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民社保
icon
搜索文档
被误读的“社保新规”和担心的中小企业
经济观察报· 2025-08-16 16:17
壹 || 此次《解释二》第十九条相当于重新强调了要落实此前法律法规的要求,而并非"社保新 规",不需要过度解读。 贰 || 多方采访来看,目前企业主的担忧主要集中在:员工的社保合规费用对企业利润带来的 冲击。 此前,大量小微企业都默认或者和员工约定不缴纳职工社保, 但此后双方将在社保缴纳上失去互信。因为职工随时可以"因 企业不缴纳社保"而起诉企业并要求支付一笔经济补偿金。部 分企业小微企业可能会出于社保成本或法律风险,采取裁员、 降薪或者直接关停等方式。 作者: 杜涛 田进 封图:东方IC 导读 叁 || 在向"全民社保"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企业的负担和劳动者的意愿都是需要纳入考量的因 素。 肆 || 尽管在短期推进"全民社保"的节奏谨慎,但长期看,更广泛的社保缴纳仍然是个人长期保 障的最优选择。 看着各类短视频里频繁出现的"社保新规"解释,李涛开始为餐厅的未来担忧,因为已经有员工开始 以玩笑的方式问他要不要给员工缴纳社保。 2016年,李涛在长沙市开了一家街边餐饮店,雇佣了10名服务员和3名厨师。一直以来,他和所有 员工都保持着不缴纳社保的默契。他说,在自己周边的餐饮门店中,能为员工缴纳社保的都是极少 数。入 ...
企业是否要担心历史欠缴问题……厘清社保“新规”最重要的十个问题
经济观察报· 2025-08-16 16:17
核心观点 - 《解释二》并非推进"全民社保"的新规,而是对现有社保缴纳规定的明确和重申 [7] - 政策多年前已对企业强制缴纳职工社保作出规定,但因小微企业经营困难,执行不严格 [7] - 短期内炒作"全民社保"可能加剧小微企业经济压力 [7] - 《解释二》主要为劳动争议案件提供统一判定标准 [5] 政策背景与目的 - 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12月发布征求意见稿,2025年8月正式发布《解释二》 [5]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受理劳动争议一审案件43.6万件,同比上升40.17% [5] - 旨在解决各地法院对社保缴纳纠纷判定标准不一的问题 [5] 对社保缴纳的影响 - 即便企业与员工约定不缴纳社保,员工仍可反悔并索要经济补偿金 [9] - 增强员工起诉企业的动力,降低小企业与雇员间的信任度 [9] - 推动部分企业落实社保缴纳责任,保障劳动者权益 [9] 社保缴纳现状 - 小微企业参保率低,"应参未参"缺口较大 [14] - 2024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职工3.87亿人,全国职工总数约4.02亿人 [15] - 仅28.4%企业社保基数完全合规,28.2%按缴费下限缴纳 [15] 企业应对措施 - 中小企业可能通过缩减岗位、增加工作时长来应对成本上升 [22] - 部分企业可能将月薪调整为"固定工资+社保补贴"形式发放 [24] - 劳务派遣方式可能被更多采用,但需确保派遣单位缴纳社保 [30] 社保缴纳的经济影响 - 北京、上海2024年社保月缴费基数下限分别为6821元、7384元 [18] - 按最低基数缴纳,个人每月负担北京682.1元、上海738.4元 [18] - 工资越低,社保负担占工资比例越高 [19] 社保制度长期意义 - 缴纳职工社保可提供退休后稳定养老金收入(2023年企业退休人员人均3162元/月) [32] - 提升职工社保覆盖面有助于增强社保制度可持续性 [32] - 现收现付制需要更多人合规缴纳以维持制度运行 [32]
企业是否要担心历史欠缴问题……厘清社保“新规”最重要的十个问题
经济观察报· 2025-08-16 13:28
社保新规核心解读 - 《解释二》第十九条明确"不缴纳社保的约定无效",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时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并获经济补偿 [1] - 政策并非"全民社保"新规,而是对2008年《劳动合同法》既有条款的司法解释 [4][5] - 主要影响在于增强劳动者维权动力,即便存在不缴社保约定,员工仍可离职后起诉企业索偿 [6] 社保缴纳现状分析 - 小微企业参保率低:2024年检查报告显示中小微企业"应参未参"缺口较大,国企/外企/大型民企参保较规范 [9] - 缴费基数合规性不足:2024年调研显示仅28.4%企业按实际工资缴纳,28.2%按最低下限缴纳 [10] -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缺口:2024年参保职工3.87亿人,较全国职工总数4.02亿人仍有差距 [9] 企业潜在应对措施 - 中小企业可能通过缩减岗位、延长工时或调整薪酬结构(如拆分"工资+社保补贴")应对成本压力 [12][13] - 劳务外包无法规避责任:劳务派遣单位需承担社保缴纳义务,违规派遣公司将面临法律风险 [15] - 历史欠缴存在争议:社保法未设追诉时效限制,但实际执行中税务部门需平衡征管力度与企业生存 [14] 社保制度长期影响 - 个人退休保障:2023年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3162元,但需满足最低15年缴费年限(2030年后将提至20年) [16] - 制度可持续性:现收现付制依赖参保人数增长,扩大覆盖面是维持养老金体系的关键 [16] - 区域差异显著:2024年北京/上海社保月缴费基数下限分别为6821元/7384元,低收入者负担比例更高 [11]
被误读的“社保新规”和焦虑的中小企业
经济观察网· 2025-08-16 13:18
看着各类短视频里频繁出现的"社保新规"解释,李涛开始为餐厅的未来担忧,因为已经有员工开始以玩笑的方式问他要不要给员工缴纳社保。 2016年,李涛在长沙市开了一家街边餐饮店,雇佣了10名服务员和3名厨师。一直以来,他和所有员工都保持着不缴纳社保的默契。他说,在自己周边的餐 饮门店中,能为员工缴纳社保的都是极少数。入职时,员工们不会主动提起"五险一金",更在乎实际到手工资。 李涛的担忧是,因为没有缴纳社保,如果员工工作不开心,就能去告餐厅,要求补缴社保或索要一笔经济补偿。但如果要合法合规缴纳社保,餐厅就可能亏 损。因为补缴社保的费用几乎等于这家餐饮店的全部利润。 "社保新规"是指最高人民法院于8月1日发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下称《解释二》)第十九条。按照第十九条规定,即 使企业与个人此前已约定不缴纳社保,个人依旧可以以"公司不缴纳社保"为由主动离职并要求公司支付一笔经济补偿金。 一部分市场声音认为,9月1日《解释二》实施后,中国将迎来所谓的"全民社保"时代,即所有在职员工都需要合规缴纳职工社保。此前,在部分中小企业中 存在不缴纳社保的情况。 经济观察报采访了多位研究者和相关部门人士 ...
多家企业公告招聘退休人员,“老年人再奋斗”成为大势所趋?
36氪· 2025-08-14 12:21
"过了35岁不好找工作,但到了退休年龄就能找到了。" 近日,麦当劳、环球影城等多家企业接连发布公开招募"退休人员"的公告,恰逢"全民社保"政策即将落 地,关于企业招聘退休人员的讨论愈发激烈。 有网友直言,"这下大学生就业更难了";亦有人质疑,相关企业招聘退休人员是否意在规避即将落地的 社保政策。 分析人士表示,当下招聘退休人员的企业,主要需求是简单工作的工种,如奶茶店、肯德基、麦当劳等 服务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拥有较强可替代性,所以企业重点在压缩用工成本并不意外。 被指规避全民社保? 公开报道显示,近段时间,北京一家麦当劳更新一则招聘信息:招聘退休员工,招聘要求为:退休员工 需要拥有正式退休证,上班是弹性工作制,每周上3天-4天班,工资为每月1500元—2500元。 爱企查App同步显示,近期,北京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浙江金拱门食品有限公司等在北京、杭州、金 华等地招聘服务员岗位,月薪范围在2000至6000元,其中,部分岗位的职位描述中提及相关招聘同步面 向退休人员,上班时间灵活。 值得关注的是,麦当劳并不是第一次因招聘退休人员被送上热搜。据麦当劳解释称,5%左右的退休人 员招聘,是企业常年保持的一个指标。 ...
强制全民社保,大概率只是个开始
创业邦· 2025-08-09 18:08
社保新规核心内容 - 从9月1日起,任何协商不交社保的协议均属无效,强制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 [6] - 此前存在大量"不交社保"的灰色地带,例如员工与企业协商后双方各让利1000元(员工多拿1000元,企业少交1000元)[8] - 新规本质是国家强制在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间做均衡,要求个人和企业按标准承担社保费用 [9] 社保缴纳成本分析 - 以上海为例:企业支付总成本13270元(含五险一金3270元),员工税前工资10000元,实际到手8152.5元(扣除个人五险一金1750元及个税97.5元)[11][13] - 企业缴纳比例:养老保险16%、医疗保险9%、失业保险0.5%、工伤保险0.2%、公积金7% [13] - 个人缴纳比例: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公积金7% [11] 人口结构对社保的影响 - 中国人口结构呈现"三明治"式老龄化趋势:底层(儿童)变薄、中间(劳动力)减少、顶层(老人)增厚 [15][17] - 2024年中国老年人口抚养比达22.8%,即9亿劳动人口需抚养2亿老年人 [19] - 社保采用"现收现付制"(当前年轻人供养当前老人)与"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储蓄)混合模式,但面临劳动力减少的挑战 [18][20][22] 国际养老金模式比较 - 现收现付制:依赖代际转移支付,受人口结构影响显著(如德国)[20] - 基金积累制:依赖个人储蓄与资本市场表现(如新加坡强制储蓄制度)[23] - 中国模式融合两者,但仍需通过延迟退休、提高缴费年限等措施缓解压力 [17][22] 社保的宏观经济影响 - 企业用工成本上升:未来员工到手1万元可能需企业支付2万元 [25] - 创业者现金流压力增大:团队月薪10万对应的总成本可能从15万升至20万 [25] - 国家兜底必要性:避免老年贫困引发社会动荡,社保将"事后救助"转化为"事前筹资"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