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LD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盛美上海:订单即将排满第四季度 持续拓展海外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6-17 20:34
A股半导体清洗设备龙头盛美上海(688082)日前接受机构调研。公司高管表示,公司的PECVD、Track及 炉管设备等产品线均在持续推进研发创新,加强颠覆性技术创新,目前公司订单能见度已经看到第四季 度,并即将排满,公司也将持续拓展海外市场。 盛美上海产品覆盖了前道半导体工艺设备,包括清洗设备、半导体电镀设备、立式炉管系列设备、涂胶 显影Track设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无应力抛光设 备;以及后道先进封装工艺设备、硅材料衬底制造工艺设备等。受益于全球半导体行业复苏,盛美上海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6.18亿元,归母净利润11.53亿元,同比增长26.65%,但盈利增速有所回落;今年 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约2倍。 本次调研中,公司高管介绍,公司LPCVD(低压力化学气相沉积)、氧化炉和ALD(原子层沉积)在内的炉 管系列设备将在2025年实现显著放量;另外,电镀设备增长速度较快,今年基本维持50%的增长,预计 明年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介绍,公司Track设备采用盛美差异化的平台设计,可以满足高产出量、低维护成本的需求。未来将 ...
中微公司 - A_ 鉴于需求具有韧性且潜在市场扩大,成长性完好:科技行业调研及分析师会议要点
2025-06-02 23:44
中国 证券研究 2025 年 5 月 28 日 中微公司 - A 鉴于需求具有韧性且潜在市场扩大,成长性完好:科技 行业调研及分析师会议要点 我们在最近的科技行业调研期间拜访了中微公司,并参加了分析师会 议。得到的反馈再度证实了我们对公司的正面看法,包括 (1)先进存 储/逻辑晶圆厂加速扩产;(2)产品/客户验证加快;(3)产品组合扩大。 我们目前预计 2025-27 年营收/盈利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49%/72%, 而公司目前股价继近期回调后对应 28 倍的动态市盈率。我们继续看 好中微公司;截至 2026 年 6 月的目标价 220 元基于 20 倍的一年动态 市盈率得出。 分析师声明及重要披露,包括非美国分析师披露,见第 3 页。 摩根大通与其研究报告所覆盖的公司开展业务,或寻求与这些公司开展业务。因此,投资者应意识到其中可能存 在利益冲突,进而可能会影响本报告的客观性。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本报告之观点应仅作为投资者的考虑 因素之一。 增持 688012.SS, 688012 CH 股价: 170.93 元 2025 年 5 月 28 日 目标价: 220.00 元 目标价截至日期: 2026 年 ...
中微公司董事长尹志尧:希望五到十年,覆盖60%以上的半导体高端设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16:08
公司业绩与业务发展 - 中微公司2024年LPCVD设备实现首台销售,全年设备销售额约1.56亿元 [1][2] - 公司近两年新开发的LPCVD和ALD薄膜设备已获得重要客户重复性订单,LPCVD累计出货量突破150个反应台 [3] - EPI设备已进入客户端量产验证阶段 [3] - 2023年ICP设备新增订单21.68亿元,同比增长139.3%,2024年新增订单41.08亿元,同比增长89.5% [5] 薄膜设备业务布局 - 公司正在全面布局薄膜设备业务,预计三到五年内该业务收入将快速增长 [1] - 薄膜设备种类包括LPCVD、PECVD、ALD、PVD、EPI、炉管CVD和镀铜等 [2] - 2022年PECVD占薄膜设备市场32%,PVD占22%,ALD占14%,LPCVD和EPI各占8% [3] - 公司策略是从MOCVD切入,逐步开发LPCVD、EPI、ALD,并开始研发PVD和PECVD设备 [3] 研发能力与效率 - 新产品开发周期从3-5年缩短至约18个月,进入市场后半年到一年可实现量产 [5] - 过去20年研发投入70%集中在刻蚀设备,近年薄膜设备研发投入比例显著提升 [5] - 公司开发设备时注重差异化设计,分析国际领先厂商优缺点,打造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2] 长期发展战略 - 计划五到十年内覆盖60%以上半导体高端设备,成为平台式集团公司 [5] - 未来业务将覆盖刻蚀、薄膜、量检测设备及部分湿法设备 [5] - 目标从刻蚀设备龙头转型为综合性半导体设备平台企业 [1][5]
微导纳米:半导体产品及市场布局积极拓展,光伏业务承压韧性展现-20250528
华安证券· 2025-05-28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微导纳米2025年4月25日发布2024年年报,4月28日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收上升但归母净利润下降,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大幅上升 [3][4] - 2024年半导体设备收入增长且占比提升,光伏设备收入增长但毛利率下降,在手订单中半导体领域增长明显 [5] - 2024年利润受研发费用增加和计提坏账及资产减值损失影响,经营现金流净额为负 [6] - 半导体业务推进产品布局和市场拓展,光伏业务稳健经营并持续技术升级 [7][8] - 考虑光伏行业景气度下行,调整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27.00亿元,同比上升60.74%;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降16.16%;毛利率39.99%,同比下降3.65pct;归母净利率8.40%,同比减少7.70pct [3] - 2024年Q4营收11.56亿元,同比提高75.58%;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下降34.14%;毛利率42.18%,同比下降3.44pct;净利率6.57%,同比下降10.95pct [4] - 2025年Q1营收5.10亿元,同比提高198.95%;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上升2253.57%;毛利率36.14%,同比下降6.76pct;净利率16.48%,同比上升14.39pct [4] - 2024年半导体设备收入3.27亿元,同比增长168.44%,毛利率27.68%,同比增长0.44pct;光伏设备收入22.90亿元,同比增长52.94%,毛利率40.67%,同比下降3.14pct [5] - 2024年研发费用2.67亿元,同比增长50.78%;计提坏账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共计3.80亿元,同比增长165.61% [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99,989.87万元 [6] - 调整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46/33.32/35.8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8/4.40/4.97亿元 [8] 业务发展 半导体业务 - ALD设备在高介电常数材料等领域产业化应用并获批量重复订单,CVD设备在硬掩膜等领域产业化突破进入存储芯片产线 [7] - 在先进封装领域开发多项技术,已在部分客户端进行样机测试 [7] - 在新型显示硅基OLED等阻水阻氧保护层制备方面获知名厂商验收和重复订单 [7] 光伏业务 - TOPCon电池领域,ALD设备成主流技术路线,PE - Tox+PE - Poly设备产业化进展顺利,整线工艺技术持续创新 [8] - XBC领域,ALD设备累计市场占有率第一,开发高产能LPCVD设备并发货验证 [8] - 积极探索开发钙钛矿/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 [8]
光伏设备:看好龙头设备商泛半导体领域加速布局&主业出海机遇
2025-05-25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伏设备行业、碳化硅材料行业、半导体设备行业 - **公司**:奥特维、晶盛机电、迈为股份、中环、天成、天域、天岳、天科、金盛、昆腾微电子、龙旗、XREAL、沪硅、通富、华润、中兴、Wolf Speed、Lam Research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光伏设备行业业绩表现 - 2024 年营收 850 亿元,同比增长 2%,增速较 2023 年下滑;毛利率下降;归母净利润约 55 亿元,同比下滑 57%;存货跌价损失 30 多亿,应收账款减值损失近 25 亿[2]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约 160 亿元,同比下滑 20%;归母净利润 15 亿元,同比下降 40%[1][2] 光伏设备行业财务压力 - 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合同负债约 300 多亿,存货量约 400 多亿,同比均下滑 40%;新签订单增速放缓,奥特维和晶盛 2024 年新签订单分别为 100 多亿和 50 亿左右[1][3][4] 光伏设备行业发展机遇 - 海外市场是未来机遇,中东地区能源转型需求增加,每年装机量预计达 30 - 35GW,中环将在中东组建 20GW 硅片项目,带来约 30 亿订单;美国市场组件产能接近 70GW,但电池片产能不到 1GW,需求大[5] 美国市场光伏电池片扩产需求及挑战 - 需求大,但实施关税措施限制进口,本土建设需求增加;投资者担心补贴问题未明确;因 Topcon 和 BC 技术有专利诉讼风险,可能倾向 HJT 技术[6] 中美光伏制造成本差异 - 中国在渠道销售、成本控制、规模效应和政府关系方面有优势;美国人工成本约为中国 15 倍,扩建电池片时低人工需求、小型厂房和低运营成本重要[7][8] 美国扩建光伏电池片适用技术 - HJT 技术更适合,工序少,仅需四道;用电量节约 30% - 40%,用水量节约 20%左右,全流程碳排放少;运营成本低,每瓦生产成本 4 美分左右,TOPCon 需 6 - 7 美分[9] 海外市场光伏组件需求 - 需求分散,美国、欧洲、中东和印度等地有较大产能规划,扩产需求超百兆瓦;迈维在新加坡设基地,奥特维在马来西亚设基地,奥特维海外订单占比达 30%以上,纯外资客户占比超 70%[10] 晶盛机电新增长点 - 布局碳化硅业务,设备类衬底环节覆盖多工序,MOCVD 出货 200 台;器件端去年推出离子注入产品,今年进行硅基离子注入验证;材料端导电型碳化硅月产能 1.5 万片,预计 2025 年底达 30 万片,重点发展 8 寸[11] 碳化硅材料端发展前景 - 导电型用于车规级场景,晶盛机电导电型碳化硅产能将提升,6 寸价格降至 2600 元以下,8 寸 7000 - 10000 元,未来重点发展 8 寸[12] Wolf Speed 破产影响 - 因中国供应商崛起价格下降,市场份额从 2020 年的 45%降至 2024 年的 30%,破产将释放约 30%市场份额,利好国内碳化硅供应商[3][13] 国内碳化硅供应商 8 寸片子发展 - 自 2019 年以来取得显著进展,天岳、天科和金盛等已实现每月几千片 8 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生产[14] 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发展及应用 - 适合用于 AR 眼镜替代玻璃树脂镜片,金盛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发光波导片;8 寸售价 7000 - 10000 元,每副 AR 眼镜镜片成本约 2000 元;金盛计划年底推 12 寸,成本降至约 1000 元[15][16] 晶盛机电半导体设备布局 - 有大硅片设备、先进封装类设备和先进制程类设备三大产品线;今年下半年将推离子注入机;推进零部件业务,有 200 多台高精密进口机床,价值约 10 亿,去年业务收入七八亿[17][19] 晶盛机电大硅片设备订单 - 2024 年订单总量达十几亿,下游客户为头部半导体硅片厂,在沪硅二期项目中占 40% - 50%市场份额[18] 先进制程设备和封装设备布局 - 前道由迈为子公司盛美负责,包括刻蚀和薄膜类设备;后道封装有 CMP 和键合设备;还有显示类设备涉及多种显示技术[20] 钼材料在先进制程应用优势 - 10 纳米以下薄膜中电阻比钨低,降低功率损耗、提升信号传输速度;在存储领域适应高层数工艺要求;沟槽填充精准均匀;适用于 ALD 沉积路线[21][22] ALD 沉积技术发展趋势 - 向精细化发展,国际龙头 Lam Research 推专门沉积钼的 ALD 设备,国内迈为股份选潜力赛道实现精准均匀薄膜沉积[23] 迈为股份半导体领域布局 - 涉足前道半导体设备、后道封装类设备和显示类产品,受益于下游扩产和国产替代比例提升[24] 奥特维晶圆划片机突破 - 获得头部客户订单,进入新市场领域[25] 奥特维半导体设备领域产品和布局 - 产品包括划片机、AOI 检测设备、CMP 设备和半导体单晶炉;延伸光伏技术能力,聚焦后道封装环节[27] 龙头设备公司从光伏转向半导体趋势 - 趋势明显,两行业有共同性,公司在光伏上行期积累利润支持布局;晶盛涵盖前中后道,迈维专注前后道,奥特维聚焦后道[2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关注龙头设备公司时,除光伏设备业绩和订单,还应关注泛半导体领域产品品类拓展情况[29] - 2024 年通富、华润、中兴等公司订单量约一个亿,头部订单落地表现突出[26]
【招商电子】泛林集团25Q1跟踪报告:中国大陆收入占比持平,指引25Q2代工和NAND收入增长
招商电子· 2025-05-19 22:05
财报表现 - 25Q1收入47.2亿美元,同比+24.4%/环比+7.9%,超指引中值(43.5-49.5亿美元)[1] - 25Q1毛利率49.0%,同比+0.3pct/环比+1.5pct,创与Novellus合并以来新高[1] - 25Q1营业利润率32.8%,高于24Q4的30.7%[15] - 25Q1稀释每股收益1.04美元,董事会授权股票回购计划剩余88亿美元[16] - 25Q2指引收入47-53亿美元(中值同比+29%/环比+6%),毛利率48.5%-50.5%[3] 业务结构 - 存储业务占比43%(环比-7pcts),其中NAND占比20%(环比-4pcts),DRAM占比23%(环比-3pcts)[2] - 代工业务占比48%(环比+13pcts),创纪录水平,受益于GAA和先进封装出货[2][14] - 逻辑和其他业务占比9%(环比-6pcts),因前沿节点支出减少[2] - 中国大陆收入占比31%(环比持平),中国台湾地区收入11.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236%/环比+53%)[2][14] - CSBG收入17亿美元(同比+21%/环比-4%),升级业务创纪录[1][14] 技术进展 - Striker Spark ALD设备提供最密集的low-k碳化硅介质薄膜,在间隔层应用竞争力强[11] - ALTUS Halo系统将接触层电阻降低50%,在3D NAND客户中获采用[11] - Akara导体刻蚀设备扩大市场领先地位,实现突破性选择性和图案精度[11] - 干式EUV光刻胶处理技术取得进展,支持未来代工逻辑路线图[25] - 虚拟制造平台Simulator 3D与三家大型客户签署新许可协议[12] 行业展望 - 预计2025年全球WFE支出约1000亿美元,代工逻辑和NAND技术转换是主要驱动力[3][9] - NAND客户向256层升级,DRAM集中在1α/1β/1γ节点支持DDR5/LPDDR5/HBM[2] - 环绕栅极节点、背面电源分配、先进封装是未来技术重点[10][25] - 预计升级周期持续3-5年,新设备需求将随堆叠层数增加而增长[36][38] - 关税政策未导致订单提前拉货,中国地区收入占比预计同比下降[3][23]
泛林集团25Q1跟踪报告:中国大陆收入占比持平,指引25Q2代工和NAND收入增长
招商证券· 2025-05-16 16: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泛林集团25Q1营收超指引中值,毛利率创新高,代工业务收入占比高增,中国大陆地区收入占比持平,预计25Q2代工和NAND收入增长,公司在技术创新和战略投资方面表现出色,虽面临关税等不确定性,但对实现超越市场增长有信心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状况和公司进展 - 25Q1公司整体收益符合预期,代工收入创纪录,毛利率创新高,预计25Q2毛利率继续扩大,预测2025年WFE支出约1000亿美元,当前关税和全球经济环境未使客户有重大变化 [19] 技术创新与战略投资 - 公司战略重点是提供新产品、先进服务和实施数字化转型计划,有三个关键驱动因素支撑未来超越市场WFE增长,沉积和蚀刻产品发展良好,CSBG升级业务收入创新高,公司在专业技术和虚拟制造平台方面有进展 [20][21][22] CY25Q1财务 - 营收47.2亿美元,递延收入20亿美元,预计年底递延收入余额下降;存储占比43%,代工占比48%,逻辑和其他部门占比9%;中国地区占31%,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各占24%;CSBG营收17亿美元;毛利率49%;运营费用7.63亿美元;营业利润率32.8%;税率13.3%;其他收入费用700万美元;资本回报方面回购股票和支付股息;每股收益1.04美元;资产负债表上总债务减少5亿美元;库存周转率2.2倍;资本支出2.88亿美元;员工人数增加约300人 [24][25][27] 25Q2指引 - 预计收入50亿美元,代工厂和NAND系统收入上升,毛利率49.5%,营业利润率33.5%,每股收益1.20美元,将实现创纪录盈利水平 [30] Questions And Answers - 存储芯片有升级需求,未来会有现有设备升级和新设备添加的混合模式;中国台湾地区收入强劲可持续,与前沿代工厂逻辑业务和先进封装有关;公司通过建立灵活制造供应链运营体系减轻关税影响;业务量上半年更集中,失去部分中国客户业务;公司在美国有制造能力,会根据地区发展重新评估本地制造能力;公司有全球化供应链和制造布局,能应对规则变化;预计中国业务营收占比同比下降,毛利率会波动;CSBG营收可能与去年持平;公司可根据情况调整生产安排;客户有自身规划蓝图;先进逻辑芯片支出回升受多种技术推动;公司对超越市场增长有信心;已考虑客户变动情况;25Q2无业务拉动是因客户计划未变;下半年销售额受市场规律和项目业务量分布影响;业绩预期受中国受限客户订单缺失影响;CSBG业务规模变化对毛利率影响不大;客户未明确关税对需求的影响,业务增长动力来自前沿技术合作;毛利率指引已考虑关税影响;公司发展关键在于产品开发与技术路线图同步;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确保长期优势;中国市场服务与备件业务有调整,CSBG各细分业务有互补效应;Reliant业务全为全新设备;NAND升级需求预计持续3 - 5年;产能利用率下降与升级需求呈逆周期特征;备件业务表现良好;NAND升级销售与原厂设备销售占比未来趋于平衡 [31][32][33]
晶盛机电(300316):2024年充分计提减值轻装上阵,半导体设备及材料加速国产化
长江证券· 2025-05-14 21: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5亿元,对应PE为15倍,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Q4收入同环比下降预计是坩埚价格下降导致,光伏行业仍处于周期底部,拖累公司业绩表现;半导体设备收入跟随行业复苏呈增长态势,去年末在手订单超33亿元(含税);蓝宝石收入受益于LED灯具二次替换需求同比高速增长;碳化硅衬底业务加速向8寸转型,出货量持续提升 [9] - 2024年制造业务毛利率34.82%,同比下降8.20pct;设备及其服务毛利率36.36%,同比下降2.46pct;材料毛利率28.71%,同比下降27.44pct,预计是坩埚价格大幅下降所致;2024年公司减值计提充分,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合计约12亿元,对Q4归母净利产生较大影响 [9] - 2025年半导体设备市场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公司积极抢占国产替代市场;半导体衬底材料业务进展积极,蓝宝石材料有望量价齐升,碳化硅衬底加快向8英寸转型;半导体耗材及零部件方面,石英坩埚产品取得技术和规模双领先,覆盖高端半导体设备核心部件的全产品体系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175.77亿元,同比下降2.26%;归母净利25.1亿元,同比下降44.93%;2024Q4实现收入30.99亿元,同比下降31.47%,环比下降28.45%;归母净利 - 4.5亿元,同比下降143.13%,环比下降152.13% [2][4] 各业务表现 - 半导体设备收入跟随行业复苏呈增长态势,去年末在手订单超过33亿元(含税) [9] - 蓝宝石收入受益于LED灯具二次替换需求同比高速增长 [9] - 碳化硅衬底业务加速向8寸转型,出货量持续提升 [9] 盈利情况 - 2024年制造业务毛利率34.82%,同比下降8.20pct;设备及其服务毛利率36.36%,同比下降2.46pct;材料毛利率28.71%,同比下降27.44pct,预计是坩埚价格大幅下降所致 [9] 减值情况 - 2024年公司减值计提充分,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合计约12亿元,其中就个别客户应收账款单项计提坏账准备2.5亿元,个别客户发出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41亿元,石英坩埚原材料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49亿元 [9] 2025年展望 - 半导体设备市场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公司在硅片制造端、芯片制造和封装端、碳化硅装备方面均有布局并取得进展 [9] - 半导体衬底材料业务进展积极,蓝宝石材料有望量价齐升,碳化硅衬底加快向8英寸转型,前瞻布局AI眼镜消费电子市场,推进12英寸光学级碳化硅衬底材料产业化 [9] - 半导体耗材及零部件方面,石英坩埚产品取得技术和规模双领先,石英制品领域实现产品延伸,覆盖高端半导体设备核心部件的全产品体系,已覆盖多家行业头部企业 [9]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7577|14860|15054|16260| |营业成本(百万元)|11714|10443|10411|11268| |毛利(百万元)|5862|4417|4644|4991| |营业利润(百万元)|3081|2959|3076|3236| |利润总额(百万元)|3070|2959|3076|3236| |净利润(百万元)|2664|2634|2738|288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2510|2502|2601|2736| |EPS(元)|1.92|1.91|1.99|2.09|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773|3435|4183|4689|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2176|-465|-315|-185|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655|-25|-25|-25|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1058|4479|2946|3843| |货币资金(百万元)|2787|5733|9576|14055| |应收账款(百万元)|3223|2506|2412|2456| |存货(百万元)|10884|12023|11668|12672|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21143|24348|27774|33550| |固定资产合计(百万元)|5491|5952|5873|5458| |资产总计(百万元)|31550|34530|37536|42738| |短期贷款(百万元)|709|709|709|709| |应付款项(百万元)|4636|4647|5185|5770|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12126|12473|12740|15063| |负债合计(百万元)|13616|13963|14230|16553|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百万元)|16621|19123|21724|24460|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313|1445|1581|1725| |股东权益(百万元)|17934|20568|23305|26185| |负债及股东权益(百万元)|31550|34530|37536|42738| |每股收益(元)|1.92|1.91|1.99|2.09|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1.35|2.62|3.19|3.58| |市盈率|16.61|14.88|14.31|13.60| |市净率|2.51|1.95|1.71|1.52| |EV/EBITDA|10.61|8.35|6.86|5.47| |总资产收益率|8.0%|7.2%|6.9%|6.4%| |净资产收益率|15.1%|13.1%|12.0%|11.2%| |净利率|14.3%|16.8%|17.3%|16.8%| |资产负债率|43.2%|40.4%|37.9%|38.7%| |总资产周转率|0.51|0.45|0.42|0.41| [14]
北方华创(002371) - 002371北方华创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2
2025-05-12 20:08
财务与现金流 - 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41.33亿美元,半导体装备业务营业收入265.78亿元,净利润52.18亿元;2025年一季度半导体装备业务营业收入78.59亿元,净利润15.79亿元 [5][4][5] - 2024年应收账款为60.45亿元,2023年为37.67亿元;2023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74.37天,2024年为70.25天 [9]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82.06亿元,同比增加37.90%,归母净利润15.81亿元,同比增加38.80%,扣非归母净利润15.70亿元,同比增长44.75% [12] - 一季度预付款13.3亿元,主要付给境外供应商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紧张,因增加原材料备货;提高现金流依赖提高预收款比例、加强回收账款、减少备货 [2] 业务与市场 - 主要业务为半导体装备研发、生产和技术服务,不涉及芯片研发生产 [2] - 2024年ALD设备总收入近20亿元,薄膜沉积设备超100亿元,刻蚀设备超80亿元 [3][5] - 刻蚀、薄膜沉积等设备覆盖数百道工艺制程,在国内多种技术代产线量产应用;2024年刻蚀设备营收增速约30%,沉积设备增速约50%,预计2025年保持增长 [3] - 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未来几年预计保持增长,国内集成电路装备企业与海外企业有差距,市场空间大 [2][5] - 2024年非半导体装备业务营收32.60亿元,锂电、氢能装备等是未来增长点 [6] 产品与技术 - 有近3000项专利,ALD设备有热式、等离子增强型等多种类型 [3] 发展规划与战略 - 预计2025年业绩继续增长,未来保持稳健增长,通过推进战略布局等提升业绩 [5][9] - 并购芯源微,正在办理过户,完成后成控股股东,发挥协同效应,控制商誉压力 [5] - 发行150亿债券,用于补充营运资金等 [11] - 目前产能充足,暂无新产能建设规划 [12] 其他问题 - 近期无回购股票计划 [3] - 2024年度拟每10股派现10.60元,每10股转增3.5股,提升股票流动性 [8] - 产品价格采用市场化定价 [8] - 减持对公司业绩无影响 [9] - 关税政策短期对业务影响小 [8][9][10] - 无H股上市计划 [11] - 转增股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方案后2个月内实施 [11]
晶盛机电(300316):光伏+半导体装备双驱布局 材料板块技术规模领先
新浪财经· 2025-05-12 18:37
事件:5 月6 日,晶盛机电子公司浙江晶瑞携8 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12英寸蓝宝石衬底和12 英寸多 晶碳化硅衬底精彩亮相PCIM Europe2025。 装备&材料板块技术迭代加速,光伏+半导体双驱布局。设备端:(1)半导体设备:实现8-12 英寸大硅 片设备全产业链布局,成功研发12 英寸干进干出边抛机、12 英寸双面减薄机,相继进入验证阶段;12 英寸三轴减薄抛光机/抛光清洗一体机可实现30μm超薄晶圆加工。(2)光伏设备:炉管平台产品/ALD 设备表现优异,进入更多客户产线;电池切割边缘钝化设备,可有效修复电池切割面损伤,获行业头部 客户批量订单。材料端: 8 英寸SiC衬底出货加速,积极拓展国内外客户;8-12 英寸蓝宝石衬底研发突 破,布局LED 新场景;半导体大尺寸合成石英坩埚技术实现国产替代。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5-27 年归母净利润为24.19/26.03/26.97 亿元,对应25-27 年PE 为15.4/14.3/13.8X。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公司24 年业绩小幅回落,盈利短期承压。公司24 年实现营业收入175.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