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流通
icon
搜索文档
镁信健康 IPO收证监会备案反馈!直指资质合规、数据安全、股权激励等关键问题
搜狐财经· 2025-10-11 13:00
公司IPO进展与监管合规 - 公司于6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由高盛(亚洲)、中金公司、汇丰银行担任保荐方 [1] - 证监会就境外上市备案提出反馈意见,要求公司补充说明五大核心合规事项 [1][2] - 需补充说明的业务资质包括广告设计、互联网信息服务、保险经纪、医疗美容等十余项,并需符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要求 [2] - 需说明用户数据安全与信息保护措施,包括开发运营的网站、APP、小程序及用户信息收集存储使用情况 [2] - 需补充说明已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合规性、价格公允性及决策程序 [3] - 需说明拟参与"全流通"股东所持股份是否存在质押、冻结等权利瑕疵情形 [3] - 需提供智药及智保解决方案、互联网医院等核心业务的具体模式 [3]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公司收入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至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10.69亿元、12.55亿元和20.35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约38% [4][5] - 同期净亏损呈逐年收窄趋势,分别为4.46亿元、2.88亿元和0.76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8亿元 [1][4][5] - 毛利率相对稳定,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31.1%、36.8%和35.8% [5] - 净亏损率显著改善,从2022年的-41.8%收窄至2024年的-3.7% [5] - 公司将持续亏损归因于战略性投入,包括技术开发、平台搭建和团队扩充等基础设施建设 [4] 业务结构与运营模式 - 主营收入几乎全部来自"智药解决方案"和"智保解决方案"两大核心业务,合计贡献95%以上收入 [6] - 智药解决方案面向制药企业,提供药品全生命周期商业化赋能方案,2024年收入大幅跃升至12.07亿元,占总收入比重59.3% [6] - 智保解决方案为保险公司提供端到端支持,2024年收入为7.31亿元,占总收入比重35.9% [6] - 两大业务板块毛利率差异显著,智保解决方案毛利率从2022年约72%上升至2024年81.5%,而智药解决方案因涉及药品供应链环节,毛利率仅为个位数水平 [7][8]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5.8%,高毛利智保业务占比下降对总体毛利率造成摊薄 [8]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状况 - 现金储备急剧减少,从2021年末的22.01亿元降至2025年4月末的1.66亿元,缩水逾92% [9][11] - 净资产连年下滑,从2022年末的19.44亿元降至2024年末的17.50亿元 [9][11] - 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从2022年的33.6%升至2024年的43.2% [9][11] - 计息银行借款余额波动上升,从2022年末的0.88亿元猛增至2023年末的2.76亿元,2025年4月底为2.59亿元 [10] - 2024年公司集中偿还了5.87亿元银行借款,本息支出加剧现金流紧张 [10] 行业监管与市场风险 - 监管部门对特药险业务发出预警,2023年8月原银保监会通报指"药转保"现象有违保险"大数法则" [12] - 2023年11月北京监管局要求各财险公司报送与镁信健康等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发的特药类健康险产品清单 [12] - 公司特药险业务模式面临监管挑战,相关合作可能被限制或叫停 [13] - 惠民保业务参保率增速大幅下滑,2023年参保规模约1.68亿人次,同比仅增长6% [14] - 惠民保出现赔付率上升、保费收不抵支的情况,业内担忧其陷入"死亡螺旋"风险 [15] - 在推出的284款惠民保产品中,有73款已停止运营,运营周期多为1–2年 [15] 融资能力与法律纠纷 - 公司融资节奏明显放慢,2021年8月C轮融资金额21.3亿元,而2023年1月C+轮实际募集资金仅1.78亿元 [17] - 公司涉及与天笑科技的商业秘密诉讼纠纷,案件已被北京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19] - 天笑科技指控公司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及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造成上亿元损失 [19] - 公司已就涉嫌诽谤及损害商业信誉行为向公安机关提起控告,并提起名誉权纠纷诉讼 [19][20] - 法院已冻结天笑科技对公账户100万元,相关民事案件仍在审理阶段 [20]
港股异动丨汇通达网络逆势收涨5.65% 今日将公布财报
格隆汇· 2025-08-28 16:53
股价表现 - 汇通达网络逆势上涨5.65%至16.08港元 全天成交额达1.14亿港元 市值90.46亿港元 [1] - 花旗维持买入评级并给予目标价23港元 [1] 财务业绩预期 - 公司将于盘后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 [1]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实现稳健增长 利润率将大幅提升 [1] - 利润率改善得益于战略调整后主动缩减低毛利业务规模 [1] - 高毛利自有品牌收入贡献持续提升 [1] 公司战略与基本面 - 盈利能力改善路径清晰 基本面呈现积极向好趋势 [1] - 实施全流通与回购双管齐下策略 [1] - 基本盘夯实 未来发展趋势被看好 [1]
凯诘电商拟赴港IPO,证监会要求说明多项情况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12:54
公司上市进展 - 中国证监会要求凯诘电商补充说明前期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的详细情况及终止挂牌原因、前期申请创业板上市以及提交上市辅导备案的具体情况、是否计划继续推进A股上市及具体安排 [1] - 公司曾于2016年5月3日在新三板挂牌并于2019年5月16日自愿摘牌随后两次拟A股上市均撤回申请2021年6月30日公司向深交所申请创业板上市但因资本市场运作计划变更加于同年12月23日撤回申请2022年7月14日公司向上海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后于2023年11月自愿决定不再继续申请在上交所上市 [3] - 公司于2024年5月28日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 [1] 证监会关注事项 - 证监会要求公司说明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涉及出版物批发及零售、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社会调查、市场调查、广告设计代理及发布、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演出经纪、涉外调查、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其他文化艺术经纪代理等领域的具体情况及调整进展是否实际开展相关业务及取得必要的资质许可本次发行上市及"全流通"前后是否持续符合外资准入政策要求 [2] - 证监会要求公司说明及下属公司是否涉及开发、运营网站、小程序、APP、公众号等产品是否涉及向第三方提供信息内容提供信息内容的类型以及信息内容安全保护措施同时说明收集及储存的用户信息规模数据收集使用情况上市前后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的安排或措施 [2] - 证监会要求公司说明本次拟参与"全流通"股东所持股份是否存在被质押、冻结或其他权利瑕疵的情形 [2][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8.29亿元、17.23亿元和16.99亿元年内利润分别约为0.86亿元、0.68亿元和0.6亿元业绩连续下滑 [1][4] - 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约为3.81亿元、4.34亿元及4.52亿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20.8%、25.1%及26.6% [4] - 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约为3.05亿元、3.21亿元及3.68亿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16.7%、18.6%及21.7% [4]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数字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商按2024年的GMV计公司是中国第五大数字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商及最大的O2O数字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商 [4] - 公司业务覆盖电商行业生态系统的整个价值链包括品牌定位、产品开发咨询、零售运营、渠道管理、营销推广、履单以及数据及信息技术服务 [4] - 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业务运营的策略性扩展及创新全面升级数智化能力及加强技术团队及基础设施用于海外业务扩展主要是在东南亚及欧洲以及一般公司用途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