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商誉保护

搜索文档
海底捞“小便门”判赔220万,未成年人“缺德”的代价
齐鲁晚报· 2025-09-14 18:37
事件概述 - 两名17岁未成年人在海底捞门店用餐后站上餐桌向火锅内小便并拍摄视频传播 事件对公司品牌形象造成极大冲击[1] - 上海市黄埔区法院一审判决当事人及父母向海底捞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共计220万元[1][2] 公司应对措施 - 立即销毁涉事门店全部餐具并更换新品 进行深度消毒处理[1] - 对当日该时间段消费客户全额退还餐费 并给予订单付款金额十倍补偿[1] 法院判决细节 - 判决要求当事人及父母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前提下于指定报刊公开道歉[2] - 经济损失赔偿包含餐具损耗及消毒费13万元 经营损失和商誉损失200万元 维权开支7万元[2] - 明确若未成年人有个人财产需优先用于赔偿 不足部分由父母承担[2] 行业影响 - 判决为企业处理类似商誉损害事件提供明确法律维权模板[2] - 法院支持企业就合理商誉损失进行索赔 体现对合法经营及营商环境的保护[2]
海底捞“小便门”事件宣判:赔220万+行政拘留处罚
券商中国· 2025-09-12 21:52
事件概述 - 海底捞因顾客在火锅内小便事件引发名誉权及财产损害赔偿纠纷 法院一审判决被告赔偿220万元并公开赔礼道歉 [1][2][4][6] 侵权行为细节 - 两名17岁未成年顾客于2025年2月24日在海底捞包间内向火锅内小便并拍摄视频 [2] - 视频于2月27日被发布至朋友圈 随后在网络快速传播引发广泛社会关注 [3] - 法院认定该行为构成以侮辱方式对名誉的共同侵权 并造成财产损失 [4] 公司应对措施 - 海底捞于3月12日发布声明 销毁涉事门店全部餐具并进行深度消毒 [3] - 对事发至消毒期间用餐的4109单客户全额退款并给予10倍餐费现金补偿 [3] - 公司于3月14日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赔偿总额2315.93万元 [3] 法院判决结果 - 判决被告赔偿餐具损耗及清洗消毒费13万元 [1][6] - 判决赔偿经营损失及商誉损失200万元 [1][6] - 判决承担维权开支7万元 赔偿总额220万元 [1][6] - 要求被告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前提下于指定报刊公开赔礼道歉 [1][6] - 驳回公司关于10倍补偿金及诉讼财产保全保险费的诉讼请求 [4][6] 法律认定依据 - 法院认定未成年人虽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但对违法行为具备认知能力 [5] - 监护人未尽监护职责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6][7] - 商誉损失属于人格权侵害 适用《民法典》第995条赔礼道歉责任 [7] - 监护人责任依据《民法典》第1188条认定 [7]
红内裤谣言惹祸,女子被判赔偿胖东来40万
36氪· 2025-05-30 19:17
一段1200万次播放的视频,一张40万元的赔偿单,百万粉丝网红在法院判决中重新认识了网络言论的法 律边界。 2025年5月28日,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的法庭内座无虚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和企业代 表的目光聚焦在审判席。当法官当庭宣布"段某赔偿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胖东 来')各项经济损失共计40万元"时,一场持续近四个月的"红内裤风波"终于有了法律定论。 这起案件始于2025年1月30日:抖音网红"两个小段"(段某)爆料胖东来生活广场,称其购买的女士红 色内裤出现掉色问题,穿着后出现过敏现象。 面对投诉,胖东来迅速行动:员工陪同段某就医并支付1144.13元医疗费,给予500元建议奖(被拒), 2月2日将问题商品下架,2月4日更扩大下架范围至案涉品牌全系列商品及其他深色内衣裤、袜子等产 品。 然而就在2月4日,段某通过拥有5万粉丝的抖音账号"两个小段(小)"发布视频,对胖东来商品品质和 服务行为作出贬损性评价,称涉案红色女士内裤品质存在问题并致其过敏。 该视频迅速发酵,播放量高达1217万次,点赞11.3万,评论4.2万。 40万赔偿背后的法律逻辑 40万元赔偿金引发网络热议,这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