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路径

搜索文档
跨境电商服务商“新锐势力”集结!第七期丝路电商大讲堂亮出“成绩单”
搜狐财经· 2025-07-01 21:15
郑州航空港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 截至5月31日跨境电商进出口完成单量1.045亿单货值12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1.17%和47.42% [3] - 跨境出口表现尤为突出完成单量8390.57万单货值84.23亿元同比增长138.58%和91.72% [3] - "618"期间进出口单量货值实现超100%与92%的同比增长 [3] 增长驱动因素 - 成熟监管与创新服务双轮驱动构建涵盖招商口岸海关税务等多部门的协同服务体系 [3] - 电子口岸机场货运等保障单位提供全链路支持 [3] - 医信通达郑州鲜境河南四海等新锐企业在进口破局出口智造智慧物流领域成为增长新引擎 [3] 行业生态建设 - 大讲堂聚焦跨境电商全产业链邀请八大领域代表企业分享实战经验 [5] - 医信通达分享供应链优化路径郑州鲜境展示"中国智造"出海案例河南四海解析智慧跨境解决方案 [5] - 物流企业如郑州爱派克斯河南空港万汇至美通供应链分别从物流变革综合服务海外仓运营角度分享经验 [5] 未来发展方向 - 加速从"跨境通道"向"生态枢纽"转型升级通过政务服务精准赋能企业创新突围服务商互补共赢 [7] - 推动更多"河南智造""河南品牌"借势出海打造链接全球的跨境电商枢纽 [7] - "买全球卖全球"高能级平台初具规模将持续为区域经济与全球化贸易贡献力量 [7]
“苏大强”的知名消费品牌,为何少于广东浙江?
虎嗅· 2025-06-08 14:31
江苏、广东、浙江制造业结构差异 - 江苏GDP全国第二但上榜消费品牌仅39个,排名第五,相当于浙江的四分之一和广东的四分之一 [5] - 广东在CBI前50名品牌中占据10个,浙江5个,江苏仅波司登1个 [7][8][9] - 广东电子电气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国34.4%,比江苏浙江总和多100多万 [12] - 江苏重工业和2B制造业从业人员占比达45%,钢材产量是粤浙之和的1.77倍 [16] - 浙江一般消费品制造从业人员占比42.1%,前200名品牌中83%集中在服饰快消家居领域 [20] 各省优势产业表现 - 广东彩电产量11973万台是江苏19倍,手机产量68260万台是苏浙之和5.6倍 [14] - 江苏造船完工量2282万载重吨占全国47.4%,新接订单占全球34.3% [18] - 江苏建筑业总产值44771.5亿元占全国13.7%,第二产业产值超广东 [15] - 浙江前50名品牌包括苏泊尔、珀莱雅等,主要分布在小家电和日用品领域 [8][20] 产业结构形成原因 - 广东电子工业优势源于改革开放初期"三来一补"政策和深圳电子工业投入 [22] - 江苏重工业优势来自计划经济基础、乡镇企业发展路径及上海供应链配套 [23] - 浙江轻工业特色因民营经济主导,从草根领域起步并形成商贸物流闭环 [24][25]
李开国:内燃机和电动化结合是必然结果,混合动力要加大发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5 09:32
论坛背景 - 第五届车用动力系统国际论坛在上海松江召开,由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指导,浩思动力承办 [1] - 论坛汇聚政界、产业界、学术界等各方力量,共探全球汽车动力系统多元发展之路 [1]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监事长李开国围绕"汽车低碳技术发展路径"作主旨报告,透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或将于今年9~10月正式发布 [1]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超3100万辆,市场进入平稳增长期 [3] - 2024年天然气重卡增长迅速达17.8万辆,拯救发展低迷的商用车产业 [3] - 2023年燃油新车平均装备质量1.63吨,单位整备质量油耗3.68L/100km/t,较2019年下降约17% [3] - 发动机热效率超43%,混合专用汽油机装车,功率分流、P1+P3等混动技术规模量产 [3] - 与2019年相比,2023年乘用车单车平均排放下降13%~18%,商用车单车排放下降15%~30% [3] 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 2023年发布《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1.0》,对2040年乘用车、商用车提出明确降碳目标 [4] - 2040年乘用车平均碳排放要减少60%,商用车要降低41% [4] - 2040年混合动力新车型平均油耗下降22%,典型A级EV电耗下降16% [4] - 2040年牵引车(49t)柴油车平均油耗下降14%,EV电耗下降10% [4] - 能耗下降需依靠内燃机和电动化结合,混合动力占比和渗透率将越来越高 [4] 技术发展路径 - 《技术路线图3.0》提出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工具实现节能减碳目标,包括混动化、低碳化、智能化 [5] - 混合动力是节能低碳重要技术路径,2023~2024年混合动力车型销量成倍增加 [5] - 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和宽域高效区是混合动力发展的重要抓手 [5] - 低碳零碳内燃机发展需关注燃料问题,2030年氢能将迎来发展拐点 [6] - 2040年低碳零碳发动机目标:最高热效率达52%,升功率35Kw/L,关键部件成熟度达9级 [6] 整车节能要求 - 《技术路线图3.0》首次对A0级、A级、B级、C级、D级五种等级车型分别提出节能和技术要求 [7] - 整车节能要求包括轻量化与可回收材料、低阻低摩擦、智能化能量管理等方面 [7] - 乘用车发展重点在混动技术,商用车将出现多种动力并存 [7] - 柴油机和天然气发动机热效率需进一步提升,混合动力和氢/氨等零碳燃料在特定场景加快示范应用 [7]
“万亿”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证券时报· 2025-05-07 02:01
银行业发展理念转变 - 行业淡化规模情结与速度情结,但强调不发展才是最大风险,两种理念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追求有效增长并不完全对立 [1] - 规模是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支撑,需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消化刚性支出、分散资产配置并提升抗风险能力 [1] - 利率管制时期银行盈利与规模扩张呈强正相关,高资产规模曾直接关联市场话语权和盈利增速,形成行业规模导向的路径依赖 [1] 当前行业竞争格局 - 经济周期波动叠加监管变化使单纯规模扩张成为双刃剑:放弃增长导致资源调配能力萎缩,盲目扩张则积累系统性风险 [1] - 行业竞争范式从粗放式规模驱动转向精细化资产负债管理、数字化风控和特色化客户服务的"内涵式"发展路径 [2] - 银行需在规模、质量、效益间动态平衡,通过区域深耕、科技赋能和资本管理实现从规模银行到价值银行的转型 [2] 未来发展方向 - 监管部门需通过差异化政策引导行业从同质化转向特色化,促进银行业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 [2] - 未来竞争力核心在于资产质量、数字化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万亿规模仅是起点而非终点 [2] - 可能出现兼具规模与专业能力的银行:匹配区域经济地位的资产规模+细分市场深耕能力+抗周期风控韧性 [2] 战略选择本质 - 行业需重新定义"发展",实现规模与质量共生、速度与效益平衡,摒弃一刀切思维并量体裁衣选择增长节奏 [2] - 银行需将规模从目的回归为手段,通过发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2] - 行业集体跨越规模门槛后,战略选择将决定是为数字虚荣还是为高质量发展奠基 [3]
专家指出:轮胎行业要积极探索多元发展路径
中国化工报· 2025-04-29 09:55
中美关税摩擦对轮胎行业的影响 - 中美贸易战升级对中国轮胎企业对外贸易风险可控 行业需树立信心并积极应对挑战 [2] - 2024年轮胎行业整体出口额1430亿元 其中对美出口56.5亿美元(占比4.2%) 利润约3亿元 对美贸易波动对行业实际影响有限 [4] - 过去七八年中国企业已在其他国家建厂 若美国不实施全球加征关税 中国轮胎仍可能出口美国 [5] 行业应对策略与发展方向 - 降价出售是行业普遍现象 但协会呼吁企业将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以实现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 [5] - 协会正与有关部门沟通减税降费、企业补贴、消费补贴等支持政策 [5] - 行业需以科技创新驱动 构建全链条低碳生态、数实融合、智慧交通三条链路推动升级 并倡议建立四大合作体(价值链/技术攻坚/绿色金融/国际协作) [7] 市场竞争格局与经营建议 - 行业呈现头部领跑、尾部挣扎的二元格局 [7] - 企业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发挥比较优势与分工合作 推动产业向价值链延展 [7] - 建议开拓新兴市场 加强全球化布局与区域合作 并针对极端场景开发特种轮胎及个性化定制服务 [7] 地方政府与企业实践案例 - 江苏兴化市通过创新战略支持轮胎企业 包括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加强产业合作 [7] - 兴达集团呼吁汇聚上下游动力 凝聚产业链共识 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对挑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