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行业洗牌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一电池企业破产
起点锂电· 2025-09-03 17:56
如今,储能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在头部企业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的同时,产业洗牌也在向纵深推进。 近日,富能宝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江苏富能宝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对其房屋、电池、电芯, pack 设备、办公用品等进行破产拍卖。 各项目评估价值合计 49715823 元。除了第一笔电池、电芯等用品已成交,其余产品已是二次或三次拍卖。 据了解,江苏富能宝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9 年 6 月 4 日,公司注册资本 1 亿元人民币,实缴资本 8670 万元,属富能宝能源科技 集团控股子公司(持股 90% )。核心业务包括 储能系统开发 、 开展太阳能 / 风能技术开发及设备销售 、 提供分布式发电系统集成、普通 货物道路运输等业务 。 公司曾经总投资 5 亿元,新建 2 条储能设备生产线。该公司技术团队拥有先进的新能源储能系统,优选技术设备,公司自落户以来,已累计 授权和受理专利 54 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9 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25 项,授权软件著作权 12 项,受理发明专利 8 项。 同时,基于行业过剩压力,不断有储能项目宣告终止或暂停。今年以来,已有十余个储能产能类、电站类项目相继延期、终止,涉及金额数 ...
多家企业相继宣布储能类项目终止或延期 储能行业洗牌态势渐显
中国能源网· 2025-08-15 13:31
行业动态 - 今年以来多家企业宣布储能类项目终止或延期,涉及锂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储能逆变器、系统集成等技术及产品类型 [1] -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十余个储能产能类、电站类项目相继延期或终止 [2] - 储能行业面临调整与重塑,未来竞争将更聚焦技术突破与商业模式创新 [1] - 行业分化趋势明显,头部企业表现不俗,上半年频频签下海外储能大单 [3] - 储能行业已进入洗牌阶段,缺乏技术优势、规模效应和抗风险能力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 [3] 项目调整案例 - 万润新能终止武汉研发技术中心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原计划投资50亿元专注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及氢储能等关键材料研发 [2] - 长盈精密将"常州长盈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零组件项目"建设期延长两年至2027年6月30日 [2] - 禾迈股份终止投资8877万元的"储能逆变器产业化项目" [2] - 科信技术暂缓推进原计划募资3.6亿元的"储能锂电池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5] 市场因素 - 碳酸锂价格大幅下滑导致储能电芯利润空间急剧压缩,价格从2023年初的0.9-1.0元/Wh降至今年年中的0.3-0.4元/Wh [4] -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136号文,明确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 [4] - 2024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69GW/169GWh,总装机量达到159GW/358GWh [4] 技术挑战 - 储能技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锂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并存,更新换代速度快 [5] - 企业需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面临技术路线选择失误或跟不上迭代步伐的风险 [5] 未来趋势 - 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需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储能产品性能 [6] - 企业需在技术迭代中构筑核心壁垒,通过提升产品安全性、优化储能系统集成效率等方式抢占市场份额 [6] -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推进,储能容量电价机制逐步确立,国内储能项目投资确定性将显著增强 [6] - 国内储能市场在中长期的需求增长潜力值得期待 [6]
海辰储能IPO生死劫:专利纠纷再遭宁德时代起诉 海外大客户破产财务数据或被粉饰
新浪财经· 2025-07-16 19:44
宁德时代与海辰储能的法律纠纷 - 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起诉海辰储能及其创始人吴祖钰,案件定于8月12日开庭审理,时间点精准切入海辰储能IPO关键聆讯期 [1] - 吴祖钰曾因违反竞业限制协议被判向宁德时代支付100万元违约金,并被指控大量挖角宁德时代核心技术人才 [2] - 本次诉讼技术争议焦点为海辰储能587Ah储能电芯,宁德时代指控其专利参数高度重叠,能量密度偏差仅4.4%,远低于行业10%的技术代际阈值 [2] - 海辰储能回应称其产品尺寸、能量密度(415Wh/L)和循环次数(10000次)与宁德时代产品(434Wh/L,8000次)存在明显差异,属于不同技术路线 [3] 海辰储能的经营危机 - 美国储能巨头Powin申请破产保护,导致海辰储能价值15亿元的5GWh电池采购框架协议失效,该客户占其2024年销售额的17.3% [4] - 海外市场是海辰储能利润命脉,2024年海外毛利率高达42.3%,五倍于国内市场的8.1%,但美国政策要求储能电池组件100%本土化生产,对华关税从10.9%飙升至64.9% [4] - 海辰储能在美国得州建设的10GWh工厂面临成本压力,每度电可能带来0.17美元亏损 [4] 海辰储能的财务状况 - 营收从2022年36.15亿飙升至2024年129.17亿,年复合增长率89%,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35.1GWh跻身全球前三 [5] - 应收账款从2022年2.23亿元暴涨37倍至2024年83.15亿元,占营收比例高达69.5%,回款周期长达185.7天 [5] - 2024年底银行借款余额99.83亿元,资产负债率73.1%远超行业60%警戒线,流动比率1.29低于安全值1.5 [5] - 2024年表面盈利2.88亿元实则依赖4.14亿元政府补助,剔除补贴后实际亏损超1亿元 [5] 海辰储能的IPO与资本压力 - 8月12日将同时面临宁德中院诉讼和港交所IPO聆讯双重审判,败诉可能导致核心产品禁售并影响62GWh产能 [6] - C轮融资后估值250亿元但私募基金已浮亏37%,农银国际2025年二季度减持17%股份 [6] - 过去三年产能投入超80亿元,2025年还需200亿元扩建资金,但每月现金净流出已达4.3亿元 [6] 行业竞争格局 - 储能行业价格战导致电芯均价从0.8元/Wh降至0.3元/Wh,技术定义权成为头部企业生死博弈 [6] - 海辰储能3900项专利中72%与宁德时代高度重叠,121项正被专利局复审,核心"模块化储能系统"专利已被初步认定无效 [7] - 美国政策变局迫使中国企业重构全球布局,新兴市场开拓与账期管理能力成为关键生存技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