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联外通
搜索文档
由治及兴 再启新程(香江在线)
人民日报· 2025-11-16 05:51
施政纲领与治理革新 - 2025年施政报告以《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为题,描绘香港“由治及兴、再启新程”的图景 [1] - 施政理念从管理事务转向推动变革,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完善公务员评核机制、订立数百个项目指标,落实“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理念 [2] - 成立由行政长官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提升决策层次,简化行政流程,并制定专属法例以加快香港北部都会区项目审批 [2] 产业发展与经济表现 - 明确将先进制造、生命健康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及数据科学列为重点产业领域,并提供资金补助、税务优惠与人才政策支持 [3] - 今年第三季度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实质上升3.8%,投资信心明显回升,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可顺利达到 [3] - 香港公司注册数目和境外进驻香港的公司数目同创历史新高 [3] 国际地位与竞争优势 - 《世界经济自由度2025年度报告》继续将香港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3] - 《2025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香港排名升至全球第三,《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中,香港跃居全球第四、亚洲首位 [3] -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排名第一 [3] 区域联通与企业出海 - 提出整合香港的外地办事处,由投资推广署、贸发局及驻内地办事处组成一站式平台,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为内地企业提供金融、法律、税务及市场咨询服务 [5] - 腾云香港科创集群加速器落户香港数码港,成为聚焦“科创出海”的桥头堡,促进内地企业的国际合作 [5] - 香港是资本驱动型加速平台,具备金融平台与法律体系优势,为内地企业走出去提供强大保障 [5] 法律服务与争议解决 - 国际调解院总部在香港湾仔开业,标志着香港在国际法律与争议解决领域再进一步 [6] - 香港是全球唯一实施中英双语普通法制度的地方,其国际化、高水平、信誉好的普通法服务能有效发挥内联外通优势 [6] 民生改善与社会服务 - 加快简约公屋建设、优化置业阶梯,同时增加土地供应,回应市民对安居的迫切期待 [7][8] - 医疗服务从医院延伸至社区,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平台,由家庭医生、专科医生及社区医疗机构协作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综合服务 [8] - 宣布延长初生子女额外免税额,并继续推行在职家庭津贴,以鼓励生育、减轻育儿负担 [8]
粤港澳商会热议大湾区“组队”出海,共拓“一带一路”新商机
南方都市报· 2025-11-14 18:39
会议基本情况 - 第23次粤港澳主要商会高层圆桌会议于11月14日在香港中华总商会礼堂举行 [1] - 与会人数超过50人,包括粤港澳三地主要商会代表 [1] - 会议主题为“携手出海 共拓商机” [3] 香港的战略定位与建议 - 香港需要积极对接“十五五”规划建议,担当“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角色 [3] - 建议善用北部都会区建设,深化湾区创科协同发展,形成“研发在港、制造在区内城市”的分工 [3] - 建议用好香港平台功能,推动大湾区“软”联通,包括推动港资港法港仲裁、国际高端人才双向流动和执业、河套试点跨境数据流通 [3] - 可利用香港法律服务优势优化大湾区营商环境,建议企业选择香港作为国际合作项目的仲裁地 [4] - 需用好香港国际网络拓展大湾区全球联系,支持内地企业通过“内地企业出海专班”等机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RCEP区域合作 [4] 广东省的战略定位与建议 - 粤港澳三地商会应引导广东企业强化制造支撑、香港企业提升服务能级、澳门企业拓展平台功能,形成错位发展、协同共进的产业生态 [4] - 倡议善用港澳国际化平台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组建“湾区联合舰队”共拓“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 [4] - 建议建立信息共享与风险预警机制,助力企业规避风险、把握商机 [4] 澳门的战略定位与建议 - 在“澳门+横琴”新定位下,澳门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强化琴澳两地在“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方面的要素联动 [4] - 建议粤港澳三地携手整合大湾区文旅资源,推出更多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和文体活动,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4][5] 三地合作机制与目标 - 粤港澳三地商协会应加强联动协作,引导企业有序、有效、健康、安全地开拓国际市场 [4] - 特别强调推动“品牌出海”,善用三地各自优势共同拓展全球商机 [4] - 粤港澳主要商会高层圆桌会议机制于2004年共同创建,现有成员单位19家 [5]
进博会香港参展商数量再创新高,港式风味凭实力出圈
南方都市报· 2025-11-07 18:20
展会概况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 共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 超过4100家境外企业参展 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 [1] - 香港特区约有380家企业参展 参展企业数目再创新高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率团出席 [1] 香港展区设置与特点 - 中国馆香港展区以“内联外通‧璀璨新篇”为主题 展示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双重叠加优势 [3] - 香港贸发局设立了“香港食品馆”和“香港服务业展馆” 两个展区总面积1500平方米 共有54家香港企业参展 [3] - 超过40%的参展港企为首次参展 涵盖食品、创新科技、医疗科技、专业服务、物流、资讯科技等领域 [4] - “香港食品馆”有33家企业带来6大类产品 主打“健康”和“美味” 包括优质食品、调味料、饮料及酒类、健康食品及保健品 [7] - “香港服务业展馆”有21家企业 覆盖创新科技、医疗科技、金融及专业服务、物流服务、信息及通信科技5大领域 [7] 香港平台功能与政府举措 - 香港举办“香港:内地企业出海首选平台”推介大会 吸引约500人参与 推广香港作为内地企业出海平台的独特优势 [12] - 香港拥有内联外通的优势 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 具备高度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世界水平的专业服务、普通法体系、简单透明税制及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等核心优势 [12] - 香港特区政府在《施政报告》中提出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 未来将在更多内地省市举行相关推广活动 [14] 市场观察与商业动态 - 展会反映出全球客商对中国经济发展确定性的认可 展现中国市场强大的发展潜力与充沛的发展动能 [15] - 香港商界积极拥抱新科技元素 除线下销售外 还利用视频直播渠道向内地民众推介产品 推动产业转型 [15] - 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进博会进一步将“双循环”重要节点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16]
陈茂波:香港“内联外通”优势在当前形势下更见突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3 16:24
香港外来直接投资表现 - 2024年香港外来直接投资流入金额达1260亿美元,上升至全球第三位 [1] - 近1万家香港公司的母公司来自海外及中国内地,创历史新高 [1] - 母公司在美国的香港公司近1400家,同比上升9% [1] 重点企业落户情况 - 第五批落户香港的重点企业中,海外企业比例高达近四成 [1] - 落户企业包括3家全球十大医药企业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领军者 [1] - 企业选择香港是基于其资金、人才、创科和制造业生态以及可快速规模化市场 [1] 香港营商环境优势 - 香港具备内联外通、高度国际化、国际资金、机构与人才汇聚的优势 [2] - 香港保持自由港地位,维持简单低税制,实行开放、稳定、可预测的经贸政策 [2] - 香港继续欢迎外商前来投资、发展业务,共享机遇 [2]
香港“内联外通”优势在当前形势下更见突出
人民日报· 2025-10-13 05:48
香港外来直接投资表现 - 2024年香港外来直接投资流入金额达1260亿美元 上升至全球第三位[1] - 近1万家香港公司的母公司来自海外及中国内地 创历史新高[1] - 母公司在美国的香港公司近1400家 同比上升9%[1] 重点企业落户情况 - 第五批落户的重点企业中海外企业比例高达近四成[1] - 落户企业包括3家全球十大医药企业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领军者[1] - 企业选择香港因其可找到所需资金、优秀人才、蓬勃的创科和制造业生态以及可快速规模化的市场[1] 香港商业环境优势 - 香港具备内联外通、高度国际化、国际资金、机构与人才汇聚的优势[2] - 香港保持自由港地位 维持简单低税制 实行开放、稳定、可预测的经贸政策[2] - 香港继续欢迎外商前来投资、发展业务 共享机遇[2]
香港馆亮相2025年服贸会:持续发挥内联外通优势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07:32
香港馆参展概况 - 香港馆于9月10日亮相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这是香港连续第12届参展 [1][3] - 展馆主题为“香港通道 连接全球”,设计结合跃动线条与渐变色调,象征香港发展生机及京港合作前景 [1] - 展品包括明清宫廷卡通人物、回收材料制成的木质手表、帮助视障人士和长者的可穿戴人工智能装置等 [1] 香港的服务业优势与角色定位 - 香港是全球服务业主导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之一,服务业总产值占本地生产总值超过90% [3] - 香港在全球服务链和市场资源配置上具有领先优势,可帮助内地企业对接全球人才、市场和资金 [3] - 香港定位为内地企业“出海”的“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希望吸引更多内地科技企业落户 [3] 内地服务贸易市场与合作领域 - 2024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4.4%,规模创历史新高 [3] - 香港与内地可在金融与专业服务、科技创新合作、医疗与教育服务、文化创意等领域加强合作 [3] - 香港可发挥中国服务业出口的桥梁作用,将内地有优势的专业服务推向海外市场 [3] 服贸会期间的具体活动安排 - 香港馆将通过1场开馆仪式、2场对接座谈会、3场港商走进服贸会活动、4场专题分享及多场推介等系列活动搭建合作平台 [3] - 系列活动旨在多维度助力企业“出海”,搭建京港服务业合作平台 [3]
陈茂波最新发声!香港变成国际资金避风港
券商中国· 2025-06-13 22:50
香港作为国际资金避风港 - 国际资金对美元美债信心动摇,部分资金寻求多元配置,香港成为资金避风港 [1][3] - 香港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走低,港元维持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提供稳定环境 [1][3] - 国际资金流入后对香港和内地经济改观,中国经济稳定发展,资金加大配置比重 [3] 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 香港与内地互联互通扩大,人民币柜台有望年底前纳入港股通南向通 [2][5] - 沙特ETF在香港上市,相关联接基金在内地上市,国际合作加深 [2][5] - 港股市场市值80%为内地企业,投资港股即投资中国资产 [3] 国际资金流动与资产配置 - 全球市场波动加剧,国际资金逃离美债,美元指数下跌5% [6] - 国际资金大幅回流港股和A股,全球资产配置可能重构 [7] - 香港证监会推出"三发利箭",强化国际融资和财富管理中心地位 [7] 香港金融创新与科技 - 香港积极构建虚拟货币市场,推动区块链技术提升金融效率 [9] - 比特币展现强生命力,香港计划将场外机构纳入监管 [10] 港元需求与利率环境 - 国际资金流入及IPO火热推升港元需求,银行间市场利率下行 [4] - 利率环境改善,企业贷款需求提升,对比过去几年高利率时期 [4]
优势互补,香港与内地企业携手“拼船出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2 05:59
香港与中东合作成果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率领代表团访问卡塔尔和科威特,达成共59项合作备忘录和协议 [1][2] - 访问期间签署35项合作备忘录和协议,涵盖经济合作、投资、科技、法律合作以及金融、银行和资本市场发展等范畴 [2] - 香港投资推广署与科威特政府签署促进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香港贸发局与科威特直接投资促进局签订合作备忘录 [2] 香港与内地企业协同效应 - 此次访问团首次有内地企业家参与,涉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互联网金融等领域 [1][4] - 内地企业与香港的合作从"单向借道"升级为"深度协同",提升出海效率并重塑国际竞争格局 [4] - 约77%有意"走出去"的中国内地企业希望在香港获得金融和专业服务支援 [5]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 -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将担当"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角色 [1] - 香港可推动内地科技企业与中东科技投资基金对接,实现互利共赢 [5] - 卡塔尔财政大臣称香港是通往亚洲的门户,多哈是通往中东的门户,两地均在全球扮演重要角色 [3] 中东国家对合作的态度 - 科威特商工大臣表示李家超此次访问是科威特与中国香港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期待在经贸、工业技术和数字经济领域深化合作 [3] - 中东国家有意通过投资中国科技企业推动产业多元化,同时提升世界投资影响力 [5] - 在新的地缘政治形势下,香港需要与中东地区进一步强化经济合作 [3]
李家超率团抵达多哈展开访问行程,开拓经贸新机遇
快讯· 2025-05-11 11:50
香港与中东经贸合作 - 香港特区行政长李家超率领香港商贸代表和内地企业代表首次共同出访卡塔尔与科威特,目的是发挥香港"内联外通"优势 [1] - 此行旨在助力内地企业"走出去",展现内地与香港企业优势互补,提供全方位供应链服务 [1] - 访问将推动香港本地金融、科技、工程等产业与中东对接,为港企开拓新机遇 [1] - 计划签署多份合作备忘录,推进贸易、航空、科研、法律、教育等领域的合作项目 [1] - 访问同时着眼于吸引中东资金赴港投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