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付能力管理

搜索文档
和谐健康拟再减持金风科技不超1%股份 今年来接连减持多家上市公司股份 什么信号?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4
和谐健康减持计划 - 计划于2025年8月1日至10月31日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金风科技不超过4222.24万股,占剔除回购账户后总股本的1% [1][2] - 以7月10日收盘价10.11元/股计算,此次减持预计变现约4.27亿元 [2] - 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经营需要和财务考虑,与上市公司经营无关 [1][5] 历史持股变动 - 2024年一季度减持金风科技1258.04万股 [4] - 2023年上半年曾进行小幅减持 [4] - 2015年新进成为前十大流通股东,2019年上半年进行增持 [4] - 减持后仍持有4.74亿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11.2146%,保持第三大股东地位 [4] 其他投资组合调整 - 一季度同步减持万达信息1441万股及光威复材12.6万股 [6] - 2024年末新进成为东方电缆前十大流通股东,但一季度末已退出前十大股东名单 [6] - 当前还持有三峡能源、金融街、*ST金科等A股公司股权 [6] 保险公司投资策略背景 - 行业约70%资产配置于固收类产品,权益类策略倾向高股息资产(股息率>4%)及高ROE资产(ROE>9%) [8] - IFRS9准则实施后权益投资波动对利润表影响加大,部分保险资金为平滑收益选择减持 [8] - 负债结构调整匹配投资策略转变,从权益类转向固收类以应对市场利率下行 [7] 金风科技经营表现 - 2024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70% [4] - 2022-2024年净利润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36.12%、-44.16%、39.78% [4] - 二季度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超过12%,跑赢大盘 [5]
险企探索资本补充新路径,多元创新助力行业稳健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6-10 17:42
保险行业资本补充趋势 - 保险行业竞争加剧和监管政策深化导致资本补充需求迫切 [1] - 行业出现资本补充新路径,如零息H股可转债和资本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等创新方式 [1] - 资本补充方式多元化趋势加速形成,反映行业对偿付能力管理的高度重视 [1] 中国平安零息H股可转债案例 - 中国平安拟发行117.65亿港元零息H股可转债,期限至2030年6月11日 [2] - 初始转换价为每股55.02港元,较H股收盘价溢价18.45%,较5日平均价溢价19.40% [2] - 零息设计降低公司短期财务负担,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潜在转股收益预期 [6] - 募资主要用于支持金融核心业务及医疗、养老等战略新兴领域 [7] - 可转债融资成本低,转股后补充核心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并提升偿付能力 [7] - 中国平安2024年曾发行35亿美元H股可转债,票面利率0.875%,本次零息设计成本更低 [7] 中小险企资本公积金转增模式 - 2025年一季度财险行业综合偿付能力降至364.15%,核心偿付能力降至347.27%,同比分别减少89.61和89.67个百分点 [8] - 部分中小险企如亚太财险和前海财险综合偿付能力低于120%,行业分化加剧 [8] - 鼎和财险通过资本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从46.43亿元增至60亿元,增资13.57亿元 [8] - 锦泰保险计划以资本公积转增8.09亿元注册资本,维持股东持股比例不变 [8] - 资本公积转增方式无需现金流动,可快速提升核心资本且不稀释股权 [8] - 该模式依赖公司资本公积积累规模,对盈利能力弱的中小险企存在挑战 [9] 行业资本补充策略展望 - 资本公积金转增被视为"自我造血",反映公司良性发展阶段 [9] - 险企需提升业务端品质和投资端效率,减少资本消耗 [9] - 未来增资需求仍较大,发债、增资扩股、利润转增等方式将并存 [9] - 经营状况良好的险企将更多采用利润转增等简单易行的增资方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