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优势
搜索文档
锚定百业龙头宽基利器——中证A500ETF(560510)跟踪指数发布一周年,机构研判中长期向好趋势已然确立
新浪财经· 2025-09-23 13:50
中证A500ETF当日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23日13:27,中证A500ETF(560510)盘中成交额为7421.99万元 [1] - 其跟踪指数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长川科技领涨20.00%,特锐德上涨13.56%,立昂微上涨10.00% [1] - 光迅科技领跌7.42%,烽火通信下跌7.42%,用友网络下跌7.17% [1] 中证A500指数产品特征 - 中证A500ETF紧密跟踪中证A500指数,该指数从各行业选取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市场表征性更强,对新兴领域覆盖度更高,兼具行业代表性与成长弹性 [1] - 指数具有“百业龙头”特性,精准契合经济转型升级中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 [1] 中证A500指数历史表现与市场意义 - 截至2025年9月22日,中证A500指数近一年累计涨幅近47% [2] - 该指数被誉为“中国版标普500”,其表现印证了对新经济增长动能的捕捉能力 [2] - 2025年9月23日是该指数正式发布一周年 [2] 当前市场环境与政策背景 -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于9月22日表示,支持汇金公司、社保、保险、证券基金和上市公司等发挥内在稳定作用,共同打好“组合拳” [2] - “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2] - 投资者信心和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2] 机构对市场的观点与投资主线 - 中金公司表示,当前市场在宏观经济韧性强、企业盈利向好、全球估值吸引力提升及流动性改善支撑下,中长期向好趋势确立 [2] - 市场资金结构显著优化,两融余额虽创历史新高但其健康度远胜往昔,外资回流与国内投资者信心形成正向循环 [2] - 中长期可聚焦科技创新、出海优势及优质红利三大主线 [2] 中证A500ETF产品信息 - 中证A500ETF(560510)的场外联接基金包括泰康中证A500ETF联接A(022426)、联接C(022427)和联接Y(022942) [3]
市场中长期向好趋势已然确立,聚焦自由现金流ETF(159201)布局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1:57
市场开盘表现 - 9月23日A股三大指数悉数高开,沪指高开0.04%,创业板指高开1.02%,深成指高开0.68% [1] - 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低开后小幅下行,现跌约0.3%,成分股白银有色、木林森、大洋电机等领涨 [1] - 自由现金流ETF(159201)跟随指数调整,打开低位布局窗口 [1] 市场分析与展望 - 当前市场在宏观经济韧性强、企业盈利向好、全球估值吸引力提升及流动性改善支撑下,中长期向好趋势已然确立 [1] - 市场资金结构显著优化,两融余额虽创历史新高但其健康度远胜往昔,同时外资回流与国内投资者信心形成正向循环 [1] - 中长期投资可聚焦科技创新、出海优势及优质红利三大主线 [1] 自由现金流ETF产品特点 - 自由现金流ETF(159201)紧密跟踪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 [1] - 自由现金流策略弥补了传统红利策略在行业覆盖广度和未来表现预判方面的不足,聚焦于内生增长能力,强调财务健康与可持续性 [1] - 该策略更契合追求长期成长与资本增值的投资者需求 [1] - 基金管理费年费率为0.15%,托管费年费率0.05%,均为市场最低费率水平 [1]
外资继续大幅流入中国股市,A500ETF嘉实(159351)调整蓄势,成分股长川科技20cm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9-23 10:56
A500ETF嘉实产品表现 - 盘中换手率达7.18%,单日成交额8.35亿元,近1年日均成交22.91亿元 [2] - 近1年净值上涨17.69%,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11.71%,最长连涨月数达4个月且累计涨幅22.93%,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4.07% [2]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7.75% [2] 资金流向动态 - 过去一周内资流入31.03亿美元,外资流入25.70亿美元,其中海外主动基金流出1.30亿美元而被动基金流入27.00亿美元 [2] - 两融余额创历史新高且健康度显著优化,外资回流与国内投资者信心形成正向循环 [2] 指数成分与结构 - 中证A50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19.11%,包含贵州茅台(3.87%)、宁德时代(2.89%)、中国平安(2.60%)等龙头企业 [3] - 权重股当日表现分化:招商银行涨0.98%(权重2.47%)、兴业银行涨0.79%(权重1.69%),而东方财富跌2.49%(权重1.27%)、比亚迪跌1.73%(权重1.30%) [5] 市场趋势与投资主线 - 宏观经济韧性支撑企业盈利向好,全球估值吸引力提升及流动性改善推动市场中长期向好 [2] - 科技创新、出海优势及优质红利被列为中长期重点聚焦的三大投资主线 [2]
中金公司李求索:A股上行趋势仍将延续 三大主线投资机遇值得重视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07:54
市场表现与趋势 - 上证指数累计上涨23.64%,深证成指累计上涨40.51%,创业板指累计上涨71.97%(4月8日至9月22日)[1] - 宏观经济韧性强、企业盈利向好、全球估值吸引力提升及流动性改善支撑中长期向好趋势[1][2] - 全年A股上市公司盈利有望实现3%左右正增长[2] 资金结构与流动性 - 两融余额上升至近2.4万亿元(截至9月19日),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约2.4%,显著低于2015年峰值时的4.5%[4] - 外资回流与国内投资者信心形成正向循环,主动型外资因A股强势表现及产业亮点(如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初步回流[4] - 杠杆资金行业分布分散,偏好医药、电子、计算机、高端制造、军工等成长板块[5] 行业与板块机会 - 成长板块(AI、创新药、高端制造、新能源、军工)呈现扩散和轮动特征,强势演绎有望延续至年底[7] - 中长期聚焦三大主线:科技创新(通信设备、半导体、固态电池、机器人)、出海优势(白色家电、工程机械、电网设备)、优质红利(电信、银行)[8] - 中短期关注金融行业(保险、券商)及政策引导的“反内卷”方向(如光伏)[7] 估值与驱动力 - 当前上证指数及沪深300估值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 - 全球货币秩序重构推动人民币资产重估,成为A股未来上涨重要驱动力[3] - 市场筹码结构改善,指数突破成本曲线形成赚钱效应与资金流入的正向循环[4]
A股上行趋势仍将延续 三大主线投资机遇值得重视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06:31
市场表现与指数涨幅 - 今年以来A股交投活跃,两融余额持续增加,市场迎来稳健上涨 [1] - 截至9月22日收盘,上证指数累计上涨23.64%,深证成指累计上涨40.51%,创业板指累计上涨71.97% [1] - 4月初为A股市场阶段性底部,可能为全年指数低点,全年来看上行机会大,下行风险小 [2] 市场支撑因素 - 宏观经济韧性强,经济数据表现相对稳健,制造业韧性成为重要贡献点 [2] - AI、创新药等领域突破令全球重新认识中国的创新能力 [2] - A股上市公司全年有望实现3%左右的盈利正增长 [2] - A股市场估值在全球主要市场中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2] - 政策持续发力稳定经济增长预期,投资者情绪不断升温 [2] - 全球货币秩序加速重构,中国资产吸引力继续提升 [2][3] 资金面改善 - 投资者信心提升带来增量资金入市,各类投资者保持较高活跃度 [2] - 股市稳定机制继续完善,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入市 [2] - 海外投资者回流A股市场,支撑市场流动性 [2] - 从6月底开始,A股市场筹码结构改善,指数突破主要成本曲线,具备较好赚钱效应 [4] - 主动型外资初步回流A股市场,因A股下半年强势表现及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创新药、新能源等领域结构性亮点 [4] - 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比例明显偏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4] 两融余额变化 - 截至9月19日,两融余额已上升至近2.4万亿元 [4] - A股市场体量较十年前更大,杠杆类资金占市值比例相对较低 [4] - 当前A股流通市值已增至90万亿元,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仅约2.4%,刚回到2014年以来历史均值附近 [4] - 两融规模上行节奏更平稳,从2024年9月的1.4万亿元左右低位增加到2024年11月突破1.8万亿元后震荡抬升 [5] - 持仓更加分散且偏好新兴产业、成长风格,如医药、电子、计算机、高端制造、军工等 [5] - 有色金属、非银板块等受益于产业趋势及业绩弹性,获融资净买入较多 [5] 板块轮动与投资主线 - 6月下旬以来成长板块为市场上涨过程中表现最强势的主线 [6] - 成长板块显现扩散和轮动特征,从AI硬科技领域扩散至创新药、高端制造、军工、新能源等领域 [6] - 市场核心主线围绕业绩及产业趋势展开,聚焦受益于产业趋势的AI、创新药以及政策发力方向 [6] - 机构投资者积极入市,资金面偏好与热度分布与历史表现有所不同 [6] - 未来资金或围绕基本面进行配置,具备中长期比较优势、产业逻辑扎实的行业有望占优 [6] - 中短期关注资本市场情绪回暖提振的金融行业,如保险、券商等方向 [7] - “反内卷”方向持续受到政策引导,可关注光伏等行业 [7] - 中长期关注三大主线:产业逻辑扎实的行业(通信设备、半导体、电子硬件、固态电池、创新药、国防军工、机器人等)、国产化率提升的板块(白色家电、工程机械和电网设备等)、红利板块(电信、银行等) [7]
A股上行趋势仍将延续三大主线投资机遇值得重视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04:15
市场整体表现与趋势 - 今年以来A股市场交投活跃,两融余额持续增加,市场迎来稳健上涨,截至9月22日收盘,上证指数累计上涨23.64%,深证成指累计上涨40.51%,创业板指累计上涨71.97% [1] - 当前市场在宏观经济韧性强、企业盈利向好、全球估值吸引力提升及流动性改善支撑下,中长期向好趋势已然确立 [1] - 今年4月初为A股市场阶段性底部,可能为全年指数低点,全年来看上行机会大,下行风险小 [1] 市场上涨的支撑因素 - 宏观环境上,我国经济在内部结构调整与外部贸易摩擦的双重挑战下韧性凸显,制造业韧性成为重要贡献点,AI、创新药等领域突破令全球重新认识中国的创新能力 [1] - 上市公司业绩上,今年A股上市公司全年有望实现3%左右的盈利正增长 [1] - 估值角度上,A股市场横纵向比较仍具备吸引力,当前上证指数及沪深300指数对应的估值水平在全球主要市场中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1] - 资金面上,投资者信心提升带来增量资金入市、各类投资者保持较高活跃度、股市稳定机制继续完善、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入市以及海外投资者回流A股市场,有望支撑市场流动性 [1] 资金面与投资者行为 - 近期市场资金面逐渐改善,股市吸引力提升,投资者入市意愿加强,从6月底开始,A股市场筹码结构改善,指数突破主要成本曲线,开始具备较好的赚钱效应,与资金流入形成正向循环 [2] - 近期主动型外资初步回流A股市场,原因包括A股下半年以来的强势表现以及我国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创新药、新能源等领域结构性亮点频现 [2] - 当前时点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比例明显偏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 - 截至9月19日,两融余额已上升至近2.4万亿元,但占A股流通市值90万亿元的比例仅约2.4%,刚回到2014年以来历史均值附近,杠杆类资金占市值比例相对较低 [2] - 与2015年相比,本轮两融规模上行节奏更平稳,持仓更加分散且偏好医药、电子、计算机、高端制造、军工等偏成长板块 [3] 行业板块与投资主线 - 6月下旬以来成长板块为市场上涨过程中表现最强势的主线,从以AI为代表的硬科技领域逐渐扩散至创新药、高端制造、军工、新能源等领域 [3] - 本轮行情的主要驱动力除个人投资者外,机构投资者也积极入市,市场核心主线围绕业绩及产业趋势展开,多数时间聚焦受益于产业趋势的AI、创新药以及政策发力方向 [4] - 从中短期维度看,资本市场情绪回暖将提振金融行业业绩表现,应关注保险、券商等方向,同时可关注光伏等“反内卷”方向 [4] - 从中长期维度看,建议关注三大主线:一是产业逻辑相对扎实的行业如通信设备、半导体、电子硬件、固态电池、创新药、国防军工、机器人等;二是国产化率提升的板块如已布局海外产能的白色家电、工程机械和电网设备等;三是红利板块如电信、银行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