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维修

搜索文档
“修全球” 生意如何越做越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8 10:09
"修全球" 生意如何越做越大? 全国已累计落地保税维修项目超280个—— 永川综保区是全国第152个、重庆第6个综保区,规划面积1.11平方公里,建设保税加工、检测维修等功 能区。图为永川综合保税区一景。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 在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机场片区内的天津海特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机库内对飞机进行保 税维修。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摄 保税维修作为一种外贸新业态,业务规模、维修范围正不断扩大。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商务部 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第一批自贸试验区保税维修产品目录,符合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飞机、船舶等高附 加值产品保税维修业务。截至5月,全国已累计落地保税维修项目280多个。保税维修有啥特色?政策为 何加力支持? 修什么? ——国际贸易中的资本品,如飞机、船舶等,以及手机等附加值较高的消费品 保税维修有一个形象的称呼——"修全球",是指企业以保税方式将存在部件损坏、功能失效、质量缺陷 等问题的货物从境外运入境内进行检测、维修后复运出境的外贸业务模式。 在浙江杭州,这门生意如今越做越大。日前,杭州博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钱塘区分公司成功完成首笔货 值超140万元的荧光检测仪保税维修业务。"这一业 ...
“含新量”“含金量”不断提高 上半年外贸展现独特韧性与活力
证券日报· 2025-06-28 00:25
去年11月份,商务部发布《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培育外贸新动能、强化外贸 企业服务保障等三方面提出9条措施,推动解决外贸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应对国际贸易形势变化。 以此为基调,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实施政策"组合拳",稳外贸有了坚实依托。结合数据来看,我国外贸多个方面显现积极 信号。 首先,外贸"朋友圈"更加多元,新兴市场贡献了更多的增量。从贸易伙伴看,前5个月,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 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3.02万亿元,增长9.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6.8%;欧盟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我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 2.3万亿元,增长2.9%,占12.8%。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合计增长4.2%,对非洲增长12.4%。 程实表示,中国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进出口日益上升,这不仅是对全球贸易摩擦环境的积极适应,更是中国外贸 多元化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效的体现。 本报记者 刘萌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在复杂环境中稳健前行,展现出独特的韧性和活力。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 出口总值17.94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2.5%。其中,5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 ...
南财观察|服务赋能“中国造”在前海与世界深度连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17:10
43万亿元,2024年中国外贸再攀新高,连续第8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深圳,也以破4万亿的进 出口额,时隔9年重夺中国内地"外贸第一城"。 连续"第一"之下,外贸规模已非终极目标。 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刻重塑、服务贸易加速崛起的今天,中国外贸的跃升密码,正从"量"的累积转 向"质"的突破——关键在于释放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深度融合的"乘数效应"。 世界贸易组织预测,到2040年服务贸易将占据全球贸易超30%份额,其每增长10%可撬动商品贸易增长 6%;服务进口每增加1%,制造业出口增加0.3%;商业服务进口每增加1%,总出口增加1.4%。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兼前海分院院长曲建表示,我国制造业正突破传统加工组装的天花 板,向产业链高附加值服务端攀升。 值此关键转型期,国家战略目光再次聚焦深圳。 近日,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要求深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提升服务贸易。 在综改"1.0"阶段,深圳形成的48条向全国复制推广的经验举措中,有17项在前海率先实施。进 入"2.0"时代,前海又站在了探 ...
深圳亮出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4 08:08
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应用雇员合同制、探索内地和香港创投资本共同设立创投基金、探索多元化数据流通 交易方式……19日,深圳市举行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圳进一步推进高 水平对外开放的相关举措。 在"健全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治理模式"方面,前海将进一步完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集聚一流 商事调解机构,提供专业、高效、便捷的商事争议解决服务。河套将积极推动出台河套深圳园区条例, 为河套开放创新提供法治保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调解、仲裁、诉讼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等。(记者赵 瑞希) 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方面,前海将在优化外国人才服务、深化深港联合引才机 制、便利港澳专业人士执业等领域推出更多创新举措。河套将加强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引进港 澳知名高校优势学科重点科研项目;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应用雇员合同制、薪酬市场化管理等新机制;建 设国际科技人才综合服务平台。 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前海将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维修、保税展示交易等新模 式、新业态;巩固提升运输、金融、电信等优势行业,发展游戏出海、软件外包、知识产权、跨境旅 游、国际会展等业态。河套将探索在河 ...
前海将打造赴港上市培育基地 布局保税维修等新业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21:05
其中,前海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核心点位。6月19日,南方财经记者在深圳市"深入推进深圳综 合改革试点"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形成的48项经验举措中,有17项在前海率先 落地实施。 数据显示,2024年前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8.8亿元、同比增长8.6%,进出口7066.5亿元、同比增长 42.4%,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占深圳全市比重达60.4%。 南方财经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近日,中办、国办对外公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 称《意见》),要求深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提升服务贸 易。 针对《意见》第三项改革任务"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王守睿介绍道,在货物贸易方面,前 海在全国率先试点"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获批"一线直通、智联监管"改革,贸易便利化、 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前海管理局局长王守睿在发布 会上表示,下一步,前海将从《意见》提及的四个方面部署相关举措。在备受关注的金融领域,会上透 露,前海将聚焦新兴金融、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 ...
我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汇聚特色产业集群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30 09:01
天津自贸试验区发展成果 - 天津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挂牌10年来通过系统性、集成性制度创新突破产业瓶颈,汇聚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1] - 创新金融领域形成规模,探索联合租赁、跨境转租赁、保税租赁、离岸租赁等40个租赁模式 [1] - 首创保理行业标准、创新政策30余项,成为全国商业保理行业的机构聚集地 [1] "保税+"业务发展 - 保税维修涵盖航空航天、工程机械、船舶等众多品类,成为国内业务模式最丰富、政策制度创新最多的地区 [1] - 保税研发首次应用于航空领域,有力推动了国产飞行模拟机研制 [1] 网络货运产业 - 打造共享经济企业综合服务系统,累计整合全国司机426.6万名,车辆392.5万辆 [1] - 2024年完成运单5367万单、货运量5.8亿吨,运费总金额超900亿元 [1] - 服务延伸至运输装备、成品油网络零售等上下游领域,形成完整行业生态 [1] 生物医药产业 - 实施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绿色通道试点、进口研发药品白名单制度、境外生物制品跨境分段生产等创新举措 [1] - 出台基因和细胞产业促进条例,吸引200余家重点生物医药企业聚集 [1] - 区内生物医药企业产值规模近500亿元 [1] 未来发展计划 - 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和产业链堵点难点问题持续开展创新探索 [2] - 加快打造更高能级科创生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2] - 努力将天津自贸试验区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