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内CAR-T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周报:艾伯维收购Capstan,加码体内CAR-T-20250706
开源证券· 2025-07-06 21: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体内CAR - T技术未来成长空间,关注国内布局相关技术标的,推荐悦康药业,受益标的有云顶新耀、石药集团 [7][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艾伯维收购Capstan,加码体内CAR - T技术路径 - 2025年6月30日,艾伯维宣布以最高21亿美元现金收购体内CAR - T疗法生物技术公司Capstan Therapeutics,其创始人包括CAR - T先驱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Drew Weissman [6][15] - Capstan主要资产CPTX2309是利用靶向脂质纳米颗粒进行RNA递送的体内抗CD19 CAR - T疗法候选药物,处于I期临床,用于治疗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艾伯维还将收购其专有的tLNP平台技术 [6][15] - CellSeeker Platform是模块化靶向体内细胞工程平台,基于靶向脂质纳米颗粒递送载体,现阶段优先聚焦开发新一代体内CAR - T疗法治疗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18] - CPTX2309是Capstan专有技术平台核心产物,能将编码抗CD19 CAR的mRNA递送至表达CD8的细胞毒性T细胞重编程,实现免疫系统重置 [20] - 全球已披露mRNA技术路径(非病毒载体)in vivo CAR - T研发项目超20个,多集中在脂质纳米粒载体LNP方向 [22] MNC积极布局in vivo CAR - T技术,递送技术多元 - MNC近几年以合作和并购方式布局in vivo CAR - T技术,艾伯维同时布局慢病毒载体LV和脂质纳米粒载体LNP技术路线 [7][26] - 病毒载体系统和纳米颗粒载体递送系统是两大重点开发系统 [26][30] 7月第1周医药生物上涨3.64%,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 板块行情 - 2025年7月第1周医药生物上涨3.64%,跑赢沪深300指数2.1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4位 [8][31] 子板块行情 - 2025年7月第1周大部分板块上涨,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涨幅最大,上涨8.28%;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上涨7.13%,原料药板块上涨5.77%等;医疗设备板块跌幅最大,下跌0.21%,医院板块下跌0.04%等 [8][35]
体内CAR-T:全球竞赛已打响,关注云顶新耀和石药集团
2025-07-02 09:2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体内CAR - T疗法行业 - **公司**:云顶新耀、石药集团、艾伯维、阿斯利康、Capstan、Interose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体内CAR - T技术发展及市场前景** - **观点**:体内CAR - T技术在全球迅速发展,未来有望降低成本、提高可及性、扩大应用范围推动行业发展 [1][2][4] - **论据**:6月11日首例人体体内CAR - T进入临床试验,6月19日Capstan发表重磅文章,艾伯维21亿美元收购Capstan;现有自体CAR - T疗法成本高、全球销售额不足45亿美元,《Nature》预测体内CAR - T成本比自体低一个数量级;阿斯利康、艾伯维等巨头布局该领域 [1][2][4] - **非人类灵长类动物CAR - T疗法研究进展** - **观点**: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上的CAR - T疗法研究有显著进展 [5] - **论据**:阿斯利康P3B3A CAR - T技术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和自身免疫疾病,CD20 CAR - T技术针对B细胞淋巴瘤,超十周B细胞完全被消灭,2024年获FDA一期临床试验批准;Interose公司采用慢病毒载体工艺开发相关靶点,今年1月在澳大利亚开始一期临床入组,上月扩展至欧洲 [5][6] - **mRNA平台在CAR - T疗法中的应用前景** - **观点**:mRNA平台在CAR - T疗法中应用前景广阔 [7] - **论据**:研发周期短、成本低,可替换mRNA序列研究不同肿瘤药物;新冠疫苗研发展示其适用性和安全性;Capston公司基于mRNA体内CAR - T临床前数据显示小鼠肿瘤清除效果显著 [7] - **CAR - T疗法在自免疾病治疗中的潜力** - **观点**:CAR - T疗法在自免疾病治疗中显示出巨大潜力 [8] - **论据**: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表明杀伤致病性B细胞并促进初始B细胞再生可实现长期疗效;Capston公司体内CAR - T技术初步数据显示49天时初始B细胞重新增殖明显 [8][9] - **LNP递送系统在体内CAR - T细胞治疗中的重要性** - **观点**:LNP递送系统在体内CAR - T细胞治疗中有关键作用 [10] - **论据**:需实现脾脏递送以发挥肝脏外B细胞清除功能,LNP脂质体需具备快速降解能力以确保安全性 [1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Capstan和云顶星耀LNP递送系统进展**:Capstan临床前研究显示LNP递送系统在0.1克到2毫克剂量范围内无肝毒性,细胞因子风暴指标无显著增加;云顶星耀在猴子实验验证B细胞清除效果,LNP递送效率高,单次转化率超60%,两次超80%,三次超90% [11][12] - **云顶星耀在体内CAR - T领域的优势**:具备技术、人才和资金优势,拥有完整mRNA平台和强大肿瘤研究团队,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自主研发,已开展全流程研究 [13] - **石药集团在mRNA平台的布局和成果**:在mRNA平台稳定性、转染效率及体内分布等方面深度布局,2024年获三个BCMA CAR - T产品批件,项目已入组,公开文献展示LNP自主知识产权研究 [14] - **未来一年内体内CAR - T疗法关键数据发布**:预计2025年下半年到2026年上半年,慢病毒载体和LNP包装的mRNA CAR - T疗法将发布关键人体数据,验证赛道潜力 [15]
艾伯维21亿美元再加码:体内CAR-T是下一个竞争高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08:42
收购交易 - 艾伯维宣布以高达21亿美元的现金收购生物技术公司Capstan Therapeutics [2] - 收购内容包括处于1期临床的CPTX2309候选药物和专有的tLNP平台技术 [2] - Capstan Therapeutics成立于2022年9月,曾在A轮融资中获得近1亿美元 [2] - Capstan聚焦开发LNP-mRNA路线的体内CAR-T疗法 [2] 技术优势 - 体内CAR-T疗法无需体外操作,可大幅降低成本并缩短等待时间 [4] - 行业预测显示体内CAR-T单次治疗成本可能比传统CAR-T低一个数量级 [4] - 体内CAR-T主要技术路线包括慢病毒载体和RNA递送 [4] - RNA递送采用LNP等非病毒载体,安全性高且可控性好 [4] 行业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全球已有7款CAR-T细胞疗法获得FDA批准 [3] - 2024年全球CAR-T细胞疗法销售额合计超45亿美元 [3] - 传统CAR-T疗法存在制造繁琐、价格昂贵等问题 [3] - 体外CAR-T制备周期约20天,治疗成本高达37.3-46.5万美元/针 [3] 企业布局 - 艾伯维此前已与Umoja Biopharma达成潜在总额14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6] - 安斯泰来与Kelonia达成潜在总额8.75亿美元的合作 [7] - 诺华与Vyriad达成战略合作开发体内CAR-T [7] - 阿斯利康以高达10亿美元收购EsoBiotec [7] 国内进展 - 云顶新耀构建AI+mRNA平台推进mRNA肿瘤药物研发 [8] - 石药集团mRNA-LNP的CAR-T疗法进入临床 [8] - 原启生物与Umoja Biopharma达成战略合作 [8]
艾伯维超20亿美金买下“豪华天团”,押注体内细胞疗法
第一财经· 2025-07-01 14:11
收购交易 - 艾伯维宣布以21亿美元收购Capstan Therapeutics以扩大自身免疫性疾病疗法产品线[1] - 自2023年修美乐专利到期后艾伯维已进行超过200亿美元的收购[1] - 通过交易艾伯维将获得Capstan的tLNP核心平台技术和体内CAR-T疗法技术[1] Capstan公司技术 - Capstan成立于2022年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顶尖团队领衔包括CAR-T先驱和mRNA技术奠基人[2] - 核心平台包括tLNP技术和体内CAR-T细胞直接改造的mRNA有效载荷技术[2] - 抗CD19体内CAR-T疗法CPTX2309已开始一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疾病[2] CAR-T疗法市场 - CAR-T疗法市场规模2024年将突破110亿美元2034年有望达到2000亿美元[1] - 目前FDA已批准6款用于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CAR-T疗法[3] - 全球有数百种CAR-T和CAR-NK细胞产品在临床试验中[3] 技术突破 - 体内CAR-T疗法无需实验室细胞制造和体外扩增可解决当前疗法工艺复杂周期长价格高昂问题[1][2] - 体内CAR-T疗法有望成为可扩展现货型无需化疗预处理的新疗法[3] - 德国研究团队首次报告CAR-T成功治疗严重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的临床案例[4] 行业竞争 - 艾伯维凭借Skyrizi和Rinvoq在自身免疫药物领域占据强势地位预计2027年两款药物总销售额超310亿美元[5] - 艾伯维正与VertexBMS等制药巨头在自身免疫药物领域展开竞争[1] - Capstan曾获辉瑞拜尔诺华礼来BMS等投资总计1.65亿美元[5] 应用前景 - 体内CAR-T疗法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比肿瘤治疗更具潜力[3] - CAR-T疗法在治疗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硬化症等显示巨大潜力[3] - 体内CAR-T疗法要走向市场仍需经历漫长验证过程[3]
全球竞赛已打响,关注云顶新耀和石药集团
华福证券· 2025-06-23 17:56
报告核心观点 - 体内CAR-T若被证明安全、有效,将带来细胞治疗范式转变,全球竞赛已打响,建议关注云顶新耀和石药集团 [2] - 中国创新药正“量变引起质变”,看好其5 - 10年产业趋势,中长期建议关注临床数据/商业化放量驱动、潜在BD可能的大品种、Pharma创新转型后价值重估、价值发现/静待花开等方向的企业 [2] 周专题:体内CAR-T:全球竞赛已打响 CAR-T细胞疗法概述 - CAR-T细胞疗法通过基因修饰使T细胞靶向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流程包括外周血单核细胞采集、T细胞分离激活等6个主要步骤 [5] - 自2017年首个CAR-T细胞产品获批上市,截至2025年6月,全球有7款CAR-T细胞疗法获FDA批准,用于治疗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血液病,成为血液恶性肿瘤治疗的革命性技术 [8] 自体CAR-T细胞疗法现状 - 2024年自体CAR-T细胞疗法全球销售额合计超45亿美金,单产品销售最高的是Gilead的Yescarta,达15.7亿美金,同比增长4.81%,部分产品进入缓慢增长或负增长,也有产品保持高速增长 [11] - 自体CAR-T疗法制造过程繁琐、可及性低、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应用,美国约200个中心提供该疗法,患者需等待数周且费用高,许多能受益的人未接受治疗 [17][20] 体内CAR-T细胞疗法优势 - 体内细胞疗法是直接在患者体内改造细胞的治疗方法,核心优势是显著简化流程并降低成本,省去体外操作步骤,有望使单次治疗成本比目前商业CAR-T疗法低一个数量级 [24] 体内CAR-T技术路线及企业布局 - 实现体内CAR-T疗法的核心挑战是精准、高效且安全地递送至目标T细胞,主要形成慢病毒载体与RNA递送两大技术路线,制药巨头陆续布局该赛道 [31] - EsoBiotec有工程纳米抗体慢病毒平台载体,主要候选产品ESO-T01初步临床观察显示安全性和疗效良好,药代动力学特征与自体离体CAR-T疗法相当,2025年3月阿斯利康将以高达10亿美金收购 [35] - Umoja采用第三代工程慢病毒载体VivoVec,其CD19 CAR-T细胞疗法UB-VV111获FDA批准开展I期研究,与驯鹿生物合作的靶向CD22的体内CAR-T细胞疗法进入I期临床 [39] - Interius的体内CAR-T平台利用工程化慢病毒载体,INT2104临床试验已扩展到欧洲,中期安全性和概念验证数据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公布 [43] - Capstan Therapeutics转向使用纳米颗粒将RNA递送到T细胞,其基于CD8靶向LNP递送抗CD19 CAR mRNA的体内CAR-T策略展现出优异抗肿瘤疗效,正在进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I期试验 [44][49] 国内相关企业进展 - 云顶新耀拥有完全整合且经过临床验证的mRNA平台,mRNA自体生成CAR-T项目取得多项临床前验证,在人源化小鼠肿瘤模型中实现有效靶细胞清除 [50][55] - 石药集团的SYS6020基于mRNA-LNP,具有细胞活率高、无基因组整合致瘤风险等优点,已获批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其mRNA-LNP特性得到显著增强 [58] 行情回顾 周度组合表现 - 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等周度组合公司有不同程度的涨跌幅,算数平均涨跌幅为 - 8.8%,相对A股创新药指数收益率为 - 3.5%,相对港股创新药指数收益率为 - 0.9%,相对大盘收益率为 - 8.3% [61] A股创新药表现 - A股创新药总市值TOP20公司本周大多下跌,跌幅前三的个股为诺诚健华( - 15.3%)、迈威生物( - 14.7%)、首药控股( - 12.2%) [63][67] H股创新药表现 - H股创新药市总市值TOP20公司涨跌不一,涨幅前三的个股为亚盛医药( + 15.9%)、雅各臣科研制药( + 15.5%)、药明巨诺 - B( + 14.7%),跌幅前三的个股为科笛 - B( - 22.7%)、德琪医药 - B( - 19.7%)、再鼎医药( - 16.4%) [65][70] 每周更新 行业事件 - 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期间多款创新减肥药物和减重创新机制数据披露 [2] - 先声药业与NextCure就CDH6 ADC新药达成战略合作,总金额7.5亿美金 [2] 药品交易及研发进展 - SIM0505等项目有交易动态,涉及首付款、里程碑金额等,部分项目处于I期临床等阶段 [74] - 达利雷生等药品获批上市,涉及失眠症、流感等疾病 [76] - 本周美国FDA有garadacimab等药品批准上市或申请上市 [78] - 中国有centanafadine等药品申报临床,涉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化脓性汗腺炎等疾病 [80]
原启生物与Umoja Biopharma达成战略合作 携手开发下一代细胞疗法
搜狐网· 2025-05-08 16:35
战略合作 - 原启生物与Umoja Biopharma达成战略合作 联合开发针对多种适应症的新型体内CAR-T细胞疗法 目标为全球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治疗方案 [1] - 合作将整合Umoja的VivoVec™体内基因递送平台与原启生物的抗体发现及CAR结构设计技术 实现平台协同效应加速下一代疗法开发 [1] - 原启生物的Ori-C101和OriCAR-017已展示全球最优临床数据 此次合作有望扩大技术优势 [1] 技术平台 - Umoja的VivoVec™平台可在患者体内直接生成CAR-T细胞 结合GMP标准生产工艺 提升治疗便捷性 [1][2] - 原启生物拥有Ori®Ab抗体筛选平台和Ori®CAR结构平台 其CMC专识支撑了多款实体瘤/血液瘤管线的开发 [3] 公司背景 - Umoja Biopharma为临床阶段公司 专注体内细胞疗法 通过科罗拉多州GMP基地保障慢病毒载体生产质量 [2] - 原启生物为肿瘤免疫疗法开拓者 其临床数据在2021-2025年间多次亮相ASCO、EHA、柳叶刀血液学等顶级会议及期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