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企业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医药企业破浪扬帆加速全球化
中国医药工业发展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和中小型医疗器械与设备生产国,在全球医药产业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1] - 国内市场规模庞大且产业链完整,为生物医药企业海外拓展奠定基础 [1] - 医药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内生动力强劲 [1] 政策与创新驱动 - 药品审评审批提速,新药获批上市与纳入医保时间缩短,加入ICH为创新药出海开辟快车道 [2] -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推动传统制药企业转型升级,行业集中度提高 [2] - 监管改革政策涵盖研发创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等领域,激发产业活力 [4] 创新药出海进展 - 2025年第一季度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 [3] - 产业国际化从中间体、原料药出口转向创新产品全方位出海 [2] - 创新药研发从"跟跑者"迈向全球舞台中央,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成果 [3] 出海策略与经验 - 精选国别分层布局、法规先行主动沟通、卓越运营深耕本土为东南亚市场关键策略 [4] - 技术授权、本土化生产和构建合作伙伴网络是实现目标市场快速渗透的有效方式 [5] - 制剂国际化经历从低端到高端、从仿制药驱动到创新药对外授权的转型 [5] 行业协作与生态构建 - 呼吁行业抱团出海,监管部门深化国际合作以铺设"政策航道" [3] - 需搭建涵盖CRO/CDMO、咨询法律金融中介、信息共享的全链条服务平台 [3] - 医保商会将协助应对风险挑战,在规则制定、资源嫁接等方面发挥平台作用 [5]
赋能中国医药企业“走出去”,国家医保局首次为发展中国家定制医保研修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17:59
中国医保援外培训项目 - 中国首次面向发展中国家举办医疗保障能力建设研修班 来自12个国家的50位政府代表和专家参与 [1] - 研修班系统讲解中国医保制度框架 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机制等实践经验 并组织天津实地考察 [1] - 中国医保局强调"分享经验 增进互信 促进协作" 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医疗保障领域交流 [1] 中国医保体系建设经验 - 中国实现从"缺医少药"到"全民医保"的转变 全民参保是全民医保的逻辑起点 [3] - 中国全民医保坚持互助共济 基本保障 责任分担 外部制约四点原则 [3] - 中国医疗救助对象分为特困人员 低保对象 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类别 实施托底保障 [4] 中国医药企业出海机遇 - 7家中国医药企业参与研修班活动 展示产品价格优势 现场试用比价 [7] - 医药企业出海需解决产品质量 售后保障 海外销售资质认证三大问题 [7] - 通过国家联合采购平台出海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提升销售效率 回款更有保障 [9] 集中采购机制成效 - 中国已组织5批医用耗材集采 涵盖人工耳蜗 冠脉支架等产品 实现质优价宜 [8] - 集采帮助企业在国内市场份额提升 同时加速产品出海进程 [9] - 集采模式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看病难 看病贵"提供新思路 [10] 国际合作成果 - 中国医保覆盖13亿人口的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构建可持续医保体系提供新视角 [5] - 研修班促进中国与非洲 东南亚国家在医疗技术 药品保障等领域的合作 [10] - 中国与科摩罗等国的医疗合作项目正在推进 包括援建医院等 [10]
恒瑞医药(01276.HK)H股受国际投资机构热捧!7家基石投资人认购逾41亿港元
格隆汇· 2025-05-15 08:36
恒瑞医药H股全球公开发售 - 计划发行224,519,800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占5.5%(12,348,600股),国际配售94.5%(212,171,200股),发行价区间41.45-44.05港元 [1] - 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及发售量调整权,发行H股最高达296,927,200股,最高募资额130.8亿港元,创近五年港股医药企业IPO最高募资额 [1] - 香港公开发售将于2025年5月20日结束,预计5月22日前确定最终发行价,最快5月23日登陆港交所主板,实现"A+H"两地上市 [1] - 摩根士丹利、花旗及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基石投资者与资金用途 - 基石投资者包括GIC、景顺、瑞银全球资产管理集团、高瓴资本、博裕资本等,按发售价中端计算总认购金额逾41亿港元(5.33亿美元),占比达发行规模的43.04% [2] - 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计划、建设新生产和研发设施、扩大或升级现有生产设施、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2]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营业收入279.85亿元(同比+22.63%),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47.28%),扣非净利润61.78亿元(同比+49.18%),均创历史新高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2.06亿元(同比+20.14%),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36.90%),扣非净利润18.63亿元(同比+29.35%) [3] - 2024年研发投入82.28亿元(费用化65.83亿元),占销售收入比重29.40%,研发费用率长期保持20%以上 [3] - 2011年至今累计研发投入达460亿元 [3] 赴港上市战略意义 - 香港资本市场国际投资者基础广泛,有助于提升全球医药行业品牌影响力 [4] - 优化资本结构并开拓新融资渠道,为多元化融资提供助力 [4] - 拓展海外业务和国际研发合作,增强国际布局,提升全球竞争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