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商誉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海底捞“小便门”判赔220万,未成年人“缺德”的代价
齐鲁晚报· 2025-09-14 18:37
事件概述 - 两名17岁未成年人在海底捞门店用餐后站上餐桌向火锅内小便并拍摄视频传播 事件对公司品牌形象造成极大冲击[1] - 上海市黄埔区法院一审判决当事人及父母向海底捞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共计220万元[1][2] 公司应对措施 - 立即销毁涉事门店全部餐具并更换新品 进行深度消毒处理[1] - 对当日该时间段消费客户全额退还餐费 并给予订单付款金额十倍补偿[1] 法院判决细节 - 判决要求当事人及父母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前提下于指定报刊公开道歉[2] - 经济损失赔偿包含餐具损耗及消毒费13万元 经营损失和商誉损失200万元 维权开支7万元[2] - 明确若未成年人有个人财产需优先用于赔偿 不足部分由父母承担[2] 行业影响 - 判决为企业处理类似商誉损害事件提供明确法律维权模板[2] - 法院支持企业就合理商誉损失进行索赔 体现对合法经营及营商环境的保护[2]
海底捞“小便门”事件宣判:赔220万+行政拘留处罚
券商中国· 2025-09-12 21:52
事件概述 - 海底捞因顾客在火锅内小便事件引发名誉权及财产损害赔偿纠纷 法院一审判决被告赔偿220万元并公开赔礼道歉 [1][2][4][6] 侵权行为细节 - 两名17岁未成年顾客于2025年2月24日在海底捞包间内向火锅内小便并拍摄视频 [2] - 视频于2月27日被发布至朋友圈 随后在网络快速传播引发广泛社会关注 [3] - 法院认定该行为构成以侮辱方式对名誉的共同侵权 并造成财产损失 [4] 公司应对措施 - 海底捞于3月12日发布声明 销毁涉事门店全部餐具并进行深度消毒 [3] - 对事发至消毒期间用餐的4109单客户全额退款并给予10倍餐费现金补偿 [3] - 公司于3月14日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赔偿总额2315.93万元 [3] 法院判决结果 - 判决被告赔偿餐具损耗及清洗消毒费13万元 [1][6] - 判决赔偿经营损失及商誉损失200万元 [1][6] - 判决承担维权开支7万元 赔偿总额220万元 [1][6] - 要求被告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前提下于指定报刊公开赔礼道歉 [1][6] - 驳回公司关于10倍补偿金及诉讼财产保全保险费的诉讼请求 [4][6] 法律认定依据 - 法院认定未成年人虽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但对违法行为具备认知能力 [5] - 监护人未尽监护职责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6][7] - 商誉损失属于人格权侵害 适用《民法典》第995条赔礼道歉责任 [7] - 监护人责任依据《民法典》第1188条认定 [7]
红内裤谣言惹祸,女子被判赔偿胖东来40万
36氪· 2025-05-30 19:17
事件概述 - 抖音网红“两个小段”(段某)因发布关于胖东来女士红色内裤质量问题的贬损性视频,被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判决赔偿胖东来各项经济损失共计40万元 [1] - 该视频播放量高达1217万次,点赞11.3万,评论4.2万,对企业商誉造成广泛负面影响 [1][5] - 案件始于2025年1月30日,于2025年5月28日宣判,持续近四个月 [1] 公司应对措施 - 胖东来在接到投诉后迅速行动,员工陪同段某就医并支付1144.13元医疗费,给予500元建议奖(被拒) [1] - 公司于2月2日将问题商品下架,并于2月4日扩大下架范围至案涉品牌全系列商品及其他深色内衣裤、袜子等产品 [1] - 为自证清白,胖东来支付了143597.65元检测费对商品进行送检,结果显示符合标准 [4] - 公司对6名处理不当的员工给予免职或降级处分,体现了内部严格的追责机制 [7] 法院判决依据 - 赔偿金额40万元是基于胖东来的实际损失计算,包括检测费143597.65元、律师费60000元、时间戳取证费156.87元以及前期支付的医疗费等,直接损失已超20万元 [5] - 法院综合考虑了胖东来的品牌影响力、营收规模(2023年销售额107亿元,2024年达169亿元)、侵权行为的传播范围(视频播放超1200万次)以及段某的过错程度等因素 [5] - 段某作为拥有130万粉丝的主账号和5万粉丝小号的自媒体从业者,未核实皮炎症状是否确由案涉商品引起便发布指控视频,且法院查明其在穿着案涉商品前曾多次出现过敏情况 [3][5] 行业影响与趋势 - 企业拿起法律武器捍卫商誉正成为新趋势,例如2024年5月特斯拉诉封士明名誉权案,法院判决封士明公开道歉并赔偿25万元 [8] - 自媒体时代,一则短视频能在24小时内对企业数年积累的商誉造成巨大影响,网络维权呈现双刃剑效应 [8] - 法院强调“事实核查”与“适度表达”的重要性,指出若段某仅客观陈述问题而非直接贬损品牌,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