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达汽车
搜索文档
【新能源周报】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周报(2025年10月27日-11月2日)
乘联分会· 2025-11-04 16:43
点 击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目 录 行业信息 1、网传半固态电池将统一命名为固液电池 以防与固态电池混淆 2、上海外港海通码头前三季度汽车出口量创新高 3、前三季度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收入超千亿元 同比增长 36.6% 4、安徽前三季度汽车产量 240.44万辆 位居全国第一 5、国家统计局: 1-9 月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 3.4% 6、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建立 10 个计量人才实训中心 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在列 7、华为余承东:仅用 43个月,鸿蒙智行全系交付突破 100万台 8、年产 160 万套底盘类零部件项目正式开工 9、诺玛科集团新能源汽车副车架项目落户江宁 10、商务部:中国与东盟首次明确在制定自身标准时可考虑参考对方标准 11、国内首个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平台投入使用 12、我国今年新能源车险保费预计将达 2000亿元左右,增速超过 30% 13、国资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启动,首期 510亿投向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 14、楚能新能源襄阳 70GWh 锂电池项目开工 15、今年前三季度 京津冀新能源汽车总产量 75.2 万辆 16、广汽集团旗下华望汽车增资至 21 亿元 17、一汽在长春成立能源科 ...
中国首个3000万辆级车企诞生 一汽-大众:每年投百亿研发,稳年销200万辆规模
中国经济网· 2025-10-31 19:19
里程碑事件与行业地位 - 一汽-大众于10月30日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成为国内首家产销突破30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 [1] - 达成3000万辆产销规模被视作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追跑”到“领跑” [3][4] - 公司经过34年发展,从最初的“一个品牌一款车型”成长为拥有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覆盖主流、豪华与经济型市场的完整矩阵 [3][6] 历史贡献与经济效益 - 公司累计产量突破3000万辆,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超5.5万亿元,累计纳税7300亿元 [3][6] - 公司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就业岗位超过50万个,拥有上游供应链1900多家,下游经销商1500多家 [3][6] - 公司以“五地六厂”战略布局成为区域经济振兴的发动机,六大工厂全面建成“无废工厂”,两家跻身近“零碳工厂”行列 [6] 市场表现与运营实力 - 公司连续6年获国内燃油车销量第一,合资车企销量效益第一 [6] - 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中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企业,率先将国际领先技术与精细化管理体系引入中国 [4][7] - 公司当前手握33款车型,覆盖燃油与新能源两大赛道 [6] 未来五年战略规划 - 未来五年目标为“两高一新,五个领先,十大任务”,剑指年销200万辆规模 [3][8] - “五大领先”具体目标包括效益领先、规模领先、科技领先、福祉领先和责任领先 [8] - 公司将坚持油电混共进全智战略,重磅开启新一轮电动化转型 [3] 产品与技术路线图 - 未来五年将推出近30款全新商品,其中新能源车型超过20款 [10] - 自2026年起,大众品牌和捷达品牌将新增11款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全新车型,包括6款纯电动、2款插电式混动、2款增程式及1款燃油车 [10] - 混动车型纯电续航里程将达300公里,百公里馈电油耗低于4升;纯电车续航800公里,覆盖A0级到B+级核心市场 [10] 研发投入与创新目标 - 公司后续将每年投入约100亿元用于研发,聚焦智驾、软件等智能电动核心赛道 [10] - 项目研发周期将大幅压缩50%以上,以更快速度响应客户期待 [10] - 目标在2027年—2030年实现L3及以上自动驾驶 [10] 全球化发展与出口规划 - 公司正从“引进来”的受益者转变为“走出去”的推动者,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学徒”到“导师”的身份蜕变 [7] - 未来五年,旗下大众、奥迪和捷达品牌将加速出海,打造20款国际车型,年出口规模将达到10万辆 [6]
打好“十四五”收官战,四川成都领跑西部城市
中国发展网· 2025-10-15 16:32
一汽-大众捷达品牌生产升级 - 生产线效率极高,最快56秒可下线一辆新车,平均日产量达1200辆[1] - 作为成都市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核心推动制造体系向智能化、数字化和柔性化全面升级[3] - 持续开展VW381、BC326、BC311和J01等全新车型技术改造项目,大规模引入新一代工业机器人以提升焊接、涂胶等工艺精度[5] - 引入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实现车身尺寸、漆面质量的全自动高精度在线检测,将质量控制前移[5] - 重点部署5G、物联网平台和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实现生产透明化管理与预测性维护[5] - 设备更新是支撑品牌向“高品质国民车”转型的战略举措,旨在转化为长期核心竞争力与市场份额提升[7] 成都站扩能改造项目 - 成都站扩能改造项目站房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站场规模为10台18线,定位为西南区域铁路枢纽核心项目[9] - 改造后将整合高铁、市域铁路、地铁及公交,实现“立体交叉零换乘”,设计融合蜀锦、竹编文化元素[9] - 项目总体改造工程已完成进度60%,预计2027年建成,将成为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标杆[9] 康弘药业基因治疗药物项目 - 康弘药业拟建设质粒生产工厂、原液及制剂生产工厂,眼用注射液设计产能达1万剂/年[10] - 项目用于开展中国首个获批临床的nAMD基因治疗药物的Ⅲ期临床研究样品和商业化产品生产[10] - 金牛区政府主动服务,项目从启动谋划到正式开工建设用时不到6个月,高效解决报批与规划难题[10] 百联奥特莱斯项目 - 成都百联奥特莱斯项目投资逾30亿元,占地142.6亩,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预计2027年上半年运营[11] - 项目是上海百联在西南地区首个“自持土地、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的旗舰奥莱项目[11] - 将突破传统奥莱模式,把景观休闲式餐饮、文娱业态占比提升至40%,引进300余个国内外一线品牌[11] - 借助紧邻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区位优势,与大熊猫IP深度融合,打造城市微度假精品文旅消费标杆[11] 成都市整体投资与招商表现 - 2025年1—8月,成都市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573个,同比增长93.58%,协议总投资5115.8亿元,同比增长23.06%[12] - 全市外商直接投资达10.24亿美元,规模居中西部城市第一,制造业吸引外资1.87亿美元,同比增长42.97%[12] - 新设外企471家,同比增长2.17%,显示强劲的投资吸引力[12]
四川如何玩转“工业+文旅”?
四川日报· 2025-09-19 06:32
工业文旅融合发展现状 - 四川省提出全面挖掘三线建设文化内涵 保护利用工业遗产 创新工业+科技+旅游模式 实施工文旅融合重点项目[6] - 四川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和31个制造业大类 工业文旅发展具备独特优势[8] - 经济和信息化厅以文化赋能制造和工旅双向融合为重点 推动工业遗产等资源转化为文旅消费新场景[12] 现代制造企业文旅实践 -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开放工厂参观 年接待超1万人次 累计接待社会公众超10万人次[7][8] - 设计场景化体验和沉浸感营造 游客可见证55秒下线整车的全过程 提供汽车科普课堂和多主题研学课程[7] - 郫县豆瓣公司智能晒场占地1.8万平方米 拥有700余口发酵池 累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8][9] - 通过集章明信片等互动设计将工业旅游从参观式升级为参与式 带动文创和品牌产品销售[10] 工业遗产文旅开发 - 四川拥有20处国家级工业遗产 数量居全国第一[12] - 嘉阳桫椤湖景区创新体验项目 今年接待游客23.5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1365万元[13] - 燊海井2024年旅游收入1313万元 其中门票收入657万元 文创产品收入656万元[15] - 燊海井以传统工艺制作手工盐等文创产品 计划建设传习基地并采用数字化技术增强体验[16] 未来发展方向 - 一汽大众将针对不同客群打造精品路线 与川内工业基地串联形成四川智造工业体验走廊[8] - 嘉阳景区计划向4.0智慧沉浸型方向转型升级 注重数字化故事化和体验化[14] - 政府将引导企业利用绿色厂区和智能车间开展工业旅游 加快工业文创产品技术创新[16]
独家|知情人士:捷达品牌新合资公司计划四季度成立
新浪财经· 2025-09-04 13:45
合资公司成立计划 - 捷达品牌新合资公司计划于今年四季度成立 [1] - 新公司通过引入地方投资方式设立 [1] - 投资方具体信息尚未披露 [1] 合作协议签署 -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一汽集团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于8月28日正式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 [1] - 新公司基于一汽-大众成都生产基地布局基础上成立 [1]
(活力中国调研行)四川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 拉动消费近11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5:06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四川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 截至8月底汽车、家电数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换新1300万件(辆) 拉动消费近1100亿元 综合拉动比1:9.2 [1] - 2.56万家经营主体参与以旧换新活动 惠及消费者760万人 [1] 消费市场基础与政策支持 - 四川消费市场规模达2.8万亿元 辐射周边近4亿人口市场 [2] - 省委省政府出台《实施"三品一创"消费提质扩容工程》等引导性政策 商务厅制定《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方案》实施商品消费提升等"五大工程" [2] - 成都成为全国第2个消费破万亿省会城市 连续16年位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2] 产业与消费协同发展 - 2025年1月至7月四川汽车销售额增长4.9% 增速居经济大省第三 [3] - 四川汽车制造业增长36.2% 智能手表制造业增长109.3% 捷达汽车实现成倍增长 [3] - 九牧、全友等家居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 [3] 政策实施机制 - 四川省政府出台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政策"18条""16条""21条" 实施商贸企业增长激励等增量政策 [2] - 全年预计新培育引领型、成长型重点企业200家 限上商贸企业1600户 [2] - 强化消费促进与产业发展、惠民便民与风险管控等"四个统筹"机制 [3]
中德合资一汽-大众捷达品牌加速电动化转型和海外布局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9 09:49
合资合作与战略布局 - 中国一汽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成都经开区管委会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筹备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 [1] - 新公司战略目标为加速电动化转型并拓展海外市场 [1] - 合作将融合中德双方优势提升本土化运营效率与自研自创能力 [1] 电动化产品规划 - 捷达品牌计划2028年前推出5款全新车型包含4款新能源车型 [2] - 首款新能源车型计划于2026年上市 [2] - 通过电动化转型布局高速增长的入门级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新能源汽车主流细分市场全面覆盖 [1] 市场拓展战略 - 捷达品牌以中亚市场为起点多元化布局海外生态 [2] - 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与本地化产业优势实施"深耕本土 辐射海外"战略 [1][2] - 品牌迄今已为超过500万中国客户提供产品 [1] 企业背景与产能 - 一汽-大众成立于1991年2月6日是中国主要汽车合资企业之一 [2] - 公司拥有奥迪 大众 捷达三大品牌 [2] - 在长春 佛山 成都 青岛 天津设有五大生产基地 [2]
镇安:激活消费“一池春水”
搜狐财经· 2025-08-19 17:18
政策红利与大宗消费提振 - 实施以旧换新政策覆盖汽车、家电、家装、数码产品等71类商品 [4] - 家电补贴比例达20% 例如原价3500元空调补贴700元 旧机折价300元 总优惠1000元 [4] - 绿色节能家电单品最高享受2000元补贴 活动后业绩增长30%以上 [4] - 汽车展会展出比亚迪新能源、上海大众等10多个品牌45辆汽车 [5] - 全县发放补贴1256万元 拉动消费9903万元 举办促销活动48场次 [5] 新型业态与夜间经济 - 重点打造5个夜间经济聚集区 设置3个餐饮小吃夜间集市 完成5处夜游网红打卡地改造 [6] - 小吃摊贩单晚销量超100份 拥有健康证和摊贩许可证保障质量 [6] - 户外直播主播粉丝量达19万 在线人数超1000人 增加收入并推广本地文化 [7] - 组织开展电商直播100余场次 上半年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0.2% [7] 赛事经济与文旅消费 - 成功举办马拉松赛、陕西露营大会等大型赛事 带动零售、餐饮、住宿消费超1000万元 [8] - 赛事期间组织展销50余场次 设置特色展区75处 [8] - 前6个月游客人数增长22.1% 旅游总花费增长22.3% [10] - 推出塔云山"云巅仙宫"、木王山"万象森列"等避暑线路 举办系列文旅活动 [9] 整体消费成效与规划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实现消费规模与效益双提升 [10] - 通过激活大宗消费、升级商贸服务等举措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1] - 下一步将创新拓展新型消费业态 通过稳存量、扩增量等措施激发市场活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