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月饼
icon
搜索文档
中秋第一网红月饼,到底有多“土”?
虎嗅· 2025-10-06 10:28
黄庄月饼产品特点 - 产品定价极具竞争力,售价为15元一包(内含4个月饼),折算单价低于4元,远低于市场高端月饼如美心半岛(50-60元/个)或低糖轻奢礼盒(198元/盒)[6][43][44] - 口味主打传统老派,包括五仁、红豆、绿豆等经典馅料,核心卖点为“不甜”即甜度适中,符合健康趋势,同时提供椒盐、椰子等创新口味以满足猎奇需求[27][28][31][33] - 包装与营销风格朴素,采用简易油纸包装,无礼盒、明星代言或广告投放,依靠口碑传播,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实在”形象[6][24][61] 黄庄月饼市场表现 - 产品迅速从区域品牌成为全国性爆款,覆盖北京多个核心区域如CBD、回龙观等,并通过大学生和打工人口碑在社交平台(朋友圈、微博、抖音、小红书)快速扩散[8][65][68][69] - 线下需求激增导致黄庄村出现抢购现象,门店排长队,月饼被批量采购,甚至本地村民因供应紧张而让渡购买机会给外地消费者[71][72][73] - 产业规模因需求扩张而扩大,全村在中秋前夕集中生产,形成“月饼战场”,从“全村点心”升级为“全国爆款”仅用一两年时间[48][75][76] 月饼行业趋势 - 高端礼盒市场严重萎缩,2024年中秋主要门市月饼销售额同比下滑45%以上,礼盒销量下跌一半,500-800元高价礼盒销量较2019年减少三分之二[93][94][96] - 消费偏好转向性价比和健康,京东2025年报告显示超70%消费者优先关注“低糖”“无添加”成分,100-200元亲民价位产品销量逆势增长超10%,散装月饼需求上升[95][98][105] - 行业总规模保持稳定,2025年市场规模达325亿元,总供需量约41.7万吨,但月饼从“仪式品”转变为“可替代零食”,消费者更倾向用水果、蛋糕等替代传统月饼[101][108][109]
月饼,卷得比奶茶还狠
36氪· 2025-09-29 09:41
行业核心趋势:月饼品类的集体进化与创新 - 月饼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口味(如莲蓉、豆沙、五仁)向多元化、健康化、零食化的集体进化,整个品类以一年一次的速度在限定销售周期内激烈竞争[3] - 竞争焦点从简单的价格战转向在短暂窗口期内创造更多新鲜感,以吸引消费者购买决策[4] - 行业创新由老字号主动求变与新玩家借中秋契机共同推动,将健康、颜值、联名做成了月饼的基础认知[3] 产品健康化创新 - 健康化成为大趋势,56%的受访者关注月饼原料的健康化[5] - 广州酒家推出全国首家获GGU低GI认证的月饼,甘油二酯含量达40%,升糖指数≤55%[5] - 品牌采用低GI、低糖、全麦、药食同源(如茯苓、莲子、薏仁)等配方,例如信合味达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合作推出低GI"友好型"月饼,添加益生菌[5] - 低卡博士推出全麦蛋月烧宝宝月饼,标注一枚75大卡,酮友世家推出"0蔗糖、0面粉"的生酮月饼[12] - 多地中医院推出特色药膳月饼,如浙江省中医院的"五行月饼"和扬州市中医院的12款月饼产品[7] 产品形态与设计创新 - 月饼形状突破传统圆形,出现兔子、桃子、青蛙、IP造型(如米哈游的猫猫糕形状)等异形设计[15] - 稻香村推出"散装江苏十三太保"礼盒,包含大闸蟹造型的"苏得起"、青蛙造型的"常垫底"等14枚月饼[17] - 知味观开发琉璃珐琅月饼,饼皮通透,采用非传统形状(椭圆、菱形),并应用AI智能点胶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精致度[19] - 胖东来为月饼包装盒投入高额设计费用,2025年中秋月饼礼盒9款设计费用372万元,散饼包装21款设计费用42万元[21] 口味与原料创新 - 口味创新打破传统局限,融入茶(如霸王茶姬的桂花乌龙麻薯茶)、酒(朗姆坚果)、奶(奶黄芝士)、水果(杨枝甘露、生椰拿铁)等元素,边界不断拓宽[23] - 原材料产地愈发讲究,品牌精准定位特色产地,如知味观甄选江南地标性食材,贵州省医月饼选用云南宣威火腿,日食记采用云南黑松露酱和宣威老火腿[25][26] - 新口味层出不穷,如榴莲芝士、冷萃咖啡、青稞墩墩、伯牙绝弦、开心果流心、斑斓椰丝等[1] 跨界参与与营销创新 - 月饼成为品牌创意容器,跨界参与者包括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游戏公司(米哈游)、潮玩品牌(泡泡玛特)、文博机构(三星堆博物馆)等[28][30][31][32] - IP联名成为热点,如杏花楼×英雄联盟手游、吴山有美×海绵宝宝、金添动漫×小马宝莉、新雅×吃豆人等,通过限量礼盒、定制饼模、周边玩偶等方式吸引特定受众[30][31][38] - 贵州省医月饼成为"反其道而行"的成功案例,凭借医院背景的卫生背书和朴素包装,在贵阳成为顶流并开启限购(每人限购十斤),2023年其品牌盛意被评为"贵州老字号品牌"[32][33] 技术应用与行业展望 - 生产环节应用新技术,如知味观使用AI智能点胶流水线,山西太原天泰昌使用数字建模和3D打印制作模具[19][40] - 月饼销售周期高度集中,榴芒一刻的销售周期为中秋前90天(高峰期前30天),知味观需提前1年或更长时间进行战略规划[44] - 行业面临挑战是如何突破节庆限制,通过弱化"月饼"名称(如改为流心酥点、冰皮甜品)使其日常化,以延长销售周期[46]
低糖月饼环比增幅超40% 月饼市场如何打出差异化
北京商报· 2025-09-28 21:25
月饼市场健康新趋势 - 低糖月饼近期环比增幅超40% [1] - 96.7%的受访用户将健康作为选购月饼的首要标准 [8] - 企业通过减油、低糖、使用大米饼皮和低温烘烤工艺来满足健康需求 [8] - 低GI、药食同源、配料干净的月饼更受欢迎 叮咚买菜平台月饼销量同比增幅将超30% [8] 地方特色口味创新 - 云腿月饼、酸汤牛肉月饼、青稞豆橛子月饼等地方食材月饼持续破圈 [1][4] - 苏式鲜肉月饼在华南、华中区域销量同比增长超100% [2] - 企业推出区域限定口味 如京式黑麻椒盐月饼、榨菜鲜肉月饼、刺梨火腿月饼等 [4] 老字号品牌年轻化转型 - 老字号通过造型创新与文化植入寻求年轻化转型 如推出月亮饼、福兔饼等萌趣新品 [1][9] - 北京稻香村将北京中轴线元素融入礼盒设计 推出京韵中轴中秋礼盒 [11] - 通过现烤月饼的即时性、萌趣造型降低心理门槛 以文化共鸣贴近年轻消费者 [12] 市场规模与消费者需求 - 2023年中国月饼市场销售规模达271.3亿元 预计2025年达332.8亿元 [13] - 口味成为43.2%的消费者购买月饼时最关注的因素 [13] - 消费者购买目的多样化 为企业提供更多市场可能性 [14] 行业竞争与差异化策略 - 企业需在口味创新、场景延伸与文化表达之间找到平衡 避免同质化竞争 [1][14] - 建议开发功能性月饼 做好场景延伸突破节日限制 并优化销售渠道 [15] - 需平衡传统与创新 避免过度猎奇损害品牌调性 以品质和文化内核巩固竞争力 [15]
哈尔滨月饼市场观察:百年坚守与新锐创新“甜蜜碰撞”
新浪财经· 2025-09-26 17:34
行业核心观点 - 哈尔滨月饼市场呈现传统老字号与新兴品牌共存的多元格局,传统与创新并行发展推动市场活力 [1][14] 老字号品牌策略 - 老鼎丰品牌历史悠久,始于1911年,其月饼工艺和口味被列为国家标准,形成独特的“哈式月饼”,坚持传统配方与手工制作 [2][4] - 哈平伊真是哈尔滨平房区知名的清真月饼品牌,采用优质清真原料,工艺讲究、口感纯正,价格实惠,满足特定群体需求并受广泛喜爱 [6] - 老字号品牌通过持之以恒的品质坚守赢得消费者长期信赖,成为中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消费者排长队购买 [6] 新锐品牌策略 - “打包幸福”品牌深入洞察消费者对健康、颜值与情感价值的多元需求,推出“药食同源”系列月饼,创新添加枸杞、石斛等天然食材,强调减糖健康理念 [8] - “打包幸福”展现强大跨界创意能力,曾推出融合运动文化的马拉松奖牌月饼,产品兼顾风味、健康与高颜值,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10] - “面包的日尝”品牌将创意设计与地域文化融入产品,推出索菲亚教堂造型、雪人造型等月饼,产品在社交媒体走红,成为网红产品 [10] - 新锐品牌通过创新为消费者带来新奇体验,例如“打包幸福”以亚冬会吉祥物设计的系列蛋糕吸引外国游客,展现国际化潜力 [12] 市场消费趋势 -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月饼健康属性,偏好低糖、低脂、低油产品,会仔细查看配料表,含奇亚籽、燕麦等高膳食纤维或代糖的月饼更受欢迎 [12] - 月饼规格趋向小型化,60克至80克小规格月饼占比显著提升,甚至出现20克、30克迷你装,以适应尝鲜、控制食量和减少浪费的需求 [12] - 月饼消费场景从节令礼品向日常零食、茶点拓展,独立小包装更便于日常食用,反映消费市场多元与追求健康趋势 [12]
超九成用户想要健康月饼 盒马低糖月饼环比增40%
北京商报· 2025-09-19 17:49
行业趋势 - 健康成为月饼选购首要标准 96.7%受访用户将健康作为首要标准 [1] - 低糖月饼市场快速增长 盒马低糖月饼上市后环比增幅超40% [1] - 地方特色口味月饼需求旺盛 苏式鲜肉月饼在华南华中销量同比增长超100% [2] 产品创新 - 推出减油型米月饼 采用120目精细研磨大米粉替代传统油酥皮 [1] - 首次推出符合国家低糖标准的月饼产品 含糖量≤5克/100克 [1] - 低糖月饼礼盒产品线扩大 较去年新增6款低糖礼盒 [1] - 开发地域特色新品 推出贵州风味酸汤牛肉月饼 [2] 原料工艺 - 内馅选用食补原料 包括陈皮 豆沙 山楂 黑芝麻等 [1] - 采用低温烘烤工艺 保留米香和湿润口感 [1] - 融合地方特色风味 加入凯里红酸汤和木姜子香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