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场景开放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应用破局,场景潜力怎么挖
经济日报· 2025-11-13 14:38
政策导向与战略意义 - 国家层面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旨在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支持建设综合性重大场景、行业领域集成式场景及高价值小切口场景[1] - 政策核心是深入推动场景开放和公平高效配置,要求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吸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以强化场景开放协同共享[3] - 场景开放创新被视为提升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政策手段,通过减少制度约束、促进技术产业跨界融合,推动技术创新成果向产业化应用深度转化[3] - 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围绕中央企业深度参与的重点领域,组织企业以场景应用赋能产业链创新链,并依托33个国家级产业联盟打造平台型经济生态圈[4] 行业应用案例:传统制造业智能化 - 安徽海螺集团与华为合作发布全球首个“AI+水泥建材大模型”,华为提供人工智能训练中心与盘古大模型底座,海螺开放水泥生产全场景应用生态[2] - 该模型已在质量管控、生产优化等5类40余个场景落地,质量管控中熟料强度预测准确率超85%,生产环节窑炉控制参数自动推荐使劳动强度缩减50%,标准煤耗下降1%[2] - 一条5000吨生产线通过应用该模型,年减碳量达4500余吨,合作双方未来将持续对外开放场景与数据资源,以提升行业整体数智化水平[2] 行业应用案例:文创与科技融合 - 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作为小切口场景创新实现高价值创作的典型,上线约1小时Steam在线玩家数量即突破百万,成为史上在线人数排名第一的单机游戏[5] - 游戏采用工业级实景三维重建技术,通过空地模型实景融合、空间计算、动作捕捉等一系列技术,极大提高了游戏画面的真实性和沉浸感[6] - 此类创新面向具体问题,通过将新技术、新产品率先应用于具体点,解决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产生大规模的外延和溢出效应[7] 未来场景创新模式 - 全空间无人体系等综合性重大场景强调跨领域跨区域协作和产业全链条开放,需要政府搭台为市场提供参与和试验机会[8] - 场景创新是多主体协同过程,行业企业作为需求方开放应用场景,科技企业提供解决方案,投资机构提供资本支持,政府则需搭建平台和完善创新生态[8] - 场景培育驱动城市发展,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加速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推动整座城市变身“超级应用场”[8]
民企要把握场景开放新机遇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1 10:07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支持民营企业主动发掘市场需求,探索拓展新场景 [2] - 政策旨在加快加大各类场景开放力度,推动铁路、水利、能源等领域重大项目和重大活动场景培育和开放,实现场景资源公平高效配置 [2] - 场景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对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牵引作用 [2] 政策支持范围与特征 - 《实施意见》明确了5个方面22类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涵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领域以及制造业、交通运输等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 [3] - 重点领域以“关键”、“新”、“高端”为重要特征,对民营企业持欢迎和支持态度 [3] - 政策要求促进各类主体公平高效参与场景资源配置,不得在地域、业绩、规模、企业性质等方面违规设置限制条件 [3][4] 对民营企业的机遇与要求 -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被要求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吸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强化场景开放协同共享 [4] - 民营企业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抓住机遇,数据显示2024年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研发费用总额为1.4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平均研发强度3.59% [5] - 民营企业2020年同期的创新研发投入为0.81万亿元,表明其已深刻认识到加大创新研发是生存和发展之本 [5] 政策落实与企业发展 - 政策关键在落实,企业应敢于对违反政策规定、侵犯自身权益的行为通过渠道维权,防止政策流于表面 [6] - 民营企业具有机制灵活的优势,应充分运用政策机遇,并以自身创新发展不断丰富新场景的培育 [6] - 国家政策支持与民营企业自身努力相结合,才能成就其发展机遇 [6]
民企要把握场景开放新机遇
第一财经· 2025-11-11 10:00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支持民营企业主动发掘市场需求,探索拓展新场景[2] - 政策旨在加快加大各类场景开放力度,推动铁路、水利、能源等领域重大项目和重大活动场景培育和开放,实现场景资源公平高效配置[2] - 场景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对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牵引作用[2] 政策支持范围与力度 - 《实施意见》明确了5个方面22类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涵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领域以及制造业、交通运输等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5] - 政策要求促进各类主体公平高效参与,不得在地域、业绩、规模、企业性质等方面违规设置限制条件,消弭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待遇差别”[5] -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被要求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吸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强化场景开放协同共享[5] 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现状 - 2024年,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研发费用总额为1.4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平均研发强度3.59%[6] - 2020年同期这一群体的创新研发投入为0.81万亿元,显示民营企业已深刻认识到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是生存和发展之本[6] 民营企业的发展机遇与要求 - 民营企业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关键领域占领技术和服务制高点,以应对以“新”为基本特征的场景培育和应用[6] - 民营企业应充分运用政策支持,对违反政策规定、侵犯自身权益的行为要敢于维护权益,确保政策落实[7] - 民营企业具有机制灵活的优势,需运用场景培育和开放带来的机遇,并以自身创新发展不断丰富新场景的培育[8]
一财社论:民企要把握场景开放新机遇
第一财经· 2025-11-10 20:11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核心观点是支持民营企业主动发掘市场需求,探索拓展新场景[1] - 场景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对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牵引作用[1] - 政策旨在加快加大各类场景开放力度,努力实现场景资源公平高效的配置,为社会资本、民营企业参与场景建设提供机遇[1] 场景开放的重点领域与特征 - 政策明确了5个方面22类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涵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赛道,以及制造业、交通运输等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3] - 重点领域具有“关键”、“新”、“高端”三个重要特征,并对民营企业持欢迎和支持态度[3] - 政策推动铁路、水利、能源等领域重大项目和运动会、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场景培育和开放[1] 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措施 - 政策要求完善场景资源配置规则,促进各类主体公平高效参与,不得在地域、业绩、规模、企业性质等方面违规设置限制条件[3][5] - 明确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吸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3] -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立足自身职能定位做好金融服务[5] 民营企业的发展要求与现状 - 民营企业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关键领域占领技术和服务制高点[4] - 2024年,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研发费用总额为1.4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平均研发强度3.59%[4] - 2020年同期该群体创新研发投入为0.81万亿元,显示研发投入显著增长[4] - 民营企业需运用机制灵活的优势,主动发掘市场需求并探索拓展新场景[6]
推动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场景培育开放政策即将出台
新华网· 2025-11-04 10:09
政策动态 - 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的相关政策文件即将出台 [1]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有关举措 [1] - 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将于近期出台 [3] 政策目标与作用 - 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1] - 场景开放创新是推动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的开拓先锋,通过开放场景减少制度约束,允许企业参与新场景建设 [3] - 注重供需对接,优先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场景、高价值小切口场景和跨区域跨领域综合场景 [1] - 促进技术产业跨界融合、要素资源跨界流动,探索形成新领域的市场准入规则 [3] 当前进展与重点领域 -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国家智慧农业云平台等一批场景开放创新技术平台逐步构建 [2] - 无人驾驶、虚拟现实、智能穿戴、智慧医疗等一批跨界融合发展产业逐步兴起 [2] - 场景培育将呈现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多点突破的态势 [4] - 涉及原创性技术创新、传统产业提升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以及未来产业培育 [4] 现存挑战 - 场景开放创新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存在深层体制机制障碍 [2] - 新业态新领域场景开放创新的标准体系、监管体系建设滞后 [2] - 要素资源进入先进技术存在制度壁垒,创新资源进入市场渠道不畅 [2] - 公共服务领域场景资源开放、挖掘和统筹不够,场景机会供给不足 [2] - 数据确权、定价、交易、分配等难点问题的场景创新亟待突破 [2] 未来方向与保障机制 - 需要做好制度设计,打好政策组合拳,推进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和法规制度政策软件支撑 [4] - 加强部门协同,健全监管机制,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4] - 做好最先一公里的制度设计和最后一公里的支持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4] - 在确保知识产权边界基础上,注重重要创新带动作用场景的积累推广,避免重复建设,探索激励机制推进场景规范化共享 [4]
经济观察|负面清单持续“瘦身”激活中国市场
中国新闻网· 2025-04-24 15:24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进展 - 全国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自2018年首版151项事项缩减至2025年版106项 事项压减约三成[1] - 清单历经2019年、2020年、2022年、2025年四次修订 放宽养老、医疗等行业准入限制 依法规范传媒、金融等重点领域准入[1] - 2025年版直接删除公章刻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业务等全国性措施 部分放开其他全国性措施并取消一批地方性措施[1] 市场准入改革成效 - "非禁即入"管理模式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大幅简化准入流程 减少行政干预 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2] - 能源、铁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市场门槛降低、规则更透明、环境更公平[3] - 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绍台铁路开通运营 一批民间资本参股的核电项目落地开工 标志民营企业参与重点行业竞争性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3] 新业态准入管理挑战与探索 - 新业态新领域技术迭代迅速、发展路径多变 难以用传统行政审批方式管理 企业面临要素保障、标准制定等制度供给短板[3] - 官方将聚焦重要领域和重点行业 挖掘场景开放创新需求 推出引领性超级场景 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创新生态"正向循环[3] - 计划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选择重点地区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 分批推出特别措施 推动成熟措施上升为全国制度性成果[4] 场景开放创新前景 - 场景开放创新有望成为深化市场准入改革新亮点 不仅涉及新技术应用示范和市场需求挖掘 更重构技术创新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4] - 场景开放创新是探索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规则的重要方式和战略举措[4]