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服务
搜索文档
江苏启动“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
新华日报· 2025-10-24 07:11
社保基金财务状况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基金备付期均稳定在11个月以上 [1]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累计为255.42万人次困难群体代缴保费 [1] - 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累计支出待遇9.71亿元 [1] 社保政策覆盖与试点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试点惠及参保群众70.72万人次 [1] - 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将美团、滴滴出行、顺丰同城等11家平台企业纳入范围 [1] - 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累计参保人数达354.9万 [1] 社保服务渠道拓展 - 社银合作社保业务合作银行达到11家、合作网点近5000个 [1] - 社银合作社保业务累计办件量超过260万 [1]
杭州全面启动2025年“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
每日商报· 2025-10-24 06:20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高质量参保智慧化服务——2025年社保服务进万家”正式启动 [1] - 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 线下设置12个咨询解读台提供一对一服务 线上开设“云上直播间”进行互动解读 [1][2] - 活动旨在让市民对社保政策“看得懂 待遇算得清” 覆盖不同年龄和职业群体 [2] 服务模式创新 - 创新“线上直播互动+线下精准服务”相结合的模式 主动靠前服务 [2] - 推广“政策集市”等特色服务 如上城区联合医保 税务开设集市 拱墅区服务新就业群体 [2] - 创新打造“一中两端”社保智办体系 实现服务对象全生命周期规划管理 社保政务服务事项综合“一网通办”率超过97% [3] 参保规模与增长 - 截至9月末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984.67万人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731.83万人 [3]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十三五”期末增加152.7万人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增加98.47万人 [3] 智慧化服务举措 - 展示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政策 AI客服应用 待遇领取无感认证等智慧化服务创新举措 [2] - 得益于“人工智能+社保经办服务”行动 社保经办变得更加智慧高效 [3] - 西湖区推广“杭州人社通”等数智平台 帮助市民“算好社保账” [2] 人才队伍建设与服务覆盖 - 系统开展“社保规划师”培训 建立社保宣传与人才招聘 群团活动联动机制 [3] - 广泛组织万名社保规划师进万企入万户活动 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和暖心服务 [3] - 截至目前 已累计服务企业千余家 群众2万余人次 [3]
2025年“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启动
新华社· 2025-10-23 21:10
活动概况 - 2025年“社保服务进万家”主场活动于10月23日在重庆市举办 [1] - 活动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各级人社部门将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开展服务 [1] 服务创新与成果 - 重点推介“智慧社保”创新服务,提供个性化、智能化便民体验,涵盖智能引导、办理、审核和监控 [1] - 例如重庆江津区设立“快递+社保”驿站,将社保智能窗口融入社区驿站,方便居民取快递时办理业务 [1] - 活动自2023年启动以来,累计覆盖全国20.5万个场所,发放社会保险宣传品约3149万份,参与群众近3028万人次 [1] 区域协作案例 - 重庆和四川实现社保业务互办,在重庆渝中区解放碑的社银合作“流动服务站”,成都市民可办理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 [1]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丨 民生为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成绩单来了
新华社· 2025-09-26 20:22
新就业形态权益保障 - 出台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重点群体专项权益保障政策 [3] - 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试点地区累计超过2000万新就业形态人员参保 [3] - 各地建立一站式调解中心2300余家,累计调解相关纠纷超3万件 [3] 职业技能培训与人才发展 - “十四五”期间累计超4200万人次企业职工和超3100万人次农民工接受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5] - 累计4400多万人次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6000多人次获评特级技师、首席技师 [5] - 2025年上半年参加补贴性培训的企业职工达214万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约210万人次 [12] - 探索“政府补一点、企业出一点、个人付一点”的培训费用分担机制 [12] - 组织实施数字人才、交通运输、养老服务等专项培训计划 [12] 新职业发布与培训 - 累计发布72个新职业,覆盖数字经济、现代服务、智能制造等行业 [8] - 加快新职业国家标准的开发,鼓励开发新职业培训资源 [8] - 指导各地因岗因人开展精准培训,持续加大新职业培训力度 [8] 社保服务水平提升 - “十四五”期间累计提供不见面服务超600亿人次,社保业务线上办理量超70% [10] - 办事“好评率”总体保持在97%以上,打造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社保服务圈 [10] - 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3.9亿人,其中11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 [10]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 2022年启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2023年失业保险实现省级统筹 [14] - 工伤保险全面实现基金省级统收统支 [14] - 截至8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0.72亿、2.46亿和3.02亿人 [14] 社保基金规模与运营 - 2024年中央财政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达7300多亿元 [15] - 截至8月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3.22万亿元 [15]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6万亿元,连续8年实现正收益,年均投资收益率5.15% [16] - 企业(职业)年金基金规模达7.56万亿元 [16]
(活力中国调研行)福建漳州社银合作模式织就“社保便民网”
新浪财经· 2025-08-22 11:33
社保服务创新模式 - 漳州市社保服务体验馆以"15分钟便民服务区"为核心推动社保服务转型 [1] - 体验馆提供社保业务办理区、自助服务区、长者服务区等"一站式"全场景服务 [1] - 自2024年9月开馆以来累计接待群众超2000人次并办理社保业务800余次 [1] 社保规划服务 - 通过社保规划师提供"一对一"退休金规划服务 已累计开展近2500次 [1] - 市民可咨询延迟退休等方案以提升养老金收益 [1] 社银合作服务网络 - 社保中心与银行合作将37项高频业务下沉至银行服务专区 [3] - 创新推出"社银服务直通车"移动服务模式深入社区企业乡村 [3] - 在乡村"墟日"期间将服务直接送达集市现场 [3] 多方协同效益 - 15分钟便民服务圈既提升社保机构服务效率又为银行提供金融延伸服务机会 [3] - 该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拉动和激发消费需求 [3]
被误读的“社保新规”和焦虑的中小企业
经济观察网· 2025-08-16 13:18
社保新规背景与争议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解释二》第十九条,规定即使企业与个人约定不缴纳社保,员工仍可主动离职并要求经济补偿金 [2][9] - 部分市场声音误读为"全民社保"时代来临,但专家指出社保强制缴纳规定早已存在,并非新规 [3][4][13] - 《解释二》主要目的是为社保缴纳纠纷提供统一判定标准,采用"不缴纳社保约定无效"口径 [10][12][14] 对企业的影响 - 餐饮业案例显示,足额缴纳社保将使企业利润归零:服务员4000元/月、厨师8000元/月工资下,餐厅每月需额外支出1.6万元社保费用 [17] - 制造业案例显示,为300名员工足额缴纳社保(平均工资7000元/月)将导致年成本增加600万元 [8] - 企业可能采取降薪(如将5000元月薪拆分为4000元工资+1000元社保补贴)、裁员或关停等措施应对成本压力 [19] 社保缴纳现状 - 中国职工养老保险遵缴率从2011年85.2%降至2022年80.8%,中小微企业"应参未参"缺口较大 [23] - 北京2024年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为6821元/月,低于此标准的职工每月最低社保支出682.1元 [25] - 农民工等群体更关注短期收入,某制造业上市公司上市前未缴社保,上市后员工仍选择提取公积金 [26] 政策执行现实 - 税务部门掌握职工工资数据但未与社保部门对接,因严格征管可能导致企业倒闭 [5][27] - 劳动监察条例规定2年追溯期,但社保法允许无限期追缴,形成政策矛盾 [20] - 实际执行中对小微企业存在"选择性执法",避免造成大规模失业 [27][28] 长期趋势 - 社保现收现付制需要扩大缴纳人群维持可持续性 [31] - 养老保险能提供退休保障和社会风险共担,但需平衡短期收入与长期福利 [29] - 专家建议历史问题企业可通过设立新主体实现风险隔离 [21]
甘肃宕昌:人社部门聚“五心” 服务提质暖民心
中国发展网· 2025-06-25 18:16
就业服务与政策宣传 - 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人社政策宣传,包括人社公众号、直播带岗等线上方式以及"春风行动"、招聘会等线下活动 [2] - 全面推进人社业务"一网通办",100%业务纳入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网上办理 [2] - 组织举办各类招聘会4场,发布线上招聘信息50余条,提供岗位5000个 [3] 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帮扶 - 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473人,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模式 [3] -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0万元,为2.8名县外务工脱贫劳动力落实一次性交通补助1600万元 [3] - 规范落实各类补贴资金650.45万元 [3] 社会保障与参保扩面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8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0.3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19万人 [4] -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55万人,基础养老金由19元提高到22元 [4] - 引导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持续参保 [4] 人才引进与人事管理 - 通过校园招聘、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人才,签约教育、卫生系统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18人 [4] -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24年年度考核奖清算和正常晋升工作 [4] 劳动关系与权益保障 - 创建"标准化"工地17个,标准化管理工程建设项目17个 [5] - 协调处理欠薪案件21起,为112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18万元 [5] - 开展工程项目督导检查12户次,下发督办件12件,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12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