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内卷’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光伏周价格 | 反“内卷”政策发酵:光伏产业链四大环节价格逆势上涨
TrendForce集邦· 2025-08-29 11:44
多晶硅市场 - 供给端持续宽松 多家企业新增产能释放和现有产线提产 预计月度增量超2万吨 [5] - 需求端未同步增长 下游客户持观望态度 采购意愿不强 库存持续累积 预计月底突破40万吨 [6] - 价格易涨难跌 受减产传闻和反内卷政策预期影响 报价普遍上调至50元/公斤以上 短期重心预计小幅反弹 [7] 硅片环节 - 供给呈现结构性过剩 总库存达20GW 以210RN为主 部分制造商增产和排产重心转向210R及210N [10] - 需求端相对平淡 下游电池片企业采购谨慎 按需采购为主 210RN新增产能未能完全消化 [11] - 价格反常上涨 头部企业抱团策略统一上调报价0.05元/片 并成功传导至下游 持续性取决于政策落地情况 [11] 电池片环节 - 供给端微幅累库 整体库存水平相对健康 210RN库存累积较多 183N产出持续减少 [11] - 需求端表现各异 210RN需求增速不及供给 210N供需保持紧平衡 183N供需关系健康 [12] - 价格坚挺上涨 上游硅料和硅片价格上涨推高生产成本 210N已率先涨价落地 短期内难现向下拐点 [13] 光伏组件环节 - 9月排产预期显示小幅提产趋势 制造商对市场前景抱有信心 产能利用率未大幅下滑 [14] - 价格受多重因素支撑 反内卷政策预期下市场形成不得低于成本价竞争的默契 低价投标现象消失 [15] - 华电 华润等大型招标中企业普遍大幅提高报价 进一步巩固价格上行趋势 [15] 价格数据汇总 - N型复投料均价47.000元/公斤 涨跌幅4.44% [2] - N型致密料均价45.000元/公斤 涨跌幅4.65% [2] - N型183单晶硅片均价1.250元/片 涨跌幅4.17% [2] - N型210单晶硅片均价1.600元/片 涨跌幅3.23% [2] - M10L单晶TOPCon电池片均价0.295元/瓦 涨跌幅0.00% [2] - G12单晶TOPCon电池片均价0.290元/瓦 涨跌幅1.75% [2] - 182mm TOPCon双面双玻组件均价0.680元/瓦 涨跌幅1.49% [3] - 集中式项目TOPCon组件均价0.680元/瓦 涨跌幅2.26% [3] - 2.0mm双层镀膜光伏玻璃均价12.250元/平方米 涨跌幅2.08% [3] - 3.2mm双层镀膜光伏玻璃均价19.000元/平方米 涨跌幅2.70% [3]
【市场探“涨”】行业巨头协同提价!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22:44
核心观点 - 三氯蔗糖行业近期出现协同涨价 主要受成本推动和政策面改善驱动 龙头企业引领价格调整 行业竞争趋于理性 企业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2][4][7] 价格变动 - 三氯蔗糖价格在8月21日调整为18.5万元/吨 较8月初17.5万元/吨上涨约5.7% 较去年最低点10万元/吨上涨8.5万元/吨 [2][5] - 行业在2024年曾陷入亏损 平均毛利亏损1.6万元/吨 毛利率为-16% 为近六年最低水平 [5] - 价格历史波动较大 2022年初曾达48万元/吨以上 后因产能扩张和竞争加剧下行至低于13万元/吨的亏损区间 [4] 涨价驱动因素 - 成本推动:煤炭价格上涨带动化工原材料成本上升 [4] - 政策面改善:国家反"内卷"政策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引导行业减产限产 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4][7] - 供应端减产力度较大 消费端需进一步支撑 四季度节日备货期预计改善供需格局 [5] 行业格局 - 行业高度集中 CR4超过95% 金禾实业全球市占率超过55% [7] -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凸显竞争优势 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逐步退出市场 [7] - 三氯蔗糖产量连续六年增长 从2019年1.03万吨增至2024年2.38万吨 [7] 企业动态 - 金禾实业、新琪安、科宏生物于8月21日同步调价至18.5万元/吨 [2] - 金禾实业表示反"内卷"政策创造有序发展环境 公司通过强化技术壁垒和优化运营效率提升市场地位 [4] - 甜味剂相关企业如金禾实业、三元生物、华康股份获得资本市场关注 股价表现活跃 [8] 需求前景 - 三氯蔗糖作为高倍甜味剂 具有高甜度、低热量、安全性高等特点 在食品和医药领域应用广泛 [7] - 健康减糖趋势下 未来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7]
7月制造业新动能稳健,高技术PMI持续扩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6:53
制造业PMI整体表现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回落[1][4] - 生产指数50 5%(下降0 5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49 4%(下降0 8个百分点)显示需求放缓[1][4] - 大型企业PMI 50 3%(下降0 9个百分点)保持扩张,中型企业PMI 49 5%(上升0 9个百分点)改善,小型企业PMI 46 4%(下降0 9个百分点)承压[5] 行业分化特征 - 装备制造业PMI 50 3%和高技术制造业PMI 50 6%持续高于临界点,高端装备制造业保持扩张[1][6]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产需两端活跃,化学原料及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供需偏弱[5] - 消费品行业PMI 49 5%(下降0 9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PMI 48 0%(上升0 2个百分点)景气度改善[6] 供需与库存动态 - 新出口订单指数47 1%(下降0 6个百分点),在手订单指数44 7%(下降0 5个百分点)均弱于季节性[4] - 原材料库存指数47 7%(下降0 3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47 4%(下降0 7个百分点)反映补库谨慎[7] -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50 3%(上升0 1个百分点)显示交货加快[4] 价格与政策影响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1 5%(上升3 1个百分点)自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出厂价格指数48 3%(上升2 1个百分点)[6] - 石油煤炭、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6] - 反"内卷"政策带动上游原材料价格回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2 6%(上升0 6个百分点)[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