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债举措
搜索文档
9月地方债供给规模下降 四季度计划发行规模已超8700亿元
新华财经· 2025-10-17 16:29
业内人士表示,9月地方债供应平稳有序,受益于上半年发行工作前置,2025年前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节 奏为近年来较高。 新华财经上海10月17日电(张天源) 2025年9月地方债发行规模下降,据新华财经专项债项目库显示, 9月地方债发行额约8519亿元,其中,一般债发行额约为2219.77亿元,专项债发行额约为6299.3亿元。 从发行利差来看,本月地方债平均发行利差延续高位,走阔至22.28BP,为24年以来最高。分期限来 看,其中15年期地方债平均发行利差最高,但较上月收窄至27.64BP。本月5年期地方债平均发行利差均 明显进一步走阔至17BP以上,7年期利差大幅走阔至20BP以上。分地区来看,天津、内蒙古等地方债平 均发行利差较高,均为28BP左右,而浙江、深圳等地发行利差较低。 国泰海通固收分析师唐元懋指出,9月地方债利差呈现小幅走阔趋势,表明市场对地方债务风险的关注 度有所上升。截至9月末,新增地方债发行规模已完成全年计划的83.6%,显示地方政府融资节奏显著 加快。 四季度地方债计划发行规模已超8700亿元 据新华财经专项债项目库统计,四季度各省、计划单列市披露发行计划8740.42亿元,其中新增一般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丨“国家财政账本”来了!一起细读
新华社· 2025-09-12 19:27
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 - “十四五”时期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累计近50万亿元 [4] - 过去4年中央本级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资金规模是“十三五”同期10倍 [4] - 截至2024年末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92.6万亿元 [13] 科技与创新投入 - 全国财政科技支出预计达到5.5万亿元 比“十三五”时期增长34% [9] - 支持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46万家 [9] - 政府性融资担保累计支持超过30万家中小科创企业获得约8000亿元贷款 [9] - 累计支持3万多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190个品种创新材料产品市场应用 [7] 教育领域投入 - “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预计超过25万亿元 [11] -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连续十多年保持4%以上 [11] - 累计安排转移支付资金1.1万亿元带动地方持续加大义务教育投入 [11] - 每年安排1300亿元左右向各阶段学生发放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等 [11] 社会保障与就业 -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 [7] - 2024年跨省调剂规模达到2533亿元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4]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截至8月底一次性增加的6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已累计发行4万亿元 [13] - 今年以来全国已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78万亿元 [13] - 截至6月末超六成的融资平台实现退出 [13] 乡村振兴与民生改善 - “十四五”以来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近40% 年均增速连续4年高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 - 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从2021年的1565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1770亿元 [15] 投资与消费刺激 - 五年来共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4万亿元支持建设项目15万个 [7] - 国家财政拿出约4200亿元带动各类商品销售额超2.9万亿元 [7] - 两年来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进“两重” [7] 财税体制改革与监督 - 我国现行18个税种已经有14个完成立法 [4] - 重点针对增发国债使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违规招商返税引税等加强监督检查 [19] - 对4000多家云开发师手穷朋近1500家资产评估机构开展执业质量检查 [20]
财政部:超六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9:01
地方政府债务化解进展与成效 - 截至今年8月底,一次性增加的6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已累计发行4万亿元[1] - 债务置换后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节约利息支出超过4500亿元[1] - 今年以来全国已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78万亿元,其中8000亿元专门用于支持地方化债[1] 融资平台改革与金融环境改善 - 截至2025年6月末,超六成的融资平台实现退出,意味着60%以上的融资平台隐性债务已经清零[2] - 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加快推进,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改善,风险显著降低[2] - 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意愿和能力明显增强[2] 政府债务总体状况与国际比较 - 截至2024年末,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92.6万亿元,包括国债34.6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10.5万亿元[2] - 政府负债率为68.7%,显著低于G20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18.2%和G7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23.2%[2] - 政府债务对应着大量优质资产,总体风险安全可控[2] "十五五"期间政府债务管理方向 - 在存量上做减法:继续落实一揽子化债举措,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债务限额,多措并举化解存量隐性债务[3] - 在管理上做加法:严格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推进隐性债、法定债"双轨"合并管理,建立统一长效监管制度[3] - 在效益上做乘法:科学安排债券规模结构,合理把握发行节奏,提升债券资金使用绩效[3] - 在风险上做除法: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健全专项债券偿债备付金管理机制,保持"零容忍"高压监管态势[3]
财政部:严格落实举债终身问责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搜狐财经· 2025-09-12 17:23
地方政府债务化解进展 - 截至今年8月底,一次性增加的6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已累计发行4万亿元 [3] - 债务置换后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节约利息支出超过4500亿元 [3] - 今年以来全国已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78万亿元,其中8000亿元专门用于支持地方化债 [3] 政府债务总体状况 - 截至2024年末,中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92.6万亿元,负债率为68.7% [3] - 债务构成包括国债34.6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10.5万亿元 [3] - 政府负债率显著低于G20国家平均118.2%和G7国家平均123.2%的水平 [3] 化债措施成效 - 超六成的融资平台实现退出,意味着60%以上的融资平台隐性债务已经清零 [4] - 化债举措增强了地方发展动能,为经济发展腾挪出资金资源、时间精力和政策空间 [4] - 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得到改善,风险显著降低,对实体经济信贷投放意愿和能力增强 [4] 未来债务管理机制 - 在存量上做减法,继续落实一揽子化债举措,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债务限额 [4] - 在管理上做加法,严格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推进隐性债与法定债合并管理 [5] - 在效益上做乘法,科学安排债券规模结构,提升资金使用绩效和带动放大效应 [5] - 在风险上做除法,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健全偿债备付金机制,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5]
74岁王石,突然表态
盐财经· 2025-05-28 16:55
王石与万科的关系 - 万科创始人王石在朋友圈发文表示正在尝试与万科决策层建立联系,为公司的平稳过渡及保护投资者、合作伙伴和13万员工福祉尽力 [2] - 王石强调万科是他创建的、制度是他建立的、团队是他培养的、接班人是他选择的,认为自己有责任为万科负责 [2] - 王石提到万科"企业股"分红所得用于补偿资助1988年股改时的在册员工,并指出1988年至2020年期间未从企业股分红中获取一分钱 [2] 王石的职务与退休金 - 王石现任万科董事会名誉主席,现年74岁,曾于1988年至2017年担任万科董事会主席 [4] - 2017年王石正式退位并将接力棒交给郁亮,董事会委任其为名誉主席,不参与公司治理 [5] - 2019年王石披露其"退休金"超过1000万,但在2023年因公司现金流紧张自动放弃这笔退休金 [5] 万科的管理层调整与经营状况 - 2024年1月万科因业绩预告亏损额较大及流动性困难调整管理团队,深圳地铁集团董事长辛杰任董事会主席,郁亮担任执行副总裁 [6] - 2024年一季度万科实现营收近380亿,销售近350亿,回款率超100%,完成超1万套房屋交付,公开债全部如期兑付 [6] - 一季度万科新一代综合住区产品在多城热销,部分项目去化率超80%,长租业务规模、效率、纳保量行业第一 [6] 万科的经营服务业务与创新 - 万科物业新拓存量项目年化收入增长超50%,商业轻资产运营服务获GIC、黑石等机构认可 [6] - 物流业务出租率行业领先,冷链营收双位数增长,公司长期坚持自主创新,已获技术专利近300项 [6]
苏中区域债务浅析及发债城投观察
中诚信国际· 2025-04-22 14: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苏中区域依托区位优势和战略叠加经济快速发展,但产业布局偏传统,税源培育能力不足,房地产市场调整使土地出让收入缩减,形成双重债务压力 [3] - 在省级统筹与地市差异化政策下,苏中三市在债务管控多维度取得显著进展,债务风险防控能力提升 [3] - 苏中三市发债城投层级下沉明显,以区县级为主,呈现债务规模大、增速分化等特征,需谋求产业化转型并化解存量债务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要点 - 苏中区域经济发展快,但产业布局偏传统,第三产业发展慢,税源培育能力与苏南有差距,房地产市场调整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承压,形成双重债务压力 [3] - 苏中三市在债务管控多维度取得显著进展,债务风险防控能力系统性提升 [3] - 苏中三市发债城投层级下沉明显,以区县级为主,存在债务规模大等特征,需转型并化解存量债务 [3] 债务成因分析 - 苏中地区经济发展快,城镇化进程加快,但产业布局偏传统,创税能力不足,政府性基金收入承压,在债务驱动下形成大规模政府债务和城投企业有息债务 [4] - 近五年苏中地区GDP复合增长率6.32%,增速跑赢全省平均,城镇化率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但常住人口增幅有差异 [5] - 2011 - 2019年苏中三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2020年后有分化,产业结构为“二三一”,第三产业占比偏低,上市公司资源在省内分布不均 [7] - 2020 - 2024年苏中三市GDP复合增长率6.35%,一般预算收入复合增长率2.9%,财政预算平衡率低,税收收入占比表现一般,政府性基金收入承压,城投企业拿地加重资金占用和债务负担 [11] - 近五年苏中地区地方债务复合增长率13.6%,2021年以来宽口径债务率呈抬升趋势,泰州市增速最快 [14] 主要化债举措及进展 - 江苏省实施全口径债务分类管理体系,优化债务结构和压降融资成本,建立区域债务化解长效机制,苏中三市针对性制定管理政策 [18] - 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出台系列债务管控措施,加强预算管理、规范举债行为等 [19][20] - 各地市及区县在债务化解、融资平台管理、融资成本压降方面取得进展,如超额完成化债任务、压降平台数量、降低融资成本等 [21] 发债城投基本面观察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苏中三市合计发债城投企业151家,占江苏省有存续期城投债券公开发行主体总数的24%,以区县级为主,资质普遍较弱 [24][25] - 苏中三市城投资产总额与企业数量正相关,以流动资产为主,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 [27] - 苏中三市城投企业经营获利能力分化,对政府补贴依赖性强,现金回收能力尚可 [31] - 苏中三市发债企业存量有息债务规模增长,规模压降成效一般,融资成本大幅走低,债务期限结构以长期债务为主,非标融资压降效果显著,融资整体呈收紧态势 [33][36] 总结 - 苏中地区经济增长快,但产业布局传统,创税能力不足,土地出让收入缩减使综合财力下滑,形成双重债务压力 [38] - 苏中三市在债务管控多维度取得显著进展,但发债城投企业存在债务量大、经营造血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转型并化解存量债务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