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券承销低价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今日视点:金融机构承销业务竞争应跳出“费率”围城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19
■ 李 文 短期来看,债券承销低价竞争或许能为机构带来一定的市场份额。但长期来看,当承销费率跌破成 本线,专业服务的"缩水效应"会沿着债券生命周期传导,造成一系列"连锁危害"。 第一,竞标机构"以价换量"。当前债券承销市场过度聚焦承销机构的承销金额与数量排名,"唯规 模论"的导向使得"话语权"更多地掌握在业务规模较大的机构手中。而这些机构再以极低的承销费率参 与竞标,进一步做大承销规模,以便获取相对高的市场排名,在后续业务承揽中占据优势,从而形成低 价竞争的"恶性循环"。 第二,价格主导评标结果。在债券发行过程中,不少发行人普遍采用"最低价中标"或"低价高分"的 评标规则,对机构服务质量、风控能力等非价格因素权重设置明显不足。这种"价格至上"的筛选逻辑, 变相鼓励承销机构牺牲合理利润空间,以低价作为获取业务准入资格的筹码。 第三,机构业务结构单一化。近年来,债券市场不断发展壮大。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 上半年,债券市场总存量已超188万亿元,成为各类机构业务布局的关键领域之一。尤其是不少机构业 务结构较为单一,债券承销就成了其必争的"现金流业务"。为了占据市场份额,即便面临微利甚至亏本 的情况, ...
700元“地板价”之后,交易商协会再发文反内卷:债券承销报价不得低于成本
新浪财经· 2025-07-31 19:08
智通财经记者 | 邹文榕 针对债券承销领域低价竞争的恶性"内卷"行为,交易商协会再次发文加强业内自律管理。 7月30日,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簿记建档发行及承销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 《通知》),针对当前市场存在的发行定价扭曲、非市场化发行、人为干预簿记发行过程等问题进行约 束,《通知》自2025年8月11日起执行。 就承销环节看,《通知》围绕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务融资工作发行的五大方面进行约束,涉及承销报价管 理、债券簿记建档申购要求、簿记建档定价机制、发行信息披露、分销管理等内容。 多位债券承销领域资深人士向智通财经记者反馈,《通知》的出台对于规范债券承销领域低价竞争具有 规范意义,"核心便在于引导行业'反内卷',特别是《通知》的第一条和第六条,将会对当前业内包括 银行、券商等不同主承销商的竞争生态将会产生明确影响。" 《通知》的第一条明确,银行间债券市场主承销商应建立健全承销报价内部管理制度,综合 评估项目成本、合理确定报价,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报价参与债券项目竞标;而发行人 应当按照市场化原则,合理设置比选评分指标,不得干扰主承销商独立、客观的报价决策。 《通知》第六条指出,优化债务融 ...
交易商协会:启动自律调查!
中国基金报· 2025-07-21 20:33
广发银行债券承销事件 - 广发银行在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项目中涉嫌存在引导价格等情形 交易商协会已启动自律调查 [2] - 该项目6家主承销商中标总承销服务费为63448元 平均每家机构报价约1 05万元 其中中国银河证券和兴业银行报价低至700元 [4][5] - 超低价承销费引发市场哗然 交易商协会于7月11日当晚对6家机构启动自律调查 [5] 债券承销行业低价竞争现象 - 行业存在低价竞争乱象 例如2021年中金公司在嘉兴银行项目中曾以1万元承销费中标 [7] - 交易商协会6月16日发布《通知》明确禁止低于成本的承销费率报价 并强化对低价包销等行为的自律管理 [7][8] - 《通知》要求承销机构不得事先约定发行利率 不得通过返费 代持等扭曲市场价格 [7] 监管措施与行业影响 - 交易商协会将定期监测发行承销业务 对违规行为采取自律处分或移交处理 并记入诚信档案 [8] - 此次调查旨在遏制不当竞争 推动行业回归市场化 专业化发展轨道 [8][9] - 监管机构表示将加强对发行人行为的规范 对违规行为坚决惩处 [9]
再现“地板价”!350亿债券承销费低至700元,银河证券、兴业银行等6家主承销商被查
搜狐财经· 2025-07-19 17:03
债券承销低价竞争现象 - 广发银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项目中6家主承销商报价异常低 中国银河证券和兴业银行报价仅700元 广发证券1050元 国泰海通证券4998元 中信建投证券3.5万元 中信证券2.1万元 平均每家机构服务费仅1万元左右 [1][3][4] - 银河证券和兴业银行中标费率低至亿分之二 中信建投中标费率仅百万分之一 若承销份额为50亿元 实际收费或仅100元左右 [5] - 广发银行2022年金融债承销中6家主承销商服务费率在0.000046%至0.0002%之间 服务费用在1.196万元至2.6万元之间 因报价过低受市场质疑 [6] 监管调查与行业规范 - 交易商协会对6家主承销商启动自律调查 依据《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规则》处理违规行为 [1][6] - 交易商协会6月16日发布《通知》强调承销机构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率报价参与竞标 [10] 行业竞争格局与动因 - 债券承销机构为争夺市场份额和排名 不惜低价换取业务量 形成"规模-排名-更多规模"恶性循环 [7][9] - 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债券因属优质资产 主承销商愿低价包销 通过其他业务补偿损失 实现长期客户绑定 [7] - 银行债券承销前六名市场份额合计53.7% 中小券商被迫低价竞争以分得市场份额 [9] 市场影响与潜在风险 - 债券市场总存量超188万亿元 成为机构业务布局关键领域 单一业务结构机构将承销作为必争"现金流业务" [9] - 承销费过低可能导致尽职调查不细 债券违约风险加大 劣币驱逐良币 埋下市场风险隐患 [10] 行业发展趋势 - 专家建议监管和发行方协同推动竞争焦点从"报价"转向"价值创造" 重建以质量与合规为核心的竞争格局 [10]
证券日报头版评论:金融机构承销业务竞争应跳出“费率”围城
快讯· 2025-07-15 07:06
债券承销低价竞争 - 短期低价竞争可能提升机构市场份额但长期会引发专业服务缩水效应[1] - 承销费率跌破成本线将沿债券生命周期传导产生连锁危害[1] - 需监管与发行方协同推动竞争焦点从报价转向价值创造[1] - 质量与合规为核心的竞争格局有助于债券市场健康发展[1]
金融机构承销业务竞争应跳出“费率”围城
证券日报· 2025-07-15 00:16
债券承销低价竞争事件 - 某单债券发行项目中6家主承销商合计承销服务费仅63448元,平均每家仅万余元,再现"地板价" [1] - 交易商协会对此启动自律调查,明确表示若违反自律规则将予以处理 [1] - 交易商协会6月已发布通知强调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率报价竞标 [1] 低价竞争原因分析 - 机构"以价换量":通过低价做大承销规模获取市场排名优势,形成恶性循环 [2] - 价格主导评标:发行人普遍采用"最低价中标"规则,非价格因素权重不足 [2] - 业务结构单一化:债券市场总存量超188万亿元,成为机构必争的现金流业务 [2] 低价竞争长期危害 - 导致专业服务缩水:尽调流于形式、风险预警缺位,可能增加债券违约风险 [3] - 挤压合规机构生存空间,破坏良性竞争环境 [3] - 削弱承销商价值发现功能,沦为简单通道业务 [3] - 阻碍创新产品研发,影响绿色债券等新兴领域发展 [3] 行业改进方向 - 金融中介价值应体现在定价把握、风险管控和资本配置引导 [4] - 需监管、发行方等多方协同,推动竞争焦点转向价值创造 [4] - 重建以质量与合规为核心的竞争格局,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4]
银行债券承销的低价痼疾
北京商报· 2025-07-13 21:17
债券承销低价竞争事件 - 广发银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项目中6家主承销商中标承销费总额仅63448元 其中中国银河证券和兴业银行含税预估服务费仅700元 引发行业哗然 [1][3] - 债券承销行业普遍存在低价竞争现象 部分项目承销费率低至十万分之三 远低于行业常规百万级收费标准 [4][5] - 大型银行债券承销费率可低至万分之八以下 因优质资产发行流程简单 而小型城农商行项目费用仍维持在百万以上 [7] 低价竞争原因分析 - 券商为争夺市场份额和维持行业排名 不惜以亏损代价抢占项目 后续通过资产管理等业务获取收益 [8] - 经济下行导致高信用等级债券发行主体减少 "粥少僧多"局面加剧恶性竞争 [8] - 银行选聘承销商时过度关注价格因素 忽视服务质量和专业能力 [8] 行业影响与监管应对 - 低价竞争导致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资源不足 可能埋下债券违约隐患 [9] - 交易商协会发布新规 禁止事先约定利率、"返费"等扭曲市场价格行为 [10] - 专家建议制定最低费率标准 发行方应综合考量承销商信用水平和服务质量 [11] - 监管加强审查低价中标项目 倒逼承销机构平衡成本与合规 [11]
700元“地板价”揽活债券承销,6家主承销商被交易商协会启动自律调查
经济观察报· 2025-07-13 15:27
广发银行二级资本债券承销事件 - 广发银行未公开披露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发行规模计划 参考2024年发行两期合计260亿元规模 [1][15] - 6家主承销商中标承销服务费总额仅63448元 含6%增值税 其中中国银河证券最低仅700元 中信建投证券最高35000元 [5][9][11] - 2022年广发银行260亿元金融债承销费率低至0.000046%-0.0002% 对应服务费1.196万-2.6万元 [17] 债券承销行业现状 - 金融债承销行业普遍收费为数万至数十万元 大型金融机构承销费通常较低 [14] - 截至7月11日90家券商合计承销24844只债券 总金额80435.08亿元 前六名券商市场份额达55% [20] - 银行债券承销前六名市场份额达53.7% 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 [20] 监管动态 - 交易商协会对6家承销商启动自律调查 关注低价承销行为 [3][25] - 2019年广发证券曾因低于成本价投标被广东证监局责令整改 [22] - 2021年交易商协会建立承销费率报备机制 规范低价竞争 [23] - 2023年中证协修订规则禁止明显低于行业定价水平招揽业务 [24] - 2025年交易商协会新规明确禁止低于成本价竞标债券项目 [24]
700元“地板价”揽活债券承销,6家主承销商被交易商协会启动自律调查
经济观察网· 2025-07-13 11:39
债券承销服务低价竞争事件 - 广发银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项目中6家主承销商中标承销费总额仅为63448元含税,引发交易商协会启动自律调查[2][3] - 6家中选单位含税预估服务费分别为:中国银河证券700元、广发证券1050元、兴业银行700元、国泰海通证券4998元、中信建投证券35000元、中信证券21000元[4][5] - 广发银行2024年发行两期二级资本债合计规模260亿元,对比百亿级别发债规模,主承销商700元服务费被行业称为"击穿地板价"[8] 招标机制与行业现状 - 招标评分标准中报价占比40分,采用最低价基准满分机制,导致机构被迫压低报价[8] - 金融债承销行业普遍费用为数万至数十万元,中大型金融机构承销费通常较低[8] - 2022年广发银行260亿元金融债项目中,6家承销商服务费率低至0.000046%-0.0002%,对应费用1.196万-2.6万元[9] 市场竞争格局 - 截至7月11日90家券商合计承销债券24844只总金额80435.08亿元,前六名券商市场份额合计达55%[10] - 银行债券承销前六名市场份额合计53.7%,显示头部机构集中度极高[10] - 债券承销排名主要依据总承销金额和数量指标,不包含费用数据[10] 监管动态与历史案例 - 2019年广发证券曾因低于成本价投标被广东证监局责令整改[11] - 2021年交易商协会建立承销费率报备机制,对异常低价项目开展检查[11] - 2023年中证协修订规则明确禁止以明显低于行业水平报价[11] - 2025年交易商协会新规明确禁止低于成本价竞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