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薄膜沉积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拓荆科技定增募资不超46亿元 拟投建高端半导体设备产业化基地等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20:54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46亿元用于项目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其中15亿元用于追加投资高端半导体设备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 原计划投资额11亿元增至17.68亿元 [1] - 20亿元用于前沿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5] 产能扩张 - 高端半导体设备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在沈阳新建产业化基地 包括生产洁净间、立体库房、测试实验室等 [1] - 项目将打造规模化、智能化、数字化高端半导体设备产业化基地 [1] - 产能扩张旨在满足PECVD、SACVD、HDPCVD等薄膜沉积设备系列产品的产业化需求 [2] 业绩增长 - 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06亿元、27.05亿元、41.0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55.08% [2][5] - 下游市场需求旺盛 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 [2] - 当前产能无法满足未来客户订单需求 [2] 研发投入 - 前沿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将开展PECVD、ALD、沟槽填充CVD等先进薄膜沉积设备研发 [3] - 项目将突破前沿核心技术 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薄膜沉积设备产品 [3] - 进行新一代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控制软件架构开发 通过智能算法提升设备性能 [3][4] 资金需求 - 半导体行业属资本密集型行业 需持续大量资金投入 [5] - 原材料采购、人员薪酬、研发支出等资金需求随收入增长而增加 [5] - 补充流动资金可优化财务结构 降低资产负债率和财务风险 [5]
微导纳米(688147):点评报告:发行11.7亿元可转债,扩张半导体薄膜设备产能
浙商证券· 2025-08-27 15:16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5] 核心观点 - 公司发行11.7亿元可转债用于扩张半导体薄膜设备产能和研发能力提升 其中6.4亿元投向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智能化工厂建设 2.3亿元用于研发实验室扩建 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1][8] - 半导体设备业务快速增长 2024年末在手订单15亿元 同比增长66% 预计未来三年半导体营收占比将快速提升 [3] - 光伏设备业务面临短期压力 2024年末在手订单52亿元 但受行业扩产下滑影响 预计今年新签订单较少 未来三年光伏营收占比持续下降 [4] - 公司盈利增长预期强劲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亿元、4.6亿元、5.6亿元 同比增长51%、34%、21% [9][11] 业务分析 半导体设备业务 - ALD设备技术领先 覆盖45nm以下节点及3D结构等先进半导体薄膜沉积环节 开发了国内首台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前道生产线的量产型High-k ALD设备 [2] - ALD技术覆盖面持续拓展 已开发HKMG技术、柱状电容器、金属化薄膜沉积技术及高深宽比3D NAND、3D DRAM、TSV技术等工艺解决方案 [2] - CVD设备布局完善 PECVD设备从高温硬掩模切入 已通过多家客户性能测试 LPCVD设备覆盖SiGe、poly-Si、doped a-Si工艺并实现产业化验证 [3] 光伏设备业务 - ALD设备龙头地位稳固 连续多年在营收规模、订单总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位居国内同类企业第一 [4] - 持续优化XBC、钙钛矿、钙钛矿叠层电池等新一代高效电池技术 与国内头部光伏厂商形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亿元、31亿元、34亿元 同比增长2%、13%、11% [9][11] - 预计毛利率保持在37%-40%区间 净利率从12.48%提升至16.25% [11][12] - 每股收益预计为0.74元、1.00元、1.21元 对应PE倍数53倍、40倍、33倍 [9][11] - ROE从11.56%提升至14.00% ROIC从6.50%提升至8.93% [12] 产能扩张计划 - 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智能化工厂建设周期3年 达产后预计新增产能50台/套 年销售收入15.65亿元 [8] - 研发实验室扩建将提升公司研发能力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8]
微导纳米: 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4 00:18
公司概况 - 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2022年12月在科创板上市,注册资本45,767.81万元[3]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燕清、倪亚兰、王磊,通过三家合伙企业间接控制公司60.18%股份[3] - 公司专注于原子层沉积(ALD)技术为核心,化学气相沉积(CVD)等多种真空薄膜技术梯次发展的产品体系[3] - 主要产品为先进微米级、纳米级薄膜设备,应用于光伏、半导体及其他新兴领域[3] 业务与技术 - 光伏领域:率先将ALD技术规模化应用于国内光伏电池生产,覆盖PERC、TOPCon、XBC、HJT和钙钛矿等技术路线[3] - 半导体领域:国内首家将量产型High-k ALD设备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前道生产线[3] - 2024年成为国内首批成功开发硬掩膜CVD设备并进入量产线的国产厂商[3] - 截至2024年末拥有178项国家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7项[2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5亿元、16.80亿元和27.00亿元,呈快速增长态势[12]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5.68%、38.66%和37.44%[11] - 2024年末在手订单67.72亿元,其中光伏设备51.88亿元、半导体设备15.05亿元[16] - 2022-2024年研发支出分别为1.38亿元、3.08亿元和4.19亿元,占营收比例15.52%-20.22%[21] 行业分析 - 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495.5亿美元,连续五年全球第一[6] - 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达263.4亿美元[6] - 光伏领域:2024年国内新增装机277.57GW,同比增长28.3%[6] - 薄膜沉积设备国产化率低,PVD和CVD约10%-30%,ALD设备基本由国际厂商垄断[7] 募投项目 - 拟发行不超过11.70亿元可转债,期限6年[3] - 募投项目包括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投资6.7亿元)[3] - 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50套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的生产能力[3] - 预计第3年起产生营业收入,第5年达产率100%,年营业收入15.65亿元[3]
微导纳米拟发债募资不超11.7亿元 投建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智能化工厂
证券时报网· 2025-08-03 17:52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11.7亿元,用于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智能化工厂建设、研发实验室扩建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其中6.43亿元将用于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6.7亿元,预计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5.65亿元 [2]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是面向全球的半导体、泛半导体高端微纳装备制造商,以ALD技术为核心,CVD等多种真空薄膜技术梯次发展 [1] - 公司是国内首家将量产型High-k原子层沉积设备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前道生产线的国产设备厂商 [1] - 公司产品已覆盖逻辑、存储、硅基OLED和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 [3] 行业现状与需求 - 薄膜沉积设备是半导体制造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芯片质量和性能 [2] - 国内高端薄膜沉积设备基本依赖进口,制约了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安全 [2] - 国内半导体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销售额从2021年0.25亿元增长至2024年3.32亿元,CAGR达136.21% [3] 项目建设必要性 - 公司现有生产能力难以支撑业务扩张,截至2024年末半导体领域在手订单量达15.05亿元 [3] - 项目将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验证检测设备,提升质控能力和交付水准 [3] - 项目将搭建智能管理系统,提升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