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文化

搜索文档
“何以中国·理想都城”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启动
人民日报· 2025-09-26 07:46
活动概述 - 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何以中国·理想都城”于9月25日在北京启动 [1] - 活动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和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下进行 [1] - 活动由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人民网共同主办 [1] 活动内容与形式 - 启动仪式通过AI视频、微戏剧、情景讲述、众筹纪录片等方式呈现北京文化 [1] - 活动内容涵盖北京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 [1] -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在活动现场发布了最新考古成果和金秋生态文化活动 [1] 参与方与支持方 - 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名人、青年榜样、长城保护员、文旅博主等参与 [1] - 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 [1] - 支持方包括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理事会、吉祥大戏院 [1] 宣传与发布 -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络平台发布了重点网络宣传项目 [1] - 活动由人民视频和人民科技承办 [1]
浦江之畔共话创新生态——变革时代,创新文化是怎么炼成的
科技日报· 2025-09-22 17:26
创新文化的定义与特征 - 创新文化被定义为一系列有利于新知识特别是新科学技术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信念、价值观和思维习惯,鼓励人们包容、支持和参与创新 [1][4] - 新时代创新文化包含五个方面:崇尚追求真理的科学文化、鼓励敢为人先的探索文化、倡导开放协同的共生文化、传承甘为人梯的育人文化、坚持扎根中国的人文文化 [3] - 创新文化具有青年主体活力释放、城市空间生态赋能、跨界破壁融合机制等新特征,以包容为土壤、以融合为路径、以城市为舞台、以青年为主体 [1][6] 青年与城市在创新中的角色 - 年轻人正成为创新文化的定义者而非追随者,2024年中国经营主体接近2亿户,其中青年创客和青年创业者占绝大多数 [1][6] - 传统硅谷模式将科创隔离在郊区园区,而当下的硅巷模式正推动科创回归城市肌理,例如上海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圈和杭州良渚文化村的场景融合 [6] - 上海作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地,具有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孕育了务实高效的商业文化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4] 人工智能对创新文化的影响 - 中国已成为全球AI专利最大拥有国,AI核心产业规模近6000亿元,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泽字节,占全球数据总量的26.67%,用于AI开发的数据量同比增长40.95% [7] - AI时代需要三类关键人才:AI原生思维者、人机协作设计师、跨界整合者,核心逻辑是创造AI时代的新范式而非仅学会使用工具 [7] - 创新过程从实验室里的线性过程转变为在全民讨论和跨界碰撞中涌现,AIGC技术将创造权杖交给每个人,使公众从消费者变成共创者 [1][7] 区域创新文化与全球合作 - 创新文化是区域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培育需明确方向和重点、增强文化自觉、在开放中促进演变、增强部门及主体协同 [4] - 开放在区域创新文化培育中非常重要,具体是构建与创新领先地区的人脉网络,在互动互鉴中实现创新性转化 [5] - 科研是一项全球事业,但每个国家面临特定生态系统的独特挑战,必须因地制宜提供科研服务以形成独特包容的创新文化 [1][8] 创新文化的培育与实践 - 创新文化的培育需要持之以恒,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种积淀,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实践,媒体应成为创新文化的倡导者和培育者 [3] - 发展科学技术需在中国的土地上用好奇传统培育创新文化,把惊讶意识与忧患意识结合起来,让好奇传统与中国文化相得益彰 [10] - 打造创新文化的关键在于找到天生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支持他们创新,优秀组织都重视经验分享、保持沟通畅通、允许从错误中学习 [10][11]
时报观察丨创造条件让独角兽企业多起来跑得更快
证券时报网· 2025-07-19 07:47
全球及中国独角兽企业概况 - 2024年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1212家 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达372家 总估值突破1.2万亿美元 在全球独角兽领域占据近三成份额 位居亚洲第一 世界第二 [1] - 独角兽企业定义为最近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 具备发展速度快 投资者青睐 指数式成长 颠覆式创新等特征 [1] 中国独角兽企业行业分布 - 集成电路领域以56家企业 1618亿美元估值连续四年领跑 [1] - 商业航天领域以150%增速成为增长最快领域 [1] - 前沿科技企业占比高达70.2% [1] - 人工智能赛道新获融资总额达388.6亿美元 占比36.7% 远超其他赛道 [1] 独角兽企业社会影响 - 推动产业升级 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拓展新产业领域 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促进传统产业向智能化 数字化 绿色化转型 [2] - 创造就业机会 吸引高端人才集聚 [2] - 创新理念和发展模式对社会创新文化产生积极示范和引领作用 [2] 当前发展制约因素 - 市场环境处于修复期 上市退出路径不清晰 一级市场项目投资意愿待恢复 [2] - 海外市场对中资企业上市存在不确定性 [2]
创新文化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关键变量
科技日报· 2025-07-08 17:24
创新文化赋能科创中心建设成效 - 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科创中心在创新文化滋养下展现出强大发展动能和示范效应 [3] - 上海深化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支配权 [3] - 北京中关村先行先试重大改革措施全面落地包括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政策 [3] - 深圳率先探索国际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在签证便利、执业资格互认等方面取得突破 [3] 制度环境优化 - 北京探索"企业出题、政府搭台、揭榜挂帅"新型科研组织机制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27个创新联合体 [4] - 创新型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崛起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持 [4] - 北京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等为内核的科学家精神广泛宣传时代楷模事迹 [4] 未来发展方向 - 需深化制度型开放打造全球创新文化交融高地吸引顶尖科研机构设立分支机构 [6] - 要健全风险共担机制设立政府专项引导基金优化风险投资税收优惠政策 [7] - 试点推行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代表作制度和5-10年长周期考核 [7] - 强化基础教育保护青少年好奇心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 [9] - 为青年学者提供"科研起步金"和5-10年长周期稳定支持保障 [9]
豪迈科技(002595) - 2025年4月8日-4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10 17:34
分组1:公司项目情况 - 高端铸造6.5万吨建设项目为铸铁工艺,以风电零部件为主,兼顾机床和燃气轮机部件,机床部件自用为主,预计2025年5或6月投产,产能逐步释放 [1] 分组2:业务发展展望 - 全球电力需求攀升,燃气轮机市场需求未来向好,公司满负荷生产,后续增长依市场和订单而定 [1] - 汽轮机业务提供铸造和加工服务,以国内业务为主,客户有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电等 [1] - 风电市场波动大,风电产品价格随行就市,燃气轮机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1] - 2024年风电零部件需求较2023下半年恢复,燃气轮机零部件需求持续向好,风电和燃气轮机业务齐头并进,燃机占比约三成,风电占比约六成 [2] - 电加热硫化机节能、改善环境优势显著,国外已规模化应用,国内有推广尝试和小规模应用,预计2025年硫化机业务产值倍增,长期市场空间大 [2] 分组3:产品相关情况 - 硫化机产品价格因客户配置而异 [2] - 轮胎模具业务有系统定价机制,考量产品规格、加工难度等因素,毛利率与产品类型和复杂程度相关 [2] - 2024年轮胎模具业务营收46.51亿元,同比增长22.73%,内销增速优于外销 [3] 分组4:公司布局与合作 - 公司在美、泰、匈等多地设子公司,形成全球生产服务体系 [3] - 数控机床业务有直驱转台等系列产品,可定制,应用于精密模具等行业 [3] - 数控机床业务自产床身等零部件及摇篮转台等功能部件 [3] - 数控系统及部件与国内外众多企业合作 [4] 分组5:公司其他情况 - 公司暂无并购或资产注入计划,如有将按规定披露 [4] - 公司直接出口美国地区收入占比低于10% [4] - 公司倡导“改善即是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理念,构建创新氛围和体系 [4] - 公司将结合经营、战略和股东诉求,优化投资者回报机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