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疗法
搜索文档
Argentina After the Vote: Milei's Mandate, Markets' Rally, and the Pain Ahead
Youtube· 2025-11-01 22:00
President MLE's historic victory on Sunday in Argentine elections means he has a stronger position in his Congress and another opportunity to administer his medicine seeking economic health for a country that has been struggling for a long time. Hans Humes, CEO of Greylock Capital, is a longtime investor in Argentina. >> I think the entire country understands what's what has held them back um for decades now.Um and the they're willing to take a certain amount of personal pain. Now, we have to see how this t ...
How austerity proved to be a winning ticket for Milei
Yahoo Finance· 2025-10-28 00:10
Javier Milei’s La Libertad Avanza and its allies celebrate victory in the Argentine midterms - Juan Ignacio Roncoroni /Shutterstock There was no trademark chainsaw in President Javier Milei’s hands as he celebrated his party’s landslide victory in Argentina’s mid-term congressional elections. He wasn’t even wearing his idiosyncratic leather jacket, opting instead for a suit and tie. But that didn’t mean the fanatical free-marketeer and political bedfellow of Donald Trump was backing away from his radical ...
米莱继续改革阿根廷
北京商报· 2025-10-27 23:05
中期选举结果 - 自由前进党在2025年中期选举中以40.8%的得票率取得压倒性胜利[6] - 该党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获得41.5%的选票,而反对派阵营获得40.8%的选票,标志重大政治转变[6] - 选举改选众议院127个席位(占全院257席的一半)和参议院24个席位(占全院72席的三分之一)[6] 政治格局与改革前景 - 自由前进党需在国会两院中各获约三分之一选票以阻止反对派推翻财政否决权,40.8%的得票率超过35%的胜利门槛[6] - 执政联盟及盟友、主要反对党联盟及盟友均未取得过半席位,国会格局未发生根本性改变[6] - 米莱政府在未来两年仍需与中间派协商以在国会两院取得过半票数,但已可避免国会以三分之二多数推翻总统否决[6] 经济政策与现状 - 政府推行自由市场改革和财政紧缩政策,旨在抑制高通胀并实现财政盈余[1] - 2025年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0.1%,消费同步下降,经济活动自2月以来陷入停滞[9] - 通胀率和贫困率有所下降,但86%的民众表示入不敷出,公共部门削减导致医疗、教育体系濒临崩溃[8] 外部支持与争议 - 美国财政部与阿根廷央行签署200亿美元汇率稳定协议,以增强外汇储备并稳定本币汇率[10] - 该协议被分析指出旨在助力米莱赢得中期选举,但美阿两国国内均存在反对声音,担忧丧失经济政策独立性[11] - 阿根廷政府暂时取消农产品出口预扣税以增加美元供给,央行在三天内抛售超过10亿美元外汇储备干预市场[10] 社会影响与工业表现 - 公共工程陷入停滞,能源、交通等基础服务价格管制与补贴取消对民众收入造成冲击[8] - 工业领域约1.5万家中小企业倒闭引发裁员潮,专业人员薪资下滑严重,退休金标准低于贫困线[8] - 尽管经济指标部分改善,居民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政府支持率持续走低[8]
米莱逆袭!阿根廷中期选举大胜,激进改革能走多远?
国际金融报· 2025-10-27 17:55
当地时间10月26日晚,阿根廷内阁部长宣布,总统米莱所在的"自由前进运动"党赢得中期选举,获 得约41%的选票,大幅领先于主要对手庇隆党的24.5%。 在此次中期选举中,众议院半数席位和参议院三分之一席位被改选,共选出24名参议员和127名众 议员。米莱所在政党赢得了参议院13席和众议院64席。这次选举之前,"自由前进运动"在参议院仅拥有 7个席位,在众议院仅拥有37个席位。 根据西班牙地方媒体的报道,阿根廷政府空前削减公共部门规模,导致医疗、教育等体系濒临崩 溃,专业人员薪资下滑严重,退休金标准低于贫困线。86%的阿根廷民众表示入不敷出。约1.5万家中 小企业倒闭,导致裁员潮来临…… 米莱政府还受到腐败丑闻的困扰。8月曝出的秘密录音显示,米莱的妹妹、总统府秘书长卡琳娜·米 莱涉嫌收受医疗企业贿赂达"50万至80万美元"。随后,米莱力推的候选人何塞·路易斯·埃斯佩特也被曝 出涉嫌收取至少20万美元贿款。 分析指出,相较于选举结果本身,米莱选后能否在国会组建有效联盟将更为关键。与过去两年的情 况类似,由前总统马克里率领的中右翼政党"共和国方案"(PRO)将成为"自由前进运动"党在国会的盟 友。 政治顾问古斯塔沃 ...
黄益平:“华盛顿共识”破产后,全球南方的发展路在何方?中国经验给出答案
凤凰网财经· 2025-10-15 15:39
2025年7月17日,我与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以下简称南南学院)的几位同事抵达坦桑尼亚的 达累斯萨拉姆市,与当地政商学各界展开交流与研讨。正好在同一天,坦桑尼亚总统萨米娅·苏卢胡·哈 桑发布了《2050年愿景》(以下简称《愿景》),期望到2050年,坦桑尼亚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超 过1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消除极端贫困,并成为非洲十大经济体之一。2024年坦桑尼亚 的人均GDP为1268美元,这意味着在未来四分之一个世纪里,人均名义GDP的年均增长率要达到 6.8%,如果加上约3%的人口增长率,GDP的平均增速需接近10%。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规划。因为坦桑尼亚在2025年10月要举行大选,不排除执政党在这个时 间点发布《愿景》,部分是为了提振选情。《愿景》提出了一些战略支柱与产业政策,包括综合物流、 能源革命、科技赋能、研发驱动、数字化转型,以及通过聚焦农业、旅游业、工业、建筑业、采矿业、 蓝色经济、体育创意产业、金融服务、客户服务业等九大产业,实现就业创造与出口拉动的目标。但 《愿景》并未提供具体的策略与路径,虽然政府表示将建立长期展望与五年计划双轨推进的方式。 如何 ...
国际观察|阿根廷经济改革路在何方
新华网· 2025-09-27 22:48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9月27日电 题:阿根廷经济改革路在何方 新华社记者张铎 王钟毅 近期,阿根廷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本币贬值,债券和股票市场下跌,阿央行被迫动用外汇储备干预汇 市。为缓解困境,阿根廷总统米莱向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经济援助。观察人士认为,金融市场 动荡反映阿根廷政府的经济改革措施难以破解该国结构性问题。 "电锯"卷刃失灵 改革陷入困局 2023年阿根廷总统竞选期间,米莱手持电锯,承诺将对阿根廷进行一场"电锯式改革"。就任总统后,他 启动"休克疗法",力图扭转阿根廷长期面临的高通胀、财政赤字与外债压力。执政近两年来,虽然部分 经济指标取得一定改善,通胀率、贫困率有所下降,但居民生活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政府支持率持续走 低。 阿根廷政治经济研究中心近期报告显示,阿根廷经济活动2025年上半年明显陷入停滞,自2月以来下行 趋势明显。阿根廷国家统计与人口普查研究所的调查报告显示,2025年二季度阿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 0.1%,同期消费也有所下降。 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他当年投票支持米莱,但现在米莱政府的表现让他"很失望"。 今年9月以来,阿根廷国内政局日趋复杂。米莱领导的执政联盟"自由前进党" ...
阿根廷恢复谷物等农产品出口预扣税
新华社· 2025-09-25 18:39
阿根廷农产品出口税收政策调整 - 阿根廷政府暂时取消谷物、牛肉、家禽肉等农产品出口预扣税仅两天后于24日宣布恢复征税 因相关产品出口报关收入已达到70亿美元目标 [1] - 该税收豁免政策原计划有效期至10月31日 但设定提前触发条件为出口收入达到70亿美元即终止 [1] - 政策旨在促进农产品出口以增加美元供给并稳定本币汇率 涉及大豆、玉米、小麦等谷物及生物柴油副产品和牛肉家禽肉 [1] 政策背景与市场影响 - 阿根廷是全球主要谷物出口国 长期依赖农业赚取外汇 [1] - 临时税收豁免措施被分析认为有助于在国会中期选举前缓解外汇紧张局势 [1] - 金融业内人士警告该措施可能刺激短期内农产品出口大量增加 造成供应过多并抑制价格上升潜力 [1] 美国与阿根廷金融合作动向 - 美国财政部24日表示正与阿根廷磋商经济支持项目 考虑进行总额达200亿美元的本币互换 [2] - 美国财政部准备使用外汇稳定基金提供备用信贷 [2] -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此举提振米莱在阿根廷国内的选情 [2] 国际反应与政策挑战 - 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资深民主党人沃伦致信财政部长 要求就紧急救助阿根廷提供详细说明 质疑动用紧急援助资金提振外国政府货币价值的行为 [2] - 美国智库警告勿对阿根廷经济提出无法实现的预期目标 强调阿根廷仍需实施艰难的根本性改革 [2] - 米莱总统自2023年12月就职后推行紧缩财政政策 虽短期增加外汇储备并抑制通货膨胀 但物价高企生活成本激增导致民众抗议罢工常态化 [2]
【特稿】阿根廷恢复谷物等农产品出口预扣税
搜狐财经· 2025-09-25 18:37
阿根廷农产品出口政策调整 - 阿根廷税收和海关监管局24日宣布恢复谷物、牛肉、家禽肉等农产品出口预扣税 因相关产品出口报关收入已达到70亿美元目标[1] - 阿根廷政府22日曾暂时取消大豆、玉米、小麦等谷物及生物柴油副产品以及牛肉和家禽肉的出口预扣税 以促进农产品出口并增加美元供给[1] - 该免税措施原计划有效期至10月31日 但设定70亿美元出口收入目标作为提前终止条件[1] 政策背景与市场影响 - 阿根廷是全球主要谷物出口国 长期依赖农业赚取外汇[1] - 临时取消出口税措施旨在增加美元供给并稳定本币汇率[1] - 金融业内人士警告该措施可能刺激短期内农产品出口大量增加 造成供应过多并抑制价格上升潜力[1] 美国与阿根廷金融合作 - 美国财政部24日表示正与阿根廷磋商总额达200亿美元的本币互换协议[2] - 美国财政部准备使用外汇稳定基金提供备用信贷支持[2] -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此举旨在提振米莱在阿根廷国内的选情[2] 阿根廷国内经济状况 - 米莱总统2023年12月就职后推行紧缩财政政策 在短期增加外汇储备和抑制通货膨胀方面取得一定效果[2] - 但阿根廷国内物价依然高企 生活成本激增 民众抗议罢工成为常态[2] - 美国智库专家警告阿根廷仍需实施艰难的根本性改革以改善经济情况[2]
被美国薅空!阿根廷用上中国印的1万面值新钱,美元霸权失灵?
搜狐财经· 2025-08-18 07:10
阿根廷经济改革与通胀控制 - 2023年全年通胀率达211% 民众需携带大量现金应对日常开销[1] - 2023年11月总统上任后实施休克疗法 包括将比索大幅贬值54% 从1美元兑400比索调整至800比索[1] - 财政赤字从4.4%转为盈余 月度通胀率从25%降至8.8% 2025年稳定在1.5%左右 年度通胀率降至43.5%[1] 经济改革的社会成本与GDP影响 - 2024年GDP萎缩4% 贫困率从38%骤升至53% 后回落至33%[1] - 2025年第二季度GDP年增长率达7.6% 市场信心恢复 债券利差收窄 外资开始流入[7][8] - 基本生活成本居高不下 政府否决增加养老金和残疾人支出法案[7] 国际关系与贸易依赖 - 政府公开主张亲美政策并提出废除比索改用美元 但实际续签与中国5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并在2025年4月延长[3][4] - 中国是阿根廷大豆和牛肉最大买家 贸易额占出口总额重大比重[4][9] - 2025年计划访问中国探讨经济合作 同时寻求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甚至考虑退出南方共同市场[8][9] 货币发行与技术合作 - 因国内印钞厂产能不足 2024年停止生产低面额钞票 改从中国进口高面额钞票[4] - 中国印制面值10000比索钞票(价值约11美元)和20000比索钞票(价值约19美元) 采用先进防伪技术和棉纸材质[4][6] - 全球半数货币发行机构外包印钞业务 中国因物美价廉成为阿根廷主要合作伙伴[6] 经济结构与政策矛盾 - 表面推行美国新自由主义模式(削减开支、放松管制、吸引外资)但实际依赖中国经济援助[7][10] - 外汇储备从负转正 但民生改善缓慢 底层民众未显著受益[7][10] - 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多由中国投资建设 美国难以取代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9]
海外债市系列之二:历史上的主权债务危机
国信证券· 2025-05-14 19: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主权债务危机爆发需满足该国经济增长乏力、政府过度举债且外债较多两个必要条件 [1][77] - 梳理了欧债危机、俄罗斯主权债务危机和拉美债务危机等案例,以史为鉴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欧债危机始末 - 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余波,包含单个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银行业危机和欧元危机,传导链条为08年次贷危机致全球经济低迷,冲击欧洲旅游业,爱尔兰和西班牙房地产泡沫破裂,银行部门资产负债表恶化,政府救助银行业及推出积极财政政策致债务负担加重,南欧国家国债价格下跌、希腊债务减记拖累核心国家银行业,救助南欧国家使德国财政负担加重 [1][11] 危机起源(2009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 - 2009年希腊新政府揭露前任隐瞒财政赤字,政府债务上升,投资者担忧偿债能力,恐慌情绪升温,国际评级下调,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3%升至6%,再融资成本增加,后寻求外部援助 [12] 危机蔓延(2010年):从希腊到“欧猪”五国 - 葡萄牙:产业结构薄弱,受次贷危机影响经济低迷,GDP增速下滑,政府刺激措施使财政赤字大幅增加,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2011年申请救助 [17][18] - 爱尔兰:经历银行业危机和房地产泡沫破灭,经济恶化快,政府救助银行债务飙升,主权信用评级多次下调,2010年寻求外部援助 [23][24][25] - 西班牙: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银行业危机,政府救助使债务大幅增加,财政赤字达GDP的11.4%,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调 [30] - 意大利:经济增长缓慢,公共债务水平高,金融危机后经济恶化,财政赤字扩大,国债收益率上升,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调 [32][34] 危机深化(2011年 - 2012年):危机蔓延至核心国家,欧元区面临解体风险 - 希腊债务危机失控,外围国家债券市场价值缩水,德英法银行业受冲击,系统性风险攀升,评级公司下调银行和国家主权信用评级,欧元、国债和股市剧烈波动 [37][38][39] 俄罗斯主权债务危机始末 - 本质是苏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失败的集中爆发,暴露财政、货币和治理领域深层矛盾 [2][55] 危机背景:苏联解体后的经济困境 -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休克疗法”改革失败,经济受冲击,GDP下降,通胀失控,财政赤字高,依赖外债和印钞,外债规模高 [56][57] 危机导火索:亚洲金融危机和政治动荡 -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致国际油价下跌,俄罗斯外汇收入锐减,GDP增速下降,同时政治动荡,政府频繁更迭,政策缺乏连续性 [63] 危机复盘 - 1998年8月17日,俄罗斯政府与央行发布措施,暂停兑付到期国债并转换为长期债券,扩大卢布汇率浮动区间,暂停履行对非居民义务,冻结外汇账户 [64] 拉美债务危机始末 - 1982年墨西哥因外汇储备耗尽无法偿还外债,宣布暂停偿付,危机爆发并扩散,直接导火索是美联储货币紧缩政策 [67] - 以墨西哥为例,70年代举借大量美元债务,美联储加息使债务负担加重,外债规模增加,付息压力陡增,国际油价暴跌致外汇收入下降,比索大幅贬值 [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