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功率半导体
icon
搜索文档
紫光国微:不断拓展新兴市场增量需求
全景网· 2025-09-16 15:05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未来将推动智能安全芯片传统业务持续增长并加快汽车电子等新业务布局 [1] - 石英晶体器件业务将持续聚焦通信、汽车、工业等中高端应用领域并拓展新兴市场增量需求 [1] - 公司聚焦特种集成电路和智能安全芯片两大主业 同时涵盖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与功率半导体等重要业务 [1] 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产品深度布局移动通信、金融、政务、汽车、工业、物联网等领域 [1] - 以芯片和系统解决方案赋能千行百业 [1]
紫光国微:2024年度公司全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3.33%
全景网· 2025-09-16 15:02
公司业务布局 - 聚焦特种集成电路和智能安全芯片两大主业 涵盖石英晶体频率器件和功率半导体等重要业务 [1] - 产品深度布局移动通信 金融 政务 汽车 工业 物联网等领域 [1] - 以芯片和系统解决方案赋能千行百业 [1] 研发投入 - 2024年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3.33% [1] - 坚持技术创新并保持研发投入力度以支持行业竞争优势 [1] - 产品从研发到量产需要经历一定周期 [1] 发展战略 - 通过技术创新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 - 保持研发投入规模是行业特点的必然要求 [1] - 公司参加2025年河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半年报集体业绩说明会 [1]
高新发展(000628) - 2025年9月12日成都高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2 18:03
战略转型与业务布局 - 公司持续聚焦向科技型企业转型战略目标,在功率半导体和数字能源业务基础上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方向拓展布局 [2] - 功率半导体业务已取得86项专利等知识产权,布局第8代IGBT平台、SiC模块、高功率密度B系列封装平台等重点项目 [4] - 数字能源业务子公司倍特数能新增取得3项专利(1项发明专利、2项外观专利)和4项软件著作权 [3] 业务发展现状 - 数字能源业务目前占公司总体业务收入比重较小 [3] - 功率半导体业务获得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体系认证证书,覆盖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交付及售后服务全流程质量管理 [4] - 虚拟电厂示范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相关技术纳入2025年成都市绿色低碳技术装备目录 [3]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搭建"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ESG工作小组"三级治理架构,制定ESG工作规程 [2] - 独立董事承诺通过四方面保障股民权益:严格把关关键事项、紧盯风险点、倾听中小股东诉求、提供专业客观建议 [3] - 截至2025年9月1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58,246人 [5] 资本运作与信息披露 - 公司明确表示未参与华鲲振宇增资 [4] - 收购华鲲振宇事项已于2024年4月19日终止 [5] - 公司强调所有信息以指定媒体披露公告为准,多次提示投资者理性注意投资风险 [4][5]
重庆之重——西部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的“重庆样本”
上海证券报· 2025-09-12 03:03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李白与杜甫笔下的三峡奇观,勾勒出 重庆雄奇的山水骨架。这座被两江环抱的城市,既回荡着川江号子的千年余韵,又轰鸣着智能工厂的机 械交响;既留存着大足石刻的慈悲凝视,又闪烁着科技创新的智慧光芒。 传统与现代交织,底蕴与活力共生。这座山水之城,承载着巴渝文化的千年积淀,又在现代化进程中不 断书写新的故事。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规上工业营收达到2.8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8万亿元。 2025年上半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29.58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714.82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555.75亿元,同比增长4.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9659.01亿元,同比增长5.6%。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如今的重庆,正以科技创新为笔,在"416"科技创新布局的画布上,描 绘着"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壮阔蓝图,奋力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重要增长极。 产业筑基:"33618"集群的亮丽答卷 长江与嘉陵江在朝天门码头处江面完成交汇,如同重庆的历史与现实在此碰撞融合。从"水码头"到" ...
华润微涨2.02%,成交额2.4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25.9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1:2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1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49.07元/股 成交额2.44亿元 换手率0.38% 总市值651.4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25.93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5.11%和7.31%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2.20%和21.75%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4.11% 近5/20/60日分别上涨2.89%/6.28%/9.07%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4.40万户 较上期减少9.77% 人均流通股30,173股 较上期增加10.83% [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持股3049.79万股(第二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1492.52万股 [3] - 科创板50ETF(588000)持股2930.78万股(第三大股东) 较上期减持51.17万股 [3] - 科创板芯片ETF(588200)持股1260.08万股(第九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127.48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18亿元 同比增长9.62% [2] - 归母净利润3.39亿元 同比增长20.8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5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87亿元 [3]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及智能控制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 提供晶圆制造与封装测试服务 [1] - 收入构成:产品与方案占比54.34% 制造与服务占比42.92% 其他业务占比2.74%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 概念板块涵盖MCU、大基金、先进封装、IGBT等 [1]
赛晶科技:柔性输电业务和新能源发电与储能业务协调发力造就35%的增长
中金在线· 2025-09-11 11:10
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 全球能源系统加速电气化与智能化转型 特高压输电 新能源发电 储能系统成为核心场景 [1] - 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到2025年建成多条特高压输电线路 电网骨干网架加速完善 [1] - 高端IGBT及SiC产品供应仍以国外为主 国产化率处于较低水准 下游国内市场国产化替代潜力巨大 [1]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8.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5% [2] - 输配电领域营收4.6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 柔性输电业务销售收入2.9亿元 同比增长123% [2] - 工业和其他业务收入3.56亿元 同比增长57% 新能源发电与储能业务同比增长108% [2] 技术突破与产品优势 - 是国内特高压直流输电用阳极饱和电抗器唯一拥有自主技术的企业 成功打破ABB 西门子等国际巨头垄断 [2] - 干式直流支撑电容器性能可对标国际领先水平 在甘浙项目国产产品中市场占有率达62.5% [3] - 在华能玉环2号海上风电项目成为独家国产供应商 实现核心部件100%进口替代 [3] 半导体领域布局 - 2025年发布m23 1400V 100A SiC MOSFET 展示采用第七代精细微沟槽技术的i23系列芯片 [3] - 拥有ED模块 EP模块 ST模块 FP模块 TF模块等多种模块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3] - 收购湖南虹安补齐SiC外延环节 实现产业链整合 [3] 战略定位与产业协同 - 业务版图与国家"双碳"战略高度共振 覆盖光伏逆变器 储能系统 特高压输电 新能源发电四大核心场景 [4] - 形成"多点突破 精准卡位"的产业布局 参与重塑行业规则 [4] - 在特高压 新能源 储能三大应用场景深度绑定 成为能源转型链条关键力量 [4]
AI进化论:服务器电源,下一个千亿级市场
2025-08-28 23:15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分析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AI服务器电源系统 包括供电架构、电源管理、功率半导体及被动元件等领域[1][2][4] - 涉及公司包括英伟达(主导HVDC架构)、ADS(芯片供应商)、英诺赛科(第三代半导体供应商)、博克新材(电感材料供应商)、江海股份(超级电容龙头)及环旭电子、领益制造(产业链布局厂商)等[1][3][10][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规模与增长** - AI服务器电源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42亿美元 2026年71亿美元 2027年116亿美元 总增长率约66%[1][4] - 高功率平台集中出货是市场扩张核心驱动因素[1][4] - 以芯片口径计算 全球AI服务器整机电源市场空间2025年55亿美元 2026年96亿美元 2027年154亿美元 总增速约67%[4] - ADS凭借芯片出货量预计整体空间达20亿美元[1][4] **技术架构演进** - 供电架构向800伏HVDC加SST架构演进 长期取代传统UPS[1][5] - 巴拿马式方案为过渡方案[5] - 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及氮化镓)加速替代硅基器件 以满足高功率密度、高频率及高能效需求[1][2][5][6] - 英伟达800伏HVDC架构预计2027年V200、V144系统放量后成为主流[10] **电源管理重要性** - 动态调节成为关键环节 AFC电源管理向软硬结合的智能调度演进[1][7] - 核心目标是保障AI算力集群功耗攀升下的系统稳定性[1][7] **产业链增量环节** - PSU和DCDC环节材料升级:氮化镓和碳化硅替代硅基器件[1][8] - 单机柜LR72GB300 PSU价值量芯片口径约9000万美元 模组口径约3.3万美元[8] - DCDC价值量约1万美元 模组口径约4.62万美元[9] - HVDC加SST架构推广带来价值量上移:VR200和L144 HVDC电源价值量约9万美元[10] - PDU升级:单机柜GP300 PDU价值量约4万美元 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35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55亿美元[10] - BBU从选配转为标配:单机NVO72BBU价值量约7000美元[10] - 被动元件需求增长:超级电容用于消峰填补和断电备份 预计市场空间达数十亿美元[13][14] - 日本供应商年产从20万支扩至150万支 明年计划650万支[14] - 江海股份锂离子超容和EDLC布局明确 已有订单预计明年出货[14] - 电感用量上升且材料从铁氧体转向金属软磁粉:博克新材导入英伟达供应链 模块化趋势使价值量达分立式2-3倍[3][15] **竞争格局** - 国内与海外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处于同一起跑线 英诺赛科进入英伟达供应商名录[3][17] - 传统工业半导体厂商(如东威、新节能)在数据中心业务增长显著 周期触底且汽车/工业应用复苏[18][19][20] 其他重要内容 - 环旭电子依托日月光协同布局全球产能 计划开拓PDU市场[13] - 领益制造通过赛尔康积累电源产品经验 布局大功率及光芯片硅光[13] - 功率半导体需求线性增长:高压侧以硅基为主 氮化镓在中低压侧加速渗透[16] - AI发展为功率半导体行业带来机遇 厂商产品组合向数据中心靠拢[20] - 工业半导体板块因AI驱动及基本面回暖重启投资机会[21][22]
芯导科技8月27日获融资买入2682.86万元,融资余额2.4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09:4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8月27日股价下跌1.03% 成交额达1.78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2682.86万元 融资偿还2663.07万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19.79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43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达3.00%[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1] -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 但融券余额分位水平同样超过近一年90%[1] - 融券方面当日无偿还与卖出操作[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194户 较上期减少6.79%[2] - 人均流通股14351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329.14%[2] - 股东户数减少与人均持股增加显示股权集中度提升[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2亿元 同比增长17.09%[2] - 归母净利润5019.91万元 同比小幅减少3.86%[2] - 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出现小幅下滑[2] 业务构成与公司背景 - 功率器件业务占比90.93% 功率IC业务占比9.07%[1] - 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26日 于2021年12月1日上市[1] - 总部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1] 分红政策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1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总额达2.15亿元[3] - 显示公司具有持续分红回报股东的能力[3]
时代电气(688187):半年报点评:“同心多元化”战略稳步推进,新兴装备业务乘势突破
上海证券· 2025-08-27 19:3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22.14亿元,同比增长17.95%,归母净利润16.72亿元,同比增长12.93% [6] - 轨道交通业务稳健增长,2025H1营收69.11亿元,同比增长12.58%,市占率保持稳定,海外市场开拓取得新成果 [7] - 新兴装备业务高速增长,2025H1营收52.44亿元,同比增长25.88%,其中基础器件板块营收24.16亿元,同比增长29.12% [8] - 功率半导体产能持续提升,新能源车电驱板块实现高压总成首单突破及多合一产品首次量产应用,新增项目20个 [8] - 乘用车功率模块装机量排名行业第二,市场占有率达13.6%,光伏逆变器国内中标15GW,地面电站领域排名行业前三 [8] - 调整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1.73/48.17/55.6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07/3.55/4.10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16/14/12倍 [9] 财务数据与预测 - 最新收盘价49.99元,总股本1,357.95百万股,流通市值384.10亿元 [2]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86.55亿元,同比增长15.0%,归母净利润41.73亿元,同比增长12.7% [11]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331.59亿元,同比增长15.7%,归母净利润48.17亿元,同比增长15.4% [11]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375.70亿元,同比增长13.3%,归母净利润55.65亿元,同比增长15.5% [11] - 毛利率预计稳定在32.5%-33.3%,净资产收益率从8.9%提升至10.9% [12] 业务进展 - 轨道交通领域深耕细作,CR450动车组性能验证进展顺利,城轨牵引系统新获订单继续领跑行业 [7] - 功率半导体宜兴3期项目达设计产能,中低压器件产能提升,IGBT逆导芯片技术推进,完成首次车规级SiC模块小批量交付 [8] - 新能源发电板块光储风氢多产业协同,IGBT制氢电源设备累计交付突破100台 [8] - 信号系统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定,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于2025年6月30日在宁波地铁8号线一期正式开通运营 [7]
时代电气(688187):2025年半年报点评:动车组大规模招标打开市场空间,功率半导体业务新产能投产持续贡献增量
光大证券· 2025-08-26 19:18
投资评级 - A股和H股均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A股价格50.18元 H股价格40.76港元 [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22.1亿元 同比增长17.9%(调整后) [6] - 归母净利润16.7亿元 同比增长12.9%(调整后) [6] - 归母扣非净利润15.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7.0%(调整后) [6] - 毛利率32.0% 同比上升4.4个百分点(调整后) [6] - 净利率14.6% 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调整后) [6] 业务板块表现 - 轨道交通装备业务收入69.1亿元 同比增长12.6% 其中轨道交通电气装备/轨道工程机械/通信信号/其他轨道交通装备收入分别为55.2/5.6/4.7/3.6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1.5%/1.1%/13.1%/65.7% [7] - 新兴装备业务收入52.4亿元 同比增长25.9% 其中基础器件/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新能源发电/海工装备/工业变流业务收入分别为24.2/10.0/10.5/4.2/3.6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9.1%/1.3%/42.9%/4.4%/110.1% [8] 细分业务进展 - 基础器件业务收入24.2亿元 同比增长29.1% 功率半导体宜兴3期项目2025年6月底达设计产能 中低压器件产能持续提升 IGBT逆导芯片技术顺利推进 突破SiC动态特性及可靠性底层技术 完成首次车规级SiC模块小批量交付 [9] - 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收入10.0亿元 同比增长1.3% 多合一总成实现性能跃升 高压总成首单突破及多合一产品首次量产应用 新增20个项目 其中一半以上为混动项目 [10] - 新能源发电业务收入10.5亿元 同比增长42.9% 光储风氢多产业协同 中标容量位居国内前列 突破首个海上光伏项目 光伏、储能PCS和制氢产品均在海外实现首单突破 [11] - 工业变流业务收入3.6亿元 同比增长110.1% 在矿山、冶金、船舶、空调等领域获得新订单 实现纯电动矿用车牵引变流器批量应用及海外高端用户突破 [12] - 海工装备业务收入4.2亿元 同比增长4.4% 获得国内外多个新订单 包括首套EROV(电动水下机器人)订单 攻克多项水下机器人关键技术 实现水下遥控作业机器人、水下挖沟铺缆机器人的海试及批量交付 [13] 市场与订单情况 - 动车组和机车招标中市占率保持稳定 CR450动车组性能验证进展顺利 系列化新能源机车研发持续推进 [7] - 城轨牵引系统新获订单继续领跑行业 跨平台检修业务取得新突破 [7] - 海外市场开拓成果显著 在亚洲、美洲、欧洲等地中标13个项目 包括配套内燃机车、新能源机车、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城轨等多项产品的不同系统产品 [7] 财务预测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43.0/48.1/53.5亿元 [14] - 对应EPS分别为3.17/3.54/3.94元 [1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1.40/310.89/342.56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12.97%/10.48%/10.19% [1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6.18%/11.78%/11.30% [15] - 预计2025-2027年ROE(摊薄)分别为9.68%/10.09%/10.4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