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icon
搜索文档
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封关时间定了
证券时报· 2025-07-23 12:57
海南自贸港政策体系 - 海南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数据流4类要素进出更为便利,总计85个国家的人员可免签入境海南 [2] - 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 [3] - 封关政策措施概括为"四个更加":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一线进口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由21%提高至74%)、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 [4] 海南自贸港开放成效 - 五年来海南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境外直接投资97.8亿美元,年均增长97%;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年均增长31.3%和32.3% [5] - 2024年海南全省接待中外游客9720万人次,比上年增加8%,其中入境游客增加一倍 [13] 封关后政策变化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覆盖面明显提高,零关税商品范围扩展至6600个,主体范围扩大至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单位,政策限制条件进一步放宽 [8]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进一步优化:放宽企业享惠门槛、扩大进口料件范围、优化加工增值计算公式、扩大加工增值累计适用范围 [11] - 封关后内地出行无需办理额外证件,内地旅客可享受更好的旅行和购物体验 [7][10] 产业发展规划 - 建设"两个基地":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总部基地和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 [6] - 发展四大产业:高标准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拓展新型贸易服务半径、壮大海上风电/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16] - 发展海洋经济,目前海洋经济占GDP比重为1/3,计划再造一个"海上海南" [17] 配套措施 - 推出"放心消费在海南"服务系统,提供从了解商家到投诉维权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14] - 封关软硬件条件已全面完成,硬件设施通过国家验收,信息系统建设完毕 [12] - 商务部支持海南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发挥开放平台叠加优势、培育发展新动能 [14]
封关后到海南出差、旅游等不需要额外办理证件
财联社· 2025-07-23 10:4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财政部副部长 廖岷、商务部部长助理袁晓明、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和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冯飞, 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小明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封关后到海南出差、旅游等不需要额外办理证件 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冯飞在7月23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海南封关运作,具有里 程碑意义。当前的重中之重,就是抓政策落实,从增强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的角度"抓落 实";从制度集成创新角度"抓落实";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的角度"抓落实"。海南将加 快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建设"两个基地",即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总部基地和境外企业进 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 财政部:海南自贸港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覆盖面显著提高 "零关税"是海南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的主要特征之一。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7月23日召开的国新办发 布会上表示,与封关运作前政策相比, "零关税"商品覆盖面显著提高。现行3张进口"零关税"商品 清单共约1900个税目。 全岛封关运作后,进口"零关税"商品将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用进口征税商品 目录 ...
(经济观察)开放潮涌海南自贸港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08:23
海南自贸港政策吸引力 - 海南自贸港拥有59国人员免签入境、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等开放政策 吸引中外企业家关注 [1] - 俄语国家客商可免签入境开展经贸活动 零关税和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具有吸引力 [1] - 截至2023年6月底 海南实有外资企业10604户 同比增长15.64% 投资国家(地区)从2018年43个增至176个 [3] - 2023年上半年海南入出境外国人同比增长48% 85国公民可持普通护照免签入境 [3] 重点产业发展 - 旅游业和教育行业成为俄罗斯客商计划投资重点领域 [1] - 乐城先行区实施药品、医疗器械"零关税"政策 加速国际优质药械进入中国市场 [3] - 瑞士索诺瓦集团在乐城设立子公司 首发人工耳蜗产品 利用"特许准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 [4] - 海南邓白氏数据科技获增值电信业务试点批复 已收录展示中国境内超2.1万家企业档案信息 [6][7] 制度创新与开放措施 - 2018年以来海南实施"六自由一有序"开放措施 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3] - 2019年至今推出20批166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在金融、教育等20多领域放宽市场准入 [6] - 铁路动车组跨境租赁、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等试点项目相继落地 [3] - 计划对标CPTPP等国际规则 形成高度开放的市场准入体系 重点面向东盟、中东区域实行单边开放 [7]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快讯· 2025-07-18 06:44
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 - 商务部推动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改革任务授权,促进自贸试验区提质增效 [1] - 加紧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支持自贸试验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1] - 加大外资准入领域压力测试力度,开展更大规模制度型开放试验,打造外商投资高地 [1]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增强绿色竞争力
经济日报· 2025-07-17 08:08
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中的环境标准特征 - 承诺内容具体且具有约束力 要求缔约方鼓励高水平环境保护并建立透明执法机制 违规行为将面临贸易制裁 [1] - 涵盖领域广泛且目标多元化 包括生物多样性 臭氧层保护 绿色低碳转型等10余项内容 注重提高缔约方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 [2] - 合作机制全面且注重预防争端 设立国家联络点协调合作 提供从工作层到部长级的争议解决路径 [2] 中国对接国际环境标准的战略意义 -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量化控制目标和强制性条件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 [3] - 提升国际治理话语权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深度参与环境治理可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 [3] - 推动全球生态治理 中国已批准30多项多边环境公约 在气候变化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4] 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建设进展 - 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 强制性标准项目种类与国外技术法规相当 部分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 [4] - 新兴产业标准引领 新能源汽车领域已主导制定多项国际标准 2025年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将超90% [4][5] - 自贸区先行先试 在环境保护领域持续对标国际标准 积累制度集成经验 [5] 提升环境标准竞争力的实施路径 - 规则协同 推动绿色低碳创新规则对接国际先进标准 加快国内外标准互认 [5] - 产业协同 链主企业对标国际标准 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化改造 深化供应链国际合作 [5] - 治理协同 践行多边主义原则 深化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团结发展中国家参与规则制定 [6] - 政策协同 将绿色发展融入三大产业全链条 形成技术 标准 市场体系联动 [6] - 部门协作 建立跨部门常态化合作机制 制定对接国际规则的时间表与路线图 [6]
官方解读来了!复制推广77条“上海经验”,释放制度型开放红利
券商中国· 2025-07-04 22:07
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成果复制推广 - 国务院印发通知将77条试点措施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其中34条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43条推广到全国 [1] - 国家层面已累计复制推广379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形成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 [2][4] - 商务部将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复制推广工作,重点推进企业和群众急需的试点措施,确需制定具体细则的应在一年内完成 [4] 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成效 - 上海数字贸易进出口2024年达1095.3亿美元,同比增长4.9%,占全国30.1% [2] - 人民银行将继续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深化金融开放创新,推广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等措施 [3] - 上海自贸试验区已试验80条措施,其中77条实现更大范围复制推广 [7]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 商务部采取"由易到难、梯次推进"策略,已进行两批试点共110多条措施,100多条实现复制推广 [7] - 试点措施涵盖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改革、劳动者权益保护等36个领域,占比近一半 [6] - 政府采购领域推出15条措施提高透明度、公平性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6] 未来试点方向 - 开展更广领域试点:拓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制定数据出境负面清单,聚焦人工智能、科技金融等领域 [8] - 开展更深层次试点:加大电信、互联网、医疗等领域开放,深化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等重点领域探索 [8] - 开展更大力度试点:用足用好现有政策,探索"从0到1"制度突破,形成更多先进经验 [9] 制度创新具体举措 - 制定数据出境负面清单,负面清单外数据出境无须履行安全评估等程序,促进数据跨境流动 [6] - 优化电子支付服务等措施将推广到全国,为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积累经验 [3] - 推进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在市场准入方面加大压力测试力度 [8]
官方解读来了!复制推广77条“上海经验”,释放制度型开放红利
证券时报· 2025-07-04 21:44
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复制推广 - 国务院印发通知将77条试点措施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其中34条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43条推广到全国 [1] - 国家层面已累计复制推广379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形成改革红利共享局面 [1][3] - 商务部将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复制推广,重点推进企业和群众急需的试点措施,并强化跟踪问效 [3] 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成效 - 上海数字贸易进出口2024年达1095.3亿美元,同比增长4.9%,占全国30.1% [1] - 上海自贸试验区深化金融开放创新,支持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推广到相关自贸试验区,优化电子支付服务推广到全国 [2] - 政府采购领域推出15条措施提高透明度,鼓励中英双语公告,优化电子化采购流程 [4]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 商务部压茬推进试点,第一批33条措施在上海等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贸港试验,第二批80条措施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试验 [5] - 下一步将开展更广领域试点,围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推出创新举措,支持制定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6] - 推进更深层次试点,加大电信、互联网、医疗等领域开放,聚焦产权保护、环境标准等重点领域深化探索 [6] 制度创新与产业结合 - 36条复制推广措施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国企改革、环境保护等领域,占比近一半 [4] - 支持自贸试验区制定数据出境负面清单,负面清单外数据出境简化流程,促进数据跨境流动 [4] - 聚焦人工智能、科技金融等前沿领域开展制度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生态样板 [6]
官方解读来了!复制推广77条“上海经验”,释放制度型开放红利
证券时报· 2025-07-04 21:34
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复制推广 - 国务院印发通知将77条试点措施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其中34条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43条推广到全国[1] - 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经验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合作、促共赢的实际行动[1] - 国家层面已累计复制推广379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形成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1][4] 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成效 - 上海数字贸易进出口2024年达1095.3亿美元,同比增长4.9%,占全国30.1%[1] - 上海自贸试验区在金融开放创新方面深化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支持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等措施推广[2] - 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包括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改革、劳动者权益保护等36条措施,占比近一半[7]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 商务部坚持"由易到难、梯次推进"原则,压茬推进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试点[9] - 已进行两批试点,第一批33条措施,第二批80条措施,其中100多条实现更大范围复制推广[9] - 下一步将开展更广领域试点,围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发展新业态新模式[5][9] 深化试点领域 - 开展更深层次试点,推进贸易投资更高水平自由便利,加大电信、互联网、医疗等领域开放力度[10] - 聚焦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等重点领域深化探索,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10] - 开展更大力度试点,用足用好已有政策,形成更多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探索"从0到1"制度突破[10] 数据跨境流动 - 支持自贸试验区制定数据出境负面清单,负面清单外数据出境无须履行申报安全评估等程序[7] - 推出更多便利化举措促进数据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动,满足企业数据跨境流动需求[5][7] 政府采购改革 - 政府采购领域推出15条措施,包括拓宽适用范围、提高信息透明度、优化采购流程等[7] - 鼓励以中英双语发布采购公告,提高政府采购程序透明度和公平性,与国际接轨[7]
商务部:密切跟踪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演进趋势 进一步主动拓展试点对接范围
快讯· 2025-07-04 15:50
商务部政策方向 - 商务部坚持由易到难梯次推进自贸试验区在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试点工作 采用"压茬"方式即干完一批复制一批同时再研究一批 [1] - 未来将开展更广领域试点 密切跟踪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演进趋势 主动拓展试点对接范围 [1] 重点试点领域 - 围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发展 试点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创新举措 [1] - 支持自贸试验区制定数据促进负面清单 推出便利化举措促进数据跨境流动 [1] - 聚焦人工智能科技金融等前沿领域开展制度创新 打造高质量发展生态样板 [1]
用好上海自贸区制度型开放试点经验:77条措施复制推广 聚焦7个方面
央视网· 2025-07-04 15:37
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成效及复制推广 - 国务院印发通知将上海自贸试验区77条试点措施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其中34条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43条推广到全国 [1][3] - 试点措施聚焦7大领域:服务贸易扩大开放(8条)、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12条)、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15条)、知识产权保护(8条)、政府采购改革(15条)、"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13条)、风险防控体系建设(6条) [3][4] - 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80条措施已基本落地,形成一批含金量高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 [2] 试点措施具体内容 服务贸易扩大开放 - 优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等4条推广至其他自贸试验区 [3] - 推进电子支付跨境应用等4条推广至全国 [3] 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 优化国际中转集拼平台运作模式等8条推广至其他自贸试验区 [3] - 鼓励采信商用密码检测认证结果等4条推广至全国 [3] 数字贸易规则 - 制定数据出境负面清单等5条推广至其他自贸试验区 [3] - 实施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制度等10条推广至全国 [3] 知识产权保护 - 规范商标注册公告内容、加强农用化学品试验数据保护等8条全部推广至全国 [3] 政府采购改革 - 提高有限竞争项目信息透明度等13条推广至其他自贸试验区 [4] - 提升采购平台数字化水平等2条推广至全国 [4] "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 - 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等4条推广至其他自贸试验区 [4] - 深化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等9条推广至全国 [4] 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 建立风险预警制度、加强监管互认与合作等6条全部推广至全国 [4] 政策背景与意义 - 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彰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立场 [2] - 制度型开放将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2] - 党中央部署要主动对接国际规则,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