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景区旅游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4A级景区集体“死亡”
虎嗅APP· 2025-07-12 21:50
核心观点 - 4A级及以下景区面临集体性经营困境,包括破产、荒废、亏损及沦为"僵尸景区"等现象 [4][5][6] - 旅游市场呈现头部垄断趋势,300余家5A景区收入占3万多家景区总收入50% [7] - 新兴文旅现象(如"苏超")通过互动营销、平价策略及全民创作实现爆发式增长,反衬传统景区运营模式落后 [8][9][10][11] - 景区存活需解决"引进来"与"留得住"双重挑战,需差异化定位并建立深度IP [13][14][15][16][17] 行业现状分析 4A级景区经营危机 - 杭州兰里景区案例:占地6750亩的4A景区投入超200亿元后因客流不足被废弃,现进入拆迁阶段 [2][3] - 行业破产案例:5年内7家4A级、3家5A级景区破产,包括苏州静思园(耗资10年建设)、河南宝天曼(欠债1亿6折流拍)等 [5] - 上市旅企数据:桂林旅游旗下5家4A景区中4家亏损,黄山旅游2家4A景区均亏损 [6] 市场结构变化 - 收入集中度:354家5A景区收入占比达全行业50%,16187家4A及以下景区平均收入从2019年4085万元降至2024年2910万元 [7][14] - 资源错配现象:广东秋枫寨(投资10亿/占地万亩)、兰里景区等优质资源项目因运营问题荒废 [5][6] 失败原因剖析 传统景区运营短板 - 营销能力薄弱:如桂林丰鱼岩景区宣传素材质量低下,缺乏有效传播 [9] - 产品单向性: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禀赋,缺乏互动体验设计 [10] - 价格策略失误:普遍存在高价商品(20元泡面/10元矿泉水)导致游客流失 [11] 成功案例对比 - "苏超"现象:10元门票引发二手市场溢价至900元,带动江苏省景区预订量同比激增305% [2][11] - 龙潭大峡谷:1元冰棍/2.5元黄瓜等平价策略实现客流逆袭 [12] - 互动营销价值:"苏超"通过官方玩梗(如"恐龙大战美猴王")激发全民二次创作 [11] 转型路径建议 差异化定位策略 - 山岳型景区:开发剧本杀实景场地(如神农架"野人NPC"模式)或专项爱好者聚集地 [15] - 休闲娱乐型:与脱口秀团队合作夜间场次,实现设施复用与客流导入 [16] - 古镇类:突破同质化商业街模式,强化在地美食IP或微型沉浸式项目 [16] 长效运营机制 - IP建设:参考乌镇通过世界互联网大会、戏剧节等持续更新内容 [17] - 价格体系:建立透明平价机制,如龙潭大峡谷8年不涨价策略 [12] - 技术应用:利用短视频等新媒体进行精准传播,避免传统宣传失效 [9][10] 数据补充 - 土地规模:典型失败案例占地均在5000亩以上(兰里6750亩/秋枫寨10000亩) [2][5] - 投资规模:单个景区投入可达200亿元(兰里)或10亿元(秋枫寨) [2][5] - 客流波动:端午期间新兴文旅带动区域客流增长305%(江苏) [2]
4A级景区集体“死亡”
虎嗅· 2025-07-11 13:02
大型4A景区现状 - 杭州兰里景区占地6750亩,投入超200亿元,现已基本拆迁完毕成为废墟[2][3] - 景区曾规划为现代化都市农业示范综合体,但开园两年后因客流不足导致管理团队撤出[2] - 景区荒废后影响周边城市建设,导致良渚新城道路规划受阻[3] 4A级景区行业困境 - 近5年有7家4A级景区和3家5A级景区破产,包括苏州静思园、河南宝天曼等知名景区[6][7] - 广东秋枫寨景区投资10亿元,占地1万多亩,现已荒废[7] - 上市旅企旗下超50家4A级景区大部分亏损,如桂林旅游旗下4家4A景区中3家亏损[8] - 300余家5A景区收入占3万多家景区总收入的一半,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10] 景区经营失败原因 - 影响力不足,宣传能力弱,如丰鱼岩景区相比邻近景区知名度差距大[11][12] - 缺乏互动创新,仍停留在传统观光模式[13] - 商品定价过高,如20元泡面、10元矿泉水导致游客消费意愿下降[15] - 对比案例:"苏超"10元门票被炒至900元,龙潭大峡谷1元冰棍带动客流回升[16][17] 行业数据对比 - 2024年全国A级景区16541家,其中4A及以下16187家,总收入4814.2亿元[19] - 单景区平均收入从2019年4085万元降至2024年2910万元[19] - 5A景区数量仅占2.1%但收入占比达50%[10][19] 转型发展建议 - 山岳型景区可开发特色IP,如莫干山高端民宿、神农架"野人"巡山等创新项目[22] - 休闲景区可与脱口秀等演艺形式合作,利用闲置场地引流[22] - 古镇类景区需打造差异化体验,如乌镇通过戏剧节等IP保持活力[23] - 成功要素包括平价策略、真诚服务、持续创新和互动体验[17][18][23]
成人礼的重要一课(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7-04 06:08
考后经济现象 - 高考结束后学生消费行为显著增加,包括电子产品购买、景区游览和驾校报名等[1] - 准考证成为消费凭证,可享受景区免票、特惠机票和餐饮折扣等优惠[1] - 学生开始自主规划行程和时间安排,平衡休闲与学习活动[1] 社会教育意义 - 考后消费被视为学生接触社会的实践课堂,帮助他们建立责任意识[1] - 学生身份从"考生"转变为"独立消费者",社会角色认知发生转变[2] - 自主消费决策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1] 消费教育价值 - 考后经济创造了培养正确消费观和价值观的场景[2] - 消费过程帮助学生探索自我认知和职业方向[2] - 社会通过消费场景引导学生完成从学生到成人的过渡[2]
考驾照增技能、毕业旅行……“考后经济”升温透出青年消费新趋势
央广网· 2025-06-29 08:38
考后经济消费趋势 - 高考毕业生掀起"电子三件套"、考驾照、毕业旅行等消费热潮,展现年轻人消费新趋势 [1] - 多地迎来毕业旅游群体,部分景区提供准考证五折优惠,如浙江绍兴景区 [1]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指出家长观念转变和消费能力提升推动考后经济热潮 [1] 驾校行业 - 天津某驾校高考后进入报名旺季,目前招生100人,预计假期总量达300多人 [2] - 今年招生人数同比提高20%,学员以高考生和在校学生为主 [2] 数码产品行业 - 安徽宿州数码市场推出高考"应季补"促销活动,凭准考证享线下优惠 [2] - 宿州市数码产品交易笔数超77000笔,补贴金额2807万元,带动消费2亿多元 [2] 服务消费领域 - 考后经济涵盖多个消费领域,在服务消费领域呈现明显增长趋势 [2] - 专家指出新一代消费者个性化特征明显,需针对性推出产品 [2]
毕业季消费清单“扎堆上线”
金融时报· 2025-06-20 14:21
高考后旅游市场 - 高考结束后各平台密集发布旅行攻略和避暑信息,推动"拥抱清凉"和"释放压力"的双向奔赴[1] - 贵州遵义桐梓县文旅机构推出"毕业福利",考生凭准考证可享景区项目、餐饮住宿五折优惠[2] - 水银河大峡谷景区因凉爽气候和升级设施成为避暑热点,夏季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尤其重庆游客占比高[2][3] 避暑旅游目的地表现 - 贵州避暑旅游市场火热,贵阳2024年7-8月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27%,六盘水热度暴涨255%[4] - 六盘水2024年1-9月接待过夜游客482.2万人次,同比增长11.47%[4] - 六盘水2024年1-8月文旅消费达4592万人次,金额479亿元,均居全省第三[4]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 桐梓县九坝镇乡村旅游从业农户达900多户,山堡村占500户,2024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9][10] - 九坝镇"候鸟式"旅居人群占比超70%,2023年游客9万人次,2024年增至12万人次[9][10] - 农户经营"农家乐"月收益率约50%,食宿费用约2000元/月[12] 金融支持乡村旅游 - 桐梓农商银行2020年以来累计发放乡村旅游贷款6亿多元,2025年上半年发放1859.23万元[11] - 九坝镇现有小额贷款用户420余户,贷款金额1.35亿元[12] 毕业旅行新趋势 - 毕业旅行被赋予"考察城市"功能,建议关注物价、房价及产业发展情况[6][7] - 社交平台出现"旅游考察两不误"建议,鼓励考生实地调研目标城市产业链[6][7]
教育早餐荟 | 教育部示警高价志愿咨询;多景区向中、高考生优惠
北京商报· 2025-06-18 09:59
教育部示警高价志愿咨询 - 教育部提醒考生和家长谨慎对待市面上的各类志愿填报指导服务 避免轻信高价指导咨询造成经济损失和志愿填报风险 [1] 北京未来大学科技园共建启动 - 北京未来大学科技园正式启动 采用"一园多址""多校一园"模式 由市科委 中关村管委会 市教委 昌平区联合10所驻昌高校共建 [2] - 科技园依托沙河高教园区高校密集优势 推动有组织科研成果转化 深化校城融合 [2] 多景区向中 高考生推出优惠 - 全国各地景区为2025届中 高考考生提供专属优惠 包括免门票 门票折扣 交通优惠等 [3] - 古北水镇6月11日—8月31日对全国应届高考考生(含复读生)免门票 含司马台长城日游门票(不含往返索道) [3] 东方时尚"五星级驾校"揭牌 - 东方时尚驾校成为中国道路运输协会星级评定中首批获得五星级认证的10家驾校之一 [4] 中国高科主力资金净卖出 - 中国高科6月17日收盘价6 49元/股 下跌0 61% 换手率1 12% 成交量6 59万手 成交额4293 52万元 [5] - 主力资金净流出386 74万元 占总成交额9 01% [5]
日薪500元招聘“野人”,神农架景区:已有近万名意向者
新京报· 2025-06-09 14:56
景区招聘创新岗位 - 湖北神农架景区招聘"野人NPC"岗位,日薪500元,计划招录16人 [1] - 岗位要求包括严禁在游客面前说话、只能发出"呜呜呜"声音、接受投喂、喜吃生食者优先 [1] - 景区通过短视频平台粉丝群征集意向者,已建立20个500人群,累计约1万人进群 [1] 岗位职责与工作安排 - "野人"工作时间为每日8时至17时,工作地点在神农架六大景点内 [3] - 职责包括身着野人服饰巡游、表演抽象舞蹈、通过肢体语言与游客互动、记录分享工作过程 [3] - 特别强调严禁在游客面前说话,紧急情况除外 [3] 景区创新招聘历史 - 2024年4月景区曾招聘3名自然观察员,月薪6000元,工作周期三个月 [4] - 自然观察员职责为观察野生动物、兼职数星星,要求身体好、在3000米海拔无高原反应 [4] - 其他景区类似岗位包括辽宁本溪关山湖景区月薪5000元招聘"野人演员",河北邯郸太行五指山风景区月薪6000元招聘"孙悟空"扮演者 [4]
因平价走红的景区,要变短期热度为长期信誉
南方都市报· 2025-06-02 00:19
景区平价模式的成功案例 - 河南洛阳龙潭大峡谷景区因1元冰棍、2元矿泉水等平价商品走红,"五一"期间接待游客9.6万人次,同比增长23%,单日接待量创历史峰值 [1] - 该景区曾因资不抵债进入破产程序,通过坚持8年不涨价及较同类景区低30%的餐饮住宿价格,旅游总收入从破产前不足2000万元增长至2024年9774.55万元 [1] - 全国范围内类似成功案例包括洛阳老君山的"1元午餐"和泰山景区5元矿泉水,后者通过公开成本构成获得网友认可 [1] 平价模式的核心意义 - 通过"明码标价+成本公示"提升交易透明度,为"景区溢价"提供纠偏样本 [2] - 缩小单笔利润换取更大客流与品牌资产,形成"规模—口碑—收益"正循环 [2] - 政府、景区和商户共同把关物价,增强消费者议价能力,减少隐形收费和价外加价 [2] 行业模式转型 - "二次消费"模式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转向重视停留体验与回头客的可持续模式 [3] - 平价策略通过口碑效应和复购率提升弥补单品利润下降,鼓励游客延长停留时间和增加消费频次 [3] - 该模式考验当地精细化管理水平,需平衡客流量与生态承载力 [3] 社交媒体与平价模式的挑战 - 社交媒体放大游客正向评价,使公众成为价格监督的"移动探头" [4] - 若景区仅依赖低价而忽视卫生、秩序等环节,负面口碑会迅速蒸发累积的信任 [4] - 需将"平价"内化为服务准则并通过制度化手段(如持续听证、第三方审计)固化为长期信誉 [4]
社会服务财报总结系列之出行链:流量平台与高效能龙头财报领跑,关注顺周期边际信号
国信证券· 2025-05-14 13:55
行业趋势 - 2024/2025Q1服务消费增长6.2%/5.0%,比商品销售高3.0/0.4pct,在线旅游用户渗透率提升3pct至39%,旅游在线化率提升至51.5%[3] - 2024年法定节假日国内游人次、国内游花费占全年为35.8%、30.0%,较2019年增加8.7/3.2pct[3] - 2024年差旅费/人均差旅费同比-1.9%/-2.9%,但去年四季度以来呈现企稳信号[3] 财报表现 - 2024年出行链总体收入/归母/扣非净利润同比+14%/+62%/+46%;2025Q1A股出行链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比-7%/-25%/-24%[3] - 2024年美团、携程、同程收入各增22%、20%、48%,经调整业绩各增88%、38%、27%[3] - 2024年首旅酒店年报与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18.4%,华住集团、亚朵经调整业绩分别同比增长5.9%、44.9%[3] 行情与持仓 - 2024年、2025年1 - 5月中信消费者服务板块跑输基准23pct、0.3pct[3] - 2025Q1末社服重仓基金持仓比例0.45%,较24Q4下降0.02pct[3] 投资建议 - 推荐同程旅行、携程集团 - S、九华旅游、峨眉山A等,建议关注祥源文旅、西域旅游等[3] - 推荐首旅酒店、华住集团 - S、亚朵、同庆楼、君亭酒店、锦江酒店等[3]
祥源文旅(600576):25年清明假期表现亮眼 看好全年业绩兑现及长期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4-08 10:54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5年清明假期景区经营表现良好,开年以来旗下景区经营持续领先,为全年净利润高增奠定基础 ,拥有高成长性和强兑现性,推荐关注后续经营、资产注入及低空旅游相关情况 [1][2] 清明假期景区经营情况 - 经营口径下,25年清明假期3天(4月4日 - 4月6日)景区业务接待游客21.77万人次,yoy+85%,营业收入1340.01万元,yoy+75%,客单价约62元,与25年春节的63元相差不大 [1] - 财务合并口径下,25年清明假期接待游客yoy+110%(24年接待10.3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yoy+96%(24年营业收入683.23万元) [2] 景区经营领先原因 - 旗下景区多布局在人口密集省份,享受周边游、性价比游等趋势红利,且运营的多为景交项目,刚需性强、规模效应高 [2] - 景区运营管理能力强,对24年注入的莽山、丹霞山等项目改造升级效果明显 [2] 推荐关注方面 - 即将进入节假日密集阶段,关注五一、端午、暑期经营情况,若旺季天气好,25全年业绩或超预期 [2] - 控股股东资产注入的节奏及标的体量 [2] - 低空旅游经营相关证照落地节奏及景区内商业化市场反馈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 - 2026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25/11.40/13.13亿元,yoy+14%/+38%/+15% [3] - 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1.74/3.96/5.40亿元,yoy+15%/+127%/+37%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4 - 2026年估值分别53/23/17X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