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报复
搜索文档
美国再度以“巨额关税”威胁印度
环球时报· 2025-10-21 06:57
美印贸易关系与俄罗斯石油进口 - 美国总统特朗普重申印度总理莫迪已告知将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并警告若不停止印度将继续支付“巨额”关税 [1] - 特朗普表示对印度商品加征的50%关税中,有一半是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报复措施 [1] - 印度外交部表示不知晓特朗普与莫迪有过任何相关电话交谈,白宫官员称印度已将俄石油购买量减半,但印度消息人士表示尚未观察到购买量下降 [2] - 彭博社预计11月和12月印度对俄石油的采购仍将保持活跃,进口量的任何减少可能只在12月或明年1月的数据中体现 [2] 印度纺织行业概况 - 纺织行业约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2.3%,工业产值的13%,出口总额的12% [2] - 纺织行业是继农业之后第二大就业行业,为超过4500万人提供直接就业 [2] 美印双边互动 - 美国新任驻印大使强调特朗普视莫迪为“重要的私人挚友”,试图在贸易摩擦阴霾下为两国紧张关系注入暖意 [2]
美国拿加拿大祭旗,谁敢学中国反抗,等于打美国的脸,决不轻饶
搜狐财经· 2025-08-09 20:36
美国对加拿大加征关税的背景 - 美国将加拿大关税从25%提高至35% 引发加拿大及西方国家强烈反应 [3] - 加拿大作为七国集团、五眼联盟、北约成员国 传统上是美国紧密盟友 [3] 美国加税的直接原因 - 美国贸易代表指出加拿大是继中国后唯一对美国关税采取报复措施的国家 [1][5] - 美方认为必须维护关税政策完整性 对加拿大加税具有"杀鸡儆猴"性质 [7] 美加关系的深层次矛盾 - 加拿大长期配合美国行动 包括参与台湾海峡、东海、南海军事行动及孟晚舟事件 [5] - 特朗普政府此前以芬太尼问题为由惩罚加拿大 但实际导火索是关税报复 [5] 美国的战略意图 - 通过打击加拿大警告其他盟友不得效仿中国反抗美国关税政策 [7] - 美国允许中国"例外"因其反制措施(如稀土牌)使美方陷入被动 [7] - 加拿大缺乏经济军事外交筹码 被美视为"可管控的跟班" [9] 国际关税博弈态势 - 巴西印度等国开始尝试反抗美国关税政策 [10] - 美国需稳固盟友阵营以集中精力应对中国挑战 [10]
高盛(GS.N):巴西的关税报复措施将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快讯· 2025-07-31 06:44
巴西关税报复措施影响 - 巴西关税报复措施将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1]
巴西财政部官员梅洛:特朗普宣布关税后,有与美国谈判的空间。巴西对进口征收关税可能成为一种报复措施,但这一措施尚未确定。
快讯· 2025-07-11 21:07
巴西与美国关税谈判 - 巴西财政部官员梅洛表示在美国宣布关税后存在与美国谈判的空间 [1] - 巴西可能对进口征收关税作为报复措施但该措施尚未确定 [1]
950亿欧元?欧盟对美“翻脸”了,局势生变,中方通告全球!
搜狐财经· 2025-06-30 19:48
欧美贸易争端升级 - 欧盟计划对价值95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收一揽子关税 包括波音飞机 汽车和波本威士忌等商品 [1][3] - 欧盟准备针对服务业采取措施 包括对美国科技公司征税以及限制美国企业获得公共采购合同 [1] - 部分欧盟成员主张采取更强硬立场 认为这有可能迫使特朗普让步 欧盟外交官表示10%的关税在政治上不可行 [3]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盟友转向中国 东南亚工厂利用RCEP规则绕开关税 英国和马来西亚加大与中国贸易往来 [1] - 欧盟对美策略从被动回应转向主动进攻与对等博弈 尝试重构与美国的互动模式 [3] - 中国在达沃斯论坛强调贸易战是"伤敌一千 自损八百" 世贸组织警告关税战若失控可能导致全球GDP蒸发6 75万亿美元 [5] 中国市场吸引力提升 - 中国市场的稳定性和政策连贯性成为跨国企业的商业避风港 欧美关税争端推动全球经贸秩序重构 [7] - 中国通过达沃斯论坛传递开放合作方案 强调建立基于规则的开放型世界经济才是应对全球挑战的有效路径 [5][7] - 美国高关税政策抑制自身增长并推高通胀 对欧洲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最终可能导致两败俱伤 [7]
新加坡金管局:亚洲经济体必须保持灵活,不能屈服于以牙还牙的关税报复。亚洲经济体应加强区域贸易一体化。
快讯· 2025-05-23 09:16
亚洲经济政策 - 亚洲经济体需保持政策灵活性 避免采取以牙还牙的关税报复措施 [1] - 亚洲地区应重点推进区域贸易一体化进程 [1]
欧美关税谈判开谈,欧盟高官对美国“速战速决”的愿望说不
第一财经· 2025-05-18 19:36
美欧贸易谈判核心矛盾 - 美欧已就关税问题展开正式贸易谈判 首次交换谈判文件 涵盖关税 数字贸易和投资机会等领域 [1] - 欧盟警告不要屈服于美国"速战速决"策略 预计美国将继续对钢铁和汽车等特定行业维持关税 [1] - 深层矛盾集中在欧盟技术规则和数字服务税 美国试图用关税迫使欧盟取消数字税等非关税壁垒难度较大 [1] 美英协议对欧盟的参考性 - 美英协议保留10%基础关税 仅降低汽车 钢铁 铝 药品等行业关税 [3] - 欧盟明确拒绝以美英协议为模板 瑞典 法国 德国等国对保留10%关税表示强烈不满 [3] - 匈牙利 爱尔兰和意大利对协议结果反应相对温和 [3] 欧盟谈判策略分析 - 欧盟考虑是否接受10%关税或实施反制措施 但缺乏足够筹码迫使美国让步 [4] - 欧盟当前主要依靠威胁加征950亿欧元报复性关税(含飞机 汽车和波本威士忌)而非实际行动 [6][7] - 成员国间存在分歧 法国 意大利 西班牙要求将波本威士忌排除在报复清单外以保护本国酒类出口 [8] 非关税壁垒争议焦点 - 美国持续抗议欧盟增值税 数字服务法规 食品标准等技术性壁垒 [5][6] - 欧盟坚决拒绝取消增值税或削弱数字法规 强调"监管自主权不可谈判" [6] - 美欧监管理念差异导致长期WTO诉讼 监管融合问题至今无解 [5] 潜在贸易平衡措施 - 欧盟提出通过增加美国天然气 武器和农产品进口来削减贸易逆差 [6] - 若谈判失败 欧盟可能启动950亿欧元报复清单 但成员国团结度将受协议具体条款考验 [8][9] - 最终决策取决于协议能否实现实质性关税削减 部分成员国倾向控制损失而非对抗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