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享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中国式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对话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
经济日报· 2025-10-15 06:25
发展成就:规模增长 - 国内生产总值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大关,2025年预计可达140万亿元 [3] - “十四五”时期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大于2008年经济总量,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三省经济总量之和 [3] - “十四五”前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左右,若2025年实现5%预期目标,五年年均增速将达5.4%左右 [3] 发展成就:质量提升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由2020年2.40%提高至2024年2.69%,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14位上升到第10位 [4] - 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2024年约17.4万元/人 [4]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新能源发电装机量、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国际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一 [4] 发展成就:结构优化 - 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2020年7.5:36.9:55.5调整为2024年6.8:36.5:56.7,服务业占比提高 [5]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到34.6%和16.3% [5] - 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为86.8%,最终消费支出平均贡献率达59.9%,比“十三五”提高11.1个百分点 [5] 新发展理念:创新成效 - 2024年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 [8] - 5G通信实现大规模应用,建成全球最大网络基础设施,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8][15] -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特高压输变电世界领先,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 [8] 新发展理念:协调推进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20年63.89%上升到2024年67.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56:1降至2.34:1 [5][9] - 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黄河流域等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 [9] - 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对非户籍常住人口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9] 新发展理念:绿色进展 - 构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10] - 全国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超额完成“十四五”20%目标 [10]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 [10] 新发展理念:开放深化 - 货物贸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一,出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以上,服务贸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二,2024年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 [11] - “十四五”以来累计吸收外资已超过7000亿美元预期目标,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过5%,稳居世界前三 [11] -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持续缩减,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已全部“清零” [11] 动力变革:科技创新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强度达2.69%,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14] - 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70%以上,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保持世界第一 [14]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成渝、武汉、西安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14] 动力变革:产业体系 -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在全世界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大多数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15] - 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赋能传统制造,我国“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占比超40% [15] - 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取得标志性成果 [15] 动力变革:绿色转型 - 风电光伏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40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16]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6.3%,优良天数比例达87.2% [16] -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0.4%,首次超过90%,长江、黄河全线干流水质连续多年保持Ⅱ类 [16] 比较优势升级 -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能够摊薄制造业研发、投资、物流等环节成本,形成强大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成本优势 [17] - 建成约460万个5G基站,技术和用户数保持全球领先,更多领域实现数字化转型 [17][18]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60%左右,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近50% [18] 未来展望:国际环境 - 新一轮科技革命进入加速期,以人工智能为主导,与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交叉融合,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25] -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从以成本、效率为主导转向以安全、稳定为主导,增大全球经济“碎片化”风险 [25] - 大国战略博弈进入关键期,美国视中国为“最大战略竞争对手”,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打压 [25] 未来展望:国内发展 - 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凸显,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将明显加快 [26] - 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 [26] - 绿色发展进入关键攻坚期,各类污染物排放陆续达峰后进入高位平台期,绿色低碳转型任务更加艰巨 [26]
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民
经济日报· 2025-10-07 06:10
共享普惠保障网 "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 论断,为"十四五"时期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地指明了方向。 收官之际回望五年征程,从雪域高原的村寨到繁华都市的社区,从基础教育的课堂到远程诊疗的屏幕, 共享发展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以扎实的成就书写了共同富裕的时代答卷。 目前,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2亿人,比"十三五"时期末增加7300多万人,参保率从91%提 高到95%以上。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46亿人、3.02亿人,较"十三五"时期末分别增 加2900多万人、3400多万人。基本医保覆盖居民人数保持在13亿人以上,稳定在95%左右。这张世界上 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为全体人民撑起美好生活的底气。 新就业形态人员的权益保障是新时代新课题。这两年,相关权益保障指引和指南成为快递员、外卖员、 网约车司机出行的"安全带",为劳动者权益保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从2022年起,人社部在北京、 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7个省份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涵盖出行、外卖、即时配送、 同城货运4个行业的7家平台企业,取 ...
“龟”途漫漫,共护这片蓝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4 13:47
科研攻坚结硕果 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景图 刚孵出的小海龟 在南海之滨,大亚湾与红海湾交汇处的惠东县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最南端,大星山南麓的涛声里孕育着一个"海龟王国"——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这里水质清澈,沙滩细腻,是海龟的天然栖息地,也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 多年来,一支12人的"海龟爸爸"团队扎根于此,在海龟保育、种群恢复与生态保护的道路上步履不停,不仅填补了我国海龟全人工繁育技术空白,累计 繁育新生海龟16000多只,还通过探索生态旅游新模式,带动当地经济创收2亿元。 累计繁育新生海龟16000多只 海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因全球变暖、海洋生态破坏等问题,海龟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此外,海洋垃圾等问题也在持续威胁海龟生存。 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是绿海龟。四十年来,保护区不断完善从繁育到救护的各个环节。据统计,自1985年成立以来,保护区已累 计保护野生海龟上岸产卵745窝,成功孵出稚龟68516只;累计放流海龟65304只(含人工繁殖海龟)。2001年至今,累计救治受伤的野生海龟1126只,其中 835只被成功治愈并放归大海。 在海龟科研攻坚方面,保 ...
韩文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22 18:34
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观点 - 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指明了发展思路、方向和着力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 [2][3] -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需贯穿现代化全过程,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3] - 202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万美元,与中等发达国家约2.2万美元水平仍有差距,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 - 应对外部遏制打压需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多边主义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4] - 推进深层次改革需将新发展理念贯穿改革方案设计,形成有利于五大发展的体制机制 [5] - 促进共同富裕需做大蛋糕并分好蛋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6] - 防范重大风险需通过高质量发展做大经济实力分母,降低风险分子 [7] 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 创新发展 -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瞄准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生物制造等领域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8] -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金融,畅通风险投资良性循环 [10] 协调发展 - 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提高发展平衡性 [11] - 完善农村防止返贫机制和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11] 绿色发展 - 以"双碳"工作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传统行业绿色转型 [12] -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进"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 [12] 开放发展 - 深化外商投资促进改革,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13] -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谋划"小而美"民生项目 [13] 共享发展 - 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14] - 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促进人民高品质生活 [14] 统筹发展与安全 - 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实现动态平衡,既不片面强调发展也不片面强调安全 [15][16] - 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发挥大国经济优势催生质变 [16] 正确政绩观 - 坚持稳中求进,反对急于求成和消极应付,保持战略定力 [18] - 坚持因地制宜,新兴产业发展需精准发力,杜绝"政策洼地"竞赛 [19] - 坚持全国一盘棋,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和"内卷式"恶性竞争 [20]
安徽省能源局局长汪振宇解读“获得电力”新政
中国电力报· 2025-06-12 14:11
深化"获得电力"改革政策解读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在2020年1479号文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改革措施,推动建立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体系 [1][3] - 《意见》框架结构为"1+5+1":1个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5大重点任务(14条改革措施)、1套保障措施 [3] - 安徽省全口径供电可靠率达99.982%,位居全国第七位,得益于"三零""三省"服务深化实施 [11] 政策战略作用 - 重塑公共服务新模式:以"办电便捷化"驱动跨部门协同与流程再造,深化"三零""三省"服务,推行全过程数智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4] - 打造高质量发展硬支撑:强化配电网科学规划与智能运维,支持绿色电力接入消费,为"双碳"目标提供实施路径 [5] - 筑牢公平普惠保障网:提升居民供电薄弱区域保障能力,统一城乡服务标准,破解供电服务不平衡矛盾 [5] 政策创新路径 - 数字赋能:将低压办电"零投资"范围从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扩大至各类民营经济组织,推动供电企业依托政务平台动态获取项目用电需求 [7] - 精益强网:设置频繁停电硬约束(一年内≤5次,连续60天≤3次),鼓励将高电能质量服务内容纳入供用电合同 [8] - 绿能引领:要求公开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信息,建立绿电宣传推广长效机制,应用AI技术开展能效诊断 [8] - 共享发展:对新建小区用电设施实施"同步验收交付",明确供电企业承担民生抢修兜底责任 [9] - 协同共治:构建央地联动监管体系,建立投诉转办联办机制实现用户投诉"接得快、转得清、办得实" [9] 安徽省落实举措 - 服务升级: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优先电、可靠电、绿色电、满意电" [12] - 电网建设:加大配电网投入与智能化改造,深化频繁停电综合治理 [12] - 绿色转型:服务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优化充(换)电设施报装服务 [12]
边塞牧歌的现代回响
新华网· 2025-05-21 13:15
共享经济发展 - 内蒙古中蒙边境牧民通过互联网普及实现电商转型 48岁牧民格日勒其木格通过抖音销售"防狼灯"等特色产品 开启带货模式 [2] - 内蒙古行政村宽带通达率达100% 牧区智能家电 宽带网络 网购快递全面覆盖 手机放牧 短视频创作成为新时尚 [2] - 牧民合作社"涛日根合力"实现自产自销模式 每年销售羊肉超5万公斤 为13户牧民增收30余万元 每公斤活羊收购价高于市场1-2元 [3] 边境贸易与物流 - 二连浩特口岸作为中蒙最大陆路口岸 中欧班列通行量突破18000列 线路从2条增至72条 连接十多个国家70多个站点 [11] - 甘其毛都口岸成为中蒙最大能源口岸 日均大量运煤车辆从蒙古国入境 是中国距离蒙古国煤矿和铜金矿最近的陆路口岸 [12] - 阿尔山口岸2004年开放 距离蒙古国东方省仅85公里 满洲里市形成中俄蒙三国风情交融的边境贸易枢纽 [11] 农牧业现代化 - 牧民建立屠宰加工包装一体化车间 在锡林浩特市配套肉铺和冷库 改变传统200公里长途运输导致的损耗问题 [3] - 7000亩牧场采用现代化放牧方式 通过合作社模式提升农畜产品附加值 实现"富饶边境"发展目标 [3] - 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12个盟市通高速公路 103个旗县区通一级以上公路 保障牧区物流效率 [2]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边境牧民自发组建20人防火队 春秋季每日巡查60公里边界线 私家车改装为防火车参与火情防控 [5][6] - 牧民设立野生动物饮水点 旱年为蒙古国入境黄羊提供水槽 沿途投放盐粒和草料 年救助量达数十只 [6][7] - 护边员张永清通过摄影记录草原生态 巡边时兼顾环境保护监测 形成"人畜草"和谐共生的边境生态链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