累计回购A股数量8672万股 支付总金额3.49亿元 [1]
蓝思科技上半年净利增长超3成:全面拥抱AI,新智能终端多点开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9:58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9.60亿元 同比增长14.18% [1] - 净利润11.94亿元 同比增长35.53% [1] - 基本每股收益0.23元 同比增长35.29% [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 预计总派发5.26亿元 [1] 消费电子业务 - 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收入271.85亿元 同比增长13.19% [2] - 完成多款旗舰手机研发量产准备 高端机型金属中框实现量产 [2] - 个人计算机业务受益需求回暖 产销与盈利同步提升 [2] - 正开发下一代盖板玻璃应用创新配方 提升产品价值 [2] 折叠屏技术布局 - 作为超薄柔性玻璃全球核心供应商 通过多层叠加技术消除折痕 [3] - 已占据UTG和相关结构件领先市场地位 新品达到设计性能和良率 [3] - 启动产能规划和产线建设 为折叠屏新机大规模量产准备 [3] 智能汽车业务 - 智能汽车与座舱类业务收入31.65亿元 同比增长16.45% [3] - 中控模组/智能B-C柱/充电桩等核心产品线协同放量 [4] - 超薄夹胶车窗玻璃导入国内头部车企新车型量产体系 [4] - 通讯模组与域控制器实现批量交付 [4] 智能穿戴设备 - 智能头显与穿戴类业务收入16.47亿元 同比增长14.74% [5] - 具备光学镜片/结构件/功能模组至整机组装全栈能力 [5] - 光波导镜片良率优化与高精度自动化组装实现突破 [6] - 为北美头部客户提供智能头显外观件及AI眼镜功能模组 [6] AI眼镜业务进展 - 作为Rokid全系AI眼镜整机组装合作伙伴 覆盖全流程生产 [6] - 应用自研纳米微晶玻璃技术提升产品性能与轻量化 [6] - 当前产能瓶颈在于核心模组和光波导镜片 [6] 人形机器人业务 - 其他智能终端收入3.64亿元 同比增长128.20% [7] - 实现关节模组/灵巧手/外骨骼等核心部件批量交付 [7] - 与智元机器人合资成立公司 承接全系列人形机器人业务 [7] - 对浙江智鼎机器人战略投资 主营商用智能清洁机器人 [7] 全球化与战略转型 - 7月完成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助力全球化布局 [1] - 深化"材料-模组-整机"垂直整合能力 构建跨领域协同增长 [8] - 加速向全球AI硬件创新平台转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