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搜索文档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 2025-08-22 16:42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核心内容 -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亚太是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之源 提出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倡议 [2][4][7] 区域经济合作与贸易发展 - 坚持开放包容 建设共同富裕的亚太 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构建更加紧密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 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5] - 稳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早日建成高水平的亚太自由贸易区 中方将全面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继续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5] - 中方考虑明年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为亚太和全球发展繁荣注入新动力 [5]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建设清洁美丽的亚太 加强经济技术合作 加速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 推动能源资源、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 [7] - 中方为落实生物循环绿色经济曼谷目标提供支持 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欢迎亚太国家积极参与全球发展倡议 在减贫、粮食、能源、卫生等领域加强务实合作 [7] 国际合作与政策方向 - 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建设和平稳定的亚太 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 [4] - 坚持命运与共 建设守望相助的亚太 维护亚太经合组织在区域合作中的主渠道地位 深化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 [7] - 中国将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继续同世界特别是亚太分享中国发展机遇 [7]
“以更密切的老中合作造福两国人民”——访老挝副总理吉乔
人民日报· 2025-08-17 18:17
中老双边合作进展 - 中老关系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东盟-中国合作框架下取得新进展 新成果 未来关系将更加密切 [1] - 中老铁路作为标志性工程 2021年12月开通运营 上半年发送旅客1007万人次同比增长17% 运输货物1260万吨同比增长259% [1] - 铁路促进区域经贸合作 带动沿线经济提速发展 成为老挝与中国客货运输重要通道 [1]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老挝政府与世行等合作方研究开展连通老挝 越南 泰国的国道项目 [1] - 推进连接万象和甘蒙 波里坎塞等地的高速公路项目 [1] - 继续开发万象环网输变电 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 磨丁-磨憨经济合作区等一带一路项目 [2] 投资与经贸合作 - 中老铁路红利增强海外投资者对老挝信心 [1] - 老挝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考察投资 以更密切合作造福两国人民 [2]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 将扩大经贸往来和投资合作 [2] 区域经济一体化 - 自贸区30版深化供应链一体化 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等领域合作 [2] - 东盟与中国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共同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2]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为地区经济增长贡献力量 双方经贸关系稳步发展 [2]
“以更密切的老中合作造福两国人民”(高端访谈)
人民日报· 2025-08-17 06:03
中老铁路运营成果 - 中老铁路2021年12月开通运营,2025年上半年累计发送旅客达1007万人次,同比增长1.7% [1] - 中老铁路2025年上半年全线运输货物总量突破1260万吨,同比增长25.9% [1] - 中老铁路促进区域经贸合作,带动沿线经济提速发展,成为老挝同中国客货运输的重要通道 [1] 中老基础设施合作项目 - 老挝政府与世界银行等合作方研究开展连通老挝、越南和泰国的国道项目 [1] - 老挝政府研究连接万象和甘蒙、波里坎塞等地的高速公路项目 [1] - 两国将继续开发500千伏/230千伏万象环网输变电、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等项目 [2] 中老经济合作区建设 - 推进老中磨丁—磨憨经济合作区建设 [2] - 继续开发老中高速公路二期、三期、四期项目 [2] - 推进老挝塔纳楞陆港等共建"一带一路"项目 [2]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 - 2025年5月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 [2] - 自贸区3.0版将深化供应链一体化、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合作 [2] - 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经贸关系稳步发展 [2]
“以更密切的老中合作造福两国人民”(高端访谈) ——访老挝副总理吉乔
人民日报· 2025-08-17 05:40
中老铁路合作成果 - 中老铁路2021年12月开通运营,2023年上半年累计发送旅客1007万人次,同比增长1.7% [1] - 中老铁路2023年上半年货物运输总量突破1260万吨,同比增长25.9%,成为区域经贸合作的"黄金大通道" [1] - 中老铁路促进沿线经济提速发展,带动贸易、投资领域合作,并助推大型项目在老挝落地 [1] 老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老挝政府与世行等合作方研究国道项目(连通老挝、越南、泰国)及高速公路项目(万象—甘蒙—波里坎塞) [1] - 老中两国将继续开发万象环网输变电(500千伏/230千伏)、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磨丁—磨憨经济合作区 [2] - 老中高速公路二期至四期及塔纳楞陆港等"一带一路"项目将推进,以满足老挝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2]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于2023年5月全面完成,将扩大双方经贸往来与投资合作 [2] - 自贸区3.0版深化供应链一体化、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合作 [2] - 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经贸关系稳步发展 [2]
搭建高端对话新平台,东盟秘书长北京圆桌会举行
新京报· 2025-07-24 22:21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 - 北京市贸促会、北京国际商会与东盟经济贸易促进会共同主办东盟秘书长北京圆桌会,吸引33家金融、科技、医药等领域知名企业代表参与 [1]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北京市与东盟各国在经贸、科技、文化领域合作升温,北京企业加速在东盟投资布局 [1] - 北京市贸促会与东盟经济贸易促进会此前签署友好合作协议,此次圆桌会是协议落地的具体实践 [1] 参会企业动态 - 参会中国企业以科技、生物医药领域为主,包括中国资环集团、首农食品集团、中关村发展集团、科大讯飞、华大基因、万东医疗等 [1] - 北京量子之歌集团正在布局东南亚市场,已在泰国、印度尼西亚开展潮流IP快闪活动 [2] - 民营企业对东盟市场潜力高度关注,多家企业派出总裁级代表参会 [1] 合作前景与机遇 - 企业代表认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1] -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在专业服务、电子商务和投资领域开拓更多机会 [2] - 北京量子之歌集团期待圆桌会提供更多政策和商业资源对接机会 [2]
东盟外长会上,中方提出四点建议
环球时报· 2025-07-11 06:46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 -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2024年达9823亿美元,连续5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 [3] - 中国—东盟自贸区3 0版升级议定书将于2024年晚些时候签署,推动高水平自贸网络建设 [3] - 东盟寻求在不确定的全球经贸环境中加强经济合作和韧性,中国被视为可靠合作伙伴 [3][4]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 - 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双方合作重点 [3] - 东盟批评美国新一轮商品关税政策为"倒退行为",认为贸易被用作地缘政治工具 [4] - 东盟深化与中国经贸关系以对冲美国8月1日生效的关税政策影响 [4] 南海与安全合作 - 东盟呼吁以"智慧和审慎"方式处理南海争端,欢迎"南海行为准则"进展 [4][5] - 中国承诺率先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支持区域核不扩散 [4][5] - 中国强调南海是共同家园,呼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5] 地缘政治动态 - 东盟认为中国—东盟关系是区域和平稳定的重要支柱,对比美国更信任中国 [3][5] - 会议期间中美俄日外长互动受关注,但未披露具体会晤细节 [5]
“相信中国民营企业将在全球市场展现更大活力”
人民日报· 2025-05-26 05:50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中国首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围绕公平竞争、融资促进、科技创新等建立制度机制 [2] - 旨在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2] - 彰显中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1] 国际评价与意义 - 阿联酋银行家认为该法鼓励更公平竞争,为阿中合作带来机遇 [2] - 墨西哥代表指出法律体现中国市场化改革承诺,传递法治化营商环境信号 [3] - 南非学者认为法律打通生产要素使用渠道,体现平等竞争原则 [3] 民营经济现状与贡献 - 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量9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中占比超92% [4] - 世界500强民企数量大幅增加,"新三样"出口超50%由民企贡献 [4] - 连续6年保持中国第一大外贸主体地位,2024年首次成高技术产品最大进出口主体 [6] 国际合作与全球影响 - 埃及中国民企投资项目95%产品出口欧美,推动当地技术升级和就业 [7] - 墨西哥市场吸引华为、比亚迪等布局数字基建、新能源领域 [7] - 韩国学者建议深化氢能源等领域合作,促进韩中互惠互利 [7] 高质量发展与创新作用 - 民企在扩大就业、推动创新、增强经济韧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5] - 加大科技投入,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 [3][5] - 数字化、自动化等领域快速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并拓展合作空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