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器件
搜索文档
复牌涨停!华天科技公布收购预案 标的公司去年6月终止IP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2:43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华羿微电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发行股份价格为8.35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2] - 交易对方共27名 包括华天电子集团、西安后羿投资、芯天钰铂等 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重组上市 但构成关联交易 [2] - 标的公司华羿微电为华天电子集团控股子公司 华天电子集团亦是公司控股股东 [2] 标的公司华羿微电业务与财务 - 华羿微电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功率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是集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可靠性验证和系统解决方案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2]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预计超过3000万元 环比增长超80% [2] - 华羿微电曾于2023年6月申报科创板IPO并获受理 后于2024年6月7日因撤回申请而终止 其间未披露审核问询函回复 [3] - 2020年至2022年 华羿微电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63.32万元、8813.40万元和-4320.92万元 此前IPO拟融资11亿元 [3] 收购的战略意义与公司近期业绩 - 收购旨在快速完善封装测试主业布局 拓展功率器件封装测试业务 形成覆盖集成电路、分立器件等细分领域的业务布局 [3] - 收购将使公司延伸至功率器件自有品牌产品的研发、设计及销售 覆盖汽车级、工业级、消费级功率器件产品 [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77.8亿元 同比增长15.81% 净利润为2.26亿元 同比增长1.68% [3] 市场反应 - 公司股票于10月17日复牌后股价涨停 报收12.96元/股 当前市值为418.5亿元 [2]
半导体封测龙头 收购预案出炉!明日复牌
中国证券报· 2025-10-16 23:02
交易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华羿微电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股票将于10月17日复牌[1]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因交易对方包括公司控股股东华天电子集团及其实控人关联的西安后羿投资[5] - 购买资产的股份发行价格为8.35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5] 交易标的分析 - 华羿微电是国内少数集功率器件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可靠性验证和系统解决方案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5] - 华羿微电建立了以器件设计、晶圆工艺研发、封装测试工艺技术为依托的一体化设计及生产能力[5] - 华羿微电业绩表现强劲 三季度实现净利润预计超3000万元 环比增长超80%[5] 战略意义与公司业绩 - 交易旨在完善封装测试主业布局 拓展功率器件封测业务 形成覆盖集成电路、分立器件等各细分领域的业务布局[6] - 交易将使公司延伸至功率器件自有品牌产品的研发、设计及销售业务 覆盖汽车级、工业级、消费级产品 开辟第二增长曲线[6]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7.8亿元 同比增长15.81% 实现净利润2.26亿元 同比增长1.68%[6]
【每日收评】集微指数跌0.83%,英伟达表示H100/H200供应满足一切订单
巨潮资讯· 2025-09-03 18:03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跌1.16%收报3813.56点 深证成指跌0.65%收报12472.00点 创业板指涨0.95%收报2899.37点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23641亿元 较昨日缩量5109亿元 [1] - 半导体板块表现疲弱 117家半导体公司中仅20家市值上涨 95家下跌 [1] 全球主要股指动态 - 标普500指数跌0.69%报6415.54点 道指跌0.55%报45295.81点 纳指跌0.82%报21279.63点 [2] - 明星科技股普跌 英伟达跌1.95% 亚马逊跌1.60% 特斯拉跌1.35% 苹果跌1.04% [2] -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 房多多涨9.4% 小米和理想汽车涨约5% 蔚来/阿里/新东方/京东/拼多多涨超3% [2] 半导体企业动态 - 集微半导体产业指数收报5583.91点 单日下跌0.83% [7] - 指数成份股选取自118家样本库中的30家企业 覆盖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测/分销等领域 [6] - 江化微/至纯科技/通富微电位列半导体公司市值涨幅前列 北斗星通/有研新材/旋极信息领跌 [1] 重点公司业务进展 - 帝奥微推出自主研发eUSB2中继器产品 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并填补国内空白 [3] - 航宇微选举杨涛为新任董事长 颜志宇不再代行董事长职责 [3] - 派瑞股份与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签订战略协议 联合开展中高压IGBT功率器件研发 [3] 企业运营与资本动态 - 宇树机器人计划2025年10-12月提交IPO申报文件 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1] - 蔚来第二季度营收190亿元 Non-GAAP净亏损41.3亿元 毛利率稳健且费用控制有效 [4] - 英伟达澄清H100/H200供应充足 否认产品售罄传闻 强调可无延误满足新订单 [4] 消费电子领域动态 - 小米集团新机小米16已获入网许可 总裁卢伟冰通过微博暗示新品即将发布 [4]
芯导科技拟购买吉瞬科技100%股权及瞬雷科技17.15%股权
格隆汇· 2025-08-03 17:51
交易概况 - 芯导科技拟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吉瞬科技100%股权和瞬雷科技17 15%股权 交易总价暂定40 260 00万元 完成后将直接及间接持有瞬雷科技100%股权 [1] - 标的公司主营业务为功率器件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产品包括车规级及工业级功率半导体 如TVS ESD保护器件 MOSFET 肖特基二极管等 [1] 产品与应用领域 - 标的公司产品覆盖数百种型号 已应用于汽车电子 安防仪表 民爆化工 工业等领域 具备行业知名度 [1] - 建立了专业销售团队和成熟销售体系 与下游客户保持稳定合作关系 [1] 供应链与技术优势 - 标的公司拥有晶圆至封测的全链条自有供应链能力 通过优化设计 制程 封装技术链提升运营效率和灵活性 [2] - 供应链体系具备强韧性和高效性 可提供品质领先 性能稳定且供货保障性强的功率器件产品 满足客户对供应链安全与可靠性的需求 [2]
芯导科技(688230.SH)拟购买吉瞬科技100%股权及瞬雷科技17.15%股权
格隆汇APP· 2025-08-03 17:35
交易概况 - 公司拟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吉瞬科技100%股权和瞬雷科技17 15%股权 交易总价暂定为40 260 00万元 完成后将直接及间接持有瞬雷科技100%股权 [1] - 标的公司主营业务为功率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产品包括车规级和工业级功率半导体 覆盖TVS ESD保护器件 MOSFET 肖特基二极管等数百种型号 [1] 标的公司业务布局 - 产品已应用于汽车电子 安防仪表 民爆化工 工业等领域 形成完整的产品矩阵并建立行业知名度 [1] - 拥有专业销售团队和成熟销售体系 与下游客户保持稳定合作关系 [1] 核心技术优势 - 具备晶圆至封测全流程自有供应链能力 通过优化设计 制程 封装技术链提升运营效率与产品一致性 [2] - 供应链体系强韧高效 可提供高可靠性功率器件 满足客户对产品品质和供货稳定性的严苛需求 [2]
全球银烧结芯片贴装机市场前10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6-12 18:16
银烧结芯片贴装机行业概述 - 银烧结芯片贴装机是一种用于半导体芯片封装制造过程的专用设备,负责将芯片通过银烧结材料贴装到底座上,以实现高导热、高可靠性连接 [1] - 该设备技术正处于快速演进阶段,为满足功率半导体器件日益提升的性能要求和多样化应用场景,设备制造商在精度、效率、智能化和工艺兼容性等方面持续创新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预计2031年全球银烧结芯片贴装机市场规模将达到2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7% [1] - 2023年全球前五大厂商占有大约59.0%的市场份额 [7]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范围内主要生产商包括Boschman、AMX Automatrix、NIKKISO、PINK GmbH Thermosysteme、珠海硅酷科技等 [7][11] - 产品类型主要包括全自动设备和半自动设备 [11] 应用领域分析 - 功率半导体器件是最主要的需求来源,占据大约74.4%的份额 [8] - 其他应用领域包括射频功率设备、高性能LED等 [11] 区域市场特点 - 中国大陆是最大的终端需求市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 [8] - 欧洲市场以设备精度、自动化程度要求高著称 [8] - 重点关注地区包括北美、欧洲、中国、日本等 [11] 技术发展趋势 - 过去贴装设备高度依赖进口,技术壁垒高,如点胶精度控制、温控系统、夹具稳定性等 [8] - 近年来中国本土厂商通过市场验证以及定制化服务,在部分中高端贴装环节实现突破 [8] - 配合银烧结炉的全流程集成自动化逐渐形成竞争力 [8]
全球银烧结芯片贴装机市场前10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6-12 18:16
银烧结芯片贴装机行业概述 - 银烧结芯片贴装机是用于半导体芯片封装制造的专用设备,通过银烧结材料将芯片贴装到底座以实现高导热高可靠性连接[1] - 该设备在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产业链中属于关键装备[8] 市场规模与增长 - 预计2031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为6.7%[1] - 2023年全球前五大厂商占据约59.0%的市场份额[7] - 功率半导体器件是最主要的需求来源,占74.4%的应用份额[8] 技术发展趋势 - 设备技术正处于快速演进阶段,厂商在精度、效率、智能化和工艺兼容性等方面持续创新[1] - 中国本土厂商通过市场验证和定制化服务,已在中高端贴装环节实现突破[8] - 全流程集成自动化逐渐形成竞争力[8] 区域市场特点 - 中国大陆是最大终端需求市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8] - 欧洲市场以对设备精度和自动化程度要求高著称[8] - 主要生产商包括Boschman、AMX Automatrix、NIKKISO、PINK GmbH Thermosysteme、珠海硅酷科技等[7][11] 产品类型与应用 - 产品类型分为全自动设备和半自动设备[11] -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功率半导体器件、射频功率设备、高性能LED等[11] - 重点关注地区为北美、欧洲、中国和日本[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