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厂商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酱酒调整期破局“复兴1959”厂商共生叩开冀南市场
搜狐财经· 2025-10-26 04:34
行业宏观拐点 - 酱酒行业迎来历史性拐点,从“狂热扩张”回归“价值深耕”,行业产能收缩13.33% [2] - 2024年70%中小酒企陷入停产困境,仁怀主产区减产超15万吨 [3] - 贵州、河南等传统消费大省的酱酒渗透率仍保持在50%以上 [3] 区域市场机遇 - 邯郸作为河北工业重镇,踩中“产能出清”与“需求坚挺”的黄金交叉点 [3] - 邯郸白酒市场年销售额稳定在35至45亿元区间,其中150-400元中端价格带占比过半 [5] - 当地工矿团购、婚宴等刚需场景消费占比超65% [5] - 当地县级市场铺货率达68.7%,传统渠道主导的消费习惯为三级网络提供落地土壤 [5] 公司产品与定价策略 - “复兴1959”主打118-398元坤沙酱酒,定价策略与邯郸市场中端价格带完美契合 [5] - 品牌死磕“12987工艺+本地红缨子糯高粱”的高品质底线 [6] - 采取“不压货、门槛低”的合作政策,解决经销商库存、假货、亏本三大痛点 [6] 渠道合作与生态模式 - 合作跳出传统“品牌方找代理商”模式,形成“品牌方+本地运营方+营销方”的三角支撑生态 [7] - 聚倍同城在魏县拥有200多家烟酒店、50多家常驻餐饮终端资源及“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 [7] - 河北政声广告负责本地化传播,结合邯郸“赵文化”打造“宴席用酒+文化体验”的场景化营销 [7] 具体落地举措 - 在魏县核心商圈开设首家形象直营店,配备专业品酒师 [9] - 针对当地工矿企业推出“定制酒+员工福利”套餐,利用合作企业资源打开团购市场 [9] - 搭建县域即时零售链路,实现“城区15分钟送到家、乡镇1小时能取货” [9] - 合作约定“以渠道定销量+以服务定绩效”的成长奖励机制,体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9] 品牌发展战略 - 魏县合作模式是可复制的范本,计划2026年前完成50个地级市服务中心建设 [10] - 品牌下沉策略避开与头部品牌在高端市场正面竞争,以“高性价比+本地化服务”在区域市场筑起壁垒 [10] - 2025年酱酒市场呈现“高端稳、中端扩、大众兴”格局,300-500元价格带成为新战场,县域市场是大众酱香主要增长点 [10]
酒企、经销商无效沟通,“厂商一体化”该如何正确表达?
新浪财经· 2025-10-24 10:31
行业核心矛盾 - 白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厂商沟通存在核心矛盾,经销商关注终端动销和利润,而部分酒企仍侧重品牌历史和政策支持 [1] - 厂商关系面临韧性考验,出现“各说各话”的现象 [1] 沟通断层 - 酒企沟通多停留在单向输出,如经销商大会上高管发布战略和政策,难以触及经销商真实痛点 [1] - 经销商核心诉求已从冲销量转向保利润和稳现金流,迫切需要具体动销支持、去库存方案、利润兜底政策及高效费用核销机制 [4] - 白酒经销商平均毛利从2019年的20%-23%降至2024年的15%-17%,平均净利润从2019年的8%降至3%-5% [4] - 酒企沟通方式两极分化,部分能日常解决实际问题,部分仍在拼命压任务,不理解经销商困境 [4] 酒企合作意愿展示 - 多家酒企展示渠道合作意愿,如金沙酒业围绕让合作伙伴长期稳定获利制定策略,国台提出打造厂商一体化新生态,钓鱼台和贵州杜康也推出渠道策略 [3] 发展节奏错位 - 酒企核心运营逻辑仍是“压货-分销”模式,通过制定销售任务和政策返利推动经销商拿货,这在存量市场下难以适应变化 [8] - 酒企希望将业绩压力转嫁至渠道端经销商,但经销商因供大于求不再愿意增加自身风险帮助酒企完成业绩 [9] - 经销商主动转型求生,生存逻辑变为“流量-转化-复购”,布局即时零售平台如美团闪购、饿了么,月销可过千,并组建直播团队直接面向消费者带货 [9][10][12] 重构厂商关系 - 酒企普遍强调“厂商一体化”,试图将经销商转变为利益共享伙伴,方式包括股权合作、组建销售平台、推出联盟商权益计划等 [13] - 部分酒企通过让利重建经销商信心,如郎酒承诺提供至少5%净利润兜底保障,丹泉推行厂家、商家、店长三方出资按比例分红的模式 [13] - 酒企探索让经销商参与政策制定和数字化服务,如建立经销商顾问委员会,允许经销商参与“i茅台”线下提货和用户服务 [13][15] - 双节前夕酒企加强沟通促进动销,关键词是“差异化”,如洋河制定差异化促销方案,汾阳王推行“一地一策”,永乐古窖开展体验式营销 [15] - 酒企主动倾听经销商建议并赋能,如习酒召开青年经销商座谈会讨论渠道转型和年轻化,伊力特放开新品定制和疆外市场产品条码开发 [16]
联名产品脱销 酒鬼酒求破局
北京商报· 2025-07-23 23:54
联名产品动态 - 公司与胖东来联名推出的"酒鬼·自由爱"白酒将于7月24日在部分步步高超市开售,此前该产品在胖东来线上商城及电商平台均显示售罄 [1] - 联名产品定价200元/瓶,综合成本168.26元,毛利率15.87%,显示公司选择性价比路线而非中高端定位 [2] - 产品从考察到上市仅用150天,创下公司新品开发速度纪录 [2] 业绩表现分析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5.6亿元(同比-43%),归母净利润80-1200万元(同比-90.08%至-93.39%),日均净利不足7万元 [3] - 2019-2022年营收从15.12亿元增至40.5亿元,净利润从2.99亿元增至10.49亿元,但2023-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30.14%和49.7%,净利润下降47.77%和97.72% [3] - 市值较2021年9月峰值蒸发82.38% [1] 渠道与经销商问题 - 经销商数量从2020年763家增至2023年1774家(+132.5%),2024年降至1336家(-24.7%) [4][5] - 合同负债从2022年4.33亿元降至2024年2.45亿元,反映渠道预付款项减少 [5] - 行业专家指出此前增长依赖透支市场、库存和经销商资源 [4] 战略调整方向 - 将原"百亿目标"调整为"2024年实现恢复性增长",但未完全放弃长期目标 [6] - 计划构建"2+2+2"战略单品体系,SKU压减50%,淘汰低潜力产品 [6] - 行业建议通过限量版/年份酒拉升产品矩阵,优化中端产品差异化定位,同时修复内参系列价格体系 [7] 行业环境与定位 - 白酒消费需求结构整体下移,中低价格区间需求增长,公司联名产品瞄准200元大众价格带 [2] - 馥郁香型在河南市场接受度需培育,价格定位影响复购率预期 [2] - 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需建立厂商一体化解决方案和渠道良性循环 [5]
日均净利不足7万 酒鬼酒如何借联名产品破局
北京商报· 2025-07-23 21:15
产品发布与渠道布局 - 公司与胖东来联名推出的"酒鬼.自由爱"产品将于7月24日在长沙步步高超市四家门店上架,包括梅溪店、金星店、砂之船店及星城店 [1] - 该产品将在胖东来13家商超、官方小程序和抖音平台同步上架,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 [1] - 产品单瓶售价200元/瓶,整箱装(6瓶)售价1200元/箱,上线即售罄 [4] - 天猫平台有店铺以220元/瓶加价代购,截至发稿已售出11笔 [4] 产品定位与成本结构 - 产品综合成本168.26元/瓶,毛利31.74元,毛利率15.87% [6] - 公司选择将价格带下移至大众市场,与胖东来在中低价格区间的销售影响力相匹配 [7] - 2024年公司中高端产品酒鬼系列营收占比58.66%(8.35亿元),高端内参系列占比16.55%(2.35亿元),大众产品湘泉系列仅占5.34%(0.76亿元) [7] 业绩表现与市场反应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5.6亿元,同比下降43%;归母净利润80-1200万元,同比下降90.08%-93.39%,日均净利不足7万元 [8] - 公司市值较2021年9月峰值蒸发82.38% [1] - 2019-2022年营收从15.12亿元增至40.50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99亿元增至10.49亿元;2023-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至14.23亿元 [9] 渠道问题与库存压力 - 经销商数量从2020年763家增至2023年1774家后,2024年降至1336家,降幅24.7% [10] - 合同负债(预收款)从2022年4.33亿元降至2024年2.45亿元,反映渠道信心不足 [10] - 2024年末存货高达17.51亿元,占资产总额34.48%,其中基酒占比67.75% [11]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3年873天增至2025年一季度1576天 [11] 战略调整与未来规划 - 公司提出"2+2+2"战略单品体系,计划SKU压减50%,淘汰低效产品 [14] - 高端内参系列2024年营收下滑67.06%,库存量增长51.63%至1395吨 [14] - 毛利率从2023年78.35%下滑至2025年一季度70.71%,净利率从18.48%跌至9.22% [14] - 专家建议通过文化营销、品鉴会强化高端形象,推出限量版拉升产品矩阵 [15]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白酒行业整体动销缓慢,消费需求结构向中低价格区间下移 [7] - 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厂商需寻找一体化解决方案 [11] - 公司此前业绩增长被指源于透支市场、库存和经销商,导致渠道乱价严重 [9]
精准卡位,国台优标引燃端午终端动销新热潮
搜狐财经· 2025-05-29 11:04
行业趋势 - 白酒行业正在经历"静默革命",高端酒依然坚挺但品牌溢价逻辑弱化,大众消费更务实但"性价比"不再是唯一竞争点 [1] - 酱酒市场仍有巨大潜力但野蛮增长模式失效,高品质+精准卡位成为破局关键 [1] - 行业向大众化、高性价比方向发展,传统工艺与现代消费需求结合成为趋势 [6] 产品战略 - 国台优标定位250元-300元价格带,作为国台国标系列中端市场关键补充,向上呼应350元-400元的国台国标大单品,向下覆盖大众消费市场 [4][6] - 产品采用"经典瓶型+品质升级+场景适配"三重策略,延续国标系列设计基因并融入现代审美,覆盖商务宴请与大众消费双场景 [2][4] - 通过构建完整产品金字塔矩阵,瞄准中端酱酒近千亿市场规模,为经销商提供差异化利润增长点 [6] 品质工艺 - 精选贵州红缨子糯高粱,严格遵循传统"12987"酱香工艺,结合智能酿造技术实现30道工序/274环节/1508项指标的标准化生产 [4] - 历经"一年精酿+三年陶藏+一年涵养"完整周期,形成"酱香突出、香气清雅、酒体柔顺"的典型风格 [4] - 传统工艺与智能创新结合,树立中端酱酒品质新标杆 [6] 市场表现 - 3月24日成都首发后迅速引发行业关注,5月25日延安发布会现场订货量近500箱,验证市场穿透力 [2][7] - 已布局江西、山东、福建、陕西等地区,采用"区县单元化+渠道扁平化"精耕模式,发展优质经销商数十家 [7][10] - 端午旺季前成为终端动销首选产品之一,经销商看好其渠道利润和宴席适配性 [10] 渠道创新 - 构建"厂商一体化+厂商端联盟化+消费者融通化"新生态,通过专营联盟体实现资源整合与价值共享 [9] - 实施非饱和式网格化精准布局,建立终端信用黑名单制度,分级分类管理实现精准赋能 [9] - 经销商/终端/合伙人共同出资组建专营联盟体,国台强化渠道精细化管控与利益共赢机制 [9] 营销策略 - 打造沉浸式体验矩阵:常态化品鉴互动、酒旅融合体验、高端旅游服务、终端氛围全覆盖 [9] - "样板带动、梯度推进"战略下,从成都首发到延安样板市场,再加速全国核心区域布局 [7][10] - 产品视觉设计融合红金双色与东方美学,强化品牌辨识度与场景适配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