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制造业转型

搜索文档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阀安格的创新突围之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4 11:34
阀安格(VAG)集团亚太区总经理陶船 编者按:在水阀门行业的激烈竞争中,阀安格中国凭借"创新驱动、品质筑基"的核心战略,成功走出了 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从最初的探索阶段到如今的稳健成长,企业通过实施超过95%的国产化战略, 不仅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构建了独立可控的供应链体系,从而在国内市场牢牢占据了领先地位。 作为阀安格(VAG)集团亚太区总经理,陶船凭借其深厚的行业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带领团队 打造出独特的商业模式。在他的引领下,企业不仅突破了本土市场的局限,还加速了在亚太地区乃至全 球市场的布局。凭借先进的智能阀门技术和数字化解决方案,阀安格中国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展现了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从本土市场的突围到全球市场的布局,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升级,阀安格中国的实践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 级的生动缩影。企业在技术创新以及国际化发展方面的探索,为行业解决效率低下等痛点问题,提供了 极具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上海竹园污水处理厂(340万吨/日) 上海竹园污水处理厂(340万吨/日) (组图)云南滇中引水工程鲁地拉水电站 "我们不仅打破了外企在华'加工厂'的刻板印象,更实现了技术反向输出。"陶 ...
关注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政策发行
华泰期货· 2025-06-18 13:01
宏观日报 | 2025-06-18 关注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政策发行 中观事件总览 生产行业:关注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相关政策发行。 1)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5年第 二次专题推进会。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镇在会上表示,国资国企要加大力度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 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入应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数字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边远或 技术创新相对滞后的地区,要争取乘势而上,形成后发优势。积极用好国家"两重""两新"有关政策,推动更新升级, 实现"老树发新枝"。2)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自6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油价格和柴油价格分别上调260元/吨和 255元/吨。折合升价,92号汽油上调0.20元,95号汽油和0号柴油均上调0.22元。按照油箱容量为50 L的家用轿车为 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10元。 服务行业:5月外汇市场稳定。 1)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2025年5月外汇市场形势回答了记 者提问。他表示,5月份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330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保持在 较高水平,外资增持境内股票较上月进一步 ...
赛摩智能: 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0 20:35
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概述 - 公司拟与洛阳科创集团、航投基金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洛阳赛摩科创",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公司认缴出资2500万元占比50%,科创集团认缴出资2450万元占比49%[1] - 合资公司将与驻洛科研院所合作,聚焦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及技术转化,提升智能制造核心竞争力[1] - 合资公司成立后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1] 关联交易性质及审批 - 因科创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2] - 关联董事杨景卓等4人回避表决,独立董事会议审议通过,认为交易定价公允且符合战略需求[7] - 本次交易未达重大资产重组标准,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 关联方财务数据 - 科创集团注册资本23.8亿元,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45.84亿元,净资产34.63亿元,2024年营收未披露具体数值[2] - 航投基金注册资本8700万元,主营业务为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与公司无其他关联关系[3][4] 合资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会5人席位中公司委派3人,科创集团委派2人,董事长由公司提名并担任法定代表人[5] - 总经理由公司推荐,财务负责人由科创集团委派[5] 交易目的及影响 - 通过技术授权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6] - 短期内不会对公司财务构成重大影响,长期有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资源协同效应[6] 交易进度及监管程序 - 协议需经各方签字盖章并完成内部决策程序后生效[5] - 合资公司设立尚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准[6]
赛摩智能:拟与关联方共同投资5000万元设立合资公司
快讯· 2025-06-10 19:31
赛摩智能(300466)公告,公司拟与洛阳科创集团有限公司、航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 立"洛阳赛摩科创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赛摩智能认缴出资2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 50%;洛阳科创集团认缴出资2450万元,占49%;航投基金认缴出资50万元,占1%。合资公司将与驻洛 科研院所就工业领域自动化产品研发、技术合作等开展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加快传统制造 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本次投资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 产重组,且在公司董事会审批决策权限内,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
黄河旋风亏损近10亿、营收连降三年 行业下行周期中的生存困局与战略迷失
新浪证券· 2025-05-23 16:3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01亿元 同比下降17.3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9.83亿元 创上市以来最大亏损纪录 [1] 行业环境 - 超硬材料行业整体步入调整期 面临供需失衡与成本失控双重压力 [1] - 金刚石单晶及制品市场经历价格体系剧烈重构 产能过剩叠加新兴竞争者低价策略导致终端售价持续走低 [2] - 行业从粗放式增长向高附加值转型 需求向高端化、定制化方向迁移 [2] 经营问题 - 主营业务盈利逻辑瓦解 形成"价格失守、成本固化"恶性循环 [2] - 技术壁垒弱化 在培育钻石、功能性新材料等领域布局滞后 [2] - 负债率高企 短期债务演变为吞噬利润的财务黑洞 [3] - 应收账款周转能力弱化 客户账期延长与坏账风险上升 [3] 运营效率 - 全链条低效运转 采购端被动承压原材料价格波动 生产端设备利用率下滑 销售端市场响应迟滞 [3] - 陷入"规模不经济"怪圈 组织架构调整受历史包袱和管理惯性制约 [3] 战略转型 - 需从价格接受者向技术标准制定者蜕变 从债务驱动扩张向精益运营转型 [4] - 破局需产能优化与价值创造逻辑重构 [4]
富泰和北交所IPO:站在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经济观察报· 2025-05-06 15:13
(原标题:富泰和北交所IPO:站在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成立20年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深圳市富泰和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泰和"),正站在资本市场的十字路口。2025年1月,其北交所 IPO申请获受理,但首轮问询中监管抛出的12项问题,将这家企业的转型野心与潜在风险同时置于聚光灯下。 作为传统燃油车供应链的"老兵",富泰和试图抓住新能源浪潮重塑竞争力。根据招股书,公司计划将IPO募资的81.5%(2.69亿元)投入智能化生 产线,目标直指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车企的新能源零部件需求。尽管当前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不足3%,但其底盘零部件业务已展现韧性—— 2021年至2024年,该板块收入占比从39%提升至50%,毛利率稳定在24.65%,并拿下奔驰、通用等国际车企的长期订单,支撑境外收入连续五年 超60%。 技术储备的薄弱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占比仅3.51%,低于行业均值5.2%,且IPO募资计划中删除了研发中心升级 项目。与此同时,其新能源电驱零部件2023年产量超出销量12%,在博世、宁德时代等巨头占据60%市场份额的战场上,新增产能的消化能力存 疑。 业内分析指出,富 ...
成武农商银行智楼支行助力家具企业升级提档
齐鲁晚报网· 2025-05-01 09:44
该支行客户经理在走访中获悉企业困境后,立即启动专项服务机制:实地考察生产线升级情况,结合纳 税数据、订单合同等信息定制融资方案,并开通绿色审批通道。从申请到放款仅3个工作日,80万元贷 款及时注入企业账户。 "这笔贷款真是'及时雨'!现在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月订单量增长了25%。"崔先生表示,资金到位后企 业产能充分释放,还依托银行提供的结算优化、供应链金融等服务降低了综合成本。 据了解,该支行将家具产业作为重点支持领域,依托"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千企万户大走访"等活 动,建立产业链企业融资需求名单,实行"名单制管理+上门服务"模式。该支行负责人表示,将持续通 过"融资+融智"服务,助力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此次贷款投放是该支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缩影。该行以高效金融服务为支点,为企业设备升级、产能释放 架起"资金桥梁",推动县域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近日,成武农商银行智楼支行向当地一家家具生产企业发放80万元贷款,精准解决企业设备更新后的流 动资金难题,以金融力量助推实体经济升级,获客户高度认可。 崔先生经营的家具企业位于成武县,现有员工60余人,年产值超1000万元。随着消费升级,客户对家具 品 ...
绿康生化2024年业绩巨亏 净资产转负触发双重风险警示
新浪证券· 2025-04-24 18:00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4月23日绿康生化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及风险警示提示公告,2024年业绩大幅亏损、净资产转负,股票面临双重风险警示,业绩恶化与业务转型有关,为跨界转型上市公司敲响警钟,市场关注其后续应对措施 [1][3] 业绩情况 - 2024年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预计为 -2300万元,出现上市以来首次净资产负值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43000万元 - 350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43500万元 - 38500万元,亏损指标较首次预告扩大 [1] - 2023年净利润亏损22182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3078万元 [1] 风险警示情形 - 因2024年期末净资产预计为负,触及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规定,若年报披露后净资产仍为负,股票交易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 - 2022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符合相关规定,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2] 业绩恶化原因 - 业务转型未达预期,2022年拓展医药中间体业务未扭转亏损,2023年切入光伏胶膜领域,因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价格波动和资产整合不佳,导致光伏胶膜资产大幅减值 [3] 行业警示 - 绿康生化案例反映传统制造业转型新兴领域的潜在风险,跨界收购若未有效整合,易导致资产减值等连锁反应 [3] 市场关注 - 公司尚未披露具体应对措施,市场关注其是否通过资产处置、债务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改善财务状况化解退市危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