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离岸金融中心: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拼图与战略支点
国际金融报· 2025-07-14 20:52
离岸金融中心的核心价值与功能 - 离岸金融中心是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助力构建国际金融体系[1] - 顶尖国际金融中心如伦敦和纽约均依托离岸金融中心支撑外汇交易和全球定价权[3] - 离岸金融中心为国际金融中心提供资金流动、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三大协同功能[4] 人民币国际化中的角色 - 离岸金融中心为人民币提供交易与投资平台,吸引国际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5] - 通过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提升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结算和投融资中的使用频率[5] - 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务[5] 离岸地与金融中心的共生关系 - 离岸地如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通过低税率、宽松监管和稳定政局吸引国际资本[7] - 离岸金融中心依托离岸地开展跨境资金调配、国际投融资和资产证券化等业务[8] - 离岸地提供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团队,支撑金融活动高效运行[7][8] 国际监管与合规运作 - 离岸金融中心受IMF和FSB等国际组织监管,遵循反洗钱、税收透明度和金融稳定规则[10] - CRS机制推动金融账户信息全球共享,有效遏制恶意避税行为[10] - 金融机构在离岸中心需完成严格客户尽职调查(KYC)和可疑交易监测[11] 经济功能与风险防控 - 离岸金融中心支持跨国企业全球布局和新兴市场企业融资,推动实体经济发展[13][14] - 通过账户隔离、AI监测和跨境联合惩戒构建立体风险防控体系[20] - 全球最低税率和CRS实施已显著降低资本外逃和洗钱风险[16] 中国离岸金融中心建设 - 以上海、深圳为核心构建"准入便利、监管有效、税负合理"的离岸金融制度[18] - 发展离岸人民币债券、衍生品和数字金融产品,服务"一带一路"企业需求[19] - 联动香港离岸市场,布局全球节点形成"功能区清算+区域服务"网络[19] 战略展望 - 离岸金融中心为全球金融资源配置提供高效平台,中国方案强调"服务实体、风险可控"[22] - 未来十年中国将建成匹配国际金融中心的离岸体系,强化金融强国支撑[22]
2025年陆家嘴论坛点评:金融全方位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上海证券· 2025-06-18 18:14
金融开放举措 - 央行八项金融开放举措助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包括国际贸易便利化、投资品种多元化、健全征信体系[3] - 多元化或为国际货币、跨境支付、全球金融稳定体系及国际金融组织治理改革方向[3] 外资参与领域 - 金融监管总局欢迎外资参与消费、科技、绿色、养老等金融领域及财富管理市场[5] - 预计2030年碳达峰目标资金需求超25万亿元,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中国过去5年受托资管规模年均增速8%,是全球第二大资产与财富管理市场[6] 资本市场改革 - 证监会强调资本市场改革服务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7] - 科创板将推出“1 + 6”政策措施,发展科创债、培育长期资本[8] 外汇市场情况 -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1.6%,下半年外汇市场有条件平稳运行[9] - 外管局将建立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9] 风险提示 - 中美经贸谈判、中东地缘冲突等外部不确定性存在,国内经济弱复苏进度或低于预期,稳增长政策效果或不及预期[10]
如何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提出5项建议
搜狐财经· 2025-05-18 23:56
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核心内容 - 报告主题为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金融体系,分析了当前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阐释了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全面梳理了2024年金融体系六大核心组成部分的建设情况,并从改革、监管、开放等方面对未来的金融体制改革做出展望 [1] 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当前中国金融改革处于新的重要关口,外部形势严峻复杂,全球经济波动加剧,国际贸易秩序重构,地缘风险开始上升 [3] - 金融安全与监管领域面临挑战,包括各国监管改革尤其美国监管改革对全球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以及数字货币领域一系列进展对传统金融体系构成挑战,未来金融体系可能面临一系列深层次重构 [3] - 科技革命正在加速金融竞争格局的重塑,AI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当前全球金融体系进入技术更新迭代的周期 [3]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建议 - 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最重要的是保持稳定的金融环境 [3] - 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 - 筑牢金融稳定保障,加强监管,推动监管兜底机制与早期纠偏制度的建设,强化宏微观审慎协同,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健全中央和地方监管责任划分 [3] - 恪守金融本源,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3] - 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重点强调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3]
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人民币国际化需依托国际金融中心支持,境内金融市场开放是关键|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5-18 16:35
2025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展望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 核心方向是保持稳定的金融环境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推动股债融资协调发展 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 [2] - 重点强化对战略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的金融供给 构建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资源配置体系 增强对经济转型的支撑能力 [2] 中央银行制度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完善基准利率形成体系 提升政策利率引导效能 [2] - 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计 疏通传导路径 增强金融机构响应能力 实现金融资源精准滴灌关键领域 [2] - 国务院新政注重广谱利率市场化改革 推进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协同 [3] 金融稳定保障与监管机制强化 - 加强宏微观审慎监管协同 依法覆盖所有金融活动 明确中央与地方监管责任划分 [3] - 聚焦中小银行风险处置 提升治理能力与资本补充机制 建立早期纠偏制度 [3]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 金融机构需聚焦服务实体经济主责主业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与专业能力 [3] - 加强内部治理与风控体系 防止脱实向虚 规范金融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3] 金融高水平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 战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增强跨境结算、融资、投资和储备功能 [4] - 加快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 发展离岸人民币产品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4] - 扩大境内金融市场开放广度与深度 提升中国金融话语权 [4] - 构建结构优化、功能完备的现代金融体系 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