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混合动力
icon
搜索文档
铂涨了,现在是出手铂的时机吗?
搜狐财经· 2025-07-06 13:40
铂金价格表现 - 2025年以来铂金价格持续攀升,5月中旬后涨势加速,截至6月23日铂金首饰价格达300元/克,较年初涨幅近40%,创近5年新高 [1] - 截至6月24日国际铂金现货价格1286美元/盎司,期货价格1297美元/盎司,年内涨幅均超40% [1] 供应端因素 - 南非作为全球最大铂金生产国面临电力供应不稳定和罢工事件频发,导致产量下滑 [2] - 全球新大型铂金矿山发现难度大,现有矿山矿石品位下降,开采成本攀升抑制原生矿产量增长 [2] - 回收铂金因技术和渠道限制增长缓慢,难以缓解供应紧张 [2] 需求端因素 - 首饰领域铂金价格相对优势显现,中国市场需求强劲,2025年全球首饰铂金需求预计同比增5%至66吨,中国市场增15%至15吨 [5] - 绿氢产业爆发式增长推动铂金需求,铂金是质子交换膜电槽核心材料,长期增长潜力巨大 [5] - 汽车行业PHEV技术对铂金需求显著增加,2025年汽车领域铂金需求预计增长3%-5% [6] 市场观点分歧 - 乐观派认为2025年铂金供应增速-0.4%,需求增速10.8%,供需缺口41.2吨,价格有坚实上涨基础 [9] - WPIC预计2025年铂金供应同比下降4%至218吨,需求下降4%至248吨,短缺扩大至30吨 [9] - 谨慎派指出当前价格上涨由投机和ETF需求驱动,中国买家价格敏感可能抑制需求,长期汽车行业转型或影响铂金整体需求 [10] 行业发展趋势 - 汽车行业向新能源转型进度和PHEV市场份额变化将影响铂金需求 [14] - 绿氢产业技术突破、项目建设和政策支持力度是关键跟踪指标 [14]
本田将停止开发电动SUV
财联社· 2025-07-05 22:35
据报道,由于美国需求放缓和政策转向, 本田已停止开发电动SUV (运动型多用途汽车),并将减 少对电动汽车的投资,转向开发混合动力汽车。 在停止开发SUV的同时, 本田开始押注混合动力车 。从2027年起的四年内,本田计划在全球推出 13款车型,目标到2030财年实现220万辆销售,是2025年计划销量的2.2倍。 本田的转向并非个例。 美国福特汽车也已宣布退出大型电动汽车开发计划 。日产则中止了在美国市 场开发的两款电动汽车项目。 本田"掉头"混动 SUV适合越野户外,在美国新车销售中占比达60%。但车身越大,电池和底盘的开发及采购成本就 越高,这意味着更高的制造成本。一旦销量无法达到预期,将对企业盈利能力构成压力。 为应对全球需求放缓,本田已将2030财年前电动汽车相关投资从10万亿日元大幅削减至7万亿日元。 此次停止开发SUV就是这一调整的一部分。 本田最初的电动汽车战略雄心勃勃,计划从2026年起推出新的Zero系列电动汽车,该系列将在2030 年前推出7款车型。此次被叫停的车型是该系列中的大型SUV,目标家庭客户。已公布原型车的旗舰 轿车和中型SUV仍将继续投放市场。 本田放弃电动SUV的原因除了当 ...
保时捷纯电卡宴内饰曝光:4块大屏加持,仅有少量实体按键;中国汽车上半年销量领跑以色列市场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7-05 18:17
中国汽车在以色列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品牌电动车在以色列共售出21252辆,占同期全国电动车总销量的81.2% [1] - 小鹏汽车中型SUV G6以3164辆销量位居以色列电动车销量榜首,比亚迪ATTO 3和奇瑞Omoda 5分列二三位 [1] - 中国品牌电动车和燃油车在以色列总销量达45439辆,位列所有出口国之首 [1] 比亚迪新车发布 - 比亚迪海洋网首款混合动力旅行车海豹06DM-i上市,官方指导价10.98万~12.98万元 [2] - 海豹06DM-i纯电续航分别为80公里和150公里,全系标配天神之眼C智能辅助驾驶方案 [2] - 新车采用三目摄像头作为主传感器,支持高快领航和自动泊车功能 [2] 小米汽车动态 - 小米SU7 Ultra成为中国汽车耐力锦标赛安全车 [3] - 小米此前已推出YU7作为锦标赛医疗车 [3] 保时捷纯电卡宴 - 纯电卡宴内饰采用四块大屏设计,包括仪表信息屏、中控屏、副驾驶屏和空调控制屏 [4] - 车内几乎取消所有物理按键,仅保留少量拨动式温控开关和音量旋钮 [4] - 新车起售价约9万美元(64.5万元人民币),高配Turbo版可能突破13万美元(93.2万元人民币) [2]
江淮汽车申请混合动力汽车越野模式控制方法专利,能够在绝大多数工况下满足四驱脱困
金融界· 2025-07-04 11:23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越野模式控制方法,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针对 部署四档变速箱的P2.5+P4的混合动力汽车架构,当首次进入越野模式时,若SOC低于预定义的越野平 衡点,则由前电机拖起发动机并进入串联后驱;之后若车速符合进入并联条件,则切换至并联四驱;若 车速不符合进入条件,则进入纯电后驱中间模式,再进入纯电四驱中间模式;之后若车速再次满足条 件,通过发动机怠速空转,调速进入并联四驱模式,此后,根据实时车速与既定的行驶速度阈值的比较 结果,使车辆在纯电四驱中间模式和并联四驱模式之间来回切换。基于本发明针对特定混动架构及配置 的上述四驱控制方案,能够在绝大多数工况下满足四驱脱困,实现长时越野。 金融界2025年7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 为"混合动力汽车越野模式控制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120245943A,申请日期为2025年04月。 天眼查资料显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合肥市,是一家以从事汽车制 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218400.9791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 ...
路博润助力龙蟠混动润滑油成功上市,共创润滑新未来
搜狐网· 2025-06-27 14:35
合作与技术突破 - 路博润前沿润滑技术助力龙蟠科技成功推出混动系统专用润滑油产品,彰显其在新能源汽车润滑油领域的技术领导地位[1] - 路博润应用最新PV1710添加剂技术为龙蟠科技定制混动润滑油,该技术满足ILSAC GF-7A和GF-7B规格要求,特别强化混动发动机核心保护性能[3] - PV1710添加剂解决方案通过大量台架测试,提供良好乳液稳定性,使润滑油在低温下保持强大流动性,即使在进水情况下[3] 市场与战略意义 - 此次合作融合路博润创新实力与龙蟠科技的市场领导力,龙蟠科技作为中国本土润滑油领导者拥有强大品牌影响力和完善渠道网络[3] - 合作深化路博润本土战略,赋能关键客户抢占高增长市场,为公司在华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4] - 双方将携手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高效低碳混合动力技术转型,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4] 公司背景 - 路博润是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特种化学品公司,专注于可持续解决方案和出行方式进步[5] - 公司成立于1928年,全球拥有近7000名员工,生产基地、销售及技术办公室遍布100个国家和地区[5] - 路博润以科学探索为基石,围绕市场需求持续创新,为客户创造卓越价值[5]
丰田新款RAV4升级PHV发动机,总续航增至1350km
日经中文网· 2025-06-19 15:38
新款RAV4的总续航里程最多增加到1350公里以上 丰田的新HV系统采用了节能性能高的碳化硅(SiC)半导体。另外,通过抑制传导至车轮驱 动部位的电力损耗,将输出功率提高了12%以上。用于电力转换的"逆变器"也通过小型化, 将安装在其他地方的部分功能集成到驱动装置"e-Axle"中,实现一体化。 丰田还成功使e-Axle的整体高度降低了15%,重量也减轻18%。改进后的结构使车内空间更 加宽裕,还有助于提高座椅的舒适度。 丰田公布的新款混合动力系统(6月21日、东京江东区) 丰田还计划将PHV的纯电动模式的续航里程进一步提升至200公里以上。丰田社长佐藤恒治也 认为,"作为搭载新电动单元的动力传动系统,应该进一步升级"。 "已成为世界上最高效的PHV系统",丰田的新款"RAV4"升级了PHV发动机,纯电动模式行驶 的续航里程也达到原来1.5倍的150公里。不过,中国企业仍领跑PHV领域,比亚迪拥有满电 满油状态下可行驶2100公里的车型等…… 丰田的新款SUV"RAV4"升级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的发动机,总续航里程最多增加到 1350公里以上。纯电动(EV)模式行驶的续航里程也达到原来1.5倍的150 ...
丰田章男说1辆纯电车污染=3辆插混,他是对的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16 19:52
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排放比较 - 科学家已达成共识,电动汽车比内燃机汽车更环保,普及率高的城市空气污染显著下降[4][5] - 丰田章男提出900万辆电动汽车排放相当于27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即1辆电动汽车污染等于3辆混合动力汽车[7] - 丰田主张多途径减排方案,包括高效燃气发动机、混合动力、氢动力和电动汽车[8][9] 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差异 - 电动汽车制造产生11-14吨二氧化碳,燃油车和混合动力车为6-9吨,形成"碳债务"[16] - 混合动力汽车生产碳排放介于电动汽车和燃油车之间[23] - 电动汽车需行驶19500-28000英里才能抵消制造排放,美国用户通常在2年内实现[21][22] 区域电力结构对排放的影响 - 美国43%电力来自清洁能源,但各州差异大,如西弗吉尼亚依赖燃煤,加州德州领先可再生能源[25][26] - 燃煤电力占比高的地区,特斯拉Model Y每英里排放149克二氧化碳,仍低于普锐斯插混的177克[29] - 加州电网清洁,Model Y每英里排放80克,远低于普锐斯插混的130克[32] 全生命周期排放效率 - 电动汽车2.2-2.4年驾驶时间即可在碳排放上与混合动力汽车持平,1.3-1.6年超越燃油车[34] - 美国2983个县中电动汽车最清洁,仅125个县混合动力汽车排放更优[36] - 电动汽车能源转化效率超90%,燃油车仅20-40%[34] 技术发展与长期趋势 - 电池回收技术如Redwood Materials推动循环经济,减少矿物开采需求[37] - 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及LFP/LMR电池技术将降低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38][39] - 混合动力汽车对未准备好完全电动化的用户仍是过渡选择,排放显著优于传统燃油车[40]
中国电池企业出海下半场:“将是一条更难,但也更有价值的路”
南方都市报· 2025-06-13 07:10
行业现状与核心矛盾 - 动力电池行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万亿级市场空间从电动汽车延伸至储能电站,资本和人才密集涌入 [2] - 产业链面临"失血式"价格战,电池包利润被极限压缩,从"现金牛"转为盈亏平衡业务 [2] - 技术参数通货膨胀现象显著,充电倍率竞赛从6C飙升至12C,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尚未突破但"准固态"等概念已泛滥 [2] - 行业核心矛盾体现为高速发展与技术/商业可持续性之间的失衡 [2] 技术战略与制造平台 - 叠片工艺被认定为下一代电池产业化的关键制造平台,因其适配固态电池陶瓷电解质脆性特性及超充电池结构稳定性需求 [3][4] - 第三代热复合叠片技术通过隔膜裁断、单片检测等工艺实现高精度制造,为固态/超充技术产业化提供底层支撑 [4] - 技术价值判断标准应回归第一性原理:以合理成本规模化解决产业痛点,而非营销噱头 [3] 新兴市场增长机会 - "越野新能源"形成万亿级细分市场,满足消费者"情绪价值"需求,兼具硬派性能与城市使用经济性 [6] - 全球化HEV市场成为战略突破口,中国产业链优势可对抗日系车企,适应充电设施欠发达地区需求 [6] - 商用车新能源化呈现爆发性增长,一季度同比增170%,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驱动不可逆切换 [7] 前沿技术商业化路径 - 固态电池2030年成本预计为液态电池数倍,需通过低空飞行器、医疗设备等利基市场完成冷启动 [8][9] - AI机器人电池需求面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困境,需建立小批量柔性化生产模式匹配早期产业规模 [10] 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 - "终局思维"要求平衡技术"矛"与平台化"盾",龙鳞甲电池技术结合模块化制造体系形成护城河 [11][12] - 全球化下半场竞争从"产品输出"升级为"体系输出",需建立本土化研发制造体系并实现价值理念同频 [12]
日经BP精选:比亚迪踏足老牌车企圣域——水平对置发动机
日经中文网· 2025-06-10 10:46
编者荐语: 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发动机开发的势头不减。中国比亚迪(BYD)已将一直被视为德国保时捷(Porsche)和日 本斯巴鲁(SUBRU)"圣域"的水平对置发动机投入使用。该发动机将被用于比亚迪旗下的高档车品牌"仰 望"的新款轿车"U7"。U7成为首款搭载水平对置发动机的中国汽车。比亚迪于2021年接连申请了水平对 置发动机的相关专利。可以看出比亚迪是在此前获得的技术。 仰望品牌的新款轿车 "U7" 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PHEV) 上采用水平对置发动机。 ( 图片来自比亚迪 ) 水平对置发动机正如其名,是水平方向左右对称配置的活塞(气缸)相互抵消惯性力、以相反方向运动的 发动机。近年来,只有保时捷和斯巴鲁仍在四轮车上使用这种发动机。这两个品牌一直将水平对置发动 机视为各自的象征性技术…… 阅读更多内容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本文由日经BP提供) 日经中文网"开设了"日经BP精选"栏目。日经BP是日本经济新闻社媒体集团的一员,成立于1969年。作 为日本领先的B2B媒体公司,聚焦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及生活时尚三大主要领域。敬请读者关注。 以下文章来源于日经BP ,作者日经BP 日经BP . 日经BP成立于 ...
电混市场“下沉战”打响
中国经营报· 2025-06-07 19:35
中经记者 尹丽梅 张硕 北京报道 在"油电同价"趋势下,自主品牌的电混车型正快速下沉至10万元级价格区间,成为2025年国内汽车市场 最激烈的战场之一。 近期,一汽奔腾悦意07以电混SUV的定位、9.98万—12.99万元的价格,成为10万元级别市场"卷尺寸、 卷技术、卷配置"竞逐战中受到业内外颇多关注的角色。而在今年4月,哈弗品牌智驾电混中型SUV"二 代哈弗枭龙MAX"以11.68万元(限时价)的价格加入角逐。一汽红旗则在过去一年来接连推出了红旗 HS3 PHEV以及H5 PHEV两款起售价在10万元—15万元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据《中国经营报》记者 不完全统计,2025年1月至今已有超15款10万元级插混新车上市。 眼下,10万元价格带已不再是传统燃油车的稳固防线,而是电混车型快速渗透的"桥头堡"。几大自主品 牌车企均推出了更低价格、更强配置的混动产品,其中某头部车企的插混车型智驾版更是杀到了6万元 价格区间。 一位资深汽车产业人士告诉记者,10万元级别市场是国内购车消费最具大众基础的区域,背后对应的是 年轻家庭、下沉市场和首次购车人群等刚性购车需求。这一市场的快速混动化,反映了自主品牌混动技 术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