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轨制
icon
搜索文档
从封王到反叛:当老板的「承诺保险」变成一纸空文
36氪· 2025-09-02 20:14
这是我们学生阶段必学的历史经典故事。 英布本是秦朝的一个囚犯,后来在骊山修陵墓时逃跑,当了土匪。秦末天下大乱,他拉起队伍,先投靠了势力强大的项羽,还成了项羽旗下的头号 猛将,巨鹿之战立下大功,被项羽封为九江王。 但后来项羽和刘邦争天下时,多次叫他帮忙,他都找借口不去,英布和项羽两人就闹掰了。刘邦看准机会,派人把他策反了过来。英布转投刘邦, 帮助刘邦在垓下围歼了项羽,因此立下大功。刘邦建立汉朝后,封他做了淮南王,让他享受荣华富贵。 好景不长,汉高祖刘邦当上皇帝后,开始猜忌和收拾那些手握重兵的异姓王。大将韩信、梁王彭越先后被以谋反的罪名处死,而且死得很惨。这让 英布心里极度害怕,觉得下一个肯定轮到自己,整天坐立不安。 恰在此时,他怀疑自己一个宠爱的妃子和手下大臣贲赫有私情,要抓贲赫。贲赫吓得直接跑到长安向刘邦告状,说英布要谋反。英布一看事情败 露,退路已断,干脆心一横,于公元前196年起兵反汉。他起初还打了几场胜仗,但最终刘邦亲自率军征讨。 两军对阵,刘邦问他:"何苦要造反?"英布直接回答:"我也想当皇帝!"但最终因实力不济兵败,在逃跑途中被杀。他的叛乱,反而加快了刘邦清 除诸侯、巩固中央集权的步伐。 如今很多事 ...
不懂“双轨制”的AI公司,估值再高也难逃一死
虎嗅· 2025-07-24 09:26
AI创业的估值生意与现金流模式对比 估值生意的本质与风险 - 估值生意本质是围绕"未来梦想"的拍卖会,创业者描绘技术颠覆世界的蓝图,投资者赌未来可实现性[4][5] - 核心逻辑依赖网络效应或技术突破,但需持续巨额资金投入[6][7] - AI领域门槛极高,训练模型需消耗算力、数据、人才等天文数字成本[8][9] - 基础大模型层面呈现赢家通吃格局,仅少数头部玩家能存活[10][11] 估值生意的四大陷阱 - 技术迷魂汤:过度关注技术参数而忽视产品市场匹配度,导致技术自嗨无法变现[12][13][14] - 融资续命瘾:生存完全依赖下一轮融资,经济寒冬或数据不达预期即陷入死亡螺旋[16][17] - 规模不经济悖论:用户增长伴随模型升级、合规和客服成本飙升,边际收益可能为负[19][20][21] - 护城河变沙滩:基于开源模型或API构建的产品易被复制,技术壁垒脆弱[23][24][25] 现金流生意的成功逻辑 核心优势 - 现金流模式强调即时价值交付,用户为当下解决方案付费,形成自我造血能力[34][35] - AI服务天然适合订阅制,按需收费带来稳定经常性收入,边际成本可控[37][38][39] - 付费用户反馈驱动产品迭代,形成"赚钱-改进-赚更多钱"的黄金闭环[42][43][44] Midjourney的标杆实践 - 专注垂直领域(文生图),极致打磨产品力而非盲目追求通用大模型[46][47] - 通过Discord社区构建网络效应,极低获客成本与高用户粘性[48][49][50] - 分层订阅制明码标价,技术架构高效控制算力成本[53][54][55] - 拒绝早期风投诱惑,保持对产品与用户价值的专注[56][57][58] 双轨制战略的协同效应 实施路径 - 最小可行商业化单元(MVC)验证价值假设,确保早期现金流[70][71] - 现金流业务可采用订阅制、API货币化、效果付费等模式[74][76][78] - 融资时机选择技术突破、市场爆发或竞争加剧等关键节点[83] 协同机制 - 现金流养估值:早期靠收入验证模式,后期融资提升估值[90] - 估值加速现金流:融资用于拓展已验证的现金流业务规模[91] - 核心+探索布局:主力产品保障生存,资源孵化高风险高回报项目[91][92] 行业趋势与启示 模式甄别 - 警惕伪现金流:补贴堆砌收入或CAC/LTV倒挂的模式不可持续[102][103] - 基础大模型等重资本领域仍需依赖估值融资路径[105] 未来方向 - 技术壁垒降低促使投资人更关注单位经济模型与真实盈利能力[107][108] - 现金流优先、高效运营的公司将展现更强周期穿越能力[109]
“我是客观派”
中国发展网· 2025-05-13 11:11
中国经济内在逻辑 - 1978年至2024年中国人均GDP年均增速达8.3% 2024年人均GDP突破1.3万美元 [2] -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重工业优先战略奠定工业基础但效率较低 1978年后转向劳动密集型产业激活后来者优势 [2] - 双轨制改革通过"老人老办法 新人新办法"维持经济稳定并培育市场力量 [2] 经济增长前景 - 以2019年中美技术差距为基准 中国在2035年前具备8%增长潜力 实际增速有望保持5%~6% [3] - 到2049年增长潜力降至6% 实际增速3%~4%仍可期 [3] - 三大支撑要素包括每年1100万大学毕业生 14亿人口超大规模市场 全球最完备产业体系 [3] 中美经济关系 - 当中国人均GDP达美国半数 经济总量两倍于美国时 科技"卡脖子"将失去现实基础 [3] - 美国高科技企业对中国市场依赖将重塑双边关系格局 [3] - 贸易摩擦中应保持战略定力 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开放水平 [3] 经济结构转型 - 创新需要制度创新协同 提出"有效市场+有为政府"辩证关系 [3] - 产业政策制定应遵循"潜在比较优势" 通过"增长识别法"甄选重点领域 [3] - 消费提振需提高居民收入占比 完善社会保障 推动共同富裕 [4] 发展模式比较 - 中国经验颠覆"华盛顿共识"教条 渐进改革创造连续四十年增长奇迹 [2] - 中国用四十余年走完发达国家两百年工业化道路 [2] -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将释放巨大内需潜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