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辅助诊疗

搜索文档
奖项申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5-23 19:19
大会概况 - 医疗科技领域正处于技术突破与行业重构的关键阶段,涉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高端智能诊疗设备、创新医用材料、新型介入器械、再生医学、数字疗法及医工交叉等多个前沿方向[1] - 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Global MedTech Conference 2025)将于2025年7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办,旨在推动全球医疗科技产业链、创新链与临床应用的协同发展[1] - 首届大会于2024年6月28日举办并设有颁奖环节[2] 大会议程 - 议程涵盖六大主题: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影像平台/脑机接口/介入器械等研发转化路径、医工交叉与高值医械成果转化、AI辅助诊疗与数字疗法落地、国内外资本关注方向、海外市场准入与营销路径[5] 奖项设置 - 设立五大奖项: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表彰原创性技术突破)、创新应用奖(技术进入临床且具推广价值)、创新服务奖(支持技术转化的服务机构)、供应链创新奖(关键供应企业表现)、创新转化奖(个人临床研发成果转化)[3][7] - 评选对象包括医疗器械/数字医疗企业、医工联合团队、CRO/CDMO服务机构、核心元器件供应商及个人研究者[6][9] 评选流程与方法 - 申报阶段截至2025年5月31日,评审周期为2025年6月1日-15日,结果通知于6月16日-22日完成,颁奖典礼在7月17日大会现场举行[10] - 企业需通过在线表单提交材料,个人参评需邮件提交CV、研究成果概述(PPT/Word)、可选补充材料(论文/专利/临床数据/推荐信)[9][11][13] 大会规模与参与方 - 预计参会规模约500人,嘉宾来自政府、医院、龙头企业、初创公司、投资机构及科研院所等跨界领域[4] - 获奖企业将获赠会议门票,评奖全程免费[12]
医疗器械2025年一季度投融市场报告
Wind万得· 2025-05-08 06:36
医疗器械行业概览 - 政策持续支持医疗设备购置与更新,2025年1月明确加力推进设备更新,并强调医疗资源下沉基层[6] - 2024年四季度医用医疗设备招投标规模达545亿元,环比上升53.09%,同比上升16.45%[7] - 2025年一季度新设备采购规模同比显著增长,1月/2月/3月分别达173.64亿元/112.59亿元/136.92亿元,同比增长41%/77%/108%[7] 行业相关政策 - 2025年3月国家药监局调整进口医疗器械审批流程,鼓励高端医疗装备境内生产[9] -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优先审评审批脑机接口设备、医学影像设备等高端医疗装备[11] - 浙江省2025年2月发布全链条支持创新药械高质量发展的十年规划[12] Q1投融动态 - 2025年一季度医疗器械领域融资案例87起,环比增27.40%,融资规模82.02亿元,环比增129.62%[19] - 医疗设备领域最受关注,融资案例58起(占比66.67%),融资规模60.54亿元,集中在治疗设备(34起/30.83亿元)和医学影像设备[19] - 康复设备领域因脑机接口热度融资火爆,案例11起/规模14.90亿元[19] - 中后期融资占比显著提升,案例数占比从24.66%升至42.53%,金额占比从44.93%升至71.01%[20][27] 活跃投资者 - 启明创投为最活跃机构,一季度投资6次,聚焦医学影像设备和治疗设备[31] - 医疗设备中治疗设备获61家机构投资,康复设备获26家机构投资[31] 脑机接口技术趋势 - 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400亿美元,2040年达1450亿美元[36] - 截至2024年10月全球注册194项临床试验,美国占80项,中国加速跟进[37] - Neuralink 2024年完成3例人脑植入,计划2025年再植入20-30例[37] - 国内博睿康的无线微创硬膜外脑机接口NEO系统进入创新医疗器械审查程序,已植入3例患者[38] 代表企业博睿康 - 核心团队来自清华大学神经工程实验室,创始人胥红来为生物医学工程博士[49] - 技术覆盖侵入式(128通道微型化设计)和非侵入式(EEG头环获NMPA二类认证)[51] - 累计融资6次,披露总额3.2亿人民币,红杉中国、凯风创投等参与投资[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