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昆船智能股价下跌1.58% 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
金融界· 2025-08-27 02:00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6日收盘价21.78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58% [1] - 当日开盘价22.00元 最高价22.00元 最低价21.68元 [1] - 成交量6.54万手 成交额1.43亿元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90.80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5899.30万元 [1] 公司业务 - 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 [1] - 主营业务涵盖智能装备、智能物流、智能制造领域 [1]
郭永航会见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
广州日报· 2025-08-22 10:16
携手推进制造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8月21日,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在穗会见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一行,就进一步深化务实 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郭永航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吴磊一行表示欢迎,感谢上海电气对广州建设发展的大力支持。他说,广州 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的使命任务,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坚持产业第一、制 造业立市,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上海电气是工业制造业领军企 业,业务布局与广州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在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面经验丰富、实力雄厚。 希望双方面向"十五五"进一步加强对接,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作,持续深化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数智 集成等领域合作,发挥企业技术优势、行业优势,赋能广州产业转型升级,携手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优势。 吴磊对广州长期给予上海电气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企业发展情况。他说,近年来上海电气在穗投资 布局取得积极成效。广州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具有良好的产业生 态、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广泛的应用场景,为上海电气在粤乃至华南地区的业务发展提供了重要舞台。上 海电气将 ...
晶品特装(688084):需求复苏实现减亏 备产备货静待花开
新浪财经· 2025-08-21 16:33
得益于行业整体回暖、客户订单持续释放、民品业务有效拓展以及生产交付效率提升,期内公司净利 润-755 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明显收窄。盈利能力方面,2025H1 毛利率同比下降4.8pct 至25.1%,收入 规模快速增加摊薄费用,成功实现减亏。 持续聚焦"AI+机器人"主航道,机器人业务盈利快速修复 事件:2025H1 公司实现营收7665 万元,同比+112.6%;归母净利润-755 万元,去年同期为-1977 万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1859 万元,去年同期为-2577 万元。 行业需求回暖订单持续释放,1H25 增质提效实现减亏 研发是创新发展基石,持续推进南通基地建设静待花开 公司研发投入稳步增长,2025H1 研发投入2495 万元,同期增长2.12%;公司管理/销售费用分别为 1859/416 万元,同比+29.26%/+3.80%。资产负债端,公司存货2.09 亿元,较年初增加36.6%,主要是原 材料、在产品和发出商品增加;同时,期内公司使用9000 万元募投资金增资南通产业基地建设,本期 新增投入1895 万元进行南通产线建设,综上反映出公司积极备产备货,迎接未来下游需求的复苏和释 放。 投 ...
晶品特装(688084):需求复苏实现减亏,备产备货静待花开
国投证券· 2025-08-21 15:15
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买入-A评级,12个月目标价121.5元(当前股价95.5元)[4][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7665万元(同比+112.6%),归母净利润-755万元(同比减亏62%),扣非净利润-1859万元(同比减亏28%)[1] - 毛利率25.1%(同比-4.8pct),费用摊薄效应推动减亏[1]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0.23/0.70/1.13亿元,增速扭亏/209%/61.6%[4] 业务分项表现 - 特种机器人:营收2992万元(同比+10.4%),毛利率53.8%(同比+24.67pct)[2] - 智能感知装备:营收1239万元(同比+96.9%),毛利率19.03%(同比-11.60pct)[2] - 模拟仿真:营收1455万元(同比+1421%),毛利率-9.16%(同比-39.69pct)[2] 研发与产能布局 - 2025H1研发投入2495万元(同比+2.12%),管理/销售费用同比+29.26%/+3.80%[3] - 存货2.09亿元(较年初+36.6%),新增1895万元投入南通产线建设,反映备产备货积极[3] 行业与估值 - 可比公司中无人机/航天彩虹/绿地谐波2026年平均PB 5.5倍,报告给予公司4.8倍PB(2026年)[4][10] - 当前市值72.3亿元,2026年预测ROE 4.2%,2027年提升至6.5%[10][11] 市场表现 - 近12个月绝对收益154.1%,跑赢沪深300指数126个百分点[8]
“剧透”来了!2025年服贸会精彩亮点抢先看→
新华网· 2025-08-20 08:56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首钢园区举办 首次采用"一会一址"模式 [2] - 前3天为专业观众日 后2天为公众开放日 [2] - 首钢园区结合工业遗存与未来科技元素 提供高拍照出片率的场景 [3] 展会亮点 科技与创新 -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题展示智能制造、人形机器人、低空智联网等黑科技 [3] - 金融服务专题推出AI技术加持的智能理财解决方案 [3] - 健康卫生服务专题聚焦数字医疗与人工智能 包括会看病的机器人 [3] - 体育+科技+消费沉浸式体验空间配备智能健身设备 [3] 企业参与 - 33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 包括阿里巴巴、京东方等科技巨头 [5] -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展示创新金融产品 [5] - GE医疗、同仁堂等健康领域企业分享全球领先产品 [6] 场地与活动 - 首钢园改造为会展小镇 四高炉作为千人大峰会场馆 二烧结风机厂房改为新闻中心 [6] - AI小程序和机器人提供导览配送等一站式服务 [6] - 全市范围预计举办40余项配套活动 首钢园内20余项 包括滑雪大跳台的7个心跳项目 [6] 文创与互动 - 服贸会吉祥物"福燕"推出8大品类50余款国潮文创产品 [6] - 线上线下互动打卡活动 覆盖10个线上点位和40个线下点位 可兑换专属纪念品 [6] 服务保障 - 交通方面提供智慧引导 超1万个车位 摆渡车和双层观光巴士 [7] - 园区设置70处餐饮点位 1.2万余个餐位 户外座椅配备遮阳棚 [7] - AI翻译实时转文字 电瓶车管理系统智能调度 [7]
精研科技: 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摊薄即期回报、填补即期回报措施及相关主体承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2 00:35
核心观点 - 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并分析了摊薄即期回报对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填补回报措施及相关主体承诺 [1] - 本次发行可转债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在于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 - 公司在人员、技术、市场等方面已具备实施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条件 [6][7][8][9] 摊薄即期回报分析 - 假设前提包括:经营环境无重大变化、转股率为100%或0%、募集资金规模根据实际发行情况确定、转股价格为模拟测算价格 [2] - 若全部转股,公司总股本将增至19,927.96万股,转股数量为1,320.29万股 [2] - 2025年度、2026年度净利润增长假设分为持平、增长10%、增长20%三种情况 [2][3] - 在全部转股情况下,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会有所摊薄 [3]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 新型消费电子与数据服务器精密MIM零部件及组件生产项目:扩大供给规模,优化产品结构,增强盈利能力 [5] - 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改善办公环境,开发前沿技术,夯实管理能力 [5] - 精密模具中心建设项目:强化MIM及精密塑胶业务配套模具装备能力 [5] 公司业务与技术储备 - 公司是国内首家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行业上市公司,全球MIM龙头企业之一 [5] - 公司拥有六大核心产品体系,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汽车、医疗、智能家居、新能源等领域 [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授权专利301项,其中发明专利56项,实用新型专利218项,外观专利27项 [8] - 公司参与行业标准起草,并担任中国钢结构协会粉末冶金分会理事单位 [8] 填补回报措施 - 加强对募集资金监管,保证募集资金有效使用 [9] - 加快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投资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0] - 加强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11] - 进一步完善利润分配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机制 [11] 相关主体承诺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忠实、勤勉履行职责,维护公司利益 [12]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承诺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 [13]
时报观察丨从高考选专业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证券时报· 2025-07-24 08:00
热门专业迭代与经济发展逻辑 - 2025年高校录取数据显示传统热门专业(经济金融法学)出现降分缩招而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新工科专业录取分数线显著提升形成强烈反差[1] - 新兴研究型大学如南方科技大学深圳理工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超越老牌高校因其专业设置紧扣前沿科技和硬核领域[1] - 专业选择变化反映人才需求结构根本性变化科技创新成为核心竞争力时代大学价值取决于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能力[1] 经济转型驱动人才需求重构 - 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催生对数字工匠和交叉学科人才迫切需求战略性新兴产业爆发增长推动新工科专业走红[2] - 专业设置需动态调整避免路径依赖需将实验室与产业一线学术前沿与国家需求紧密对接[2] - 考生选择志愿需平衡专业长远潜力与个人兴趣同时考虑国家战略需求[2] 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趋势 -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直接推动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体现教育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响应[1][2] - 新兴研究型大学逆袭现象表明高等教育资源正加速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1] - 国家培育新质生产力战略部署要求高等教育体系与全球产业链高端攀升需求保持同步[2]
聚力打造“双型”城市技能人才新高地
齐鲁晚报· 2025-07-08 07:24
技能人才梯次培育体系 - 实施十万名技能人才梯次培育行动 每年选育渤海工匠、十佳滨州首席技师等高技能人才 [2] - 十四五以来累计评选渤海工匠38名、十佳滨州首席技师40名、渤海英才高技能人才79名、市技术能手381名 [2] - 480家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 帮助9.5万名技能人才实现等级晋升 [2] 高技能人才平台建设 -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补助200万元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补助50万元 齐鲁特色工作站补助30万元 [3] - 建成国家级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大师工作室2个 齐鲁特色工作站8个 市级平台近40家 [3] - 形成覆盖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等产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培养网络 [3] 技工教育改革举措 - 鲁北技师学院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4] - 12个专业纳入全国工学一体化改革试点 2个专业获评山东省优质专业 [4] - 与魏桥创业、京博控股组建铝业/高端化工产教联合体 推行"订单式"培养 [4] 职业技能竞赛机制 - 设置最高50万元竞赛奖励 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奖励10-50万元 [5] - 五届渤海职业技能大赛累计参赛1.2万人 带动企业岗位练兵8万人次 [5] - 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获3金1银10铜 创新技法创造经济效益超5亿元 [5] 人才引进激励政策 - 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等顶尖人才最高奖励50万元 [6] - 特级技师/高级技师连续3年发放生活补助 高级工可申请人才公寓 [6] - 新晋技师/高级技师发放4000-5000元一次性补助 累计发放3000余万元 [6]
【动态】吉宏股份在港交所成功上市:跨境社交电商+包装龙头
搜狐财经· 2025-05-28 08:12
上市概况 - 吉宏股份于5月27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厦门市首家"A+H"上市企业,股票代码2603 HK [1] - 开盘价11港元/股,较发行价7 68港元/股上涨43 23%,截至发稿涨幅达52 34%至11 70港元/股 [1] - 本次港股IPO募资规模约5 19亿港元(折合人民币4 78亿元),基础发行6791万股(香港公开发售679 1万股,国际发售6111 9万股)[4] 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形成"包装+电商"双主业模式,跨境电商业务2022-2024年营收占比57 8%-63 6%,纸质包装业务占比31 3%-38% [10] - 在中国B2C出口电商公司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1 3%),纸制快消品包装领域排名第一(市场份额1 2%)[10] - 通过AI算法分析海外市场,在Meta、TikTok等平台精准推送独立站广告,过去3年服务1700万消费者,签收超4100万订单(签收率84 9%-88 4%)[7][8] 财务表现与募资用途 - 2024年一季度营收14 77亿元(同比+11 55%),归母净利润0 59亿元(同比+38 21%)[10] - 募资将用于海外市场拓展(含印尼、越南及欧洲)、技术开发、品牌组合扩充等 [4][11] - 2022-2024年总营收分别为53 76亿元、66 95亿元、55 29亿元,跨境电商业务贡献超60%营收 [10] 战略规划 - 计划拓展亚洲(印尼、越南)、欧洲及拉丁美洲等高潜力市场 [11] - 依托"A+H"双资本平台加速全球化布局,目标成为厦门企业海外拓展标杆 [10] - 已建立10个大型包装生产基地,与伊利、瑞幸咖啡等头部客户合作 [5] 上市进程 - 2024年2月6日递交港股上市申请 [11] - 2025年1月24日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12] - 2025年4月30日通过港交所聆讯,5月8日披露PHIP版招股书 [13][14]
砥砺十载,扬帆新程 | 先导智能举办上市十周年庆典活动!
经济观察网· 2025-05-19 19:29
公司发展历程 - 先导智能于2015年5月18日登陆创业板,十年间聚焦"新能源+高端装备"赛道,业务从锂电设备拓展至光伏、3C、智能物流、汽车智能产线、氢能等领域,提供"核心装备+整线集成+智能制造+智慧服务"全方位解决方案 [4] - 公司2024年以订单价值计算蝉联全球新能源智能装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榜首,市场份额较2023年提升3.3个百分点,产品覆盖全球24个国家,设立18家海外分子公司 [4] - 2025年5月19日举办上市10周年庆典,宣布启动港股IPO进程,迈出全球化战略关键一步 [1][6] 技术研发与行业地位 - 公司研发投入连续多年占销售总额超10%,拥有超过2800项授权专利,推动行业标准革新 [8] - 作为新能源装备制造标杆企业,打破国外垄断,树立"技术引领"典范 [8] - 国际权威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公司持续巩固行业龙头优势 [4] 财务与公司治理 - 2020年以来每年现金分红总额占归母净利润比例均超30% [4] - 连续六年获深交所信息披露A级评级,位列标普全球机械行业可持续发展评估前15%,荣膺"上市公司金牛奖"等荣誉 [4] ESG实践 - 连续五年发布ESG报告,是国内新能源智能装备领域首家发布碳中和目标的企业 [5] - 2024年CDP气候及水安全专题评级升至B级,标普全球ESG评分41分,CSA评分39分,入选《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 [5] 未来战略 - 通过港股IPO增强国际资本市场竞争力,计划拓展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6][8] - 秉持"智造向善、科技报国"理念,巩固全球智能装备领军者地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