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高考经济

搜索文档
打开“奖励性消费”新空间
新华日报· 2025-07-24 04:59
青春消费热潮 - 高考后消费市场呈现"电子三件套"(手机/电脑/平板)、毕业旅行、技能培训(驾驶/健身/烘焙)、医美服务(近视手术/牙齿矫正)四大核心品类 [1] - "毕业旅行"搜索热度6月环比提升300% [1] - 消费行为兼具物质奖励与精神满足双重属性,反映年轻人对大学生活规划及自我提升需求 [1] 奖励性消费特征 - 区别于功能性消费,具有情感纪念(如毕业旅行)、价值投资(如技能培训)、场景转换(如大学装备)三大特性 [2] - 新一代消费者需求呈现"即时快乐+长期成长""情感共鸣+价值匹配"的复合型特征 [2] - 供给端需通过社群运营(如培训机构的社交延展)、文化融合(如旅行+城市探访)实现服务向体验的升级 [2] 政策与市场响应 - 地方政府将暑期"奖励性消费"纳入扩内需专项规划,例如浙江2025暑期促消费行动推出景区优惠清单/学生餐饮折扣等定向措施 [3] - 行业需构建健康消费环境,平衡需求满足(如专属产品设计)与理性消费引导 [3] - 创新供给模式成为关键,要求企业通过情感化产品设计(如纪念性旅行套餐)和场景化服务(如技能培训社交化)激活市场 [3]
准大学生掀起电子产品升级热 | 夏日经济青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7-22 11:02
电子消费市场 - 高考结束后两周内3C产品销售额同比激增172%,其中笔记本电脑销量同比增长200%,数码相机增长190% [3] - 京东等电商平台推出"学生省2000"专属优惠,叠加15%国家补贴,学生认证后可享8折优惠 [3] - 苹果推出"买平板赠千元级电容笔或耳机"活动,华为全线产品直降数十至数百元,线上线下同步设置教育优惠专区 [3] - 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健康类设备及Switch等游戏硬件持续热销,反映考生对生活品质和社交互动的需求提升 [5] 消费决策影响因素 - 大学预备就读专业显著影响电子设备选择,建筑系学生倾向高性能游戏本,文科生偏好轻薄本 [5] - 设计类学生更关注屏幕显示效果和手写笔支持,普通学生更看重性价比和设备协同功能 [5] - 社交平台出现大量高考生咨询电脑配置的帖子,建议根据录取结果按专业需求购买 [5] 细分品类表现 - 除传统"三大件"外,数码相机销量同比增长190%,准大学生购机预算多在一万元上下,女生偏好富士XT30二代等自带滤镜机型 [6] - 手表、耳机成热门选择,消费者倾向购买与手机同品牌产品以优化生态体验,健身和健康监测功能受关注 [6] - Switch2及配件、便携相机如大疆Pocket3等产品因满足娱乐和记录需求而热销 [6]
毕业季消费清单“扎堆上线”
金融时报· 2025-06-20 14:21
高考后旅游市场 - 高考结束后各平台密集发布旅行攻略和避暑信息,推动"拥抱清凉"和"释放压力"的双向奔赴[1] - 贵州遵义桐梓县文旅机构推出"毕业福利",考生凭准考证可享景区项目、餐饮住宿五折优惠[2] - 水银河大峡谷景区因凉爽气候和升级设施成为避暑热点,夏季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尤其重庆游客占比高[2][3] 避暑旅游目的地表现 - 贵州避暑旅游市场火热,贵阳2024年7-8月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27%,六盘水热度暴涨255%[4] - 六盘水2024年1-9月接待过夜游客482.2万人次,同比增长11.47%[4] - 六盘水2024年1-8月文旅消费达4592万人次,金额479亿元,均居全省第三[4]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 桐梓县九坝镇乡村旅游从业农户达900多户,山堡村占500户,2024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9][10] - 九坝镇"候鸟式"旅居人群占比超70%,2023年游客9万人次,2024年增至12万人次[9][10] - 农户经营"农家乐"月收益率约50%,食宿费用约2000元/月[12] 金融支持乡村旅游 - 桐梓农商银行2020年以来累计发放乡村旅游贷款6亿多元,2025年上半年发放1859.23万元[11] - 九坝镇现有小额贷款用户420余户,贷款金额1.35亿元[12] 毕业旅行新趋势 - 毕业旅行被赋予"考察城市"功能,建议关注物价、房价及产业发展情况[6][7] - 社交平台出现"旅游考察两不误"建议,鼓励考生实地调研目标城市产业链[6][7]
人民财评:“后高考经济”升温释放内需活力
人民网· 2025-06-19 09:29
后高考经济现象 - 高考结束后各地迎来消费热潮,涵盖驾校报名、健身办卡、旅游、数码装备更新等多元场景[1] - 需求侧:考生渴望释放压力,通过旅行、新手机或新技能等方式庆祝毕业,家长也愿意满足需求[1] - 供给侧:商场、景区、培训机构推出专属福利,如学车减免、电子产品折扣、景区优惠等刺激消费[1]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升级推动个性化趋势,运动装备受欢迎度提升,传统"电子产品三件套"模式被突破[1] - 美食消费从讲排场转向情感表达,小型聚餐和家庭庆祝成为主流方式[1] - 文旅消费呈现深度化特征,文化深度游、户外探险、非遗体验等项目火爆[1] 行业应对策略 - 各类企业抓住高考节点,通过量身定制福利提升情绪价值,如准考证专属优惠等措施[1] - 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图景,显示行业在细分领域的创新潜力[1] 消费行为观察 - 社交平台出现"后高考账单"现象,部分家庭累计消费达数万元级别[2] - 行业需引导理性消费,避免无节制消费和攀比现象[2] 市场监管需求 - 相关部门需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规范,杜绝借考生噱头炒作的不健康行为[2] - 需强化执法巡查和从严治理,保障考后消费市场健康发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