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人民币债券

搜索文档
债券出海系列报告之一:详解“南向通”
华泰证券· 2025-07-30 22: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南向通是我国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探索,银行自营是现行机制下最主要的投资者,有望扩容 [1] - 随着机构范围扩容,南向通将成为国内机构债券投资出海的重要起点,建议积极把握出海机遇,审慎管理汇率风险 [1] 各目录总结 我国金融市场开放与债券“南向通” - 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历程分为“早期开放尝试—跨境投资渠道拓宽—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三个阶段,债券“南向通”是互联互通阶段的重要探索 [4][12] - 2016 年 1 月债券通概念被首次提出,2017 年 7 月北向通正式上线,2021 年 9 月南向通启动,2025 年以来,监管多次提及南向通,明确南向通投资者将扩容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四类非银机构 [4] 债券南向通制度解析 - 南向通参与者分为做市商、投资者,银行自营是现行机制下最主要的投资者,交易服务品种初期为现券买卖,可投债券为境外发行并在中国香港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的所有券种 [5] - 南向通年度总额度为 5000 亿元等值人民币,每日额度为 200 亿元等值人民币,境内投资者参与南向通交易通过请求报价方式进行 [5] - 南向通采用名义持有人制度,投资者可自主选择通过多级直连托管或境内托管清算银行托管其债券资产,资金跨境实行严格监管 [5] - 南向通扩容有利于优化投资者结构,机构出海或将率先压缩以点心债、中资美元债为代表的中资境外债超额利差,关注后续监管细则以及配套措施 [5] 中国香港债券市场介绍 - 中国香港债券市场按计价货币划分,主要包括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港元债券市场以及以美元、欧元、日元计价的亚洲 G3 货币债券市场;按发行主体分类,可分为(准)主权债与公司债 [6] - 中国香港债券市场投资者类型多元,包括中资和外资的银行、基金、保险、证券公司、对冲基金、私募等 [6]
上海离岸经济功能区:打造全球金融枢纽与人民币国际化窗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5:58
上海离岸经济功能区的战略定位 - 设立上海离岸经济功能区是补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离岸功能短板的关键举措,旨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从贸易结算向储备货币跃升 [1] - 功能区定位为跨境资本流动核心枢纽,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金融强国建设进程,需打造"服务实体、风险可控、本币主导、内外协同"的离岸金融高地 [1] - 采用"境内关外"特殊管理框架,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监管模式,形成衔接国际金融中心的离岸试验田 [2] 制度创新体系 - 营商环境创新:计划将外资金融机构审批时限从187天压缩至30天,实施"承诺制+全流程监管"模式,建立实时监测平台实现异常交易秒预警 [3] - 税收政策设计:对离岸金融业务征收5%资本利得税+零增值税,离岸人民币债券利息收入免征预提税,可降低跨境融资成本1.8个百分点 [4] - 法律协同:设立"特别法律适用区",允许涉外合同适用国际法律比例从12%提升至50%,引入国际仲裁员占比超50% [6] 业务生态构建 - 核心业务聚焦"一带一路"跨境服务:2026年目标发行本币债券3000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规模突破5000亿元,其中30%资金定向用于基建项目 [8] - 创新数字金融应用:试点离岸人民币稳定币,2026年覆盖30%区域供应链项目,数字人民币离岸钱包年交易规模控制在5000亿元内 [9] - 账户体系改革:合并OSA、FT、NRA账户为"新离岸账户",2026年非居民账户渗透率从5.9%提升至45% [11] 内外协同机制 - 沪港互补格局:上海聚焦"在岸支撑的离岸业务",香港处理高风险跨境投资,建立"沪港离岸金融直通车"实现资金按真实贸易背景流动 [13] - 全球节点布局:联动迪拜、圣保罗等节点形成服务网络,目标覆盖"一带一路"60%国家的经贸结算 [14] - 离在岸融合控制:设置资金渗透比例动态调整机制,单笔资金划转不超过账户总额5%,2025年整体渗透率不低于30% [15][18] 基础设施与人才建设 - 人才引进:对年薪超50万元外籍人才给予个税差额补贴,2025年外籍人才占比从7.2%提升至15%,联合国际高校开展"2+2"培养计划 [21] - 基础设施升级:推动上海金与伦敦金价差波动率从0.38%降至0.10%,原油期货境外投资者持仓占比从25.3%提升至40% [22] - 政策保障:将功能区作为资本项目开放试验田,完善"离岸金融指数"评估体系,每半年发布报告增强透明度 [23]
离岸金融中心: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拼图与战略支点
国际金融报· 2025-07-14 20:52
离岸金融中心的核心价值与功能 - 离岸金融中心是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助力构建国际金融体系[1] - 顶尖国际金融中心如伦敦和纽约均依托离岸金融中心支撑外汇交易和全球定价权[3] - 离岸金融中心为国际金融中心提供资金流动、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三大协同功能[4] 人民币国际化中的角色 - 离岸金融中心为人民币提供交易与投资平台,吸引国际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5] - 通过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提升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结算和投融资中的使用频率[5] - 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务[5] 离岸地与金融中心的共生关系 - 离岸地如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通过低税率、宽松监管和稳定政局吸引国际资本[7] - 离岸金融中心依托离岸地开展跨境资金调配、国际投融资和资产证券化等业务[8] - 离岸地提供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团队,支撑金融活动高效运行[7][8] 国际监管与合规运作 - 离岸金融中心受IMF和FSB等国际组织监管,遵循反洗钱、税收透明度和金融稳定规则[10] - CRS机制推动金融账户信息全球共享,有效遏制恶意避税行为[10] - 金融机构在离岸中心需完成严格客户尽职调查(KYC)和可疑交易监测[11] 经济功能与风险防控 - 离岸金融中心支持跨国企业全球布局和新兴市场企业融资,推动实体经济发展[13][14] - 通过账户隔离、AI监测和跨境联合惩戒构建立体风险防控体系[20] - 全球最低税率和CRS实施已显著降低资本外逃和洗钱风险[16] 中国离岸金融中心建设 - 以上海、深圳为核心构建"准入便利、监管有效、税负合理"的离岸金融制度[18] - 发展离岸人民币债券、衍生品和数字金融产品,服务"一带一路"企业需求[19] - 联动香港离岸市场,布局全球节点形成"功能区清算+区域服务"网络[19] 战略展望 - 离岸金融中心为全球金融资源配置提供高效平台,中国方案强调"服务实体、风险可控"[22] - 未来十年中国将建成匹配国际金融中心的离岸体系,强化金融强国支撑[22]
债券通“南向通”投资者范围将扩至非银机构 有望为香港债券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证券日报· 2025-07-10 00:10
债券通"南向通"优化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三项对外开放优化措施 包括完善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 拟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四类非银机构 [1] - 债券通"南向通"于2021年9月24日上线 目前允许41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及QDII/RQDII参与境外债券投资 [1] 非银机构参与的影响 - 扩大非银机构参与范围有助于构建跨市场、跨币种的多元化投资组合 提升资产配置灵活性和收益潜力 [2] - 非银机构可通过债券通"南向通"直接参与境外债券市场交易 特别是离岸人民币债券和中资美元债等品种 [2] - 非银机构可动态调整境内外资产配置比例 利用各地区货币政策差异缓解经营压力 对冲单一市场汇率风险 [2] - 参与境外市场有助于非银机构提升跨境投研、风控及交易能力 丰富产品体系增强客户黏性 [2] 对香港债券市场的影响 - 市场参与者增加将为香港债券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提高市场流动性和交易规模 [3] - 香港点心债市场规模和深度的扩大将巩固其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 [3] - 截至今年5月末 通过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模式托管的"南向通"债券918只 余额5329.4亿元 [3] 未来发展展望 - 业界预期未来将有更多优化措施出台 进一步加强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通 [3] - 未来可考虑引入利率互换、期权等衍生品以满足机构对冲需求 [3] - 需进一步完善全球托管服务以提升跨境结算效率 适应非银机构清算需求 [3]
深圳新增一家外资银行 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总数将达39家
新华财经· 2025-07-09 19:51
外资银行在深圳的布局 -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获批在深圳筹建分行 深圳将新增一家欧资银行 [1] - 截至2024年末 已有9个国家和地区的35家外资银行在深圳设立5家法人银行 33家分行和1家代表处 营业性机构总数38家 总资产超4000亿元人民币 [1] - 桑坦德银行是西班牙最大商业银行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达1.8万亿欧元 全年总收入618.76亿欧元 净利润137.44亿欧元 [1] 深圳经济发展与外资银行机遇 - 2024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 进出口总额4.50万亿元 社消零总额1.06万亿元 固投规模超1万亿元 [1] - 深圳作为中国对外开放重要窗口 是外资金融机构展业兴业热门目的地 [1] 跨境理财与绿色金融业务 - 9家在深外资银行加入"跨境理财通"试点 截至2024年末资金跨境汇划累计超16亿元 占大湾区外资银行总额近八成 [2] - 在深外资银行积极参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 开泰银行牵头落地金融租赁行业首单境内ESG挂钩银团贷款 [2] - 渣打银行助力实现首笔符合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标准的绿色俱乐部贷款 [2] - 汇丰 花旗 星展 摩根大通 招商永隆等银行协助深圳市政府在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 品种包括社会责任债券 低碳城市主题绿色债券及可持续发展债券 [2]
债券通扩容!4类非银机构纳入,中国债市优势显现
券商中国· 2025-07-09 07:25
债券通互联互通机制优化扩容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债券通扩容措施 包括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4类非银机构 优化离岸回购机制并扩宽多币种 扩充互换通报价商队伍 以及境外投资者的免税安排等 [2][5] - 债券通"北向通"累计成交9156亿元 日均成交482亿元 与开通首月相比增长超31倍 通过债券通"北向通"入市投资者达835家 [17] - 中国债市规模全球第二 但国际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的占比仅有3% 未来外资增配中国债市还有很大空间 [3][18] 南向通优化措施 - 支持境内投资者更便利购买多币种债券 延长结算时间 增加托管行等优化措施已落地 [6] - 取消对回购抵押券的冻结 允许回购期间债券再抵押 拓宽离岸回购应用场景至美元、欧元、港元等多币种 [6] - 2024年在香港发行的离岸人民币债券总额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37% 预计债券投资需求短期会大幅增加 [10] 互换通及离岸市场发展 - 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 建立报价商动态管理机制 扩大互换通报价商队伍 调整互换通每日交易净限额 [7] - 香港证监会推进人民币固定收益市场发展 增加离岸人民币债券供给 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 优化配套基础设施 [12][13][14] - 离岸人民币债券表现低波动和低相关性 可作为美债之外的另一种投资选择 但预计债券利率会进一步下行 [19] 香港市场准备与需求 - 香港监管机构准备增加一级市场固收产品发行 丰富人民币产品供给 以应对投资需求增加 [11] - 工银亚洲表示取消对回购抵押券的冻结可更好盘活流动性 目前市场资金充裕但缺乏合适配置资产 [10][19] - 港交所与Omniclear合作探索扩大使用国债作为合资格抵押品 增强金融市场基建连接 [15]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深圳分行获批筹建,外资金融版图再扩容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20:00
桑坦德银行在华布局 -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获批在深圳筹建分行 这是继2008年上海分行 2014年北京分行后时隔十年再次布局中国 [1] - 公司为西班牙最大商业银行 总资产1.8万亿欧元 2024年总收入618.76亿欧元 净利润137.44亿欧元 业务覆盖欧洲 拉丁美洲 美国及亚太地区 [1] - 在华业务已覆盖企业银行 环球市场及财富管理等领域 此次设分行正值中国金融开放关键期 [4] 中国金融开放政策 - 2018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出台50余项对外开放措施 包括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 给予外资机构国民待遇 放宽股东资质要求等 [4] - 2024年2月金融监管总局进一步扩大外资银行业务范围 允许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办银行卡业务 [4] - 深圳2024年5月出台《进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实施办法》 2025年推出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等政策 [9] 深圳外资银行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末 深圳有35家外资银行设立38家营业性机构 总资产超4000亿元 机构数量与规模居国内前三 [5] - 外资银行在深圳发展历程始于1982年南洋商业银行设立 后续花旗 汇丰 渣打等国际巨头相继进驻 [5][6] - 近年来外资银行加大在深布局 包括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投资增持本地银行 设立"双牌照"银行等 [6] 外资银行在深业务亮点 - 跨境金融领域 9家外资银行参与"跨境理财通"试点 资金跨境汇划累计超16亿元 占大湾区外资银行总额近八成 [7] - 助力企业出海方面 外资银行提供全球网络支持 如汇丰与阿里巴巴合作中小企业出海服务 三井住友协助开拓越南新能源市场等 [7] - 绿色金融领域 开泰银行落地首单ESG挂钩银团贷款 渣打完成首笔符合中欧分类目录的绿色贷款 汇丰等协助发行离岸人民币绿色债券 [8] 深圳营商环境优势 - 2024年深圳新增外资企业9738家 同比增长21.7% 数量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9] - 2024年经济数据亮眼 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 进出口总额4.50万亿元 社消零总额1.06万亿元 [9] - 深圳连续4年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为外资银行提供广阔合作空间 [9][10]
深圳外资银行,再添新成员!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19:20
桑坦德银行深圳分行获批筹建 -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获批在深圳筹建分行 成为深圳新增的欧资银行 [1] - 桑坦德银行成立于1857年 是西班牙最大商业银行及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业务覆盖欧洲、拉美、美国和亚太地区 [1] - 截至2024年末 桑坦德银行总资产1.8万亿欧元 全年总收入618.76亿欧元 净利润137.44亿欧元 [1] - 桑坦德银行此前已在中国设立上海分行(2008年)和北京分行(2014年) 此次设立深圳分行传递外资看好中国经济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信号 [1] 中国金融开放政策 - 2018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推出50多项开放措施 包括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 给予外资机构国民待遇 放宽股东资质要求 扩大业务范围等 [2] - 2024年2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新规 进一步扩大外资银行业务范围 [2] 深圳外资银行发展概况 - 深圳是中国外资银行重要聚集地 1982年设立改革开放后首家外资银行营业机构 花旗、汇丰、渣打等跨国银行均将内地首分行设于深圳 [4] - 2004年深圳率先落实CEPA协议引进3家港资银行 [5] - 2007年永亨、大新等银行转制法人时选择深圳作为总部注册地 [6] - 2010年ECFA协议签署后台资银行进驻深圳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后多家外资机构落户 [7] - 截至2024年末 9个国家和地区的35家外资银行在深设立5家法人银行、33家分行和1家代表处 总资产超4000亿元 机构数量和业务规模居全国前三 [8] 外资银行在深业务亮点 跨境金融服务 - 9家在深外资银行参与"跨境理财通"试点 截至2024年末资金跨境汇划累计超16亿元 占大湾区外资银行总额近80% [9] - 东亚银行参与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 南洋商业银行加入跨境征信试点 汇丰和渣打推出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立内地账户服务 [9] 支持中资企业出海 - 外资银行通过全球资源为中资企业提供授信、发债、结算等综合服务 并协助对接当地政府和供应链 [11] - 案例包括汇丰与阿里巴巴合作中小企业出海服务 三井住友银行协助车企开拓越南市场 东南亚银行提供小币种汇兑服务等 [11] 绿色金融创新 - 开泰银行落地金融租赁行业首单ESG挂钩银团贷款 渣打银行完成首笔符合中欧绿色标准的俱乐部贷款 [13] - 汇丰、花旗等银行协助深圳市政府在港发行离岸人民币绿色债券 品种涵盖社会责任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 [13] 深圳营商环境优势 - 深圳连续4年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入选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13]
梁凤仪:三策并举 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
搜狐财经· 2025-07-08 11:43
债券通优化扩容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宣布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加入券商、保险公司、理财及资产管理公司 [1][2] - 优化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允许回购期间债券再质押使用,提升人民币流动性支持 [1][2] - 香港场外结算公司已接受30亿元人民币在岸国债作为抵押品,增强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2] 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 - 2024年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总额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 [4] - 国家财政部加大在港发行国债频率与规模,尤其增加中长期国债比重以满足国际投资者需求 [4] - 香港离岸人民币同业拆息处于低位,多家国际及内地大型公司公布"点心债"发行计划 [4] 人民币股票交易与衍生品市场 - 推动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技术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实施细则将近期公布 [5] - 美元兑人民币期货日均交易量达11.3万张,为2023年的三倍 [7] - 积极推进国债期货准备工作,并探索建立离岸国债商业回购市场以提升流动性 [7] 金融基础设施优化 - 研究建立离岸人民币产品相关基础设施,包括前台交易系统及中后台配套系统 [8] - 港交所与Omniclear合作探索扩大国债作为合资格抵押品的使用范围 [8] - 增强金融市场基建连接,提供高效透明的离岸人民币资产交易及融资平台 [8] 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战略方向 - 三策并举:扩大离岸人民币产品生态、增强流动性、建立稳健基础设施 [8] - 香港作为全球首要离岸人民币枢纽,将抓住人民币国际化机遇分散美元资产风险 [3][8]
2025年6月境外人民币市场综述
搜狐财经· 2025-07-04 11:14
人民币汇率动态 - 6月离岸(CNH)和在岸(CNY)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分别升值0.68%和0.41% [1][3] - CFETS/BIS/SDR人民币汇率指数较上月末分别下降0.64%/0.86%/0.86% [3] - 日均平均价差(CNY-CNH绝对值)扩大至66BP 环比增加5BP [1][3] 离岸人民币存款 - 5月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环比减少5.4%至9756亿元 台湾地区存款环比增加4.2%至1174亿元 [2] - 香港跨境贸易结算金额环比下降17.5%至11235.7亿元 [2] 外汇衍生品市场 - CNH 1年期掉期点上升99BP至-1746BP CNY 1年期掉期点上升194BP至-1866BP [4] - 港交所USD/CNH期货成交量环比增长14.68%至252.7万张 新交所同品种期货成交量下降18.1%至362.53万张 [4] - 新交所USD/CNH期权未平仓合约环比增加10.9%至7225张 [4] 离岸债券市场 - 6月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量环比激增124.8%至779.71亿元 发行数量增加12只至100只 [5] 货币市场利率 - CNH HIBOR隔夜利率下降10BP至1.9454% 7天/3个月/1年期利率分别上升4BP/13BP/5BP [6] - 离岸对在岸拆借利差扩大 隔夜利差环比上升17BP至18BP [6] 境外机构参与情况 - 6月境外机构银行间外汇市场成交量环比增长25.6%至34592.6亿元 其中外币拆借/回购成交量增长31.4%至20658.51亿元 [8] - 参与境内银行间本币市场的境外机构总数增加17家(只)至5740家(只) 商业银行类机构新增2家至478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