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肉类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Brazilian minister intervenes in JBS slave labor investigation
Reuters· 2025-09-19 07:26
Brazilian Labor Minister Luiz Marinho is carrying out an unusual final review of an investigation that could blacklist a poultry unit of meatpacker JBS SA for subjecting workers to "slavery-like condi... ...
双汇携旗下近300种产品参展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7:49
展会参与及产品展示 - 公司携生鲜品、肉制品、禽产品、餐饮食材、调味品五大类近300种产品亮相2025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 [2] - 展会由中国肉类协会和世界肉类组织共同主办 是中国肉类行业规模最大、最专业、最高水平的国际性展会 [2] 公司发展历程与品牌使命 - 公司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漯河市冷仓 1984年开启改革后实现从内陆小城到全球的跨越式发展 [3] - 品牌使命为"助力消费者美好生活" 1992年推出首支火腿肠后通过持续产品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3] 产品多元化布局 - 肉制品涵盖简颂午餐肉、金沙蛋黄肠、猪腱子肉火腿、富乐卤味肠等特色系列 [3] - 推出史蜜斯系列包括焦香蜜汁肠、塞纳诺火腿、山核桃木烟熏原切培根、萨纳齐琼香肠 [3] - 开发汇小铺零食系列包括玉米肉枣肠、脆骨肉条香肠、火爆小郡肝 [3] - 扩展卤福斋中式礼盒系列及方便速食系列包括招牌面、香菇鸡丁米线、酸辣粉 [3] - 餐饮食材系列包括农家小酥肉、肉滑、蒜香排骨、糖醋里脊、猪肚鸡 [4] - 禽产品系列包括香脆炸鸡、香煎鸡排、香酥鸡块、鸡米花 [4] - 调味品系列包括猪骨高汤、炖肉料、红烧肉调味酱、炸酱面拌酱 [4] 生产工艺与产业布局 - 率先引进现代化生猪屠宰线 实施冷分割工艺、同步检验和精细化分割 [5] - 采用"冷链生产、冷链销售、冷链配送、连锁经营"模式引领行业产销变革 [5] - 2000年起在全国六大区域布局 于18个省市建成30个现代化肉类加工基地及配套产业 [5] 数字化转型与研发创新 - 投资数十亿元推进屠宰、肉制品加工及物流环节的智能化、数字化升级 [5] - 通过工业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构建全产业链数字管理体系 [5][6] -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建设多个省部级研发平台 [6] - 成功开发包括火腿肠、火腿、香肠、罐头、酱卤熟食等1000多种特色产品 [6] 市场反馈与行业认可 - 消费者对史蜜斯系列新品表示认可 认为丰富了早餐选择 [7] - 投资者看好公司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实力 特别关注低温产品及餐饮食材类产品 [7] - 荣获展会"最佳展台"奖 双汇Pro猪肉香肠获"特别推荐产品"称号 [7] - 简颂午餐肉和史蜜斯伊比利亚火腿获"优选产品"奖项 [7] 未来发展战略 - 坚持专注肉类主业 持续保持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 [7] - 以满足人民肉食需求为使命 推动做大产业、做优产品、做强企业 [7]
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 市场监管总局“揭榜挂帅”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2 12:33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攻关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揭榜挂帅"榜单 首次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食品检验方法 聚焦肉类和植物油掺杂掺假及转基因成分检测三大技术难题 [1][2] - 三项检测难题包括肉及肉制品中掺杂其他动物源性物质的鉴别及定量测定 食用植物油中掺杂其他油脂的鉴别及定量测定 食用植物油中转基因成分的定量测定 [2] 肉类检测技术挑战 - 肉类掺假检测面临三大技术难题:不同肉类品种和取样部位的脂肪蛋白质差异性影响检测准确性 不同加工方式如高温蒸煮腌制发酵会破坏蛋白质 香肠肉丸中的淀粉调味料防腐剂等配料成分干扰准确定量结果 [3] - 当前国内外尚未发布肉类掺杂检验方法标准 羊肉掺杂鸭肉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2][3] 植物油检测技术挑战 - 食用植物油掺杂检测面临世界性技术难题:不同植物油脂肪酸种类基本相同仅含量存在差异且不稳定 难以通过脂肪酸含量区分掺假种类和比例 [4] - 植物油加工工艺涉及压榨溶剂浸提以及精炼过程中的脱色脱酸脱臭脱蜡脱脂等工序 会影响特征性检验指标 存放过程中的氧化反应也会影响特征性比例 [4] - 多种油脂成分掺入会改变掺假特征性指标 目前缺乏有效定量检测方法 [4] 转基因检测技术瓶颈 - 植物油转基因定量检测面临三重技术瓶颈:深加工后转基因成分残留量极低提取困难 需要标注准确含量的标准物质但转基因植物种类繁多研制困难 复杂油脂成分会抑制转基因检测技术中的PCR核酸DNA扩增方法 [5] - 通过审批的转基因植物油须标注"转基因"字样 但不法商家存在刻意隐瞒行为 [5] 政策实施与产业影响 - 申报主体不受地域单位专业限制 鼓励跨学科团队协作研发 总局将进行严格评审验证 成功研发的检验方法将获得优先成果转化支持并应用于监管执法 [2] - 新检测方法推广将带来显著社会效益 有力打击肉类和植物油掺杂掺假违法犯罪行为 形成长期震慑 防止企业心存侥幸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5]
欧盟外长不满阅兵?不到24小时中国反制,欧洲猪肉行业要遭殃了
搜狐财经· 2025-09-07 14:17
欧盟对华言论与中方反制措施 - 欧盟外交代表卡拉斯9月3日将中国与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国家归类为"专制联盟",并指责中国"挑战国际秩序" [1][3] - 该言论选择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发表,被解读为刻意制造东西方对立 [3][5] 中国外交与经济反制 - 中国外交部9月4日严正驳斥欧盟言论,指出其充满意识形态偏见且亵渎二战历史 [5] - 商务部9月5日宣布对欧盟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征收反倾销保证金,措施自9月10日起实施 [6][12] - 从外交回应到经济反制全程不足24小时,展现高效应对机制 [12] 猪肉贸易影响分析 - 欧盟是中国最重要的猪肉供应来源地之一,年对华出口额达数十亿欧元 [6] - 西班牙对中国猪肉出口占其出口总量38%,德国、丹麦等主要出口国将受显著影响 [6][14] - 欧盟猪肉产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20万,相关产业链就业人数达400万 [14] - 西班牙和丹麦的生猪养殖业、肉类加工业及相关产业链受冲击最为显著 [6][14] 反制措施战略考量 - 选择猪肉作为反制目标因该产业是欧盟农业支柱且政治敏感性较低 [12] - 反倾销调查虽于去年6月启动,但提前公布裁定结果强化了政治信号 [6][15] - 措施既表明严正立场,又为后续外交斡旋留有空间 [15] 国际关系深层含义 - 中国通过合法合规贸易措施传递不惧外交博弈的明确信号 [15] - 反制本质是警示需以相互尊重为前提进行平等对话 [17] -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利益深度交融,合作共赢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 [17]
800吨鸭肉冒充牛羊肉骗贷调查:银行损失近4000万元,明星企业家何以坠落
华夏时报· 2025-09-07 11:48
公司欺诈行为 - 内蒙古绿色大地农牧业有限公司以808.74吨注水鸭肉冒充牛羊肉作为质押物 向锡林浩特农村合作银行骗取贷款超4000万元 其中真实牛羊肉仅65吨 [8] - 公司法定代表人胡国栋因骗取贷款罪和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并处罚金20万元 [7] - 骗贷行为导致银行实际损失达3986万元 质押物变卖仅收回80.87万元 [9] 资金链断裂与经营困境 - 公司自2020年起出现资金紧张 为维持屠宰量采取高价收购低价销售策略 导致持续亏损 [17] - 截至2022年11月 公司负债逾5700万元 已严重资不抵债 [13] - 曾计划在2020年出售企业 因疫情未能实现 最终资金链断裂 [17] 合同诈骗细节 - 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期间 公司在资不抵债情况下仍以高于市场价承诺骗取74名牧民牛羊 涉及金额2030万元 造成1690万元无法追回 [13] - 通过虚构延期付款补贴 运费补贴等方式诱导牧民交付牲畜 销售后未按约定付款 [13] - 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14] 行业运营特性 - 锡林郭勒盟羊肉出栏季节性强 淡旺季明显 企业多依赖冻品加工 普遍面临利润压力 [17] - 牛羊肉加工企业需维持足够屠宰量来保持征信 但成本高导致经营压力巨大 [17] - "仓融通"信贷产品允许以存货质押 贷款额度最高达货物市值65% 依赖第三方监管公司 [9] 企业背景与社会贡献 - 公司为内蒙古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 拥有年加工30万只羊和5000头牛的生产能力 冷藏能力2000余吨 [5][15] - 2017年与政府签订扶贫协议 为贫困户提供每只羊5元运费补贴和保价收购服务 [16] - 曾累计出资16.2万元资助20名贫困家庭学生 法定代表人胡国栋曾获盟级劳动模范和旗人大代表称号 [16] 监管机制缺陷 - 第三方监管公司(内蒙古恒金担保品管理有限公司和内蒙古益牧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未持续值守冷库 仅通过共享监控和锁具管理 未核实质押物清单 [10] - 银行在贷款审批中过度依赖第三方材料 未进行实质性核查 贷后缺乏持续检查机制 [11] - 监管公司被指失职失责 导致质押物被调包而银行未能及时发现 [10]
800吨鸭肉冒充牛羊肉骗贷调查:银行损失近4000万元 明星企业家何以坠落
华夏时报· 2025-09-07 11:35
案件核心事实 - 内蒙古绿色大地农牧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胡国栋因骗取贷款罪和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 [3][4][14] - 公司以808.74吨注水鸭肉冒充牛羊肉作为质押物向锡林浩特农村合作银行骗取贷款超4000万元 [4] - 银行贷款损失达3986万元 质押物变卖仅收回80.87万元 [5] 骗取贷款细节 - 2019年起通过"仓融通"信贷业务以牛羊肉质押物多次贷款 贷款额度最高达货物市值的65% [4][5] - 2023年贷款超4000万元逾期未还 质押物中实际牛羊肉制品仅约65吨 [4] - 资金紧张时出售部分质押物 为应对监管从山东购入鸭肉替换 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累计购入486.38吨鸭肉 [5][6] 合同诈骗情况 - 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公司严重资不抵债时仍以高于市场价方式骗取74名牧民牛羊 [9] - 收购金额约2030万元 造成1690万元无法追回 [9] - 公司欠债达5700多万元 已无力履行债务 [9] 企业背景 - 公司为内蒙古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 拥有年加工30万只羊和5000头牛的生产能力 [1][11] - 冷藏能力两千余吨 年加工牛羊肉产品及副产品6000余吨 [3] - 2016年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 产品销往国内多地及出口 [11] 监管与银行责任 - 第三方监管公司存在监管漏洞 冷库未持续值守 仅通过共享监控和双锁机制 [6] - 银行未进行实质性核查 依赖第三方提供的冷库存货证明和财务报表 [7] - 贷款发放后缺乏贷后检查 未发现存货价值缩水和资金挪用情况 [7] 资产处置 - 公司厂区及屠宰设备等资产经六次法拍 价格从2313万元降至1769.8万元 [2] - 2025年8月31日变卖结束时仍无人问津 [2] 行业经营环境 - 锡林郭勒盟羊肉出栏季节性强 淡旺季明显 企业普遍利润低 [13] - 牛羊肉加工企业面临经营压力 需配套建立储备能力和政策扶持 [13]
巴西拟扩大对墨西哥牛肉出口
商务部网站· 2025-09-06 01:28
行业市场动态 - 巴西计划寻找新市场以应对美国关税措施影响 增加向墨西哥出口牛肉 [1] - 墨西哥官员将于下月访问巴西14家肉类加工厂进行出口标准认证 [1] - 若获批准 巴西160家牛肉出口企业中将有49家获得对墨西哥出口资质 [1] 贸易数据表现 - 今年前七个月墨西哥位列巴西牛肉出口第四大市场 仅次于中国 美国和智利 [1] - 8月巴西向墨西哥出口牛肉1.02万吨 较对美出口量高出31% [1]
商务部:愿与欧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贸易摩擦
央视网· 2025-09-05 16:46
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 - 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保证金形式 [1] - 被抽样公司税率分别为西班牙里泰拉肉类公司15.6% 丹麦皇冠公司31.3% 荷兰维扬博克斯特公司32.7% [1] - 配合调查的其他欧盟公司统一适用20.0%税率 未配合公司适用62.4%税率 [1] 调查程序与时间线 - 调查于2024年6月17日发起 原定2025年6月10日结束 后延长至2025年12月16日 [1] - 调查通过发放问卷 听取评论意见 走访国内企业及欧盟企业实地核查等方式进行 [1] - 初步调查显示欧盟产品存在倾销行为 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且因果关系成立 [1] 中欧贸易救济措施对比 - 2025年以来中方仅对白兰地 共聚聚甲醛2起案件作出终裁 未对欧发起新调查 [2] - 同期欧盟对中方发起6起反倾销原审调查 对16起案件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对12起案件正式征税 [2] - 白兰地案件通过价格承诺协议结案 体现中方对欧盟企业诉求的充分考虑 [2] 后续调查安排 - 调查将继续严格按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开展 [2] - 各利害关系方权利将得到充分保障 [2] - 最终裁决将基于调查结果客观公正作出 [2]
商务部回应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反倾销调查
第一财经· 2025-09-05 16:38
反倾销调查背景 - 商务部于2024年6月17日应国内产业申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1] - 调查期限延长至2025年12月16日 [1] - 调查程序包括发放问卷、听取评论意见、走访国内企业及对欧盟企业实地核查 [1] 初步裁定结果 - 西班牙里泰拉肉类公司适用15.6%的临时反倾销税率 [2] - 丹麦皇冠公司适用31.3%的临时反倾销税率 [2] - 荷兰维扬博克斯特公司适用32.7%的临时反倾销税率 [2] - 配合调查的其他欧盟公司统一适用20.0%的税率 [2] - 未配合调查的其他欧盟公司适用62.4%的税率 [2] 贸易救济措施对比 - 2025年以来中方未对欧盟发起新调查,仅对白兰地、共聚聚甲醛2起案件作出终裁 [2] - 白兰地案件通过价格承诺协议方式结案 [2] - 同期欧盟对中方发起6起反倾销原审调查 [2] - 欧盟对中方16起案件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对12起案件正式征税 [2] 后续调查程序 - 调查机关将继续按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开展调查 [2] - 将根据调查结果客观公正作出最终裁决 [2]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就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答记者问
新华财经· 2025-09-05 16:31
反倾销调查背景 - 商务部于2024年6月17日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1] - 调查期限延长至2025年12月16日 [1] - 通过问卷发放、企业走访及实地核查等方式开展调查 [1] 初裁结果与税率安排 - 西班牙里泰拉肉类公司适用15.6%临时反倾销税率 [1] - 丹麦皇冠公司适用31.3%临时反倾销税率 [1] - 荷兰维扬博克斯特公司适用32.7%临时反倾销税率 [1] - 配合调查的其他欧盟公司统一适用20.0%税率 [1] - 未配合调查的欧盟公司适用62.4%税率 [1] - 以保证金形式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1] 中欧贸易救济措施对比 - 2025年以来中方未对欧盟发起新调查 [2] - 中方仅对白兰地、共聚聚甲醛2起案件作出终裁 [2] - 白兰地案件通过价格承诺协议方式结案 [2] - 同期欧盟对华发起6起反倾销原审调查 [2] - 欧盟对华16起案件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2] - 欧盟对华12起案件作出终裁并正式征税 [2] 后续调查程序 - 将继续依据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开展调查 [2] - 保障各利害关系方权利 [2] - 根据调查结果作出最终裁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