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主业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汉商集团关联收购谜局:负资产写字楼与空置率新高下的双主业承压
新浪证券· 2025-07-03 13:21
关联交易与标的资产状况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向实控人阎志控制的卓尔城投资收购武汉客厅项目艺术大厦B栋写字楼,但交易作价尚未确定且审计评估未完成 [2] - 标的资产2022年至2024年前9月营业收入为零,净利润分别为-40.35万元、-339.57万元、-799.39万元,亏损持续扩大,目前处于全额抵押状态 [2] - 该收购计划最早于2023年8月披露,拖延近两年仍未完成,公告解释亏损原因为"尚未产生租金收入" [2] 武汉写字楼市场环境 - 2025年第一季度武汉优质办公楼空置率攀升至39.5%,甲级、乙级办公楼净有效租金分别降至72.8元/平方米/月和61.3元/平方米/月,较去年末明显下滑 [3] - 收购计划与当地市场现状形成强烈反差,市场处于租金下行与高空置率的寒冬期 [3] 公司业绩与转型困境 - 公司2024年遭遇上市20年来首次亏损,净亏损1500万元,核心业务药品收入下降20.54%,商业运营收入下降12.94% [3] - 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78.21%,主因迪康药业受集采冲击及商业板块盈利能力下滑 [3] - 2020年转型"大健康+大商业"双主业初期成效显著:2021年迪康药业并表推动营收激增197.91%,净利润增长88.36%,但2022-2024年增长停滞并陷入亏损 [4] - 迪康药业在集采与成本压力下表现疲软,商业板块同样增长乏力,双主业转型成效未彰 [4] 交易逻辑与治理问题 - 公司声称收购写字楼旨在"改善上市公司经营现金流",但标的资产连续亏损且零营收,与改善现金流的承诺形成强烈反差 [4] - 两年未决的收购进程、未披露的运营数据,叠加业绩恶化,引发对交易必要性及公允性的深度疑虑 [4] - 在核心主业承压时期,公司资源分配聚焦问题资产而非主业纾困,成为检验治理成色的关键试金石 [4]
提前涨停!筹划控制权变更
中国基金报· 2025-06-05 11:31
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林浩亮、林若文正在筹划股份协议转让事宜,具体方案尚待沟通确定,股票自6月5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2] - 公司大股东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宜,除此之外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2] - 此次控制权变更源于控股股东的主动筹划,具体受让方身份、转让比例及交易对价等核心条款尚未披露 [4][5]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在加速从母婴消费品主业向"母婴用品+医美服务"双主业架构转型 [5] - 2024年公司在持有韩妃投资49%股份的基础上,又收购了珠海韩妃和中山韩妃各51%股份,拓展医美服务领域布局 [5] - 2025年度公司将并表珠海韩妃和中山韩妃,形成双主业格局 [6] 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交易价格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2%,达到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标准 [2] - 6月4日公司股价以5.08%涨幅封死涨停,收报6.21元/股,总市值升至21.99亿元 [9] - 4月29日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42.11%,在ST板块中表现强劲 [9] 财务状况 - 2024年度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531.68万元,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因此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0]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7606.33万元,同比增长74.85%,主要系报表合并范围增加耀美科技、珠海韩妃及中山韩妃所致 [10]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17.42万元 [10]
双主业转型未见成效 皇庭国际2024年营收大幅下滑43.86%
犀牛财经· 2025-05-08 11:2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3.86%,主要因出售投资性房地产收入减少及部分业务收缩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同比收窄43.16%至6.4亿元,亏损幅度改善 [2]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1.89亿元,较2023年的3.38亿元大幅减少 [4]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至9227万元 [4] - 公司通过处置非流动资产获得4797万元收益,政府补助及营业外收入合计9543万元 [4] - 财务费用仍高达6.58亿元,但同比微降0.99% [4] 业务表现 - 商业运营服务收入为3.55亿元,同比微降1.95%,毛利率保持在90.56%,仍是核心盈利来源 [4]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2.29亿元,同比下滑21.43%,主要因在管项目减少及市场竞争加剧 [4] - 功率半导体业务收入为7267万元,同比下降43.69%,受行业需求波动及价格下行压力影响 [4]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总资产降至80.33亿元,净资产仅为3.58亿元,资产负债率达95.55% [5] - 公司未进行利润分配,将优先保障经营及偿债需求 [5] 战略与管理 - 公司近年推行"半导体+商业管理"双主业转型战略,但当前转型收效甚微 [4] - 管理层坦言市场不确定性及人才储备不足是主要挑战,后续将强化成本管控与应收账款管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