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明

搜索文档
数字文明的文化重构 从生命认知到信任经济的范式转型
金融时报· 2025-06-20 14:12
数字技术对文明形态的重塑 - 数字技术引发对生命价值坐标的重新思考,虚实共生时代需要建立新的生存哲学[1] - 文明演进从物质永恒(如兵马俑、木乃伊)转向精神传承(生态安葬),再到数据永生的新纪元[1] - 敦煌、故宫等文博机构运用区块链确权和AI算法重构文化遗产叙事,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历史人物跨时空复现[2] 数字永生技术发展 - 脑机接口存储感官记忆,NFT技术可能推动博物馆演变为"数字生命体档案馆"[2] - 元宇宙或成为文明体验新场景,生命以代码形式实现"云端永生"将重构人类存在认知[2] 数字时代信息管理策略 - 信息过载问题需采取"断舍离"策略:构建信息防火墙、聚焦高维价值领域、精简数字生活[3] - 建议将80%认知资源投入专业前沿研究,20%用于高质量关系网络,符合数据永生技术逻辑[3] - 定期清理无效数字信息:压缩5%无效社交连接,用OKR法将人生目标精简至3个核心项[3] 数字信任经济构建 - 数据泄露和算法歧视可能引发金融市场信任危机,需建立数字诚信体系[4] - 区块链不可篡改特性可用于存证溯源,零知识证明技术保障隐私安全[5] -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等法规为信任经济划定伦理边界[5] 数字时代企业竞争力 - 透明协作与算法可解释性构成企业"信任资产负债表",诚信是核心竞争力源泉[4] - 数据主权和跨境信任机制依赖加密技术与《数据安全法》等制度性基础设施[4]
AI新文明“敦煌式”觉醒
环球网资讯· 2025-06-05 10:32
人工智能时代的文明重构与新生 - 中关村超互联新基建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李可提出敦煌艺术将演化为超越经典计算范式的"认知操作系统",重构人、机器与宇宙的交互范式 [1] - 敦煌艺术的图像思维、视觉智慧与量子特性共振,将成为打开AI新文明大门的"视觉密钥",推动"敦煌式"觉醒 [1] 全球AI协作与数字文明共建 - 民间力量倡议通过数据、算法、算力协作共享,与全球AI同行共建"新丝路",促进丝路文明重生与数字文明新生 [2] - 论坛发布《丝路文明全球青年共创倡议书》,呼吁各国践行丝路精神,构建开放包容可持续的数字文明 [2] 跨文化交流与技术赋能 - 来自中国、埃及、赞比亚等国的专家学者探讨AI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强调技术赋能文明传承 [1][2] - 李可提出"万物通,超互联"理念,推动智能生态向"万物并荣"状态跃迁 [1][2]
汤俏:解码“典孝急”背后的网络交流新生态
环球网资讯· 2025-05-30 06:58
网络语言现象分析 核心观点 - 网络用语如"典孝急乐蚌麻"是数字时代语言生态变迁的产物,不能简单用"进步"或"退步"二元维度判定 [1][4] - 这类语言通过谐音、缩写重构符号关系,以创新变异释放系统压力,同时增强语言表现力与时代感 [2] - 其兴起反映了语言为适应短视频、社交媒体等新媒介环境而进行的工具理性优化 [2][3] 语言演化动力学 - 汉字凭借构形系统与语义聚合特性,具备强大的信息压缩能力,网络用语通过谐音缩写进一步强化这一优势 [2] - 语言系统通过创新变异(如"典""孝""蚌"等符号重构)释放复杂性压力,最终回归稳定平衡 [2] - 信息爆炸时代要求语言发展"更具张力的表达载体",网络用语以单个符号凝练复杂情境,效率提升显著 [2] 传播生态范式革命 - 社交媒体使语言符号脱离语法束缚,在语境联想与群体共识中拓展含义,形成"梗"文化 [3] - 短视频、弹幕等碎片化传播方式成为语言创新的奇点,满足娱乐化、情绪化交流需求 [3] - 网络语言通过构建特定文化圈层形成社交纽带,重构传统交流生态 [3] 文明圈层重构 - 网络用语具有双重属性:既是数字原住民重构符号的创造力体现,也反映传统规范在赛博空间的解构 [3] - 少数经规范化筛选的用语(如"给力")可融入稳定话语体系,成为传统表达的补充 [4] - 语言系统需在创新与规范间保持动态平衡,避免过度简化导致语义模糊或思想传递能力削弱 [3][4] 发展建议 - 应开放接纳新兴表达形式,顺应数字时代交流需求 [4] - 需加强语言教育以巩固文化根基,适度引导网络语言规范化发展 [4] - 理想状态是兼容"蚌埠住了"的网络活力与"大漠孤烟直"的诗意传承 [5]
张礼立:谁来为“沉默”的算力买单?绿色安全背后的系统风险
经济观察报· 2025-05-28 21:09
范式重构:算力作为安全与环保的交汇点 - 算力成为打破网络安全与环境保护边界的关键枢纽,既是AI模型训练的运算载体,也是能源消耗的实体单元[2] - 中国"东数西算"工程八大国家级算力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达215.5 EFLOPS,但810万个标准机架年耗电量相当于中等省份工业用电总量[3] - 传统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普遍低于20%,部分自建IDC不足5%,国际云服务商利用率多在30%-40%之间[3] 算力浪费的系统性影响 - 系统稳定性风险:算力无序分配导致冗余与紧张并存,外部冲击易引发连锁效应,多起事故显示算力调度混乱是关键业务连续性的主要隐患[5] - 黑色产业威胁:挖矿木马和GPU劫持攻击通过伪装正常任务非法侵占资源,暗网形成"攻击—劫持—变现"算力黑市[6] - 政策协同困境:PUE值限制政策与安全需求(如灾备扩容)直接冲突,某金融机构因能耗指标被迫延缓安全隔离区建设[7][8] 绿色安全治理框架 - 算力使用许可制度:借鉴碳排放权交易,建立申报与配额管理体系,公共服务领域可获绿色审批通道[9] -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设定非活跃数据保留期限,将数据"能效比"纳入ESG评级,已有企业因归档不当导致能效评级下降[9] - 绿色安全评估体系:在网络安全评估中引入PUE值等能效指标,构建"安全能力×能源效率"复合模型[10] - 算力碳标签制度:公开模型调用电力与碳足迹信息,推动市场形成"透明算力"竞争格局[10] 数字文明转型趋势 - 算力治理质量决定数字社会可持续性,需融合安全、能源与城市规划,企业竞争需增加能效维度[11] - "东数西算"工程从追求调度效率转向强调配套可再生能源比例,体现治理革命实践[11] - 绿色安全重构算力价值坐标系,使数字经济增长建立在资源可承载、安全有保障的基础上[12]
从经典到未来,娱美德携传奇IP开启数字产业新纪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9 19:03
AI赋能与IP升级 - 公司围绕核心IP《传奇》开展AI技术驱动的体验变革与生态升级,突破传统AI应用范畴,将游戏视为AI落地最佳场景[1][2] - 公司与英伟达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在《MIR5》中引入NVIDIA ACE平台和NIM微服务技术,打造能学习玩家行为、动态调整策略的AI Boss"阿斯特里昂"[2][3] - 旗下FPS游戏《Black Vultures》和MMORPG《伊米尔传奇》将整合NVIDIA ACE及RTX光线追踪技术,探索AI对游戏体验的革命性影响[4][6] 中国市场战略布局 - 公司在中国大陆推进多款游戏发行计划,包括《传奇M:暮光双龙》《MIR4》《伊米尔传奇》等,并与亚拓士就《传奇2》《传奇3》达成5年授权协议,涉及金额5000亿韩元[7][8][9] - 通过游戏产业基金Fine Vision Fund向中国团队"究极火花工作室"投资数百万美元,支持其融合美式卡通与克苏鲁元素的SRPG项目《代号:M》[11][13] - 在海南设立区域研发中心,利用当地政策红利和人才优势开发《传奇》IP衍生作品,目标实现"中国创意反哺全球IP"[14] 全球化战略转型 - 公司发布"We Dare"企业哲学,目标从"《传奇》IP缔造者"转型为"数字文明开创者",将中国市场定位为全球战略核心支点[15][17] - 通过整合英伟达技术资源、投资中国本土团队、构建跨区域协同网络,系统性布局中国市场以驱动全球创新[17][18] - 借助中国市场的用户基数与技术接受度优势,验证AI等前沿技术应用,并将成功经验复制至东南亚及全球其他区域[14][18]
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 大湾区新增重要科普基地
新华社· 2025-05-02 00:20
深圳科学技术馆概况 - 深圳科学技术馆于5月1日投入运营 总建筑面积12 83万平方米 以"数字文明 创新未来"为主题 聚焦通信科技主线 [1] - 场馆设有4个常设展厅 包括"你好 世界""美好生活""智慧产业""宇宙探源" 覆盖数字文明 人工智能 工业数字化 微观与宏观前沿领域 [1] - 配套功能区包括科普影院 创新实践 科技交流 公众服务等区域 提供950个互动展项 [1] 建筑设计与合作 - 建筑外观呈U形 采用9万多块异形不锈钢面板和巨型玻璃 形似飞船 象征探索精神 内部设38米超高中庭 [3] - 4月30日与14所机构签约 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 推动科技成果科普化 [3] 运营特色与定位 - 开馆首日客流密集 互动项目占比高 覆盖全年龄段观众体验 [1] - 打破传统学科边界 采用沉浸式互动设计 定位为科学探索与教育中心 [1] - 计划联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场馆 展示前沿科技与大国重器 支持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3] 代表性展项 - 量子密钥分发射击游戏 机械大脑反应模拟 积木式分子药物设计等特色互动项目 [1][4]
这个即将开放的深圳新地标,本身竟是一个巨型科技展品!
南方都市报· 2025-04-29 16:21
深圳科学技术馆概况 - 深圳科学技术馆将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开馆,主题为"数字文明·创新未来",定位为全球首家数字文明科技馆 [1][3] - 项目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光辉大道8号,建设用地面积约6 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 83万平方米,拥有38米超高中庭 [3] - 建筑概念设计灵感源于宇宙,流线造型融合科技元素,外观由95888块不同形态的不锈钢面板组成,可实现"星云蓝"到"幻影灰"的渐变视觉效果 [3][5] 建筑与展陈特色 - 采用"建筑即展项"理念,外观运用前沿科技实现动态视觉幻象,建筑本身成为常设展品 [5] - 空间布局突破传统静态模式,设置通高、悬挑等灵活结构,预留大尺度展教承重条件 [7] - 常设展厅分布在2至5层,包含"你好,世界!""宇宙探源"等四大主题,共950个展项,其中创新展项和互动展项占比超80% [3][7] - 采用沉浸式布展设计,打造体验感、艺术性强的原创互动展项,打破传统展台模式 [7] 绿色低碳技术应用 - 以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建造,通过环保材料、节能设备和雨水回收系统实现资源节约 [10] - 海绵城市技术使非市政供水利用率达40%以上,采用"雨水花园+透水铺装+末端雨水回收"系统 [10] - 通过"被动式设计+主动式技术+智慧化运维"三重创新,覆盖绿色建材、智能照明控制等全链条低碳化措施 [10] - 基于算法模型动态监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最大化被动式节能设计效果 [11] 战略定位与社会价值 - 作为深圳市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目标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学探索中心 [11] - 将发挥科普教育终身学校、科技成果发布厅、科技交流会客厅三大功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普教育跨越式发展 [11]
平台算法从“黑箱”走向透明
证券时报· 2025-04-29 06:28
算法透明化趋势 - 抖音、小红书、美团等平台近期加速算法公开化进程,抖音首次公开推荐算法原理,美团推出八项算法改进举措包括骑手防疲劳和订单分配算法公开[1][2] - 微博优化热搜算法并增加热词解释标签,美团计划年底前取消骑手超时扣款,转向正向激励[2][3] - 行业主流判断认为算法治理是互联网企业2025年必修课,透明化既是重塑数字文明的抓手,也可能挑战部分平台商业模式[1][5] 算法机制与行业实践 - 抖音算法不依赖内容或用户标签,而是通过神经网络直接预估用户对内容的行为概率(如"看完了""点赞"),再推荐高概率内容[3][6] - 美团算法优化受京东外卖竞争压力驱动,京东通过为骑手缴纳社保等举措攻擂,迫使美团调整运力与用户需求平衡[3][5] - 小红书、抖音等平台通过多样性推荐机制(如多兴趣召回、扶持小众兴趣)试图打破"信息茧房"[6][8] 监管与行业挑战 - 2023年监管部门针对"大数据杀熟""信息茧房"等问题启动专项行动,美团、滴滴等平台接受调研座谈或分类指导[5][6] - 算法失范可能导致三层面问题:个体认知窄化(信息茧房)、市场公平受损(大数据杀熟)、社会价值观撕裂(流量至上)[5][8] - 部分平台算法公开被质疑为变相宣传,仅公开改进措施而未披露核心规则,缺乏第三方监督佐证[6][8] 算法与社会价值 - 美团算法公开后,订单分配规则明确以骑手安全和收入优化为目标,同时保障用户准时收餐[7][8] - 行业专家提出算法需注入人性温度,例如降低消费者对限时送达的苛刻预期,增加弹性协商空间[8] - 算法治理核心应指向"科技向善",杜绝纯追逐流量与利润,转向促进人的成长和社会安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