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互联网

搜索文档
Openverse闪耀亮相MYBW 2025,引领价值互联网新变革
财富在线· 2025-07-25 16:52
Web3盛会MYBW 2025 - 2025年7月2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MYBW 2025 Web3盛会,吸引全球行业精英、技术专家和创新先锋参与 [1] - Openverse首席技术官Florin Avramoaica出席并引发关注,代表致力于构建价值互联网Layer0基础设施的项目 [1] Openverse技术团队背景 - 首席技术官Florin Avramoaica是Web3基础设施领域资深专家,曾领导多家Web3基础设施初创公司的技术方向 [3] - 在区块链互操作性和AI原生架构等关键领域拥有深厚经验 [3] Openverse核心技术方案 - 采用无桥跨链模式,基于IBC、VTP和ONS构建全新架构,消除传统桥接模式的单点故障 [4] - 实现资产与数据在任意区块链间的无缝安全流动 [4] - 交易吞吐量达30万TPS,最终确认时间仅380毫秒,每笔交易成本低至0.000005美元 [8] - 采用DPoS+PoH混合共识机制,保障去中心化同时兼顾安全性和高效性 [8] Openverse数字资产体系 - VRC-10协议Bitcurrency为去中心化恒定币,专注全球支付场景 [5] - VRC-11协议Privcurrency为企业内部价值流转工具 [5] - VRC-12协议Bitsecurity实现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 [5] - Bitgold作为基石资产,总量2亿枚,与黄金储备挂钩,承担Gas费、治理和抵押品多重角色 [5] Openverse生态建设进展 - 与多个第一层区块链项目达成深度合作,构建跨链生态体系 [9] - 与企业及支付机构合作拓展支付场景 [9] - 测试网上线后已有超过100个开发者团队入驻 [9] - 预计年内启动主网公测,东南亚跨境支付网络和欧洲房地产代币化平台将作为首批合作伙伴接入 [9]
2025稳定币中场战事:特朗普、华尔街、国家队,谁在盘里、桌上?
钛媒体APP· 2025-07-23 19:19
全球稳定币监管动态 - 美国《GENIUS法案》通过参议院表决,要求100%储备金、强制透明披露和明确准入规则 [10] - 欧盟MiCA法规全面生效,禁止算法稳定币并要求1:1流动性储备 [12] - 香港《稳定币条例》实施,首批沙盒名单包含京东科技子公司和渣打银行合资公司 [13] 稳定币市场格局 - Tether市值1557亿美元,2024年净利润130亿美元,持有美债超1200亿美元 [6] - Circle市值630亿美元,2025年上市后市值峰值达770亿美元 [6] - 全球稳定币2024年总转账量27.6万亿美元,超过Visa与Mastercard总和 [19] 主要参与者布局 - 摩根大通区块链平台日均交易额超20亿美元,与Coinbase合作试点存款代币 [15] - 贝莱德BUIDL基金规模突破30亿美元,占据代币化美债市场40%份额 [15] - 京东计划通过稳定币降低跨境支付成本90%,预计2025年Q4推出产品 [16] - 蚂蚁集团以香港为总部申请牌照,计划推动零售支付与绿色金融 [16] 商业模式与技术影响 - 稳定币通过持有美债等低风险资产获取利息,形成"数字印钞机"模式 [5][6] - 区块链支付网络实现7x24小时全球转账,成本近乎零 [20] - 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打开股票、债券等资产数字化空间 [21] 地缘金融博弈 - 美国通过监管将稳定币纳入体系,巩固"数字美元区"对抗数字人民币 [22] - 香港定位为连接东西方的"超级连接器",吸引科技和金融巨头入驻 [13]
稳定币及RWA观点分享
2025-07-19 22: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稳定币、数字资产、区块链、金融 - **公司**:Circle、Coinbase、亚马逊、微软、谷歌、Meta、Binance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稳定币发展现状与应用**:稳定币作为数字资产减少价格波动,在跨境贸易和智能支付广泛应用,如发票通证化方案和Project DSFT,还获得金融科技创新奖项及资助 [1][2] 2. **各经济体稳定币政策**:总体呈关注和支持趋势,各国央行和监管机构加紧制定政策,但力度有差异;美国相关法规虽有阻碍但预计将通过 [1][3] 3. **稳定币未来发展趋势**:跨境贸易和智能支付领域扩展,商业化应用增长,传统金融机构重视投资,前景乐观 [1][5] 4. **影响数字资产领域的法规**:《稳定币法》规定美元稳定币发行条件;《Clarity法案》解决数字资产性质等问题;《反央行数字货币法案》禁止美国发行央行数字货币;《Fit 21法案》若通过将重启ICO,这些法规将影响全球数字资产和经济 [1][6] 5. **数字资产市场表现与风险**:近期比特币和以太坊价格暴涨,美联储货币政策放松预期推动牛市;面临地缘政治、政策、货币政策、市场内部和泡沫周期等风险 [1][10][12] 6. **稳定币主要战场**:在离岸美元稳定币体系,USDT和USDC主要用户在亚非拉等地,稳定币是政府融资手段 [1][17] 7. **稳定币创新赛道**:包括发行、分发、钱包和安全托管、支付,各赛道有不同挑战和机遇 [20] 8. **稳定币对金融系统的影响**:大公司发行稳定币可低息融资,使储户和用户绕过银行,冲击传统银行体系,促使金融系统变革 [22] 9. **稳定币窄银行运作模式**:通过智能合约吸引稳定币投入安全资产,不从事高风险业务,区块链领域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机构有不同倾向 [25] 10. **稳定币市场发展趋势**:将出现多种稳定币,带来交易和兑换机遇,技术突破优化兑换机制 [26] 11. **未来创业机会**:全球将出现中国互联网及区块链创业者投身稳定币经济创业,美国一级市场融资升温,亚洲待解冻 [27] 12. **香港稳定币市场前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重要前景,将成立“稳定币研究与创新联盟”支持华人创业者 [28] 13. **美国法案对发稳健融资的影响**:根据相关法案,发稳健融资可行合法,为华人创业者指出路径 [29] 14. **稳定币市场规模及决定因素**:与中国稳定币战略相关,港币和人民币离岸稳定币面临与美元竞争挑战 [30] 15. **全球支付系统中稳定币选择**:用户通常优先选择美元稳定币,但可通过补贴等策略让用户使用港币或人民币离岸稳定币 [31][3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中文社区对稳定币的认知误区**:存在低估或误判稳定币经济模式潜力与风险的情况,需专业人士深入探讨避免误解 [4] 2. **特朗普下台后政策影响**:政策反复可能对稳定币和区块链生态产生重大影响,或重构金融行业 [13] 3. **稳定币在第三世界国家的风险**:第三世界国家灰色产业与合规产业并存互动,存在安全风险,可能导致政策反复 [14] 4. **传统金融专家对稳定币的误解**:认为稳定币只是工具,实际将导致金融行业结构性变革 [15] 5. **区块链支付挑战**:最大挑战是安全,市场支付解决方案复杂,需提供专业化、安全性高的方案 [23][24] 6. **发行稳固的门槛**:参与发行稳固不一定需申请牌照,有多种方式参与且最终赢家不一定是最初申请牌照者 [33]
跨链跃迁:区块链世界正在打破边界
搜狐财经· 2025-06-06 20:48
区块链跨链技术发展 - 区块链技术发展十余年,公链、联盟链、私有链构建起"数字星球",但资产无法互通,数据难以互认,应用各自为营 [1] - 跨链技术的诞生正在打破区块链之间的无形疆界,开启"链际跃迁" [1] 区块链生态的核心挑战 - 资产割裂:比特币无法参与以太坊DeFi生态,优质流动性被切割成孤立的"资金池" [3] - 数据壁垒:链A的物流信息无法被链B直接采信,企业协作效率大打折扣 [3] - 生态隔阂:用户被迫在多个钱包和链之间切换,体验割裂如同"数字迁徙" [3] 跨链技术的核心机制 - 公证人模式:第三方节点组验证跨链交易(如瑞波Interledger),优势在简单高效 [3] - 原子交换技术:通过哈希时间锁实现无信任资产互换(如闪电网络) [3] - 中继枢纽架构:专用验证链连接异构区块链(如Cosmos的IBC协议) [3] - 轻节点验证:目标链独立验证源链状态(如波卡XCMP协议) [3] 跨链技术的应用场景 - 金融新基建:用户无需兑换即可将BTC投入以太坊借贷协议,全球流动性加速融合 [4] - 元宇宙通行证:NFT数字艺术品在Polygon铸造,在Flow链游戏中使用,价值边界彻底消融 [4] - 企业协作网络:跨境贸易中,联盟链的信用证数据与公链提单信息实现可信互通 [4] - 数字身份革命:链上教育证书经跨链验证,成为求职市场的"黄金简历" [4] 跨链技术的关键挑战 - 安全护城河建设:2022年跨链桥攻击损失超20亿美元,零信任验证机制成焦点 [4] - 性能突破瓶颈:中继链验证效率与去中心化程度的动态平衡 [4] - 标准统一之路:IBC、CCIP等协议如何实现互操作"通用语" [4] 跨链技术的实践案例 - 深圳前海通过跨链技术实现电子发票在税务链与法院链的司法互认 [6] - 某国际物流企业借助跨链平台,使海运提单验证时间从7天缩短至2小时 [6] 跨链技术的未来展望 - 跨链技术不仅是资产通道,更是数据、功能、生态的连接器 [6] - 随着零知识证明、安全多方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应用,"万物互链"的数字新大陆正在生成 [6] - 区块链的终极图景将由跨链技术书写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